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本章实验突破.pptx,共(20)页,900.94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40bbf31ac4a9e55c61b840c9ddfe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专版物理八年级上册RJ同步练习全国领导者第四章光现象本章实验突破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技能梳理】1.实验器材:激光笔、________、可折转的纸板、________、记号笔等。平面镜量角器2.实验装置:3.实验过
程:(1)让入射光沿纸板投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用记号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位置。(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3)将有______光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还有反射光。(4)取下纸板利用量角器测量反射
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反射4.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略)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两侧。(3)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同一平面法线等于6.交流与
反思:(1)要求可折转的光屏表面______,这样可以显示光路,光能在其表面发生____反射,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2)为了减小其他光对实验的影响,应在较____(填“明”或“暗”)的
环境下进行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光屏一定要垂直镜面放置,入射光要沿着______射向平面镜,这样反射光才能沿着光屏另一半射出。(4)验证反射光路的可逆性:将光______原来的反射光方向射入,观察光屏上的反
射光是否与原来的________径迹重合。粗糙漫暗光屏逆着入射光1122【针对训练】1.(2023·淮安)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于桌面上,𝐄、𝐅是两块可以绕接缝𝑶𝑵翻折的白色硬纸板。实验次数123入射角𝟔𝟎∘𝟒𝟓∘𝟑𝟎∘反射角𝟔�
�∘𝟒𝟓∘𝟑𝟎∘1122(1)如图甲所示,白色硬纸板应当______立在平面镜上。竖直甲(2)让一束光紧贴纸板𝐄沿𝑨𝑶方向射向镜面上的𝑶点,在纸板𝐅上呈现反射光束𝑶𝑩,然后将纸板𝐅绕𝑶𝑵向前或向后翻折,在纸板𝐅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
线在_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1122(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并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用量角器量出每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记入表格,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______。相等(4)当反射光与入射光夹角为
𝟏𝟎𝟎∘时,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若入射光束𝑨𝑶绕𝑶点顺时针旋转,将观察到反射光束𝑶𝑩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绕𝑶点____时针旋转。𝟓𝟎∘顺1122(5)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水平向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到光斑位置
的变化情况是______。不变乙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技能梳理】1.实验原理:__________。2.实验器材:两支______的蜡烛、玻璃板、玻璃板支架、白纸、光屏、刻度尺、笔、量角器及火柴。光的反射相同3.实验装置:4.实验过程:(1)玻璃板应与白纸______放置。(2)
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用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直至看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B完全重合,在白纸上标记蜡烛和像的位置。(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4)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置光屏,观察光屏上能否看到蜡烛A的像
。5.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略)垂直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______。(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4)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____像。相等相等垂直虚7.交流与反思(1)为了减小其他光线对实验的影响,应在较____(填“明”或“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暗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如果透过玻璃板观察到两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5)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中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采集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太厚玻璃板没有与白纸垂直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1
122【针对训练】2.(2023·长沙)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甲(1)第一小组找到如图甲所示的两种器材,器材𝐚是平面镜,器材𝐛是在薄玻璃板的一面贴上几条镜面纸的自制教具。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可选择器材___(写出器材的字母符号
即可)。𝐛1122乙(2)第二小组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同学们发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能和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相等(3)在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时,小明在第一次实验中测出物距为𝟏𝟐.
𝟓𝟎𝐜𝐦,像距为𝟏𝟐.𝟓𝟎𝐜𝐦。为了得到像距和物距关系的规律,你对他接下来的操作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物距,多做几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