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770.882 K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共(13)页,770.88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de83438df47de374b520d7cd27af4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康养旅游近年来较为火热,其在增强游客体验,推广地域文化,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是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区之一,景色优美,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其传统特色民居斜仁柱(见图)“夏宽冬窄”,具有可拆卸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康养旅游潜力巨大,但一直

以来,外界对其知之甚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近年来我国康养旅游发展迅速的主要条件有()①医疗发展水平的提高②居民康养需求与理念变化③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④发展休闲旅游的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鄂伦春

族传统特色民居斜仁柱“夏宽冬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B.土壤C.植被D.水源3.挖掘鄂伦春民族乡康养旅游发展潜力的首要措施为()A.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B.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C.利用新媒体增强旅游推介D.引进旅游配套产品生产厂家【答案】1.B2.A3.C【解

析】【1题详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正由医疗服务需求向疾病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元化方向转变,同时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多,为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②③正确;我国医疗发展水平提高与康养旅游的迅速发展没有必然

联系,排除①;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是康养旅游产业兴起的重要基础,不是近年来该产业才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排除④。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其传统民居“斜仁柱’具有方便拆卸的特点,反映出该民

族以游猎为传统生存方式。联系当地自然环境(提示: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可知,冬季缩小民居内部空间,有利于保存热量,夏季拓宽民居内部空间,便于通风纳凉,因此斜仁柱“夏宽冬窄”的形态特征与当地气候变化关系密切,A正确;土壤、植被、水源对鄂伦春族传统特色民居斜仁柱“夏宽冬窄”的影响小

,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一直以来,外界对鄂伦春族知之甚少,即制约当地康养旅游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缺乏知名度,因此首要措施是增加对外宣传,利用新媒体增强旅游推介,提高知名度,吸引康养旅游主体,C正确。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引

进旅游配套产品生产厂家等对提升鄂伦春民族乡康养旅游的知名度作用较小,ABD错误。故选C。【点睛】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居所(又称撮罗子)。斜仁柱建筑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体,是用直径约10厘米,长约4到5米左右的细木杆(多为桦木、柳木或是落叶松细杆)20到30根,最多有用40根搭建的。择地建斜仁

柱时,首先用三根细木杆(最好是木杆顶部有杈的木杆)交叉相互咬合成呈三角形的基础骨架,后依次将细木杆搭在三角形基础立架的顶端外围,然后将顶部用湿柳木条捆扎好,这叫做“乌鲁包腾”。斜仁柱的外围,是特制的桦树皮围卷,鄂伦春人叫“铁克沙”。这种桦树皮围子,柔软不易折断,而又有弹性,透风性能好,又可

以将桦树皮围子卷起来搬迁游猎。农业生态效率是综合考虑农业产值等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如在农业生产评价中通常将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制品的过度使用产生的环境污染视为非期望产出,将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整体指标。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2000—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

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特征是()A.整体升高B.南部全体下降C.省域间差距缩小D.两极分化加剧5.长沙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生产资料投入增加B.劳动力投入增加C.土壤有机质减少D.农业污染减轻【答案】4.D5.A【解析

】【4题详解】从图上看,整体上高效率区减少,低效率区增加,A错误;南部株洲、宜春的部分地区并没有下降,B错误;图中三个省域,湖南和江西低效率区明显增加,而湖北极高效率区增多,整体下降较少,故省域间差距增大,C错误;2000年该区域大多为高效率区,低效率区极少,而2

017年大多变为低效率区,极高效率区有所增加,故两极分化加剧,D正确。故选D。【5题详解】据图可知,长沙农业生态效效率下降,即农业产值下降、碳排放增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地的农业产值不会下降,故推断应是农业

碳排放增加明显,与土壤有机质减少关系不大,C错误;化肥、机械、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增多,碳排放相应增加,农业生态效率随之下降,A正确;劳动力投入增加,机械使用减少,能耗减少,生态效率不会下降,B错误;农业污染包括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

污染减轻会使农业生态效率上升,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点睛】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投入劳力、畜力和种子、肥料、机械、燃油、电力、农药等生产资料,收获粮食或其它的农、畜产品。人口迁移同时发生在不同尺度的区域之间和不同层级的聚落之间。表为我国聚落层级间流动人口迁

移量占比(单位:%)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户籍地市镇村合计现住地市22.46.937.366.6镇2.03.115.420.5村1.41.210.312.9合计25.811.2630100.0资料

来源:根据“六普”人户分离数据计算6.据表可知,不同层级聚落间的人口迁移表现为()①不同层级聚落间均有人口迁移②人口只沿村→镇→市逐级迁移③村→镇层级间人口迁移量最小④村→市层级间人口迁移量最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引起村→镇、村→市

层级间人口迁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水平B.交通条件C.空间距离D.社会文化8.镇是城乡梯度间人口迁移的中转型聚落,其适宜的发展策略是()A.与周围城市对应发展相同产业,吸引农村人口B.加强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

建设,吸引城市人口C.全面“撤镇并县”或“并市”,提高城镇化率D.创新发展产业,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答案】6.B7.A8.D【解析】【6题详解】据表可知,表中各组数据均大于0,因此不同层级聚落间均有人口迁移,①正确,②错误;村

→镇层级间人口迁移量占比为15.4%,人口迁移量并不是最小的,③错误;村→市层级间人口迁移量占比为37.3%,占比最大,因此迁移量最大,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村→镇层级间人口迁移量占比为15.4%,村→市层级间人口迁移量占比为37.3%,是因为市

比镇城市规模大,经济更发达,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更大,A正确;影响当今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交通条件、空间距离、社会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与周围城市对应发展相同产业,竞争力不足,应充分利用镇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创新

发展产业,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A错误,D正确;镇对城市人口的吸引力较小,B错误;全面“撤镇并县”或“并市”,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

因素(主导):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社会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沙粒在被风搬运的过程中,从迎风坡向前运动到背风坡滑落堆积下来。随着沙粒不断的搬运和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

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当风向发生改变时,沿着沙粒前进方向又会形成新的沙丘。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图示地质地貌发育过程的是()A.青藏高原南部B.内蒙古高原西部C.德干高原东部D.巴西高原北部10.以下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A

.S1B.S2C.S3D.S411.风沙沉积层S5形成时()①风力较强②风力较弱③风向多变④风向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9.B10.A11.D【解析】【9题详解】图为沙丘地貌的发育过

程,沙丘为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德干高原东部和巴西高原北部降水均较丰富,不利于沙丘发育,ACD错误;内蒙古高原西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最可能出现沙丘地貌发育过

程,B正确。故选B。【10题详解】图中S5覆盖在S1-S4之上,说明S5形成时间最晚。S1-S4中,斜层理倾斜方向是一致的,读图可知,S2部分覆盖在S1上,说明S2形成晚于S1,同理S3晚于S2,S4晚于S3。因此选项中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S1,A正确,BC

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读图可知,S5沉积层内部斜层理十分一致,说明风向稳定,没有明显变化;S5沉积层顶部较为平坦,没有出现明显的沙丘,说明风力较弱,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两坡不对称,迎风

坡缓,背风坡陡。某年8月15日下午,与蒙古气旋相伴的冷锋在过境河北保定时率先触发了“干对流”,出现局地冰雹,随后上升气流将沙尘带入空中形成扬尘天气,在当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图为保定站当天下午各气象要素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此次保定市冷锋过境触发了锋前强对流天气的原因是()

A.暖气团控制气压低B.空气湿度大C.天气晴朗地面升温快D.锋前空气挤压抬升13.15日16:15到16:20期间,保定市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暴雨B.泥雨C.沙尘暴D.大雾14.冷锋过境时保定市有扬尘天气,过境后仍有浮尘,主要原因是()①

前期扬尘沉降较缓慢②冷锋从西北方向挟带沙尘③植被表面灰尘被吹起④燃煤取暖产生粉尘较多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12.D13.B14.A的【解析】12题详解】由于冷锋实力强、快速南下,强烈的挤压口导致锋前暖空气被迫抬升,从而形成锋前强对流天气,D正

确;暖气团控制下气压低、气温高,但在冷气团移速慢、势力弱的情况下冷锋过境不会触发锋前强对流天气,A错误;根据材料“与蒙古气旋相伴的冷锋在过境河北保定时率先触发了‘干对流’”可知,此时空气湿度较小,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锋面系统知识可知,此次冷锋过境之前空气

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故而地面温度也处于降低状态,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出现扬尘天气,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6:15到16:20期间,该地的最大降水量为0.3mm/min,降水量较小,

对空气的净化作用较小,降水与空气中的扬尘混合,可能形成泥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冷锋过境后,保定市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空气下沉,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降雨结束后的前期阶段,风速下降明显,该阶段风速较低,因此气流上升时带起的扬沙会在下沉气流条件下缓慢沉降,①正确;根据材料信息

及所学常见天气系统可知,该地处于我国华北地区,冷锋是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推移,且河北省距我国北方沙源地较近,会有挟带来的沙尘,②正确;植被表层的尘土较少,不足以形成扬尘天气,且与冷锋过境前后关系不大,③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处于8月中旬,燃煤取暖的需求较小,其产生的

粉尘也较少,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天气系统,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常形成阴雨天气。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是区域和全球碳收支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綦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地区,

年降雨量超过1000mm,有明显的旱季雨季之分。为研究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状况,某团队在綦江及其支流设置了多个采样点,各采样点所得数据如图所示,统计数据中,将水体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记为正值,反之记为负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由图中雨季后期水一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状况可推测雨季()【的A.土壤

流失的有机碳明显增加B.河流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弱C.可溶性岩石受侵蚀作用较弱D.降水对河水的稀释作用较强16.与雨季相比,对旱季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数值分布影响较大的是()A.水体流动速度较为缓慢B.流域内

人类活动干扰强C.不同河段岩性差异较大D.径流量时空变化比较大【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水一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发生在大气和水体之间,与土壤流失的有机碳无关,A错误;图中雨季后期水一气界面二氧化碳

通量为负值,说明以水体吸收中的二氧化碳为主,河流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较强,B错误;雨季后期降水还较多,可溶性岩石受侵蚀作用较强,C错误;降水对河水的稀释作用较强,使水体可以溶解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旱季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总体为正值,说明以水体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

为主。水体流动速度较为缓慢不利于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溢出,A错误;流域内人类活动干扰强会影响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如灌溉等会加速蒸发,促进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溢出进入大气,B正确;不同河段岩性差异较大,这一特征在雨季和旱季并不会发证明显变化,不是对旱季水气

界面二氧化碳通量数值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C错误;径流量时空变化比较大是二氧化碳通量数值分布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对旱季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数值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D错误。故选B。【点睛】碳通量是碳循环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表述生态系统通过

某一生态断面的碳元素的总量。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构树喜光,适应性强,是一种再生性极强的落叶乔木,吸水性强、韧性大,是造纸的上等原料。经晾晒,浸泡后的构树皮,通过蒸煮处理,再经多道工序,最终可形成

防虫蛀,透气性好、柔韧性强的构皮纸。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李家山村手工构皮纸制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在一条不到1km长的沟谷中就分布有数十家造纸作坊,当地人将该沟谷称为“造纸沟”。近年来,由于造纸利润下降,“造纸沟”发展缓慢

,造纸作坊持续减少,当地的构皮纸产业逐渐没落。图示意李家山村“造纸沟”的位置及附近等高线分布。(1)分析该沟谷形成“造纸沟”的有利自然条件。(2)推测近年来当地构皮纸产业逐渐没落的原因。(3)请为李家山村构皮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建议。【答案】(1)沟谷北侧为阳坡,适宜构树生长,造纸原

料丰富且品质优;靠近河流,用水便利;林地多,蒸煮所需燃料充足、易得:山坡光照条件好,晴天多,适宜晾晒。(2)造纸工序繁杂、生产难度大,从业人数减少;构皮纸遭遇低价工业纸的冲击,市场份额减小: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品牌知名度低。(从从业人数、市场竞争、品牌宣传等

方面回答其他回答合理亦可)(3)挖掘当地文化潜力,发展旅游业,生产特色构皮纸产品,面向游客销售;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化产品外运条件: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品牌宣传;邀请知名书画家利用构皮纸创作,举办构皮纸

书画展;在大城市开设构皮纸专营店。【解析】【分析】本题以李家山村构皮纸产业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构树喜光,沟谷北侧的坡面朝南,为阳坡,适宜构树生长,是造纸的上等原料,造纸原料丰富且品质优;浸泡构树皮、蒸煮等环节用水量大,沟谷靠近河流,用水便利;蒸煮还需要薪柴,林地多,蒸煮所需燃料充足、易得;造纸有晾晒环节,山坡光照条件好,晴天多,适宜晾

晒。【小问2详解】造纸需经晾晒,浸泡后的构树皮,通过蒸煮处理,再经多道工序制作,工序繁杂、生产难度大,从业人数减少;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造纸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售价低,构皮纸遭遇低价工业纸的冲击,利润下降,市场份额减小;构皮纸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品牌知名度低,市场狭小。【小问3详解】李家

山村手工构皮纸制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制作工艺传统,可以挖掘当地文化潜力,发展旅游业,生产特色构皮纸产品,面向游客销售;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李家山村位于沟谷地区,较为闭塞,对外联系不便,应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化产品外运条件;李家山村构皮纸品牌知名度

低,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品牌宣传,增强市场知名度;邀请知名书画家利用构皮纸创作,举办构皮纸书画展,提高构皮纸的影响力;大城市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可以在大城市开设构皮纸专营店。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流域内多年冻土发育广泛,对河流地貌的演化产生了较大影响。研究表

明,近年来,沱沱河流域多年冻土呈现退化趋势,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区面积大幅减小。图示意沱沱河某处横剖面最热月地温分布。(1)用斜线在上图中画出横剖面中最大的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区。(2)简述多年冻土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

响。(3)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给沱沱河水文特征带来的影响。【答案】(1)(2)多年冻土抗侵蚀能力较强,阻碍河道下蚀;冻土阻碍河水下渗,促使河水在地表汇聚;流水作用以侧蚀、堆积为主,形成宽而浅的河道。。(3)多年冻土退化,河流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减小;河流

调蓄能力下降,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多年冻土退化,部分土壤崩解进入河道,河流含沙量增大。【解析】【分析】本题以沱沱河流域多年冻土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区应位于最热月地温在0°C以下的区域,因此横剖面中最大的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区位于图中地温0°C包围的范围内,如图所示:【小问2详解】多年冻土终年不化,抗侵蚀能力较强,可以阻碍河

道下蚀;冻土冻结,不利于水体下渗,阻碍了河水下渗,使地表径流增多,促使河水在地表汇聚;由于水体下渗受阻,下蚀减弱,因此流水作用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宽而浅的河道。【小问3详解】多年冻土退化,因此部分冻土融化,河流下渗量增大,使地表径流量减小;河流调蓄能力下降

,导致河流径流量变得更加不稳定,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多年冻土退化,抗侵蚀能力减弱,部分土壤崩解进入河道,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用降雨量与蒸发量之差(以下称R-E指数)来表征气候的干湿,正值表

示湿润的气候,负值表示干燥的气候。图2显示图1中委内瑞拉多个站点的R-E指数与植被类型的关系,植被类型的变化巨大:热带雨林→常绿季雨林+湿润稀树草原→落叶林+稀树干草原干性落叶林-多刺灌丛。(1)从植被角度,结合蒸发量分析

图中各地降水的空间差异。(2)1地旱季降水稀少,请从盛行风源地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推测委内瑞拉植被地域分异特点,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答案】(1)由南向北,植被的耐旱性整体增强,而图中各点均位于热带,蒸发量整体差异不大,R-E指数整体由南向北增大,说明降水量对植被的影响较大,也

即降水量总体为南多北少。(2)1地旱季盛行陆地吹向海洋的西南风(离岸风),并受南部山地的影响,位于雨影区(背风坡),降水稀少。(3)总体南北更替,东西延伸,西北部山地垂直差异显著。气候总体上表现为东西差异小,南北差异大:西北部山地海拔较高,气候垂直差异大。【解析】【分析】本题以委内瑞拉相关图

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影响植被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图文信息可知,由南向北,植被类型的变化巨大,表现为热带雨林→常绿季雨林+湿润稀树草原→落叶

林+稀树干草原干性落叶林-多刺灌丛,植被的耐旱性整体增强,说明土壤水分条件变差。而图中各点均位于热带,气温相当,蒸发量整体差异不大,R-E指数整体由南向北增大,说明降水量对植被的影响较大,由南往北,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也即说明降水量总

体为南多北少。【小问2详解】1地位于10°N附近,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影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往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1地受西南风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且①南部有山地分布,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小问3详解

】由于气候总体上表现为东西差异小,南北差异大,由南向北,植被类型的变化巨大,表现为热带雨林→常绿季雨林+湿润稀树草原→落叶林+稀树干草原干性落叶林-多刺灌丛,因此植被总体南北更替,东西延伸;西北部山地海

拔较高,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因此植被也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