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1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949 M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共(9)页,1.94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47db3b81331466516985efecab658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020.5一、选择题1.符合下面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A.北击匈奴,修建长城B.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C.政权分立,民族交融D.完成统一,开通运河2.589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23.识读如图,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余杭、洛阳B.洛阳

、长安C.洛阳、涿郡D.余杭、涿郡4.以下摘自一位同学的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的笔记,其中说明开凿目的是()A.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C.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D

.隋的统一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条件5.“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有①沟通了南北的交通②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③加强对全国的统治④推动造船业

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A.灌溉B.饮水3C.运输D.泄洪7.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存放着198通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有中进士者的

姓名、次第和籍贯。这些进士题名碑可印证我国古代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8.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汉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9.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②

都因实行暴政而速亡③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④都采用科举考试方式选拔人才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将重要人物的事迹进行整理是历史学习的好方法。在某张卡片上记有“君舟民水”“天可汗”“贞观之治”等

词语。该历史人物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1.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

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12.如图文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的笔记。从中可知,这页笔记记录的主题是A.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C.唐太宗巩固统一王朝D.唐太宗对外开疆拓土13.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

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唐朝的筒车用途是A.耕作B.冶铁C.灌溉D.运输414.某位皇帝不仅使“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15.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

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出现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时②都重视发展生产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任用贤才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6.“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你知道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中所说的“天可汗”是指谁吗?()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17.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①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人中原②玄奘前往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

经,传播中国的医药、建筑知识④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书籍A.经济繁荣B.民族团结C.国家统一D.文化交流18.唐三彩在当时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模仿,比如,在唐朝同时期出现了“新罗三彩”,“波斯三彩”,“奈良三彩”等等。这种现象说明唐朝()A.中外交流频繁B.文化易于模仿C.民族关

系和睦D.重视农业发展19.据统计:武则天时期,有67人为宰相,其中科举出身者20人,比例占30%;唐玄宗时期有26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2人,比例近50%;安史之乱后,有185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16人,比例近70%,5进士为相者107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60%.这说明()①

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20.杜甫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时期的社会现象写到:“有弟

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与此相关的史实是()A.秦朝暴政B.贞观之治C.安史之乱D.开元盛世21.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A.耶律阿保机——灭亡西夏B.赵匡胤——陈桥兵变C.完颜阿骨打——统一契丹D.赵构——定都开封22.宋初___

_“始置诸州”,“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通签书施行”。据此判断横线处的官职应该是A.节度使B.通判C.禁军将领D.三司使23.宋代有诗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反映出宋代A.重农抑

商B.积贫积弱C.重文轻武D.商业繁荣24.辽宋夏金时期是多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并立时期,下列各民族首领与其建立的政权对应正确的是A.元昊——金B.耶律阿保机——契丹C.努尔哈赤——辽D.完颜阿骨打——西夏25.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

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其共同点是6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A.②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26.下方是某历史时期的局势演变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A.匈奴B.吐蕃C.辽D.元27.南宋时期,取得过郾城大捷的抗金将

领是A.司马光B.岳飞C.辛弃疾D.文天祥2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两者共同反映了A.政治中心的东移B.商业的繁荣兴旺C.社会生活的丰富D.经济重心的南移29.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是A.会子B.瓦子C.交子D.票号30.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图片所示文物按其所处的年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③①④②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二、综合题731.某同学为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收集

了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单。分析判断(1)上述言论出自唐朝哪位统治者?这些言论体现出他的什么统治思想?比较概括皇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措施(部分)政治经济文教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目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改革税制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编修经籍(2)比较与概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请阅读上表内容,概括这些措施的相同之处。说明观点(3)依据材

料,请你指出张帆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他的观点。分析探究材料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其中进士是盛唐时期诗人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诗家风格既有“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又有“

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李贺之诡奇”;而杜诗则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翻检唐诗,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4)依据材料,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

兴盛的原因。32.城市:繁荣、开放与可持续发展材料一①韩愈:“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8②白居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③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1)以上诗句描述了唐都长安的风貌,其中反映布局规整的是;反映人口众多的是;反映民族文化交融

的是。(将以上诗句的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说出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材料三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7—835年)的某天清晨,长安居民张九奴想到邻近的通轨坊(长安城坊名)一家私开的药肆买药。之所以说是私开,是因为它没有按规定开到东西二市之中,而是将坊墙拆毁一小段,直接

开成一个临街的门面,做起药材生意来。这是律令禁止的,但这时坊市制度早已不像唐初那样严格。走不多远就是那家药肆,九奴到近前才发现几名胥吏正宣读敕令,封闭向街开门的店铺。九奴思忖片刻,叹了口气:“只有去西市了。”约在午时,九奴来到了西市南门前,黑压压的人群正在等待开市,熙熙攘攘,热闹非

凡。人群中除了长安本地居民外,还有远来的行商,波斯人、新罗人、大食人、回鹘人、南诏人、粟特人……衣着、语言各不相同。鼓声响起,不缓不急,要响上二百下市门方得开启。西市的药肆,无论是规模还是气派都是各坊小药肆无法比拟的

。来自西亚和中亚的商品通过海路、陆路运到长安,其中就包括大量香药和其他药材,长安周围的私家药园产品和山野村民所采药物也多在此集散。——摘编自于赓哲《唐人张九奴的一天》(3)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

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未涉及”。①以上故事的背景是唐朝初期。②当时拆毁坊墙、临街开店是合法的。③长安西市营业时间有限制。9④在长安城中可以买到来自西

亚、中亚的物品。⑤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

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中华文明史》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

中的哪一种模式?(2)依据材料一图示,请介绍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包括在位皇帝、事件和影响)(3)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当时的北宋皇帝是谁?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