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练08:古文阅读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赢在起点预学练(部编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3.570 KB
  • 2025-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预学练08:古文阅读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赢在起点预学练(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预学练08:古文阅读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赢在起点预学练(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预学练08:古文阅读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赢在起点预学练(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预学练08:古文阅读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赢在起点预学练(部编版).docx,共(6)页,23.57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538fa426158201407440370f68840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预学练08:古文阅读(一)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回答后面的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含义。(1)差可拟:_____(2)因风起:_____(3)尊君在不:_____(4)相委而去:____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

“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4.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2)元方自己的行为与他的言语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

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2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1.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用“/”标出,每句标一处。)①夫君子之行②择其善者而从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遂.成枯落______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

_③俄而雪骤.______④元芳入门不顾.______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边的题。【甲】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

(xū,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qūnxún,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通“值”)十余金,屠小裕焉。【乙】3一屠晚归,提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屠惧,示以刃,少却()②示以空担,狼乃止()③两狼之并驱如故()④其一犬坐于前()2.甲、乙两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间都是__________,地点都是__________;甲、乙两

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3.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的__________;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__________,乙文则突出了狼的_______

___。4.乙文后面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段评论的作用是__________。5.[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4参考答案(一)【答案】1.(1)差,大致、差不多。

(2)因,凭借。(3)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4)委,丢下、舍弃。2.(1)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2)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3.B4.(1)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2)可以说不矛盾。“元方十年

七岁”,因为生友人的气而“入门不顾”,体现了孩童的单纯而非言行不一。可以说矛盾。元方对惭愧的友人“入门不顾”,也是“无礼”的行为,一方面职责友人的“无礼”,一方面自己行为“无礼”,是言行不一的体现。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

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2.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雪、集、日中、无信”的意思。3.“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

,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4.(1)仔细阅读,根据元方的对“友人”的批评。无信,无礼两方面。(2)关于矛盾与否,二者皆可,但必须说明充足的理由,言之成文即可。(二)【答案】1.①夫/君子

之行②择其善者/而从之2.①终于,最终②以为快乐③急④回头看3.①不努力学习就没有办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志向就没有办法学有所成。②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4.示例:内心宁静专一、明确志向、努

力学习,乐于学习、按时温习、学思结合、虚心求教等。5【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文言文诵读时要注意句子的节奏,一般要根据句子意义来划分节奏,弄清楚句子的成分是做“句子停顿题”的前提,学生必须在理解全句意思后再断句,一般

在分句后,句首状语后要停顿、主谓间等地方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①本句句意为:君子的品行。“夫”为句首发语词,节奏应划分为:夫/君子之行。②本句句意为: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节奏应划分为:择其善者/而从之。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

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的文言词语解释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本题要注意“乐”的词性活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注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可运用“留、删、调、换、补”

的方法,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语句畅达。本题①句中重点词有:学,学习;广,扩大、增长;才,才干;句意为:不努力学习就没有办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志向就没有办法学有所成。本

题②句中重点词有:温:复习;故,旧知识;为,做;句意为: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

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阅读甲文,根据文中的“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强调一个人学习的成功,需要的是“静”与“学”二者的结合;乙

文中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等句子分别强调了学习要按时复习,要乐于学习、学思结合、虚心求教等。将这些理解一一概括出来即可。示例:内心宁静专一、明确志向、努力学习,乐于学习、按时温习、学

思结合、虚心求教等。(三)【答案】1.①刀②才③原来④像狗一样2.天快黑的时候途中惧63.贪婪愚蠢狡猾4.总结全文,点明中心。5.示例:喜欢【乙】文中的屠户。因为【乙】文中的屠户具有勇敢、机智、顽强的斗争精神。他通过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夺得

了最终的胜利,其精神给人以教益。而【甲】文中的屠户虽然也有应对之策,并从中获利了,但多少有些偶然,其教育意义远没有【乙】文那么积极而深刻。【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文言词语基本意思的

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尤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现象。本题需注意“犬”的解释。2.此题考查学生读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第一空抓住“日已暮”“一屠晚归”概括,第二空抓住“有屠人货肉归”“一屠晚归”概括,第三空

抓住“屠惧”概括。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描写对象的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抓住描写对象的举止,分析其特点。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可知,两文都表现了狼的贪婪,甲文从“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

止”“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可看出狼的愚蠢,乙文从“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看出狼的狡猾。4.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和写作技巧

的能力。语段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段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

考虑:①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②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暗示主题,强化情感。乙文后面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先要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喜欢哪个都可以,只要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如:喜欢【乙】文中的屠户。因为【乙】文中的屠户具有勇敢、机智、顽强的斗争精神。他通过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夺得了最终的胜利,其精神给人以教益。而[甲]文中的屠户虽然也有应对之策,

并从中获利了,但多少有些偶然,其教育意义远没有【乙】文那么积极而深刻。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