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252.224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252.22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4580bec3a46d57f1702dc9061caf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09月高二生物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1.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某校

中学生集体观看了这个伟大的时刻,此时学生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收缩B.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C.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D.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1、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

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2、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

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详解】A、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散大,心跳加快,A错误;B、由分析

可知,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B正确;C、由分析可知,副交感神经系统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学生在观看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学生观看这伟大时刻时,学生应该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

减弱,D错误。故选B。2.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5: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4:1,可能是隐性

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

其比例都是A:a=1:1,因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详解】A、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2:1,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2: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4:4:1,A错误;B、

Aa植株自交,正确情况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若隐性个体(aa)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2:4:1,B正确;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

a=1:1,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2:1,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2:3:1,C正确;D、若花粉有50%的死亡,则Aa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仍然是A:a=1:1,Aa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A:a=1:1,

故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AA:Aa:aa=1:2:1,D正确。故选A。3.当某人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其体内的激素与神经调控情况应该是()A.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B.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

增加C.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增强以促进营养吸收应对紧张环境D.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减缓空气的刺激【答案】B【解析】【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是: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

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详解】AB、当人体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副交感神经受

到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A错误,B正确;C、当人体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等受到抑制,C错误;D、当人体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对细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支气管

扩张,肺通气量增加,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某些过程(细胞中的染色体并未全部画出),下列哪一个细胞完成相应细胞分裂过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可能含有精子()A.①④B.②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的过程:(1)减数分裂前

的间期:染色体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根据题图

分析可知:①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且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③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①③有丝分裂不可能产生生殖细胞,而②④完成相应细胞分裂过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可能含有精子,D正确,ABC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B.细胞外液渗

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D.葡萄糖、无机盐、水分、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

淋巴和组织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稳定状态。【详解】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A正确;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

a+和Cl-,B错误;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3HCO−,24HPO−、24HPO−等离子有关,C错误;D、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A。6.已知某地区白化病的患病率约为1/10000,该地区一白化病男子与一表现正常的女子

(其父亲患有色盲)婚配,婚后生下女儿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1/2B.1/100C.1/101D.1/202【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设白化病相关基因为A、a,白化病的患病率约为1/10000,即aa=1/10000,则a的基因频率=1/100,A基因频率=99/100,正常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

×1/100×99/100)/(2×1/100×99/100+99/100×99/100)=2/101,该地区一白化病男子与一表现正常的女子(其父亲患有色盲)婚配,则两者基因型为aaXBY×2/101AaXBXb,婚后生下女儿只患白化病(aaXBX-

)的概率为2/101×1/2×1=1/101。故选C。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O、脂肪酸、淋巴因子、尿素、激素都属于内环境成分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

于Na+和Cl-C.汗液、泪液、消化液既不属于细胞外液也不属于体液D.内环境是各种生物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D【解析】【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

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NO、脂肪酸、淋巴因子、尿素、激素都能进入到血浆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B、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正确;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而汗液、泪液、消化液不属于细胞外液,也不属于体液,C正确;D、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错误。故选D。8.下表是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几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实验内容实验分析实验结果①噬菌体+35S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含35S上清液中放射性较低②噬菌体+32P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含32P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③35S标记的噬菌体+细菌子代噬菌体均含35S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④3

2P标记的噬菌体+细菌子代噬菌体不均含32P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

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

菌,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的原料来源于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均含35S,由于亲代噬菌体没有被标记,上清液中放射性较低,A正确;B、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源于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32P,由于沉淀物中是细菌和亲代噬菌体的DNA

,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B正确;C、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来自未标记的细菌,因此用含有35S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C错误;的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

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数具有放射性,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D正确。故选C。9.今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员展现了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运动员在寒冷赛

场上进行着体力和毅力的比拼,超越自己,为国争光。如图所示为某比赛项目中运动员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运动强度大于b后,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血浆p

H值明显降低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的消耗量C.此比赛项目为长距离赛事,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d身体会因产生乳酸积累使肌肉酸胀乏力D.运动员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保持相对稳定;c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详解】A、运动强度大于b后,产生的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缓冲物质)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因此乳酸不会大量积累,也不会导致内环境p

H持续下降,A错误;B、人体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相等,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故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始终等于氧气的消耗量,B错误;C、据图可知,如果运动强度长期超过d,血液中乳酸水平过高,会使肌肉酸胀乏力,C正确;D、分析题图曲线可知,cd段氧气消耗率较高,

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因此该阶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故选C。10.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进行减数分裂。下图能正确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只考虑其

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A.B.C.D.【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两条母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子链,新合成的DNA中一条链为亲代链,一条链为新合成的链。【详解】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每条染色体的DNA上均有一条链有32P标记,一条链不含32P标记,C正确。故选C。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红细胞、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氨基酸④激素、血红蛋白和抗体⑤胃中的牛奶⑥口服的肠

道中的抗菌药物和蔬菜⑦肌肉注射青霉素A.②③⑦B.②④⑥C.①②③⑦D.③⑤⑦【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成。【详解】

①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红细胞是细胞成分,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③葡萄糖、CO2和氨基酸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④血红蛋白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⑤胃直接与外界环境

相通,所以胃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⑥口服抗菌药物以及摄入的蔬菜进入的是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⑥错误;⑦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⑦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⑦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统计表明,人

类寿命约为80岁,每年大约会发生20到50个基因突变;长颈鹿寿命约为24岁,每年大约会发生99次基因突变;裸鼹鼠寿命约为25岁,每年大约会发生93次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大多数是无害的,但也有一些可能会使细胞发生癌变或损害细胞的正常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

情况下基因突变发生的速度越慢,每年发生的突变数量越少,物种的寿命就越长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无害突变的显隐性不能确定D.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性

、不定向性、随机性。【详解】A、据题中三种生物的寿命与每年的基因突变量分析,每年基因突变量越高的该种生物寿命越短,每年发生的突变数量越少,该种生物的寿命就越长,A正确;B、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正确;C、基因突变大多

数是无害的,是不定向的,所以基因突变的结果是显性还是隐性并不确定,C正确;D、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说明突变具有很多种方向,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D错误。故选D。13.“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

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同一条肽链只要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变,其性质和行使的功能就不会改变B.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

减弱,有利于细胞扩散转移和无限增殖C.神经元有很多突起,短而多的树突有利于神经元接受信息D.蛔虫的体细胞中线粒体、细胞核等结构退化,为无氧呼吸有关的酶腾出空间【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若肽链的空间结构改变,其性质和行使的功能也可能会改变,A错误;B、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减弱,有利于细胞扩散转移,但与其无限增殖无关,B错误;C、神经元有短而多的树突和长的轴突,其中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

信息,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出信息,这些突起的存在有利于神经元接受和传递信息,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C正确;D、蛔虫成年后线粒体退化,但是细胞核未退化,D错误。故选C。14.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

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A.B.C.D.【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种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分析选项可知,A属于缺失、B属于重复、C属于易位,D属于倒位。【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

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连锁关系,正常情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两种表现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测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控

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故选C。1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C.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D.脑干中有些部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呼吸、

心跳等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神经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详解】A、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神经组成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A错误;B、脑和脊髓是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B错误;C、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C错误;D、脑干位于大脑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中有专门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的中枢,D正确。故选D。16.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含有约3万个核苷酸。该病毒可通过表面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而进入细胞。在细胞中该病毒的RNA可作为mRNA,指导合成病毒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

该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时碱基出错频率为10-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只有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才发生基因突变B.ACE2蛋白的出现是人类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进化结果C.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时仍遵循中心法则,但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新冠病毒RNA聚合酶可作为研

制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有效靶标【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普遍性和低频性等特点。2、进化: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降低。【详解】

A、病毒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A错误;B、人类本身含有ACE2蛋白,并非是人类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进化结果,B错误;C、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时仍遵循中心法则,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D、在细胞中该

病毒的RNA可作为mRNA,指导合成病毒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新冠病毒RNA聚合的的的酶可作为研制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有效靶标,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2分)17.图1中光合复合体是叶绿体中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的重要

场所。D1是光合复合体的核心蛋白,由叶绿体内的基因psbA控制编码,高温会造成叶绿体内活性氧的大量累积,对D1造成破坏,并显著抑制psbA基因mRNA的合成。图2表示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高温强光下,过剩的光能可使

D1蛋白受损,影响到光反应的正常进行,使__________合成减少,并进一步影响到__________的还原。(2)高温主要影响基因psbA表达的___________过程。除此之外,高温对暗反应也存在抑制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答出2项)。(3)图2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

_________反应,A表示__________,A可来源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填细胞器),图2过程要产生一个六碳糖,需要__________个CO2分子。【答案】(1)①.ATP和NADPH②.三碳化合物(C3)(2)①.转录②.影响酶的活性;高温导致

气孔关闭,影响植物吸收CO2(3)①暗②.二氧化碳③.线粒体④.6【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

,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小问1详解】光反应可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高温强光下,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受损,从而损伤光合结.

构,影响到光反应的正常进行,使ATP和NADPH合成减少,从而影响到三碳化合物(C3)的还原。【小问2详解】mRNA是翻译的模板,由题干可知,高温会显著抑制mpsbAmRNA的合成,故高温主要影响其基因psbA表达的转录过程;除此之外,高温

使酶的活性降低,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抑制暗反应,同时高温会导致气孔关闭,影响植物吸收CO2也使暗反应受到抑制。【小问3详解】图2表示卡尔文循环(暗反应),A表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来自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卡尔文循环每循环一次只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循环6次,

才能把个二氧化碳同化为一个六碳糖,即要产生一个六碳糖,需要6个二氧化碳分子。18.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a表示________;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2)以上b、c、d合称________,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

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3)图中b和c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答案】(

1)①.细胞内液②.组织液③.血浆(2)①.细胞外液②.内环境(3)蛋白质含量较高(4)组织液【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血浆,d是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共同组成内环境,又叫细

胞外液。【小问1详解】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组织液,c是血管中的血浆。【小问2详解】b是组织液,c是血浆,d是淋巴,三者合称为细胞外液;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内环境。【小问3详解】b是组

织液,c是血浆,b和c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蛋白质含量较高。【小问4详解】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组织液。19.果蝇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自1933年摩尔根因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并创立了基因学说而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有5次共10余名科学家

因研究果蝇而获得诺贝尔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科学家在利用果蝇开展一系列研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果蝇还会为科学研究再立新功。(1)1909年,摩尔根在实验室的一群野生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为了探究白眼性状的遗传特点,他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野生红眼雌果蝇交配,发现F1全为红眼,让

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为3:1,并且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②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对“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为3:1,并且

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实验现象进行了探究。首先基于对实验现象的合理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是“控制红/白眼的基因(E/e)只位于X染色体上”;假说二是“控制红/白眼的基因(E/e)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摩尔根及同

事通过多次杂交实验最终证明假说一成立。请利用F1红眼果蝇、野生型红眼果蝇、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两次杂交实验证明“控制红/白眼的基因(E/e)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不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实验思路:______;预期结果:______。(2)已知控

制果蝇翅型和翅脉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卷翅和直翅由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三角翅脉和平行翅脉由等位基因B/b控制。让同品系的多只卷翅三角翅脉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统计F1的性状分离比为卷翅三角翅脉:卷翅

平行翅脉:直翅三角翅脉:直翅平行翅脉=6:2:3:1。不考虑基因突变、互换和染色体变异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①对“F1中卷翅:直翅=2:1”的合理解释是______。等位基因B/b_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II号常染

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②F1中杂合子占______;卷翅三角翅脉个体中基因型为AaBb的占______。让F1中卷翅三角翅脉个体与卷翅平行翅脉个体随机交配,F2中直翅平行翅脉个体占______。【答案】(1)①.分离②.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③.实验思路:取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2,取F2中的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3,统计F3的红白眼性状与性别的关系④.预期实验结果:F3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2)①.AA(卷翅)纯合致死②.不是

③.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特点表现为自由组合,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等位基因A/a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所以等位基因B/b不在Ⅱ号常染色体上④.5/6⑤.2/3⑥.1/9【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果蝇眼色中红眼为显

性,题干F1中红眼全部为杂合子,F2出现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为3:1,并且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说明该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问1详解】①由题意可知,果蝇眼色中红眼为显性,题干F1中红眼全部为杂合子,F2出现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为3:1,并且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性别相关联,说明该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其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②针对XY型生物,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优先考虑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杂交,观察其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即可判断。先无隐性(白眼)雌性,可通过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2,F2中即有所需个体,白眼雌性,在取F2中的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3,统计F3的红白眼性状与性别的关系。现要验证控制红/白眼的基因(E/e)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不位于X和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F2中白眼雌果蝇XeXe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XEY杂交得到F3,F3中雌性XEXe全为红眼,雄性XeY全为白眼。【小问2详解】①F1中卷翅:直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F1中卷翅:直翅正常情

况下应该为3:1,出现2:1的情况可能是因为AA纯合致死。由题意,F1的性状分离比为卷翅三角翅脉:卷翅平行翅脉:直翅三角翅脉:直翅平行翅脉=6:2:3:1可知,三角翅脉:平行翅脉=3:1,说明翅型和翅脉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上。因为等位基因A/a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所以等位基因B/b不在Ⅱ号常染色体上。②由题意可知,亲本为AaBb,杂交后代中AA纯合致死,故F1中杂合子占1-1/3aa×(1/4BB+1/4bb)=5

/6。卷翅三角翅脉A-B-个体中含2/3AaBb,1/3AaBB。让F1中卷翅三角翅脉个体(2/3AaBb,1/3AaBB)与卷翅平行翅脉个体(Aabb)随机交配,由于AA纯合致死,F2中直翅平行翅脉aabb个体

占1/3aa×2/3×1/2b×1b=1/9。20.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稗草是田间头号杂草,为了除掉它,人类已经努力了几千年。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为了避免人类的“驱逐”,田间的稗草们竞学会了“伪装”。几千年来,它们与水稻越长越像,从原来松垮

贴地的懒样子,进化出了今天亭亭玉立的模样。在稻田中,稗草位居15种恶性杂草之首,是农民喷施除草剂最主要的目标。从亲缘关系看,稗草与小麦、玉米的关系更近,却与水稻越长越像、越走越近了。从外形上看,水田稗草与旱地稗草有着明显差异;旱地稗草“长相”比较随机,大多数趴地横长

,茎基部呈现红色,完全不像水稻。而水田稗草就很有“稻”样,特别是在苗期,它们有模有样地收起了分蘖和叶子的夹角,和水稻一样向上生长。这种“伪装术”使它们变得难以识别。稗草经历了上千年来自人类的选择压力,快速进化。那些让稗草长得更像水稻的基因,让

稗草逃过人类的拔除,继续在稻田里享受着和水稻一样的待遇;同时,那些基因也因为人类的选择压力得以保留下来。也就是说,是人类的除草行为,无意识地刺激了稗草们的“生存技能”。比如,LAZY1基因是植物感知并响应重力、调控作物分块角度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在有拟态现象的稗草中,LAZY1基因多

态性降低,出现了高度一致,显示出被进化选择的痕迹。(1)稗草在叶片颜色、分蘖、叶夹角等方面差异很大,体现了稗草的___________多样性。旱地稗草和水田稗草是由共同的祖先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___

________进化形成的。(2)研究发现,其种群中相关同源基因多态性降低,出现了高度一致性。据此推测,控制水田稗草分蘖角较小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3)与传统的人工锄草不同,目前常用的除

草方式是使用除草剂,但使用后仍有少量稗草存活,其内在原因是___________。(4)研究发现,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比长期持续使用一种除草剂对稗草的除草效果更好。请从基因频率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答案】(1)①.基因##遗传②.自然选择(2)增加(3)少量稗草

存在抗除草剂基因(4)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长期持续使用同一种除草剂会使该种抗除草剂基因的频率逐渐上升,而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可以减缓抗除草剂基因频率的增加【解析】【分析】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

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并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④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小问1详解】稗草在叶片颜色,分蘖、叶夹角等方面差异很大,都属于稗草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属于遗传(基因)多样性;不同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不同的物种。【小问2详解】分蘖,是指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产生于比较膨大而贮有丰富养料的分蘖节上。在有拟态现象

的稗草中,它们有模有样地收起了分蘖和叶子的夹角,和水稻一样向上生长,故控制水田稗草分蘖角较小的基因频率增加。【小问3详解】稗草有抗除草剂和不抗除草剂的,因此使用除草剂,但使用后仍有少量稗草存活。【小问4详解】基因突变具有不定

向性,长期持续使用一种除草剂会使抗该种除草剂的频率逐渐上升,而轮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可以减缓抗药基因频率的增加,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比长期持续使用一种除草剂对稗草的除草效果更好。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