【文档说明】3.2《蜀相》课件2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共(23)页,5.17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69c6146cd9980cf03687f35098971f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2.杜甫的诗被称为(),他被后人冠以()的美称。3.评价杜诗的名句“()”。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诗人。5.诗作风格多样,以()为主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诗史诗圣语不惊人死不休
现实主义沉郁顿挫知人论世“沉郁”,指感情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简单解释为深沉浓郁。如杜诗中的国破家难,已病,怀才不遇,年华已逝,命途多舛,壮志未酬,怀亲思友。“顿挫”,语言刚劲、音调铿锵、章法多变。关于“沉郁顿挫”创作背景《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的春天。759年,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此时“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
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定居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题解(1)交代写作对象: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封为武乡侯
。(2)表达敬佩缅怀之情: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说明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3)点明题材: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
今等目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国家
——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咏史怀古诗诵读感知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感伤、叹惋再读本诗,理清思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
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临古地↓思古人↓怀古事↓抒今情写景怀古抒情武侯祠诸葛亮英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思考: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柏森森”突出了什么情感?修辞:设问。从“丞相祠堂”
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情感:1.“柏森森”一词,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适合表达追奉先人时的崇敬之感。2.象征。“岁寒,然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有忠贞、高洁的意味,可视为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首联丞相祠堂哪里去寻找?在成都城外的柏树茂盛的地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诗眼是哪两个字?自、空(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1.释字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2
阐述景象(3)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3.明手法(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4.点作用(特点、意境、情感)颔联2.炼字题的答题步骤碧草掩映石阶独自呈现着春色,黄鹂隔着树叶徒然唱着动听的歌声。映阶碧草自春
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落寞和感伤寄寓冷寂凄清融情于景以乐衬哀自空——徒自——空有意境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聆听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颔联明确:①“自”是“兀自”、“徒自”
的意思,“空”是“空有”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说明这里的景色没人欣赏,进一步表明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写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③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④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
惋惜。1.释字义2.绘景象3.点手法4.析情感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联中“自和空”两字一用,境界全出。试作简要分析。答题范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雄才大略老臣心——
忠心报国颈联先主三顾茅庐商议定夺天下大计,辅助两朝创业治国,竭尽老臣的耿耿忠心。手法:用典情感:以诸葛亮的典故,评述了诸葛亮定大计帮助刘备开创基业和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诗意解读——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考:泣下沾襟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
什么思想感情?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表达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
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尾联出兵伐魏未获胜利而病亡军中,长时间使后世英雄泪满衣襟。诗意解读——尾联出师未捷身先
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考:诗中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诗人自己呢?诗中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首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成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里的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诗意解读——尾联思考:杜甫这英雄泪饱含几层
深情?惋惜之情哀叹之情希冀之情对诸葛亮功业未竟,壮志未酬的惋惜。对自己身世漂浮,屡不得志,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哀叹。通过表达对蜀相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表达出希望当世能有挽救大唐危局的贤相之才。◆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诗人惋惜诸葛亮
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诗歌主旨)诸葛亮杜甫时代才情理想付出结果不同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匡扶汉室,一统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颠沛流离,矢志不移统
一大业未成内心壮志未酬汉末三国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安史之乱肃宗亲小远贤,有志难骋君臣关系融洽,鱼水相得仕途坎坷终遭贬谪志向未就壮志未酬主旨本诗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强烈怀念之情;对其精忠报国的歌颂,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
的深沉感慨。理解性默写1.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杜甫《蜀相》中“,”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5.《蜀
相》中,“,”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4.《蜀相》中,“?”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道难》《蜀相》诗体古体诗近体诗句式韵律句式灵活、跳跃性强格律严格、对仗工整表现手法善用反复、大胆夸张、想象奇特(直接抒情为主,情感强烈)借景(事)抒情(间接抒情为主,含蓄深沉)语言风格飘逸豪放沉郁
顿挫诗歌风格浪漫主义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