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 历史答案.docx,共(2)页,14.55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54038ad925c4bd1d4fdb81cd5156ff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一、选择题12345678BDDCABAD910111213141516CDCBAACB二、非选择题17.(1)内容:东亚文明体系以中国文化为中心。(2分)儒学(或者程朱理学)成
为东亚的主流文化。(2分)(2)新现象: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或者西学东渐或西方科技传入)。(2分)儒学受冲击。(2分)民族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出现(或洋务思想出现或早期维新思想出现)。(2分)(3)看法: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加强科学的语言规划;加大各类媒体和各级学校的宣传、教育力度;为
方言的保护传承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建立方言母语传承体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言保护合力;纳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统筹管理和专门保护(或成立专门语言文化保护机构)。(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
可得分)18.(1)社会状况:桂西北地区民族众多,以壮族、瑶族、侗、苗等少数民族为主(2分);桂西北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文化和社会发展较为独立;少数民族社会结构紧密,以家族或部落为单位;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任答一点2分)(注:民族情况和社会状况至少需各答一点方可得
全4分,只答一面给2分,同角度不重复给分)阐述:宋朝应因地制宜,实施“以夷制夷”政策,通过设置羁縻州、县、峒等,加强对桂西北地区的管理;(2分)在治理中顺应并利用家族或部落等社会单位传达政令,征收赋税和维持治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2分
)(2)学术价值:丰富了民族学(民族史)研究的领域,为后续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广西的民族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其他地区民族学(民族史)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任答1点2分)意义: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情况,贯彻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民族平等原则和民族政策;为中央
与地方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依据;为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基础;有利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经济文化发展;丰富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对民族政策落实、对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政权认同和国家统一)19.示例论证:哥伦布的航海最初的目的是寻找一条通往方印度和中国的新海上航路,试图向西航行到达亚洲。然而,他的航行最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大陆-美洲,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
。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哥伦布的航海不仅是美洲大陆发现的开端,而且引发了欧洲对美洲的探索和殖民,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交流。(结合史实1,论证观点)晚清时期内忧外患,洋务派认为开办洋务新政“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发起洋务
运动。他们本想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反而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结合史实2,论证观点)(10分)综上所述,哥伦布航海和洋务运动都是历史客观后果超
越历史人物估计的明显例证。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2分)20.(1)新内涵:工业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重视乡镇工业建设。(4分)意义:促进城市和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较快流动。
(任2点,4分)(2)创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互利共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每点2分
,任答2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