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共(12)页,11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f2241fd6832aa00b6641e5dc836e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司马迁是一个史
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
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
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
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
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已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却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
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呈现真实是一个技术活,但
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他这种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谈道:“我们国家一直有三
个大祭’,一是祭黄陵,属于国之祭、族之祭;一是祭孔子,属于文之祭祀,是对文脉的一种追踪;还有一个就是祭司马迁,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对一种伟大人格的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悲剧感的民族,喜欢大大团圆、喜欢盛世、喜欢辉煌、喜欢纪念成功人物,司马迁的存在就有了他特殊
的意义,我们应该负重,要有悲剧感,心存忧患意识。所有这些司马精神,为我们今后悼念司马迁,敬仰我们的民族精神,建树我们的文化灵魂,提出了非常久远的任务。(选自《司马迁实录精神》,有增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司马迁只是一个史官,所以在所谓“盛世”大汉中,与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司马迁在政治上能够改变国家社会的力量更小。B.在人才辈出的汉朝,司马迁也许不是一个成功人物,但他心怀忧患,直面历史,秉笔直书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C.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王侯将相
还是布衣百姓,他们一个个都是等质量的元素,处于平等的地位,司马迁对他们都进行了真实的呈现。D.司马迁运用实录精神写《史记》的目的在于,既让后人记住真实的历史,能以史为鉴,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对司马迁的人生做了一个整体
评价,然后引出了本文的观点,即司马迁记史的实录精神。B.本文在论述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后,借古鉴今,给我们当代社会敲响了警钟,提出了号召。C.本文从不同角度,层层深入论述中心主旨,并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进行分析闸述,如例证、引证、比较论证等。D.全文在论证司马迁的
实录精神时,先从司马迁实践求真的角度展开论述,再阐述了司马迁记史面临的多重压力及应具备的勇敢无畏的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史要得到真实记录,那么这个史官必须能够具有
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能够不畏强权。B.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应该经受了来自朝廷高层对他的种种非难,但作为一名史官,秉笔直书是他胸中的最大心愿。C.呈现真实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活,更是对一种精神和理念的执着,我们要
传承司马迁的爱憎分明、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D.我们祭奠缅怀司马迁,既是对司马迁写下历史巨著《史记》表达崇敬之情,也是对他这种实录精神进行讴歌与赞美。(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尽管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疫情在
全球多个国家次第暴发,对国内公共卫生安全依然是严峻的挑战。在疫情面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个人都以一种沉重的方式,认识到世界各国面对病毒休戚与共的事实。社会大众的“共同体意识”,得到了一次深刻的“集体唤醒”。这里所说的“共同体”,不仅指一国之内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个人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也是世界各国公民共处其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不分国界,这让我们在关心身边疫情的同时,也对异国他乡的疫情发展,尤其是其中的困厄与危机,有了更加真切的关注与关心。只要还有一个国家的疫情危机尚
未解除,全球各国就必须时时刻刻绷紧疫情防控工作的“弦”。正如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便可能在北美掀起一阵龙卷风那样——每个国家遣受的苦难,长远而言都会造成人类社会整体的损失。不难发现,关心远方的苦难与困厄,也是在关心我们自己。(摘编自杨鑫宇《关心
远方的困厄也是在关心自己》)材料二∶作为最早受疫情侵袭的国家之一,中国最早开始了全国、全民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回想抗疫最为艰难的时刻,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从政策支持到物资援助,从技
术研发到立场声明,这些支援都成为我国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有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国际间的驰援互助,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在世界各国间达成共识。全球疫情多点暴发、大范围蔓延,
放眼世界;论抗疫最成功、疫情防控最有经验、工作成效最为显著,非中国莫属。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发起者,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面对这次全球性的传染病危机,我们在第一时间站在了最前列,冲到了最前方。我国在国际上的多次表态和正在实施的
行动;已经充分证明,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着眼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伟大战略。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很快将战胜疫情的中国,也将为世界战胜共同挑战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必将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继续践
行下去。(摘编自张景阳《联合抗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材料三∶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信息,定
期向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国家卫生健康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并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中国智库和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交流。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迅速展开行动,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
提供援助。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积极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在华采购个人防护用品和建立物资储备库。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举办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
,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中国在满足国内疫情防控需要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为各国采购防疫物资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便利,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加强防疫物资市场和出口质量监管,保质保量向国际社会提供抗击疫情急需的防疫物资。3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
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出口规模呈明显增长态势,有力地支持了相关国家疫情防控。(摘编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4.下列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以沉重的方式认识到,世界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B.中国抗疫之初,数十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援助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C.
中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发起者,发起的目的是谋求全人类的共同发展。D.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仅对中国抗疫胜利充满信心,也坚信中国将为世界抗疫作出贡献。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不分国界,疫情在国外蔓延,应阻止境外输入,这
既是对其他国家的关心,也可确保国内的安全。B.蝴蝶效应形象地说明,每个国家遭受的苦难都可能会造成人类社会整体的损失,因此我们不能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C.在抗击疫情中,中国不仅抗疫最成功、工作成效最为显著,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D.疫情
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分享疫情信息并定期通报,充分说明中国抗疫公开透明。6.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6分)(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怀念鲁迅先生巴金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四十五
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透过半截玻璃棺盖,望着先生的慈祥的面颜,紧闭的双眼,浓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和花篮,没有一点干扰,先生睡在香花丛中。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四十五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不管我忘记还是不忘记,我总觉得先生一直睁着眼睛在望我。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见到先生向他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
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不能
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已的事或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真正做到一丝不苟。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我暗中向他学习,越
学越是觉得难学。我通过几位朋友,更加了解先生的一些情况,了解越多我对先生的敬爱越深。我的思想、我的态度也在逐渐变化。我感觉到所谓潜移默化的力量了。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拿起笔并不感到它有多么重,我写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爱憎。可
是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才逐渐明白:用笔作战不是简单的事情。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启发的。我勉励自已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
是鲁迅先生。在他,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他的每篇文章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他的确是把心交给读者的。我第一次看见他,并不感
觉到拘束,他的眼光,他的微笑都叫我放心。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导下编辑一份刊物,有一个时期遇到了困难,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下去,我很难过。”先生介绍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费印刷年轻作家的作品。先生长期生活在年轻人中间
,同年轻人一起工作,一起战斗,分清是非,分清敌友。先生爱护青年,但是从不迁就青年。先生始终爱憎分明,接触到原则性的问题,他决不妥协。有些人同他接近,后来又离开了他;一些“朋友”或“学生”,变成了他的仇敌。但是他始终不停脚步地向着真理前进。“忘记我!”这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它
有时温和有时严厉。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和那个清晨,还有自己说了多少遍的表示决心的一句话。说是“决不忘记”,事实上我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但在静寂的灵堂上对着先生的遗体表示的决心却是抹不掉的。我有时感觉到声音温和,仿
佛自已到了鼓励,我有时又感觉到声音严厉,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梦景至今十分鲜明。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经过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
万国殡仪馆的灵堂。虽然胶州路上殡仪馆已经不存在,但玻璃盖下面慈祥的面颜还很鲜明地现在我的眼前,印在我的心上。(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并以四十五年前送别鲁迅先生的场景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
B.文中反复提到鲁迅先生说的“忘记我”,说明先生坚持真理,反对后人膜拜自己,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C.作者回顾了自己初次向鲁迅先生约稿,先生大力支持,以及走上写作岗位后,先生及其作品对自己的影响。D.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极为感人,描写鲁迅肖像,记叙两人
交往,评价鲁迅人格,抒发个人对鲁迅的深厚情感。8.文中写鲁迅先生“燃烧的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9.文章首尾都写到了万国殡仪馆送别鲁迅先生及先生的容颜这一细节,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太子丹者,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候,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
子丹患之。荆轲遂见太子,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
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以顺适其意。秦将王翦破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有所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荆轲怒,叱太子曰:“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
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既至秦,秦王见燕使者咸阳宫。……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大怒,诏王翦
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B.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
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C.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D.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晋,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现在指山西省。B.既祖,祭祀祖先,古人在饯行和送别时常祭拜祖先,祈求保佑一路平安。C.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羽声音调激愤。D.箕踞,坐在地
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丹在秦受辱,归国渴望报仇。太子丹曾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待他不友好,所以他心生怨恨而逃归燕国,寻求报复秦王的办法。B.太子丹心有谋
划,为此礼待荆轲。太子丹想联合诸侯后,找勇士刺杀秦王,使秦国内乱,逼秦归还各国封地,打败秦国;他厚待荆轲,希望荆轲能实现这一计划。C.太子丹催请荆轲,众人易水送别。荆轲想与人一起去,但太子丹嫌他动身迟
缓,怕他反悔,再次催荆轲出发;荆轲发怒斥责太子丹,后与众人易水诀别。D.太子丹计划失败,后为燕王所杀。荆轲刺杀秦王未能成功,秦王震怒,攻打燕国;燕王派使者杀了太子丹,想献给秦王;但仍然难逃国灭被俘的结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10分)(1)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5分)(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项羽里①林景
熙②英雄盖世竟何为,故里凄凉越水涯。百二③势倾争逐鹿④,八千兵散独乘骓。计疏白璧孤臣去,泪落乌江后骑追。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注】①项羽里,指项羽故里,在今江苏宿迁市南郊。②林景熙(1242—1310),南宋末期爱国诗人。③百二,语出《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
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借指秦国,后喻指山河险固之地。④逐鹿,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鹿喻指帝位,后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先问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结局如何,然后以其故里凄凉的
境况暗示他的结局。B.三、四句用典,先写秦国统一六国称帝,后写项羽的八千子弟亡散,自己骑乌骓马逃命。C.第五句写项羽的无知,在鸿门宴未采用范增计谋,反接受刘邦白璧,致使范增无奈离去。D.第六句写项羽兵败后
泪洒乌江,在后有敌军骑兵追杀的情况下走投无路,令人扼腕。15.诗歌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说明作者旧地重游后自然引起对过去生活的回忆。(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开头用“_____________”,结尾用“______________”,两次写与“云彩”作别时自己的动作。(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人的穿戴来渲染送别气氛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既是一位娱悦大众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伟大天才。他_________寒微,童年亲身体验了社会
底层人们的不幸,这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益处。他练就了奋笔疾书、_________的写作本领。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_________、生活习性、
矛盾纠纷都是他仔细观察、研究的对象。由于积累的雄厚生活,加上特殊的天赋,使他终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二十三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一帆风顺,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董贝父子》《大卫·科波
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每一部都造成轰动,他终于成为可以与莎士比亚_________的英语作家。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B.倘使我
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C.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D.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
时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出身一蹴而就一颦一笑并驾齐驱B.出生一挥而就一颦一笑旗鼓相当C.出身一挥而就喜怒哀乐并驾齐驱D.出生一蹴而就喜怒哀乐旗鼓相当19.文中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积累的雄厚生活,加上特殊的天赋,他终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B.由于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特殊的天赋,他终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C.由于积累的生活
雄厚,加上特殊的天赋,所以他终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D.因为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特殊的天赋,使他终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
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与一般废弃物不同,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或同位素等有害物质,______________,还可能传播疾病。但是有些人将大量病人使用过的输液器、
塑料便盆等卖给塑料加工厂生产生活日用品,并进入超市销售。药贩廉价收购百姓手中的过期药品,经过修改批号、重新包装后,再次出手牟利。有人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私下卖给个体商贩,加工包装后卖给一些个体诊所再次使用。____________,已成了艾滋病传播
的第四条途径。因此,有关行政部门、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安排专门机构,_____________,避免危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21.请按要求补全对联。(共5分)(1)请根据《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内容,补写
下联。(上下联须出自同一篇课文)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任贤纳谏下联:(3分)(2)请根据《鸿门宴》课文内容,补写下联。(上下联须出自同一篇课文)上联:项羽无心诛汉主下联:(2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甚至自然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有属于自已的颜色,展示着自己的精彩。其实,生活中的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已的颜色,也在展示着自已的精彩。正处在青春年华的我们,应该呈现出怎样的颜色?展示
出怎样的精彩呢?请以“青春的颜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11.B【解析】A项,“因为司马迁只是一个史官”错误,
根据原文第①段“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可知,司马迁在政治上的劣势尤其性格决定的,而非“因为司马迁只是一个史官”。C项,“处于平等的地位”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④段“但司
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到王侯将相和布衣百姓“处于平等的地位”。D项,“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错误,根据原文第⑦段“司马
迁正是用他这种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可知,“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不是“司马迁运用实录精神写《史记》的目的”所在。12.C【解析】C项,“如例证、引证、比较论证等”错误,
从全文来看,并没有运用“举例论证”。故选C。13.C【解析】C项,“我们要传承司马迁的爱憎分明、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错误,根据原文第②段“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
的境界——真。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可知,“爱憎分明”不属于实录精神。故选C。14.B【解析】B项,从材料二中“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回想抗疫最为艰难的时刻,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从政策支持到物
资援助,从技术研发到立场声明,这些支援都成为我国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有力支撑。”可知,“中国抗疫之初”错误。故选B。15.A【解析】A项,从材料一中第二段“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不分国界,这让我们在关心身边疫情的同时,也对异国他乡的疫情
发展,尤其是其中的困厄与危机,有了更加真切的关注与关心。”可知,文中强调的是“关心远方的困厄也是在关心自己”,并没有提及“应阻止境外输入”。故选A。6.①尽己全力控制疫情,第一时间主动同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和分享抗疫经验。②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力所能及向国际社会提供抗疫资金、物
资和技术援助。③保障国内疫情所需,想方设法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保质保量提供。(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四)A【解析】A项,“并以四十五年前送别鲁迅先生的场景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错,文章的主体是
以回忆鲁迅先生的事迹表达自己对鲁迅的怀念、敬仰等情感。(五)①工作方面: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饱含心血。②做人方面:敢说真话,探索真理,追求进步,解剖自己,爱憎分明。③对待青年方面:给人带路,怀着好心,爱护帮助,
但不迁就。(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六)结构上:①首尾都提到万国殡仪馆的灵堂和鲁迅先生的面颜,前后照应,使文章更加完整。内容上:②突出鲁迅先生慈祥的形象,以及对作者的巨大影响。③强烈地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感激和痛悼之情,突出文章主旨。(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0.C【解析】“必入臣”的是赵,不是秦,故在“秦”后要断开,排除B、D,“数”是“多次,屡次”之意,不能放于句末,故在“数”前应断开,排除A。故选C。11.B【解析】B项
,“祖”指临行祭路神。故选B。12.B【解析】B项,从文中“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可知,应是先找勇士刺杀秦王,后联合诸侯。故选B。13.(1)秦国军队早晚就
要渡过易水了,那么虽然我想要长久地侍奉您,怎么能够做得到呢?(关键词“旦暮”“侍”“得”及“岂……哉”句式(怎么(难道)......呢,如岂不痛哉?)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2)事情没能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强迫你(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契约来报答太子丹啊。(关键词“所以”“乃”“生劫”“报”
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燕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秦王对待太子丹不友好,所以太子丹怨恨而逃归。归来就寻求报复秦王的办法,燕国弱小,力不能及。此后秦国出兵山东,攻打齐国、楚国和韩、赵、魏三国,逐渐地向东蚕食各国领土,战火将波及燕国,燕国君臣都
很害怕灾难来临。太子丹为此忧虑。荆轲于是去拜见太子,太子离开座位以头叩地,说:“如今秦国已俘虏了韩王吞并了韩国的土地。他又出动军队向南攻打楚国向北逼近赵国。赵国抵挡不住秦军,一定会向秦国臣服;赵国臣服,那么
灾祸就降临到燕国。燕国弱小,多次被战争所困扰,如今估计调动全国的力量也抵挡不了秦军。我私下有个计策,认为如果能得到天下的勇士,派往秦国,如果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这是最好的结果;假如劫持不成,就趁机杀死他。他们秦国的大将在国外独搅兵权,如果国内出了乱
子,那么君臣彼此猜疑,趁此机会东方各国得以联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打败秦国。这是我最高的愿望,只是不知道把这使命委托给谁,希望荆卿仔细地考虑这件事。”于是太子就尊奉荆轲为上卿,让他住进上等的客馆。太子丹每天到荆轲的住所拜望,供给他牛、羊、猪齐全的贵重饮食,以
便满足他的心意。秦将王翦已经攻破赵国的都城,大军向北夺取土地,直到燕国南部边界。太子丹害怕了,于是请求荆轲说:“秦国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虽然我想要长久地侍奉您,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了。”荆轲等待另一个人,又过了些日子,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
嫌荆轲动身迟缓,怀疑他反悔,就再次催请。荆轲发怒,斥责太子说:“我暂留的原因,是等待另一位朋友同去。眼下太子嫌动身迟缓,我就辞别了!”于是就出发了。到易水岸边,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苍凉凄婉的变徵声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前进唱道:"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发出声调激昂的羽声,送行的人们怒目圆睁,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上车走了。到了秦国,秦王在咸阳宫召见燕国的使者。……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倚在柱子上大笑,坐在地上,两脚张开,骂道:"事情没能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强迫你(订立盟约)
,一定要得到契约来回报太子丹啊。”这时侍卫们冲上前来杀死荆轲。秦王大怒,命令王翦率军攻打燕国。当年十月攻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都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很急,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
献给秦王。秦王仍旧进军攻打燕国。又过了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14.B【解析】B项,“先写秦国统一六国称帝”错误。故选B。15.①以景结情。通过写项羽庙被遗弃荒林、春草像虞姬一样起舞的景象,表现了英雄的落寞和悲惨结局,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②借事抒情。通过写人
(作者)来项羽庙祭奠,表达出对英雄的敬仰。(每点3分,手法1分,分析2分。若有其他答案,如借景抒情、今昔对比等,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6.(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我轻轻的招手我挥一挥衣袖(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每
空1分)17.D【解析】A项表补充说明,B项表语意的转折,C项表话题的转换,D项表解释18.C【解析】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所决定的身份。如科班出身、贫农出身。出生,是诞生的意思。如我是2005年出生的。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了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一挥而就:挥,挥笔、动笔;就,成就、成功。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颦一笑,意思指忧和喜的表情。喜怒哀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并驾齐驱,并架:几匹马并排拉一辆
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或地位相当。旗鼓相当:原指两军对敌。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19.B【解析】A、C项语序不当,D项缺主语,而且“因为”一般和“所以”搭配。故选B项
。20.(1)不仅会污染环境(2)回流社会再次使用的废弃医疗用品(3)处理好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解析】第一处,结合“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或同位素等有害物质”“还可能传播疾病”分析,主要讲医疗垃圾会污染环境。第二处,结合“有些人将大量病……加工包
装后卖给一些个体诊所再次使用”“已成了艾滋病传播的第四条途径”分析,主要讲因医疗垃圾回流社会再次使用,废弃医疗用品已成了艾滋病传播的第四条途径。第三处,结合“有关行政部门、监管部门”“安排专门机构”“避免危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等分析,
有关部门应该安排专门机构处理好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20.示例:(1)下联:烛之武重义敢为退敌救国(3分)(2)下联:范增有意斩刘邦。(2分)(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平仄不作严格要求。)22.作文写作提示:这是材料+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文体是记叙
文,必须符合记叙文的基本特征。注意记叙人和事件时要把握题目中“青春”的对象限定一青少年,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特别要写出“颜色”的表现和内涵;要理解所给材料对解析题目的提示和引导
作用。行文中,要回答“正处在青春年华的我们,应该呈现出怎样的颜色?展示出怎样的精彩呢?”这一指向;要有细节描写,要体现自己的认识,写出真情实感。注意行文内容总体要积极向上,尽量格调要高。评分细则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类(20-16分)二类(15-1
1分)三类(10~6分)四类(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
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
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句子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较有文采较有创意注意事项:1.明确文体为记叙文。2.缺标题扣2分。3.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
足400字,20分以下。4.错别字:一字1分,上限5分。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1到2分。6.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
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7.套作:所谓套作,即主题万能化。适当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