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专用,人教版2019选修一第1~3章)(全解全析).docx,共(14)页,1.40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3a4b7233ad35983d751792f003a8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第1~3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自主建设的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向东绕地运行,其环绕地球一周需要90分钟。图示意某时刻天宫空间站在轨位置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天宫空间站()A.不属于人造天体B.运行于大气上界C.白昼比地面上长D.角速度为4°/分钟2.据图推算,天宫空间站运行至轨道最南点大概还需要()A.5分钟B.8分钟C.10分钟D.15分钟3.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可观察到()A.美丽的流星雨B.月相圆缺变化C.蔚蓝色的天空D.太阳西升东落【答案
】1.D2.A3.B【解析】1.天宫空间站是由中国自主建造的载人航天器,属于人造天体,A错误;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绕地运行,还没到达大气上界(约1200km),B错误;其环绕地球一周需要90分钟,因此其昼夜交替周期短,白昼比地面上短,角
速度为4°/分钟,C错误,D正确。故选D。2.天宫空间站运动角速度为4°/分钟。读图可知,天宫空间站轨道最南点位于150°E经线上,现在天宫空间站位于130°E附近,距离最南点还差20°,还需要5分钟,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天宫空间站向东绕
地运行,太阳东升西落,D错误;天宫空间站大气十分稀薄,看不到美丽的流星雨和蔚蓝色的天空,AC错误;由于空间站和太阳与月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以看到月相圆缺变化,B正确。故选B。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
每个节气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读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位置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A.寒露至立冬B.大雪至冬至C.谷雨至小满D.夏至至小暑5.根据全年共24个节气,可以推测出“
立冬”节气的日期大致为()A.11月1日B.11月8日C.11月15日D.11月22日6.“小寒”节气()A.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动C.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动【答案】4.D5.B6.C【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月初地球位于公
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可知,全年共24个节气,365天,一个节气大约为15天左右,夏至为6月22日前后,夏至至小暑最接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
慢,D正确,ABC错误。故选D。5.全年共24个节气,365天,一个节气大约为15天左右。读图可知,“立冬”节气在秋分过后的第三个节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秋分为9月23日前后,则立冬的日期为秋分后
45天,大致为11月8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6.读图可知,“小寒”节气为冬至后(12月22日前后)的第一个节气,与冬至差15天左右,据此推知“小寒”节气为1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
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背面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返回地球。6月25日,
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技术,通过两次再入地球大气层,成功实现了减速和稳定,最终精准地降落在预定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图a示意嫦娥六号跳跃式再入返回主控点海拔,图b示意大气垂直分层的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7.6月2日~4日,只利用阳光提供能源的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上的三天()A.经历了三个月球昼夜B.白昼温度低于地球C.一直处于月球的白天D.一直处于月球的夜晚8.从嫦娥六号发射到成功返回着陆的时段内()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不
断变长D.海口(20°N)正午日影变短→变长→变短9.返回的嫦娥六号从第一次切入大气层到成功着陆的过程中,穿过大气层空间的温度升高了()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7.C8.D9.C【解析】7.结合所学知识,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为27.32日,即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
为27.32日,排除A;月球表面白昼温度高达127℃,高于地球,排除B;因嫦娥六号在月球上只利用阳光提供能源,故在月球表面上停留期间一直处于月球的白天,C正确,排除D。故选C。8.结合所学知识,从嫦娥六号发射到成功着陆,时间是从5月3日至6月25日,期间经过了夏至日,
所以该时段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排除AC;5月3日至6月25日地球逐渐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所以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变慢,排除B;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约7.8°,每日移动0.258°,从5月3日至6月22日共
50天,太阳直射点移动12.9°,因此5月3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为10.6°N,而海口纬度为20°N,故该时段内海口的正午日影长度经历先变短后变长再变短的过程,D正确。故选D。9.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返回的嫦娥六号第一次切入大气层后,在海拔80千米以上
周边空间的气温处于降温状态,在海拔60~80千米其周边空间第一次升温,在弹起后其周边空间先降温再第二次升温;再入大气层时先降温(即在图中④层处于降温),进入下图中的③层过程中其周边空间为第三次升温,进入②
层后降温,进入①层后为第四次升温。整个过程总共经历了4次升温,C正确,排除ABD。故选C。在戈壁滩上,每株灌木都会形成一个植物沃岛,即在灌木的一侧出现一条土痕,其上多生长一年生植物。通过观察植物的沃岛情况,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出这一区域的主要
风向。下图为我国某一科考队员在北方一戈壁地区正午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形成土痕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D.风力沉积11.该地区主要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12.下列对
灌木的一侧出现一年生植物沃岛的解释,正确的是()A.灌木一侧沃岛光照少,蒸发微弱,水分条件好B.灌木一侧沃岛处于迎风一侧,降水多,水分条件好C.灌木一侧沃岛光照强,热量条件好D.灌木一侧沃岛处于背风一侧,风力弱,沉积作用较明显,形
成浅薄土壤【答案】10.D11.A12.D【解析】10.由材料“在戈壁滩上,每株灌木都会形成一个植物沃岛,即在灌木的一侧出现一条土痕”可知,戈壁滩上气候干旱,以风力作用为主,流水作用和冰川作用不显著,排除BC;读图,在灌木的一侧出现的土痕凸起
于地表,与风力沉积有关,D正确;风力侵蚀常形成凹地,排除A。故选D。11.读图联系材料可知,图示戈壁位于北方地区,正午时灌木影子(阴影)朝北,由此可确定图示地区方位,土痕是由风力沉积造成的,应位于背风一侧(
西南方位),所以风向是东北风,A正确,排除BCD。故选A。12.由材料“灌木的一侧出现一条土痕,其上多生长一年生植物”可知,植物沃岛是位于土痕部位,是因为处在背风一侧,风力小,沉积形成浅薄土壤,有利于植被生长,D正确;微观尺度下的蒸发、降
水、光照差异不显著,排除ABC。故选D。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6:10,日本能登半岛(如图)发生7.4级地震。地震发生时,能登半岛周边由于地块抬升,导致小部分海域转变为陆地。完成
下面小题。13.引发此次地震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D.外力作用14.能登半岛周边的地质构造为()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节理构造15.当地政府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可利用()①RS监测灾区
气象要素②GPS模拟灾害动态过程③GIS评估道路受损情况④GNSS快速识别灾害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3.C14.C15.A【解析】13.地震的发生,以及地块的抬升主要与地壳运动
有关,与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据材料可知,能登半岛周边由于地块拾升,导致小部分海域转变为陆地,结合所学知识,断层构造是岩层断裂,其两侧发生相对运动的产物,故判断
该处的地质构造是断层构造,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背斜构造是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的岩层;向斜构造通常位于地壳的褶皱地带,其特点是岩层在中央向下弯曲,而两翼则向上倾斜;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
断裂构造。材料“地块抬升”与背斜构造、向斜构造和节理构造的特点不符,ABD错误。故选C。15.遥感技术(RS)能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故RS可获取震区气象要素,①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BDS、GPS)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授时、测速,GPS的主要功能是定
位、导航,无法模拟灾害动态过程,②错误;地理信息系统(GIS)有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评估道路受损情况,③正确;GNSS可确定具体位置,但不能确定受灾范围,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崖州湾(下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该地作为海南自贸港发展先行区,将着力打造科研育种、深海开发、滨海旅游等产业。研究发现,崖州湾海底表层沉积物砂粒及粉粒含量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推测未来崖州湾西侧角头鼻与中
部宁远河口海岸线变化趋势分别为()A.北移、北移B.北移、南移C.南移、南移D.南移、北移17.相较于我国其它科研育种基地,崖州湾宁远河流域开展育种的主要优势是()A.作物生长周期长B.河流水质优良C.夏季水热充足D.冬季光热充足18
.最适宜开辟海滨浴场的岸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6.B17.D18.D【解析】16.角头鼻为海岸侵蚀地貌,受海水侵蚀而后退,海岸线北移,宁远河河口处有河流带来大量泥沙,且外部岛屿阻碍海浪侵蚀,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口处前进
,海岸线南移。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B。17.相较于我国其它科研育种基地,崖州湾宁远河流域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纬度低,冬季光热充足,利于开展育种工作,D正确;温度高,热量条件好,作物生长速度快,作物生长周期短,A错误;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水热条
件均较充足,崖州湾宁远河流域没有明显优势,C错误;我国水质优良的河流很多,较于我国其它科研育种基地,崖州湾宁远河流域河流水质也没有明显优势,B错误。故选D。18.①和②处等深线密集,水深危险,不适合开辟海滨渔场,AB错误;③距离河流入海口较近,海底泥沙深厚,水质较差,透明度
低,不利于开辟海滨浴场,C错误;④等深线较为稀疏,水深较浅,安全性高,且位于海湾,风浪小,适合开辟海滨浴场,D正确。故选D下图示意某年3月份某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甲、乙、丙分别是气旋发展过程的三个时刻。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的风暴潮导致部分区域的海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P甲、P乙、P丙分别为甲、乙、丙三个时刻气旋中心气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A.P甲>P乙>P丙B.P甲>P丙>P乙C.P丙>P乙>P甲D.P丙>P甲>P乙20.此次气旋移动过程中,乙时刻渤海海峡出现()A.偏东风,低水位B.偏东风,高水位C.
偏西风,高水位D.偏西风,低水位21.图示区域中①②③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可能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答案】19.C20.B21.A【解析】19.气旋是低压系统,中心气压比四周低,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中心气压会
越来越低,势力越来越强。甲时刻1007.5hp的等压线离中心最远,其中心气压P甲是最低的;丙时刻1007.5hp的等压线离中心最近,其中心气压P丙是最高的,故P甲、P乙、P丙的大小顺序为P丙>P乙>P甲,故选C。20.在渤海海峡处画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再向右偏转30~45度,渤海海峡处吹偏东风,CD错误;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风暴潮,使得渤海海峡出现高水位,A错误,B正确。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21.风向与海岸线垂直时,风暴潮导
致海水位较高,丙时刻①地吹东北风,风暴潮导致最高海水水位出现;乙时刻②地吹偏北风,海水水位最高;甲时刻③地吹西北风,海水水位最高;由于甲乙丙三个时刻的先后排序是丙乙甲,故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①②③。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沿48°N纬线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月以及甲地气压中心成因分别为()A.1月热力B.7月动力C.1月动力D.7月热力23.该月,乙地盛行()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答案】22.C23.A【解析】22.读图可知,48°N纬线上105°E附近气压最高、气压值>1036百帕,结合海陆分布可
知,此处位于蒙古境内,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时正值1月,甲地为低压,是由于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副极地低气压带是西风与极地东风辐合抬升所形成,属于动力作用形成。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23.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正
值北半球的1月份,乙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受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南风,A正确,排除BCD。故选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
为()A.北半球冬季B.北半球夏季C.南半球冬季D.南半球夏季25.M地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24.A25.C【解析】24.从全球来看,气温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读图,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由此
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且海洋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此时地为北半球冬季,A正确,排除BCD。故选A。25.由上一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故M地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该纬度是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区,C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
气候都分布在大陆的东岸,AD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B错误。故选C。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左侧“某极点太阳光照俯视图”和右侧“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左图是以极点(
选填“南”或“北”)为中心的光照图,此时地球处在右图所示的(选填序号)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再变(选填“快”或“慢”)。(4分)(2)图中C点在A点的方向,C点的地方时是时,D地的昼长是小时。(3
分)(3)图中所示当天珠海市早晨的太阳从方向升起,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移动。图中所示时刻,与B点日期相同的区域占全球的比例为。(3分)26.(10分)【答案】(1)北③快慢(4分)(2)东北/EN216(3分)(
3)东南北3/4/四分之三(3分)【解析】(1)读左图,由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可知本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12月22日)。读右图可知,地球逆时针方向公转,与②③④相比,①日地距离远为夏至日、③日地距离近为冬至日、②为
秋分日、④为春分日。此时地球处在右图所示的③位置,1月初地球公转在近日点位置,公转速度最快,故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即12月22日至次年的1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2)读左图,以北极点为参照,C离北极点更近,
C在A的北侧;以地球自转方向为参照,C在A的东侧,综上C在A的东北方向。依据地球公转方向,A点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此时地方时为18时,C点所在经线与A点所在经线相差45°即地方时相差3小时,且在A点的东侧,故C
的地方时=18+3=21时。读左图,D点位于晨线上,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相比,两地经度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且D点在其东侧,故D点日出时间=6+3=9时,昼长=(12-9)*2=6小时。(3)读左图可知,该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
射南回归线,珠海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此日后太阳直直射点将向北移动。全球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经线,左图中90°W地方时为0时,B点位于90°E地方时为12时,与B点处于同一日期的区域从90°W向东至180°,跨越270经度,占全球范围的3/4。27.读澜沧江
—湄公河流域及景观示意图,结合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时,多出现图中甲处所示的峡谷地貌景观;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流出山口,出现图中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湄公河注入
海洋时,流速减慢,出现图中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1)甲处峡谷多为形(峡谷的形态),其特点是河谷两壁,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地,深度通常(大于、等于或小于)宽度。(4分)(2)乙处地貌景观名称是,描述该地貌主要特点。
(4分)(3)丙处地貌是由流水的作用形成,简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27.(12分)【答案】(1)V险峻陡峭狭窄大于(4分)(2)冲积扇(1分)呈扇形分布(1分);自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1分);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1分)。(3)沉积(1分)河流挟带大量泥沙(1
分),在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流速变慢(1分),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沉积形成(1分)。【解析】(1)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河流等信息可以判断甲处峡谷地处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
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地狭窄,河谷深度大于宽度,峡谷的形态多呈V型。(2)读图可以看出,乙处位于河流出山谷口,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扇呈扇形分布,沉积物厚度自扇顶到扇缘由厚变薄,沉积物颗粒自扇顶到扇缘由粗变细,呈明显的
分选性。(3)读图可以看出,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河流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流速变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导致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便形成河口三角洲。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受坂块挤压影响,青藏高原地壳仍整体处于抬升中,但高原内部的抬升并不均匀,高原内部河流地貌的演变也深受其影响。雅鲁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南部,该流域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向半湿润、湿润气候的过渡区,汛期显著,冬春季节多大风。两岸坡面多
分布有沙丘,这些沙丘以江心洲、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雅鲁藏布江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野外考察发现,在雅鲁藏布江干流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峡谷(宽度200米以下)段和宽谷(宽度3000米以上)段相间
分布。下图(上)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下图(下)为雅鲁藏布江干流在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的河谷宽度和沉积物厚度统计图。(1)雅鲁藏布江两岸多沙坡地景观。试说明该景观形成的过程。(8分)(2)根据河谷宽度和沉积物厚度统计图,推测雅鲁藏布江干流
宽谷段和峡谷段地壳抬升速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分)(3)雅鲁藏布江干流加查以下河段沿岸山体崩塌、滑坡现象多发,产生的大量石块易堆积在河道内形成堰塞体。推测在堰塞体形成后堰塞体上游段河谷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3分)28.(14分)【答案】(1)雅鲁藏布江落差大,夏
季丰水期,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河流挟带大量泥沙(2分);进入中游宽阔河谷后。流速减缓,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江心(沙)洲和河漫滩(2分);冬春季节气候干冷,河流水位下降,河漫滩,江心洲大面积裸露,且干燥松散(2分);冬春季节大风侵蚀河漫滩,江心洲泥沙,搬运到河岸两
边遇山地地形阻挡,风力下降堆积形成沙坡地(2分)。(2)差异:峡谷段抬升速度快(或宽谷段抬升速度慢)(1分)。理由:峡谷段沉积物厚度小(或峡谷段宽度小),说明河床坡度大,河水流速快,下切侵蚀严重,堆积作用微弱,而峡谷段抬升速度快可导致上述结果。(或从
宽谷段角度进行说明)(2分)(3)河流排水暂时受阻(流速减慢)(1分),河床下切速度减缓(1分),堆积作用增强(1分),河谷拓宽。【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鲁藏布江落差大,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为丰水期,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中游宽阔河谷后,流速减缓,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江心(沙)洲和河漫滩;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冬春季节气候干冷,降水少,河流水位下降,河漫滩,江心洲大面积裸露,且干燥松散,冬春季节多大风,强烈的河谷风挟带大量沙尘,在河岸两边遇山地地形阻挡堆积形成沙坡地。(2)根据右图中
信息,峡谷段沉积物厚度小(或峡谷段宽度小),说明河床坡度大,河水流速快,下切侵蚀严重,堆积作用微弱,而峡谷段抬升速度快可导致上述结果。根据右图中信息,宽谷段沉积物厚度大,说明河床坡度小,河水流速慢,下蚀较弱,堆积作用明显,而峡谷段抬升速度慢可导致上述结果(3)
堰塞体形成后,河流排水暂时受阻(流速减慢),水位上升,侵蚀能力下降,河床下切速度减缓,堆积作用增强,河谷会拓宽。29.读世界局部地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说出甲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2分)(2)对比乙、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风向、风速和性质等)。(4分)(3)请在下面空白处绘出丁锋面的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4分)(4)当日M、N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4分)29.(14分)【答案】(1)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
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2分)(2)乙地吹西北风(偏北风)(1分),丙地吹东南风(偏南风)(1分);乙地比丙地风速大(1分);乙地风寒冷干燥,丙地风温和湿润(1分)。(3)(4分)(4)N地(1分);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1分),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
作用小,因此昼夜温差较大(1分)。【解析】(1)根据经纬度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蒙古、西伯利亚一带,依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甲地区为一个高压中心,形成原因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
,形成高压中心。(2)依据纬度的变化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按照画风向的原则和方法,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画地转偏向力,最后确定风向,即可画出乙、丙两地的风向,乙地吹西北风(偏北风),丙地吹东南风(偏南风),结合等压线的变化情况和锋面的位置可知,乙
地等压线较丙地密集,故乙地比丙地风速大;乙地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寒冷干燥,丙地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温和湿润。(3)依据图示等压线的变化可知,丁锋面所在的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因在北半球,北侧为冷空气,南侧为暖空气,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运动,故可判断丁所在锋面为暖锋,暖锋的特征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
运动,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降水在冷气团一侧。依据暖气团的特征即可作图如下。(4)据图可知,N地位于暖锋后,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M地位于暖锋前,受冷气团控制,天气阴雨;N地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小,气温较低
,因此昼夜温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