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3月卷(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633.616 KB
  • 2025-03-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卷2-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3月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卷2-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3月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卷2-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3月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卷2-备战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3月卷(解析版).docx,共(23)页,633.61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ce083ec6aa73ca6c64e2b53b4a95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备战2021年高考物理【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3月卷第二模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重庆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a、a′、b、b′、c、c′为分

布在等势面上的点。一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ac,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a′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电场方向一定指向b点B.a′点电势一定比c′点电势高C.带电粒子从c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0D.

acacWW【答案】C【解析】AB.带电粒子的电性和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均未知,所以各等势面的电势高低未知,电场线的方向未知,AB错误;C.因为c和c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电势差0U=,根据电场力做功WqU=可知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为0,C正确;D.根据题意可

得a、c两点的电势差与a、c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相等,根据电场力做功WqU=可知acacWW=,D错误。故选C。2.(2021·重庆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为发射卫星的轨道简化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到半径为1rr=的圆轨道I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A点时使卫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上,卫星运动到

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点时,再次变轨,进入半径为23rr=的圆轨道Ⅲ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到A点时的速率为2v,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变轨时消耗的燃料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从椭圆轨道Ⅱ变轨到圆轨道Ⅲ,在B

位置时要向前喷气B.在轨道Ⅰ上卫星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要比在轨道Ⅲ上的大C.卫星在轨道Ⅲ上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稳定运行)上B点的加速度D.发动机在B点对卫星做的功为22318mgRmrvr−【

答案】D【解析】A.卫星从椭圆轨道Ⅱ变轨到圆轨道Ⅲ,在B位置时动力气源要向后喷气加速,离心运动,选项A错误。B.由222π()MmGmrrT=得234πrTGM=可知2πΔ4rGMrST==由于圆轨道Ⅲ的半

径大于圆轨道I的半径,所以在轨道I上卫星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要比在轨道Ⅲ上的小,选项B错误。C.根据2GMmmar=3可知,卫星在轨道Ⅲ和轨道Ⅱ(稳定运行)上的B点时,与地心的距离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同,选项C错误。D.由2MmGmgR=知2GMgR=当卫星在23rr=的

圆轨道上运行时,有202(3)3vMmGmrr=得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通过B点的速度为03GMvr=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卫星在椭圆轨道上B点的速度为11213rvvvr==发动机在B点对卫星做的功2222

2011132218mgRmrvWmvmvr−=−=选项D正确。故选D。3.(2020·渝中区·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是一种纳米粒子选择装置,待选“球形”粒子密度相同、大小不同、带正电且电量与其表面积成正比。待选粒子从O1进入小孔时可认为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场区域

Ⅰ的板间电压为U1,粒子通过小孔O2射入正交的匀强电场、磁场区域Ⅱ,其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左、右两极板间距为d。区域Ⅱ出口小孔O3与O1、O2在同一竖直线上。若半径为r0、质量为m0、电量为q0的纳米粒子刚好能沿直线通过,不计纳米粒子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半径大的纳米粒子到达O2处的速度大4B.区域Ⅱ中磁场与电场的强度的比值为0102qUmC.区域Ⅱ两极板的电势差为10202UqUBdm=D.若新待选纳米粒子的半径为2r0,仍要求沿直线通过,则区域Ⅱ的电场强度应变为原电场强度的22倍【答案】D【解

析】A.球形粒子的质量34π3mr=电荷量24πqr=加速过程中2112Uqmv=可得121Uqmr=v因此半径大的纳米粒子到达O2处的速度小,故A错误;B.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00qvBqE=可得000112mBEqU==v故B

错误。C.区域Ⅱ两极板的电势差012002qUUEdBdBdm===v故C错误;5D.因为121UqEBBmr==v即若新待选纳米粒子的半径为2r0,仍要求沿直线通过,则区域Ⅱ的电场强度应变为原电场强度的22倍,故D正确。故选D。4.(202

0·重庆北碚区·高三月考)山东海阳核电站建成并网发电,有效缓解了山东电力不足的情况,为建设生态山东做出了贡献。核电站核反应堆中,用中子轰击23592U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为23511361920540U+

nXe+X+10n→其中23592U、10n、13654XeX、的质量分别为1234mmmm、、、,其中13654Xe是不稳定的,其衰变的周期为T,真空中的光速为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数为50B.该反应属

于人工转变核反应C.该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21234192mmmmc−−−D.经过2T,一定质量的13654Xe原子核衰变了的质量占开始时的34【答案】D【解析】A.根据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

可写出该核反应方程为235113690192054380U+nXe+X+10n→故可知X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数为52,故A错误;B.该核反应为重核裂变反应,故B错误;C.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221234(9)Emcmmmmc==−−

−故C错误;D.根据半衰期公式1()2tTmm=余6可知,经过2T211()24mm==余所以可知原子核衰变了的质量占开始时的34,故D正确。故选D。5.(2020·沙坪坝区·重庆八中)有一种新型采煤技术:高压水射流采煤技术。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一组高压水泵将水的压强升高,让高压水从喷嘴中射出,打

在煤层上,使煤成片脱落,从而达到采煤目的。假设某煤层受到压强为79.010Pa的冲击时即可破碎,若高压水流沿水平方向冲击煤层,不计水的反溅作用,水的密度为331.010kg/m,则此时冲击煤层的水速约为()A.30m/sB.300m/sC.90m/sD.900m/s【

答案】B【解析】取极短时间t内射在煤层上质量为m的水为研究对象,建立水柱模型,设水柱的横截面积为S,取水的初速度0v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0Ftmv−=−又mV=0VSvt=根据压强公式FpS=得FpS=

7联立并带入数据解得0300m/sv=故选B。6.(2020·重庆高三月考)如图甲所示,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两者与一理想电流表串联后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得到定值电阻的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电流为0.15A时对应的

触头在a端,电流为Ic时对应的触头在c点,且ab=4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Ic的大小为0.6AB.定值电阻R0=20ΩC.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为R=28ΩD.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6.3W时,对应的电流一定为2.1A【答案】B【解

析】B.电流为0.15A时对应的功率为0.45W,根据20PIR=,代入(0.15A,0.45W)解得定值电阻R0=20Ω选项B正确;A.同理当P=5W时解得Ic=0.5A选项A错误;C.当滑动变阻器在a端时,有0aUIRR=(+)当滑动变阻器在c点时,有80(

)4cRUIR=+联立解得U=45V,R=280Ω选项C错误;D.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6.3W时,设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1,则10UUIR−=110UUPUR−=代入数据为11456.320UU−=解得U1=42V或U1=

3V代入10UUIR−=解得I=0.15A或2.1A回路最大电流m02.25AUIR==故两个答案均合理,选项D错误。故选B。7.(2020·重庆北碚区·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为一简易机械装置,质量相等的两物块A和B,通过铰链和连杆相连,物块A与竖直墙壁接触,物块B放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

向对物块B施加向左的外力F,使物块A缓慢匀速上升,直到连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30°。不计铰链及物块与接触面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B的速度保持不变B.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9C.物块A对墙面的压力逐渐增大D.当连杆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θ为30°时,突然撤去外力F,物块A的加速度为14g【答案】D【解析】A.根据关联速度得ABcossinvv=物块A缓慢匀速上升,所以物块B的速度逐渐增大。A错误;B.将两物块看做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所以地面对

物块B的支持力与系统总重力平衡,即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B错误;C.对A受力分析,得墙面对A的支持力为tanNmg=随着角度减小,支持力减小,则物块A对墙面的压力逐渐减小。C错误;D.设杆对物块的作用力为T,则

对物块分析有AcosmgTma−=,BsinTma=化简为ABsinsincosgaa=+根据关联速度关系得AB(cos)(sin)vvtt=即ABAB(cos)(sin)cossinvvaatt−=+

因为从静止释放,有AB0vv==则有ABcossinaa=联立解得A14ag=10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8.(2021·重庆高三月考)物体以初速度0v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13mx=,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22mx=,又经过位移3x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a的大小为21m/sB.初速度v的大小为

2.5m/sC.位移3x的大小为1mD.位移3x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答案】AD【解析】A.根据2xaT=可解得21msa=−A正确;B.根据2012xvtat=+解得03.5msv=B错误;C.第2s末的速度203.512ms1.5ms

vvat=+=−=则1122309m28vxa−==C错误;D.位移3x内的平均速度为20.75ms2vv==D正确。故选AD。9.(2020·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4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对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右略微移动,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则()A.水平外力F不变B.墙对B的作用力减小C.地面对A的支持力不变D.B对A的作用力增大【答案】CD【解析】BD.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A球对B球的

支持力N′和墙壁对B球的支持力N,如图所示:当A球向右移动后,A球对B球的支持力N′的方向不断变化,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合成法可以知道A球对B球的支持力N′和墙壁对B球的支持力N都在不断增大,故B错误,D正确;AC.再对A和B整体受力分析

,受到总重力G、地面支持力FN,推力F和墙壁的弹力N,如图所示:12根据平衡条件,有F=N,FN=G,故地面的支持力不变,推力F随着壁对B球的支持力N的不断增大而不断增大,故A错误,C正确。所以CD正确。10.(2021·重庆高三月考)如

图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2200,100nn==,原线圈与水平放置的间距1mL=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连,导轨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TB=的匀强磁场中,副线圈接阻值10ΩR=的电阻,原线圈串联一阻值也为R的电阻,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垂直导轨的阻值5Ωr=、质量0.01kgm=的导体

棒在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112sin10πm/svt=,已知导轨电阻和变压器的能量损耗均不计,导轨足够长,导体棒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用电器相碰,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电压表的示数为1VB.电流表的示数为0.2AC.变压器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0.042Wb/s

D.在0~0.05s的时间内外力F做的功为1.32J【答案】CD【解析】AB.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可得m2π112m/s,vT===10πrad/s,0.2sT=故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3mm112VEBLv==电源电动

势为msin112sin10πVeBLvtt==电动势的有效值为m11V2EE==设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1U,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2U,原线圈的输入电流为1I,副线圈的输出电流为2I,则对含有原线圈的回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11()EIr

RU=++由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知11122221UnInUnIn==、对副线圈的回路,由欧姆定律有22UIR=由以上式子可解得21214V,8V,0.4A,0.2AUUII====故电压表示数为12VUIR==电流表示数为20.4AI=,AB错误;C.根据mΔΔΦEnt=可知原线圈中

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1m1Δ20.042Wb/sΔ25Utn===由于变压器无能量损失,故是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磁通量即为铁芯中的磁通量,故C正确;D.在Δ0.05s4Tt==时间内,电路产生的焦耳热2212()

ΔΔ0.11JQIRrtIRt=++=1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2m12WQmv−=外故2m11.32J2WmvQ=+=外D正确。故选CD。三、非选择题:共57分。第11~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5

分。11.(6分)(2020·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高三月考)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

细绳互相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读得两个互相垂直的拉力的大小一个是4.0N,则另一个是_______N(只须读到0.1N)。(2)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_____,合力是_______N。【答

案】2.5N见解析4.7(4.5~4.9皆给分)【解析】(1)读弹簧测力计示数时,应注意首先找零刻度,尤其是竖直放置的那个弹簧测力计是倒置的,它的读数是2.5N(而不是3.5N);(2)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是4N,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如图:15由图读出合力为4.7N

(4.5N~4.9N都可以)12.(9分)(2020·渝中区·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某型号多用电表欧姆挡的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G表是欧姆表表头,其满偏电流Ig=500μA,内阻Rg=1000Ω。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1Ω。电阻箱R1和电阻箱

R2的阻值调节范围均为0到9999Ω。(1)图甲中的b端应与______(填“红”或“黑”)表笔连接;(2)某同学将图甲中的a、b端短接,为使G表满偏,则应调节R1=______Ω;然后在a、b端之间接入一电阻Rx后发现微安表半偏,则接入的电阻阻值为Rx=__

____Ω;(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将G表与电阻箱R2并联,利用该电路组装一个“×100”倍率的欧姆表,要求欧姆表的表盘刻度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其中央刻度标“15”,则该同学应调节R2=______Ω;用此欧姆表测量一个阻值约2000Ω的电阻,

测量前应调节R1=______Ω。【答案】黑199930001000999【解析】(1)由图甲所示可知,图中的b端应欧姆表内置电源正极相连,b端应与黑表笔连接;(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16161.5100011999Ω50010ggERRrI−=−−=−−=当微安表半偏时,

所测电阻阻值X161.51999100013000Ω115001022ggERRRrI−=−−−=−−−=(3)组装一个“×100倍率”的欧姆表,其中央刻度标15,则欧姆表内阻为1500Ω,电流表的满偏电流1.50.001A1mA1000μA2150

0gEIIR======内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21000ΩgRR==欧姆调零时11.510001999Ω0.0012ERRrI=−−=−−=并13.(12分)(2021·重庆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在平面坐标系xoy内,第Ⅱ、Ⅲ象限内

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Ⅰ、Ⅳ象限内存在半径为L的圆形边界匀强磁场,磁场圆心在M(L,0)点,磁场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Q(-2L,-L)点以速度

v0沿x轴正方向射出,恰好从坐标原点O进入磁场,从P(2L,0)点射出磁场。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答案】(1)202mvqL;(2)02Lv;(3)0mvqL17【解析】(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由22011222qELvt

Lattm==,=则202mvEqL=(2)由动能定理2201122qELmvmv=−得02vv=由此可知,粒子进入磁场时与水平方向夹角α=45°,如图所示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水平夹角为45,所以半径2cos45LrL==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022rLTvv=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0222LtTv==(3)粒子在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有182mvqvBr=可得0mvBqL=14.(18分)(2021·重庆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的两物块A、B用劲

度系数为13N/mk=的水平绝缘轻质弹簧连接,物块B、C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A靠在竖直墙边,C在倾角为37=的长斜面上,滑轮两侧的轻绳分别与水平面和斜面平行。A、B、C的质量分别是0.5kgAM

=、1kgBM=、1kgCM=,A、C均不带电,B带正电56.410Cq−=,滑轮左侧存在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55.010V/mE=,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B与滑轮足够远。开始时系统静止。现让C在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度大小为21m/s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

力加速度大小210m/ssn370.6cs370.8gio===。(,)(1)求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长度1x(2)求A刚要离开墙壁时拉力F的功率(3)若A刚要离开墙壁时,撤去拉力F,同时场强大小突然减为51510V/m16E=,方向不变。求在之后的

运动过程中A的最大速度;【答案】(1)2m;(2)56W;(3)3.2m/s【解析】(1)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于C有1sinCTMg=对B有11TkxEq+=19联立解得12mx=(2)A刚要离开墙壁时,墙壁对A的弹力为零,弹簧刚好不

发生形变,则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1x时有112va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2BTEqMa−=对C2sinCCFMgTMa+−=解得功率156WPFv==(3)当51510V/m16E=时sinCMgqE=所以此过程中A、B、C系统合外力做功为零,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的

速度最大为3v,B、C速度大小为2v,,则系统动量大小之和不变有123(BCBCAMMvMMvMv+=++())系统能量守恒有2'22123111222CBCBAMMvMMvMv+=++()()解得33.2m/sv=(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

生从第15题和第1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15.[选修3-3](12分)(1)(4分)(2020·重庆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的p-V图像中A→B→C→A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1atm20=1.01×105P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气体在A、B两状态时的温度相等,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B.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C.由状

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202J的功D.由状态C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答案】C【解析】A.因为AABBpVpV=,所以,气体在A、B两状态时的温度相等。由图像可知,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

B.因为气体在A、B两状态时的温度相等,所以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B错误;C.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531.0110(31)10J=202JWpV−==

−C正确;D.由状态C到状态A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因为体积不变,所以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D错误。故选C。(2)(8分)(2020·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三月考)如图,容积为V的汽

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时,K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0。现将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8V时,将K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6V。不计活

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2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答案】01526pSg【解析】设活塞再次平衡后,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为V1,压强为p1;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2,压强为p2。在活塞下移的过程中,活塞上、下方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02V=p1

V1p02V=p2V2由已知条件得V1=2V+6V-8V=1324VV2=2V-6V=3V设活塞上方液体的质量为m,由力的平衡条件得p2S=p1S+mg联立以上各式得m=01526pSg16.[选修3-4](12分)(1)

(4分)(2020·重庆高三其他模拟)水底S处发出一束含有两种单色光的光线,与水和空气的分界面夹角为θ,经折射后分成甲、乙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22A.水对甲光的折射率大于对乙光的折射率B.甲光频率大于乙光频率C.如果θ逐渐减小,空气中甲光先消失D.乙光在水中经历的时间较长【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水对乙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水对甲光的折射率小于对乙光的折射率,选项A错误;B.水对甲的折射率较小,则甲

光频率小于乙光频率,选项B错误;C.根据1sinCn=可知,乙光的临界角较小,则如果θ逐渐减小,乙光先发生全反射,则空气中乙光先消失,选项C错误;D.根据cvn=可知,水中乙光的速度较小,可知乙光在水中经历的时间较长,选项D正确。故选D。(2)(8分)(2020·沙坪坝区·重庆南开

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波源位于图中O点,A、B、O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O点产生的横波可沿直线传到A、B两点。已知2OBOA=,求:①若O点左、右两侧为不同介质,向左、向右传播的波同时传到A、B两点,则向左,向右传播的两列波的波长之比;②若O点左、右两

侧为同种介质,A点比B点先起振△t时间,A、B两点起振后振动方向始终相反,则波源的周期为多少。23【答案】①12;②221tTn=+(n=0、1、2、3…)【解析】①根据向左、向右传播的波同时传到A、B两点,则由svt

=可知1=2vOAvOB=左右波向左右传播的周期相同,根据=vT可得1=2vv=左左右右②因A、B两点起振后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反,则A、B两点到振源O的距离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21)2xvtn==

+Tv=解得221tTn=+(n=0、1、2、3…)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