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9 页
  • 大小 1.139 M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doc,共(29)页,1.13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2d595c57a750188f608025a97173c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请结合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下图所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A.三江平原B.热量带C.东部季风区D.福建省和龙岩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区域的定义可知,区域的界线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即过渡性边界)。一般而言自然地理区域的边界一般是模糊的,题中A、B、C项均属自然地

理区域,其边界应为过渡性边界,故均错误;而行政区划一般具有明确的边界,福建省和龙岩市属于行政区划,故应具有明确的边界,故D选项正确。2.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

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区域的含义可知,区域具有一定的分界线,但是一部分边界往往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的边界;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存在差导;区域可以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或

者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的;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故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4~15题:3.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

,冬春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4.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水田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答案】3.C4.D【解析】【3题

详解】A.甲地位于我国的黑龙江东北部,该地冬季漫长而寒冷,故正确;B.乙地位于黄河下游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温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故正确;C.丙地位于浙江省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故错误;D.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雨季最长,降

水丰富,故正确。故选C。【4题详解】三江平原是重要的湿地资源,环境效益好,不适宜改良扩大农耕用地,A错。黄河下游地区宜农荒地较少,B错。丙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发展水田农业,不利于环境保护,C错。珠三角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基

塘生产,D对。故选D。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A.①——层层稻田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C.④——橘园、竹海D.③——塬、墚、峁6.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土壤盐

渍化普遍B.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C.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D.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沿包头至广州,①位于北方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A错;②是汉水谷地,不是牧区,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内蒙古草原景

观的描述,B错;③位于长江流域,塬,墚是黄土高原的景观特征,D错;④位于江南丘陵,适宜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可以看到橘园,竹海,C对。故选C。【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以及主要环境问题。①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突出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A错。②

地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多,修建多个水电站有利于水能的梯级开发,不会导致断流,B错。读图,③处地势低洼,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可能是泥沙淤积导致水患严重,C错。④区因为人类活动影响,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D对。读下面的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7.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①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③以水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以旱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④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8.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②是我国重要

的水稻、茶叶、甜菜产地③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④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标注即可知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为秦岭,而秦岭山脉的地理分界线意义有: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以水

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以旱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而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①错误;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应为大巴山,故④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②③,故B选项正确。【8题详解】图中丙地形区位于大巴山以南,故应为四川

盆地,四川盆地的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而紫色土为地方性土壤,故①项错误;甜菜主要为中温、寒温带糖料作物,四川盆地的糖料作物为甘蔗,故②项错误;四川盆地自古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故③项正确;受

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冬季北方冷空气不易进入四川盆地,故冬季气温较同纬度东部地区高,故④项正确;所以③④项正确,故C选项正确。9.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西双版纳雨林生态农业发展的是()A.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B.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C.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D.建

立自然保护区【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西双版纳雨林生态农业是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的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与当地生态环境是协调一致的,既能取得经济收入,又不破坏环境,是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生产模式。属于鼓

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故C选项符合题意。10.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①洞庭湖②滩涂③闽江④渤海⑤水稻田⑥三峡水库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所谓湿地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据此即可知题中渤海属大陆架边

缘海,并不存在于陆地表面,故不属于湿地,而其他各项均符合湿地的定义,故正确答案就应是B选项。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下表为某年部分省份叶面积指数表。回答下列各题。省份浙江甲省江苏土地面积(万km2)10.186.6410

.26叶面积指数2.530.300.9811.甲省(区)最有可能是A.宁夏B.海南C.黑龙江D.北京12.浙江较江苏叶面积指数大的主要原因是浙江A.复种指数高B.省份面积小C.平原面积大D.林地比重大【答案】11.A12.D【解析】试

题分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根据表格中的叶面积指数,甲省叶面积指数很小,远低于江苏的叶面积指数,说明植被覆盖率低,最可能位于半干旱、干旱区,可能是宁夏,A对。海南、黑龙江属于湿润区,叶面积指数高,应大于1,B、C错

。北京位于半湿润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叶面积指数高,D错。【12题详解】浙江较江苏叶面积指数大的主要原因是浙江山区面积广,林地比重大,D对。两省都是亚热带地区,复种指数相同,A错。省份面积相近,不是主要因素,B错。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比江苏小,C错。考点:不同省区

叶面积指数差异,主要影响因素。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3.有关①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结构较单一B.以重工业为主C.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14.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B.水源C.能源D.科技【答

案】13.C14.B【解析】试题分析:【13题详解】图示①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以传统工业为主,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有很大的问题,工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设备和工艺落后

,据此判断,答案选C项。【14题详解】②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该地经济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水资源不足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选B项。考点:我国的工业基地。【名师点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中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辽中南重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城市。2.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古老工业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又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佛山、惠州为副一级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

经济开放区各城镇。2.地位: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汽车制造、核电、旅游、石化、文化、电子和制造业等。沪宁杭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上海、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等。2.地位

: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全国最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发展方向:以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冶金和化工为主体。各工业区的优缺点珠江三角洲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厚政策,大量电子电器加工组装企业发展起来,由于交通上的便利,特别是据港澳台及东南亚较近,多侨乡,来料加工来样加工企业发展特别迅速,

但是该地区的工业综合实力不是很强。沪宁杭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苏南与浙北依托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区,市场潜力很大。由

于综合实力较强,该地区的发展将使四地区中最快的。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京津唐工业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北京的众多高校,这是在技术上的独特优势,而且矿产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环境问题,特别是沙尘暴和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发展。而人民收

入普遍较低,则更是大的阻碍。辽中南重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该地区有稠密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网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问题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33°N,98°E-12.88.7561.4<0.215.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16.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答案】15.C16.A【解析】【1

5题详解】33°N为亚热带地区,如果是平原地区,冬季气温应大于0℃,而实际气温为-12.8℃,说明是海拔高引起的。所以选C。【16题详解】本区降水量较大,多年暴雨日数少,加上气温低,表明降水形式主要为降雪。台风容易带来暴雨,暴雨易引发泥石流,则说明,BCD都不是该

地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所以选A。我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据图回答下列小题。17.鲁中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多规划种植在山腰地带,其主要原因是A.利于通风散热B.台风影响小C.低温、冻害影响小D.有良好的排水条件18.影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

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B.市场C.交通D.气候【答案】17.C18.A【解析】【17题详解】由题可知鲁中地区多为低山丘陵区,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常易形成“冷湖”效应,易产生逆温现象(谷地气温低于山坡),故选择将苹果树种植于山坡上,有利于避免果树冬季受低

温冻害的影响,利于越冬,故C选项正确;通风散热和良好的的排水条件并不是果树种植于山坡的主要原因,故A、D项错误;台风影响最小的地方应是坡脚,且山东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小,故B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18题详解】苹果浓缩果汁的生产需要以苹果为原料,苹

果易腐烂,且果汁生产对苹果的需求量较大,故应布局于原料地附近,所以影响该类企业的主导因素就应是原料,故A选项符合题意。读我国四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占全国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19.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好

的区域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C.北方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西南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2

1.有关④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B.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C.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D.平原广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答案】19.C20.A21.C【解析】【1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

出②地水资源丰富,人口与耕地较多、经济发达,③地水资源少,耕地少,经济较为落后,人口也较少。配合较好,故选C。【20题详解】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是我国的耕作农业区,耕地面积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中南方地区水资源更丰富,故可知①为北方地区,②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深居

内陆,远离海洋,沙漠戈壁广布,耕地少,水资源稀缺,经济较为落后,人口也较少,可知③为西北地区;④即为西南地区。故选A。【21题详解】据上小题分析可知,④地区是我国的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直辖市等

五个省(区、市)。该地西藏、云南、贵州主要在高原上,四川和重庆主要在四川盆地上,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主要是四川盆地;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可以排除,因为总体来说降水还是比较丰富;该地区地形不以平原为主,由于经济不是很发达,再加上地块小,农业机械化程度

低。故选C。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2.“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气温年较差大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

④23.图中平原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①春小麦②冬小麦③甜菜④棉花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22.D23.A【解析】【2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位于黄河边上,属于温

带大陆性气候,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位于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资源丰富,紧邻黄河,灌溉水源充足。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23题详解】宁夏平原地区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故适宜春小麦和甜菜

的种植,而冬小麦和棉花适宜种植于暖温带地区。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A。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甲区和丁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C.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25.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①甲区主

要是煤和石油②乙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③丙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④丁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24.D25.B【解析】【2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各地理区域的界线。读图可得,甲是北方地区,乙是西北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

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故选D。【2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甲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能源为煤和石油;乙是西北地区,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丙是青藏地区,主要是太

阳能和水能;丁是南方地区,主要是水能。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点睛:重要的气候界线: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限: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限: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3、半湿润区与半

干旱区的界限:从大兴安岭向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4、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限: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5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限:从鸭绿江口到长城,再到祁连山和天山山脉。6、亚热带与暖温带界限: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至秦岭淮河一线。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山脉与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27.下列

关于甲地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资源丰富B.基塘农业是当地的农业特色C.黄梅时节家家雨D.该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答案】26.C27.B【解析】【26题详解】从图中各省轮廓确定,该地是华南地区,珠江流域在南侧,长江流域在北侧,②③山脉呈东西走向,是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①④呈南北走向,

是长江支流间的分水岭,所以C项正确。【27题详解】甲地地处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是当地的农业特色,B项正确;石油、煤炭等资源贫乏,A项错误;梅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C项错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

宁杭工业基地,D项错误。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河西走廊D.四川盆地29.缓解当地“工程性

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C.人工降雨D.植树造林【答案】28.B29.B【解析】【28题详解】华北平原缺水现象主要出现于春季和夏季,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且雨季未到,加之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

大,故易发生春季干旱缺水现象。或是因为夏季风较弱,造成夏季干旱少雨现象。所以华北干旱现象的形成与气候异常有关而不是因为水利设施缺乏造成,故排除A选项;而云贵高原地区由于地表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严重,水利工程存留不

住水,易形成工程性缺水,故B选项符合题意;由题意可知,工程性缺水现象主要存在于季风气候区,河西走廊处于我国非季风区,故可排除C选项;四川盆地气候湿润,且水利设施较完善,干旱发生机率较低,故可排除D选项;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29题详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严重,故跨流

域调水难度较大,所以A选项错误;云贵高原地区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主要措施就应是兴修水利设施,故B选项符合题意;人工降雨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且大面积实施技术难度和成本较高,并不是最有效的措施,故C选项错误;植树造林,有利于涵养水源,改

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但并不是缓解“工程性缺水”的有效措施,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30.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我国区域

特征。【详解】注意图中等值线是等压线而不是等高线。在没有等高线地形图上要分析地形地势,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特征来分析。从图中水系来看,河流分别流向北和南两个方向,其源地之间就是地势最高的山脉所在位置。注意图中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山脉的延伸方向亦即山脉的

走向。所以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故选A。读“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31.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2.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①优化产业

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31.C32.A【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31题详解】从图中的轮廓可以看出,甲为山西,乙为台湾,山西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

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C。【32题详解】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④错误。故选A。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

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3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

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答案】33.C34.A【解析】试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3题详解】三北防护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C正确;城市绿地的主要

功能是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所以选C。【34题详解】河流中上游的防护林主要生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地,A正确;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是雨林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主要作用;净化空

气、吸烟除尘是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所以选A。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5.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C地区—荒漠化B.B地区—水土流失C.D地区—盐碱化D.A地区—石漠化36.我国不同省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

域的()A.整体性B.联系性C.开放性D.差异性37.目前治理C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B.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

综合整治D.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答案】35.C36.D37.D【解析】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35题详解】C地区处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其主要生态问题为荒漠化;B地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

D地区为长江流域,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A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石漠化严重。故选C。【36题详解】考查区域特征的相关知识,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故选D。【37题详解】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考查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C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而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不利于荒漠化的治理。故选D。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17~18。38.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土

壤盐碱化C.地面下沉D.水土流失39.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C.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答案】38

.D39.C【解析】【38题详解】我国江南地区丘陵、山地面积广大。从土地资源构成图可知:该地宜林和宜牧的丘陵、山地面积广,但由土地利用构成图可知:该地耕地比重过大,即坡地开垦;加之南方地区降水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故选D。【3

9题详解】该地宜林和宜牧的丘陵、山地面积广,现阶段最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是在土地利用上要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增加林草植被覆盖率可有效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故选C。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

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0.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不易出

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41.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A.发展微电子工业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C.发展畜牧业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答案】40.C41.B【解析】【40题详解】把水电送往珠三角地区,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可以基本满足

珠江三角洲用电需求的增长,A错误;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但还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B错误;水能为清洁能源,红水河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可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从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C正确。水电梯级开发后河流中泥沙减少,容易使珠江三角洲出现淤

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入海水量减少,也可能导致土地的盐碱化,D错误。故选C。【41题详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内容很广泛,但日前红水河流域技术力量还薄弱,不适合发展微电子工业,A错误;红水河流域锰矿、锡矿、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B正确;畜牧

业一般在草原地区发展,红水河流域不适合,C错误;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不适合在南方种植,D错误。故选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

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陆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2.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43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44.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政府采取了哪

些措施①建核电站②开发利用潮汐能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④西电东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42.D43.A44.B【解析】【42题详解】根据题意造成珠三角地区企业外迁的原因是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故

可知其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的主要原因就应是迁入地有较好的相关区位条件,故D选项符合题意。【43题详解】珠三角地区早期的加工企业多属于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当前生产成本上升的条件下,企业的发展方向就应是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故A选项符合题意。而B

、C、D三项并不是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44题详解】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政府先后建设了大亚湾核电站,及西电东送的南线工程,故①④项正确;珠三角地区潮汐现象并不显著(潮差小),不适合开发潮汐能,故②项错误;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主要靠珠三角地区供应,

减少能源供应量不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经济发展,故③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几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

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46.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

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答案】45.B46.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资源开发。【45题详解】借鉴山西省的能源建设,在开发初期,由于资金、技术等,只能利用当地资源,发展采掘行业和原料行业等高耗能工业,B正确。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与当地资源关系

不大,AC错误。当地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工业,D错误。故选B。【46题详解】读图,该模式从开采、生产、销售、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缩小了污染范

围和污染物的来源,D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再有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47.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③森林火灾④农林病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详解】遥感技术利用安装在飞机或卫星上的传感器将地面物体(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记录下来,因此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

类灾害监测,如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48.松树属于针叶树,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A.GIS技术B.RS技术C.GPS技术D.计算机技术【答案】B【解析】试题

分析:GIS主要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RS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综合判断,选择B项。考点:3S技术的应用下图为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49.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B.2012年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C.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

50.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处境。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答案】49.C50.B

【解析】【49题详解】图中所反映的是该城市2011和2012年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具体产值的变化,故A选项错误;由图所知2012年该市二产业和三产业的比重均较高,故应是以二、三产业为主,故B选项错误;读图可知,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而二产业比重则接近50

%,故可知第一产业的比重应在2%左右(三大产业比重之和应为100%),故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所以C选项正确;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该市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比重较大,而第一产业比重最小,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50题详解】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并不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

A选项错误;缓解该市资源、能源短缺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最合理的措施应是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故B选项符合题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则会加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提高土地价格,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

二.综合题(共50分)5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生态环境效益。(3)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

由。【答案】(1)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2)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

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3)方式:铁路-海运联运。理由:甲区地处内陆;上海临海;运距较远;煤炭运输量大;对时间要求不高。铁路-海运联运,运量较大,运费较低,适宜远距离运

输大宗货物。【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北地区地形特点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详解】(1)根据经纬度特点可判断图示地区应为我国华北地区,区内主要地形按自东向西的顺序依次为华北平原(东部)地形平坦;太行山脉(中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黄土高原(西部)地

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依次说明地形名称和地形特征即可。(2)由图可知洛川地处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之上。故可判断其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因距海较远,故其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再结合苹果的生长习性(温带水果),按光照条件(洛川产区地处黄土

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热量条件(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晴天多,昼夜温差大);二个方面分析即可作答。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生态环境效益可参照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几个角度作答即可。(3)本题涉及运输方式的选

择。选择的原则,一是应考虑货物的属性:由题意可知,运输对象是煤炭,特点是运量大,但单价低,时间要求不高;二是考虑运输距离和运价的关系,甲地区地处山西,距上海距离较远,而大宗货物运输应考虑铁路和水运两种(远距离运输运价较低);三是考虑运输的可能性,甲地地处内陆,上海地处沿海

,水运无法直达,故最佳运输方式就应是先利用铁路就近运至沿海港口,再利用沿海航运运至上海。据此即可作答。52.河流水系特点包括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河流流向、支流分布等,地形是影响河流水系特点的主要因素。下图中图一是东北地区地形图,图二是嫩江流域示

意图。(1)指出图一中考察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历的地形类型。(2)简述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水系特点的差异。(3)东北大米因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温条件有什么关系?(4)列举A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商品粮基地相比最突

出的生产特点及发展农业最大的限制性因素。【答案】(1)丘陵、山地、平原。(2)西侧支流向东南流,东侧支流向西南流;西侧流域面积广,东侧流域面积窄;西侧支流流程长,东侧支流流程短;西侧河网密度大,东侧河网密度小。(3)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大米品质上乘,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

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气具有绿色大米优势。(4)大规模、机械化、地区专业化热量不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特点【详解】(1)本题涉及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特点,据图可知图中考察线

路自南向北穿过东北地区东部,而该地区自南向北主要地形依次为辽东丘陵、长白山脉和三江平原。据此作答即可。(2)依据题目的提示,河流水系是指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作答时应结合图二中嫩江支流的特点按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答案:一是流向(西

侧支流向东南流,东侧支流向西南流);二是流域面积(西侧流域面积广,东侧流域面积窄);三是流程(西侧支流流程长,东侧支流流程短);四是支流的分布(西侧河网密度大,东侧河网密度小)。(3)东北大米的品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是有机质含量高(

夏季昼长长,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二是农药残留少(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据此即可组织答案。(4)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故其农业生产的特点

就应是大规模、机械化、地区专业化。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故其农业发展的最大的限制因素就应是热量条件较差。53.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工程,属于能

源调配的是____工程和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工程。(2)四大工程中,沿线自然景观呈现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最显著的是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工程。(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

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需求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答案】(1).南水北调(2).西气东输(3).西电东送(

4).青藏铁路(5).西气东输(6).青藏铁路(7).南多北少(8).西部供大于需、东部供小于需(9).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落后(10).西气东输(11).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

查四大工程建设的有关知识,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详解】(1)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2)四大工程中,沿线自然景观呈现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最显著的是西气东输工

程,是东西延伸的,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青藏高原工程,均位于青藏高原上。(3)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大,北方雨季时间短,降水量少,所以水资源南多北少。能源需求的东西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资源丰富,而东部地区常规能源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求量大,所以西部供大于需、东部供小于需。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4)西气东输工程,可以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54.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区域中两个平原的名称。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优势区位是什么?(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

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答案】(1)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2分);位于我国的亚热带,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更好,一年二到三熟,复种指数高(1分)。(2)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大幅下降(2分)。人为原因

: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1分),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砍伐,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河湖的淤积(1分)。(3)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

蓄功能;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源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每点1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3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注记判断,图中两个平原是江汉平原和

洞庭湖平原。与三江平原相比,这两个平原的主要优势是位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更好,一年二到三熟,复种指数高。(2)图中长江中游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大幅下降。主要人为原因中,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

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上游地区对森林的砍伐,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河湖的淤积。是湿地面积缩小的重要原因。(3)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

蓄功能,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源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考点定位】区域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区域定位是做题的基础,区域

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地形方面分析,但区域优势,要分析明显优于另一地的因素。湿地面积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围湖造田,破坏植被方面分析。湿地是一个系统,一个因素变化,会对整个系统的功能产生影

响。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