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精准解析】.docx,共(17)页,1.02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451625fa1b041a99c6125856da1b9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读下面的“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
分C.②是软流层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特
点。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大洋地壳中缺失硅铝层,A错误;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B错误;②是硅镁层,C错误;①层是硅铝层,②层是硅镁层,都属于地壳,D正确。【2题详解】本题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C是莫霍界面,D是古登堡界面。通过读图可知,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都位于D的上部,
故选C。陕西省神木市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此时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B.鸟类高度繁盛C.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D.出现
大兴哺乳动物4.恐龙繁盛的时代是()A.太古宙B.元古宙C.古生代D.中生代5.1亿年前,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干旱环境B.地势起伏大C.热带海域D.森林密布【答案】3.A4.D5.D【解析】【分析】【3题详解】由
材料信息可知,此时代为恐龙时代即中生代,可知中生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裸子植物是极度兴盛的,A正确。鸟类高度繁盛、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古生代,BC错误。大型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A。【4题详解】由题,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
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故选D。【5题详解】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盛。恐龙脚印化石形成首先需要潮湿的环境,另外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形成要发生沉积地势
应该低洼,故1亿年前,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森林密布,D正确。故选D。【点睛】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恐龙最终灭绝于6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侏罗纪是恐龙
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据课本知识可知,中生代:白垩纪(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古生代(蕨类和两栖类时代;裸蕨植物,鱼类时代;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本题以恐龙的脚印为背景,属于知
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恐龙生活的年代。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6.下图为日全食照片,有关照片中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光亮部分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B.太阳黑子就发生在图中的光亮部分C.图中中间的阴影部分我们看
到的是月球D.发生日全食时太阳辐射就会突然消失【答案】C【解析】【详解】日全食是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故C正确;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主要是光球层,日全食时光球层被遮挡,图中的光亮是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被遮挡的光球层中,发生
日全食时太阳辐射不会消失,故排除A、B、D。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该
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8.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如()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⑤有液态水A.①③B.②④
C.④⑤D.①⑤9.大窝凼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A.B.C.D.【答案】7.D8.D9.C【解析】【7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宇宙的半径距离在135~150亿光年之间,也就是说人类观测的半径距离没有超出总星系的范围。因此“超级天眼”望远
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总星系,故选D。【8题详解】据所学的知识,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有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液态水。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正确;②有固体表面,但其他行星也是固体表面,故错误;③有昼夜更替现象,使白天和夜
晚不会太长,温度适宜,故正确;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不利于生命存在,错误;⑤有液态水,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9题详解】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溶蚀形成。华山大
断崖是岩层断裂抬升形成,A错误;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B错误;峰林是流水溶蚀形成,C正确;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D错误。故选C。【点睛】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
谷: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流水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或溶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流水破坏。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喀斯特地貌,石林、桂林山水。为了纪念
己故中国天眼FAST的创始人南仁东,2018年10月15日,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0.目前已知的太阳系小行星大多位于图中的()A.甲乙轨道之间B.丙丁轨道之间C.丁戊轨道之间D.己庚轨道之间11.图中表现出的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A.地球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B.各行星在同一平面上绕日运动C.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答案】1
0.C11.D【解析】【10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即丁戊轨道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图中八大行星是按照离太阳的远近排序的,体现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D正确。图中信息不能体现A、B、C项的内容。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容易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2.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A.①和②较小B.②和③较小C.③和④较小D.③和⑤较小13.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A.①小②大B.①大③小C.③小⑦大D.④大⑥小【答案】12.D13.B【解析】根据大
气的受热过程: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
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得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的可见光部分,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⑤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⑥地面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⑦为大气上界未被削弱的太阳辐射。而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主要是地形地势而造
成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及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弱有关。【12题详解】由图可知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来源于地面辐射,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对
气温影响大。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以及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③、⑤较小,故D正确,由于主要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有关,因此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D。【13题详解】由图可知,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
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大气逆辐射弱,因此昼夜温差大,小麦质量好。即由于①大、③小导致当地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而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B正确,A排除。⑦为大气上界未被削
弱的太阳辐射,青藏高原海拔没有达到大气上界,可排除C。与地面辐射关系小,可排除D。故选B。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飞行抓拍,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此刻,客机飞行在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15
.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最强的是A.空气分子B.臭氧C.二氧化碳D.云层16.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A.环境污染B.全球变暖C.荒漠化D.森林破坏【答案】14.A15.D16.B【解析】【14题详解】天气现象如云、雾、雨
雪等出现在对流层中,据材料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说明客机飞行在对流层,故A项正确。【15题详解】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臭氧会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二氧化碳会吸收地面辐射;云层会反射太阳辐射,故D项正确。【
16题详解】二氧化碳增加会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故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全球变暖,B项正确。中国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卷云,属于高云,云底
一般在4500至10000米。结合图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1中表示卷云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18.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1中的()A.②增强B.③增强C.
④减弱D.⑤减弱19.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1中的()A.①减弱B.②增强C.④增强D.⑤增强20.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图1中的()A.①B.②C.③D.④21.卷云一般形成于图2中的()A.A
一对流层B.B一平流层C.A、B交界处D.C一高层大气【答案】17.C18.A19.C20.B21.A【解析】【分析】【17题详解】据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⑤
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卷云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为图示箭头③。据此分析本题选C。【18题详解】据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⑤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增
强。故本题选A。【19题详解】结合上面题目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⑤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多云天气,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没有变化,故A错;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小,故B错;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
气地面辐射较弱,故D错;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大气逆辐射较强,故C对。据此分析本题选C。【20题详解】据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⑤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
要动力来自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故本题选B。【21题详解】据图可知,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对流层的厚度在8-9km以上,据材料可知,卷云云底一般在4500至10000米,故卷云位于对流层。据此分析本题选A。【点睛】太
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
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据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⑤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垂直方向上根据气温变化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体现着地球的演化。如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爬行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海生
藻类时代B.裸子植物时代C.爬行动物时代D.哺乳动物时代23.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鸟类B.鱼类C.爬行类D.两栖类【答案】22.B23.B【解析】【22题详解】读图中信息可知,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爬行类动物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都有分布,但爬行类动物在中生代横向宽
度最大,所以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即裸子植物时代。故选B。【23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鱼类在古生代早期就已经出现,是选项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故选:B。奥陶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前。藻类变化不大,三叶虫数量仍居首位。此时其它无脊椎动物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寒武纪。最常见
的有珊瑚、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和鹦鹉螺等。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之后,地球终于进入到由脊椎动物占主导地位的时期,鱼类成为当时的霸主。具体判断故选B。【点睛】本题以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图表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从图中看出爬行类动物在中生代横向宽度最大是
解题的关键。如图为小明同学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关于各圈层的位置关系()A.水圈位于生物圈之下B.大气圈位于生物圈之上C.上地幔与地壳和地核相邻D.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25.小明在图中未标注的外部圈层是()A.生物圈B
.水圈C.大气圈D.岩石圈【答案】24.D25.A【解析】【24题详解】生物圈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A、B错误。上地幔与地壳相邻,下地幔与地核相邻,C错误。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构成,D正确。【25题详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图中已经标注水圈、大
气圈,未标注的外部圈层是生物圈,A正确,BC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外部圈层,D错误。二、综合题26.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
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3)学生丙说道:“这次
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两图。这里的气候降水________,昼夜温差________,大多数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属_____
___(外流/内流)河。【答案】(1).B(2).C(3).冰川侵蚀(4).A、E(5).稀少(6).大(7).陆地内循环(8).内流【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地质地貌景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主要地貌景观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海南三亚地处沿海地区,海浪侵蚀作用显著。五幅景观图依次是风蚀蘑菇(风蚀地貌)、海蚀柱等(海水侵蚀地貌)、刃脊等(冰川侵蚀地貌)、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沙丘(风积地貌)。故甲绘制的最可能是B图。(2)本题考查地质地貌景观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主要地貌景观的特征是解题关键。学生乙的“最高海拔”是关键信息,从五幅图中判断应为C,冰川侵蚀地貌最常见。(3)本题考查地质地貌景观和水循环,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主要地貌景
观的特征是解题关键。“暑假”和“冒着高达40℃的高温”是关键信息,说明这里是炎热的内陆沙漠地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最常见,即A和E。这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故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水循环主要类型是陆地内循环,多内流河。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B
CD(1)若D表示太阳内部A、B、C代表太阳大气。则A为_______层,B为_______层,C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太阳活动的周期都是_______年。(2)若A、B、C、D表示地下沉积岩
层,则岩石地质年代最古老的是_______。(3)恐龙繁盛时期为()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4)若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A为地壳,C、D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则B为_______,B、C的分界为_______界面,当地震波由B传播到C时,横波_______。(
5)若D表示地球表面A、B、C代表地球大气。则C为_______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B为_______层,风云等天气现象在_______层,A有_______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答案】(1).日冕(2).色球(3).黑子(4).11(5).D(6).C(7).地幔(8)
.古登堡(9).消失(10).对流(11).降低(12).平流(13).C(14).电离【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模型图为例,考查太阳的大气层构成、沉积岩层的特征、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地球的大气的垂直分层,对学生
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详解】(1)本题考查太阳的大气层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依次对应A、B、C,其中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根据观测得到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2)本题考查沉积岩层的特征,沉积岩越往下,年龄越老,时间越长,则A、B、C、D中地质年代最古老的是D。(3)侏罗
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主要处于中生代时期,故选C。(4)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判断,地球的内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为地核(内核和外
核)、地幔、地壳;其中地核(内核和外核)之间地幔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为莫霍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传播,因此有地幔至地核,横波消失。(5)本题考查地球的大气的垂直分
层,地球大气层由下到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其中C层为对流层,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B为平流层。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层为高层大气。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28.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图
中________层构成是地球外部圈层中的________圈,其中B层以________运动为主,C层为________层,该层温度变化是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2)F层
是软流层,它位于________的部。(3)图中DE构成________圈。【答案】(1).ABC(2).大气(3).平流(4).对流(5).降低(6).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7).上地幔上(8).岩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本题
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据图可知,ABC为大气圈,为地球的外部圈层,B层海拔高度范围是12千米到50千米,为平流层,C层是大气层的最底层,为对流层,该层温度变化是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2)F层
是软流层,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3)图中D是地壳,E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共同构成岩石圈。29.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________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相关。(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
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答案】(1).晴夜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2).丙(3).白天多云,云层反射作用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4).甲(5).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6).乙【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大
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冬半年的霜是因地面冷而出现的凝华现象。冬半年
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晴夜少云的天气,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地面气温下降快,容易产生霜冻。读图可知,图中甲表示反射作用,乙表示地面辐射,丙表示大气逆辐射作用,因此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的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丙过程有关。(2)白天多云,云层反射作用
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地面获得的能量少,地面辐射较弱,导致大气吸收的能量较少,从而使得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由此判断,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的原因与大气的反射作用有关,图中甲、乙、丙中甲表示反射作用。(3)对流层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弱,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此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随高度的增加,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因此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由此判断,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原因与地面辐射有关,图中
甲、乙、丙中的乙表示地面辐射。30.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2)B是_______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3)地球人造卫
星在轨道运行期间,主要是在大气层中的________(填字母)层运行,其返回时,在距地面1000米的高度内,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4)图中50~85km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依据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该高度范围内大气运动以________运动为主。
(5)C层中有________层,_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答案】(1).对流(2).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3).平流(4).C(5).逐
渐升高(6).随高度上升而下降(7).对(8).电离(9).太阳活动(耀斑)(10).无线短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A紧贴地面,是对流层,读图可知,该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B下面是对流层,故B是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适合飞机飞行。(3)地球人造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主要是在C层即大气中的高层大气中运行,其返回时,在距地面1000米的高度内,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气温逐渐升高。这是
因为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近地面,越靠近地面,大气所获得的地面辐射热量越多。(4)直接根据图示判断50~85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则气温上冷下热,故大气运动应以对流运动为主。(5)C层为高层大气
,该层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当太阳耀斑爆发时,能释放大量能量,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导致通信中断。【点睛】从地表向上,大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有臭氧层)、高层大气(有电离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
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2、干扰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3、
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4、自然灾害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