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易错题02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选择题——论证概念不清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82.4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2ef4f8247ef9522349f52bd408a8b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易错题02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选择题——论证概念不清目录01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论证分析选择题易错原因——对论证概念内涵与范畴理解不清。02易错题例析03易错题攻略【攻略一】明确文本的“论证目的”与“论证主旨”。【攻略二】明确文本
的“论证思路”与“论证结构”。【攻略三】明确文本的“论证方法”与“论证技巧”。04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论证分析选择题信息类文本的论证分析选择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类文本的论述主旨、论证目的、逻辑思路、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梳理和把握能力。在考题的具体选择项中,考生需要辨析论证目的、行文结
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的正误确认。★易错原因——1.没有弄清楚文本的论证目的及论证主旨。2.没有理清文本的行文思路,对常见的行文结构(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不够熟悉。3.不能结合文本确认具体的论证方法与论证技巧(如比喻论证、举
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归谬论证、假设论证等)。(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
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科,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
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
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一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
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
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
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
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古发现与研究
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
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
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
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论述类文本论述主旨、逻辑思路、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梳理和把握的能力。材料开篇即提出"'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然后从"考古发现""重构上古史体系"等角
度展开,A项表述正确。材料第二段、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多次谈到传统历史学及其思路,如"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等,说明作者在行
文时的确是以传统历史学为参照,来凸显考古学在上古史构建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价值,B项表述准确。材料第二段谈考古的新发现和新材料,第四段列举二里头文化、三星堆一金沙文化等,两段均未涉及对上古史起点等问题的讨论,落脚点是这些考古发现丰富了历史内涵,
而非延伸了历史轴线,故C项表述是不正确的。材料第三段依次介绍了苏秉琦、严文明和张光直三位考古学家重构上古史体系的观念,佐证了考古学在相关学术领域取得的实绩,D项表述无误。1.明确文本的“论证目的”与“论证主
旨”。①从材料的标题(或者材料的来源)找寻文本的论证目的与论证主旨。②从材料的观点句或过渡句找对文本的论证目的与论证主旨。③从材料的开篇与结束段找对文本的论证目的与论证主旨。2.明确文本的“论证思路”与“论证结构”。①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从内容层次上
看文本的行文思路。②从材料的观点句或过渡句看文本的行文思路与结构。3.明确文本的“论证方法”与“论证技巧”。①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②分析文本的论点与论据,确定论
据与论点的关系。一、(银川市名校2024届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有出版社调查“当代青年十大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名列榜首。近年来,《红楼梦》作为传统经典被列入高中生语文必修的整本书阅读单元,“读不下去”
成了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虽然有人不无幽默地说,经典就是那种人们经常在谈论却自己很少去读的书,但就《红楼梦》而言,人们很少读或者读不下去,又有其特殊性。不止一位年轻人说,翻开《红楼梦》,故事没开始,人物倒先看到一大堆,实在有些头晕。至于人物太多这一点,
作者自己可能也觉得是一个麻烦,所以在刻画人物时,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结构化的设计,帮助读者来理解。比如俗称的“琴棋书画”正好给贾府四位小姐的大丫鬟命名。除开进宫的元春的丫鬟抱琴不提外,大丫鬟司棋跟的迎春正好是喜欢下棋的,侍书所跟的探春又是留在贾
府的三姐妹中最有文化的,而入画跟从的惜春正是擅长绘画。这样,丫鬟和小姐间,就不只是简单的名称对应,也有人物兴趣上的联系。在阅读中梳理类似关系,无论对记忆还是理解,都是有帮助的。另外,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诗词曲赋,也常常对读者的理解构成障碍。最初接触《红楼梦》,
不少人会感觉这些韵文的插入,打断了情节的发展。我始终认为,《红楼梦》中语言描写最成功的部分,是关于人物的对话,这是小说的主要文本,而韵文只能算从属的、次要的副文本。何其芳在《论红楼梦》一文中,对这些诗词评价同样不高。所以读者如果一时对这些
诗词不感兴趣,完全可以略过不读。任何一部伟大著作的诞生,都要应对时代的问题。明末清初的一个文化大问题就是传统的礼仪变得越来越虚伪,这时候人们怎么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曹雪芹是站在“情”的立场,
通过贾宝玉建立起他的价值观,希望用“情”使本来已经变得客套虚伪的礼仪充实起来,即让外形和内核有一个重新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又塑造了坚决执行礼仪的人,探春就堪称典范。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她就是曹雪芹要塑造的理想人物。总之,读不读《红楼梦》,“死活读
不下去”还是“死活要读下去”,这是在考验读者,挑战读者:把心灵投向一个怎样的世界,把小说人物,把自己,把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充分展开的内在矛盾,如“情与礼”的冲突,放在怎样的平台来思考。而这种深入思考,是需要靠自己完整阅读、反复阅读,
才能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的。如果读者是抱着阅读经典名著、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目的来阅读的,那么不妨看看下面两条建议。其一,为方便阅读,找一本经过当代学者点校整理的普及本最为可行。其二,读《红楼梦》,手头最好准备一本工具书。《红楼梦》有百科全书
性质,利用工具书,有助于扫清阅读《红楼梦》的基本障碍。摘编自詹丹(《红楼梦》是一本让人读不下去的书?)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论部分提及《红楼梦》列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单元的现象
,增加了文章的现实性。B.文章分析了年轻人不喜欢读《红楼梦》这种情况产生的部分原因,并提供了相应对策。C.文章转述何其芳对《红楼梦》中诗词的评价,证明了韵文是《红楼梦》次要文本的观点。D.第六段承接前文分析,提
出了阅读《红楼梦》的两条建议,这让文章的论证结构更严谨。【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证明了韵文是《红楼梦》次要文本的观点”分析错误。何其芳只是对《红楼梦》诗词评价不高,这不能证明
“韵文是《红楼梦》次要文本的观点”。二、(2023高考蓝皮书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黄河文明是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其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中独树一帜。而以往
,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重视,人们总是给这种平原流域文明冠以保守性的特征。这种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
边。”这便是将平原流域的农业文明打上保守性特征的基础性论述。人类早期文明受到地理环境很深的影响,是没有异议的;平原流城文明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也可以找到不少例证。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对一种文明历史属性的判断
,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实证的历史中。而一旦回到实证的研究领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周易》的第四十九卦是“革卦”,意为推行变革并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
亨通。解释革卦的《彖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不仅表达了求变之意,而且倡导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性变革。后世对“革卦”及其传文的阐释,也都强调了变革、革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这样一种强调求新求变的思想,既是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也反过来催生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中
国早期文明道路,就证实了这种历史的变革。就核心观念而言,夏代尊崇君主,殷代尊崇鬼神,周代尊崇礼法,三代各有不同的治国原则,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清晰可见。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同人类早期文明史上著名的几大文明相比也是较为突出的。譬
如作为古埃及文明基本标志之一的象形文字,在长达三四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大的进展。而作为黄河文明主要标志的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经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即从类似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发展到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只有千余年的时间。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
历史变革,正是这种文明内生性的历史巨变。即使在秦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其政治体制的核心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等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以往有一个说法,说
中国的这段历史停滞不前,这可以看作是黄河文明保守性的例证。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识误区。事实上,古代中国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上,创造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公平选才的科举制度、取代贵族世袭的官僚制
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马克思曾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这无疑是对黄河文明求新求变及其创造能力的最高褒扬
!对于黄河文明中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我们要特别重视。它既是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河文明的独特之处,也是身处新的大变革时代的当代国人需要从先民身上汲取的思想营养和宝贵品格。(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
变革精神》)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指出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一直被人们忽视,这为本文立论提供了事实基础。B.文章以黑格尔的看法和埃及象形文字为论据,从反面论证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C.文章既纵向展现中国历史发展,又横向将黄河文明与几大文明比较,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从历史事实和权威论断两方面入手,反驳了中国从秦到清停滞不前的传统看法。【答案】B【解析】文章引用黑格尔的论断,意在指出对黄河文明的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而非从反面论证“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三、(湖南师大附中20
24届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王昌龄的《诗格》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
这个概念,文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
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感体验
,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有真诚的人格、真切的发现,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
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
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重
要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可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
界说。主要有“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象联想”说和“情感气氛”说。意境几乎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理论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引申得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理论意义。所以,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
定意境概念的内涵,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而把此外的诸多含意,让给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去承担,从而区分“意境”与“境界”的不同。这样,我们才能对意境作出适当的界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摘编自童庆炳《文学
理论教程:意境概念的形成与界定》,有删改)材料二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日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南宋范晞文在《对
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论述得更为精要。他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他们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
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通过孤帆消失,
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
两种方式的综合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流贯:先是诗人为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接着见老妻都消失了愁容,才觉自己激动过分而失态了。于是漫卷诗书欢喜若狂,实际上又失态了。但诗人于狂欢之中放歌纵酒,手舞足蹈,畅想回家的路线,浑然不知自己已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中处处
情态毕现,情境生动自然。(摘编自《文学意境的特征之情景交融》)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简明清晰地追溯了意境的理论发展历程,并重点与表意更为宽泛的“境界”相区分。B.材料二全文采用并列式结构,作者先提出意境的特征情
景交融,再分析三种具体类型。C.两则材料都多次采用引用论证,材料一以引用文论为主,材料二以引用古诗为主。D.材料一将古代文论放在今人的视野中加以审视,材料二为古代文学阐释提供了具体路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并重点与表意更为宽泛的‘
境界’相区分”错,依据“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从而区分‘意境’与‘境界’的不同”可知与境界的区分只在材料一末尾提了一下,且并未对意境和境界进行区分;B.“全文采用并列式结构”错,依据“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可知材料先提出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依据“第一是
景中藏情式。”“第二是情中见景式。”“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可知材料再分析三种具体类型,这是“总分式”结构;C.“材料二以引用古诗为主”错,依据“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
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境生动自然”可知材料二并未以引用古诗为主,古诗是作为例证出现的。故选D。四、(广东深圳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材料一:“失落”而陷入“抑郁”是现代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基本情感。这种情感是
在“恐惧”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害怕不能充分得到,害怕自己毫无价值,害怕被拒绝或失去某人。这种情感的形成首先是青年社会人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由于所知所见还太少,对于现实的评价只能局限于一个小范围,或是个人的一己悲欢,或是阅读中的想象性经验。凭着这个小范围对整个的社会历史进行评价,难免陷入盲目偏
颇、自卑自怜,进而自我封闭,对外部世界采取消极的态度。他们仿佛已经看破了世间诸相,以一种年轻人特有的单纯执着对人生、人性做形而上的思索,在诗歌创作中给人以凄艳又空灵的惊人美感。但历史给了他们人格成熟的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族危
机,不仅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能力,也间接地使一群做梦的年轻人在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中磨炼自己,使他们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白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了解自己的社会定位和使命,不再“恐惧”,也就不会再“抑郁”。这也是每个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普遍过程。另一方面,
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又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性。“五四”的历史青春期特征体现为行动的热情-青年有改造社会的决心和勇气,向往着离开旧家庭,到广大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且怀着“改造社会”的启蒙热情,是一种带有强烈理想色彩的青春。相比之下,三十年代的这群青年则“实际
”,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因为这是现代社会文人的一条通路。总之,“文学”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不再是“五四”时期在“启蒙”的大背景下要求文学有助于“改造”社会。因此,他们的作品还体现出青春期的另外一些特征:感伤、迷惘、缺少功利性的行动而专于形而上的思考。罗振亚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情感空间以
“病态的诗化青春”加以概括,认为其情感是“浊世哀音”,表现了纤弱幽微的现代情绪。笔者以为这一描述对现代派诗歌的价值未给予充分的正视。近年来,对现代诗派(以及三十年代的其他现代性创作)的评价,我们不再将其作为“现实主义”的对立面加以
斥责,而是肯定其美学价值和它作为左翼主流之外另一种文学形态的合理性。正如詹明信所说,我们对现代主义往往注意其形式技巧的价值,而经常忽略了现代主义的创作也是有现实内容的,是对社会现实有所反应的。只不过这种反应,经过了作
家主观世界的折射和融汇,“认为现代主义就是主观主义的幻觉必须纠正”。因此,对现代派诗歌的情感内蕴的“现代”特指,有必要加以重视。同时,现代派诗人作为敏感的“现代人”,作为一群有着鲜明的青春特征的年轻人,他们的创作,也与自身的社会经历、社会化人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毕竟,一位作家或诗人,首先是
作为有着鲜活生命、经历着人生各个成长阶段的个体而存在,而不是天生的“现代派”或“革命者”。材料二:(摘编自李璐《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青春特征》)相对于澎湃激荡的时代风云主潮,现代诗人歌唱的音调显得幽微而纤细。现代派
诗人的感知方式,注定了现代派诗歌的抒唱视点总是偏向于个体心灵的隐秘之隅,而对群黎苦痛与时代风雨采取疏离态度。即便现代派诗人偶尔涉笔于社会与时代,也是别有用心,大多凝神注目其非本质方面,偏爱以破碎感去评价诗歌的价值与意义,产生现实的失落感,只将它
作为缘情抒志的载体与窗口而已。逃离现实,憧憬世外桃源,几乎是所有现代派诗人的普遍特点。这群置身于白色恐怖中的敏感抒情主体,对理想有所追求而不可得,对现实有所不满又无可奈何,由于方向模糊不明,渐渐都退缩到时代潮流之外,甚或怯于直面惨淡人生与淋漓鲜血,成为踯躅荒街的寻梦者、
孤寂的夜行人和可怜的单恋者,咀嚼一己的喜怒悲欢心境,投映在价值形态上便有了充满自怨自艾、无病呻吟的浊世哀音,对现实生活的迷惘、感伤、失望、厌弃、忧郁情调弥漫为压倒优势的基本问题。这种6本上遍染了所有诗人的精神凝结物。戴望舒无奈地咏叹道“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
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我的素描》),生活是“从黑茫茫的雾,到黑茫茫的雾”(《夜行者》),所以自己“漂泊的孤身”“要与残月同沉”(《流浪人的夜歌》),悲观与沉重已力透纸背。何其芳对寂寞品味深切,与结下了不解之缘,整本诗集蕴含的就是青春病态,是“刻骨的相
思,恋中的征候”(《季候病》),是飘忽而微茫的心灵语言。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充满了哀楚与惶惑。李心若厌弃人世,《无题》与《灯》都是寂寞与凄清的写照。孙大雨、张君甚至把丑恶异化的事物也牵引进纯净的诗中,《自己的写照》与《肺结核患者》都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异化景观
和荒原感受,都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现代性。总之,几乎每个诗人的诗都仿若秋蝉败叶,忧郁颓唐,蒙上了一种“欲语泪先流”的阴影,甚至有的还流露出了一定程度上无奈的命定观念,这是抒情群体远离时代和人民的必然报应。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革命的失败给予知识者的精神震动,在力度上远远超过了新文化运
动,大量具有困惑感、寂寞感、孤独感的诗篇,正是社会激荡的心理折射与映照反应。虽然它感伤气太浓,但它也寄寓着诗人们对黑暗现状的不满和怀疑。(摘编自罗振亚病态的诗化青春--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情思空间》)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主要从现代派诗人的基本情感、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情感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青春特征,论述层次清晰。B.材料一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五四”时期青年的历史青春期特征与三十年代青年
的历史青春期特征做对比。C.材料二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述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普遍的情感特点,使观点表达得更加浅显易懂。D.两则材料都涉及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情感空间,虽然论述
的角度不同,但某些观点有相似之处,在内容的理解上二者可相互佐证。【答案】C【解析】材料二第三段没有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