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966 M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含解析.docx,共(19)页,1.96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1e041326eee8371cc08b39d1c7fc0e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京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2021年6月23日,四川三星堆考古现场发掘出目前世界最大,保全最好的青铜面具。根据研究,这一面具的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和安阳殷

墟属于同一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考古发掘必须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西南地区的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中原地区C.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D.石器时代中国文明出现满天星斗的状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根据研究,这一面具的分铸技

术与合金比例和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可得出西南地区的文明与中原地区的文明有相连的地方,这能够反映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技术谁高谁低,排除B项;安阳殷墟是指

商朝,商朝并不是石器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2.西周初年,年幼的成王和幼弟叔虞玩要,用梧桐叶削成玉圭的样子,并以开玩笑的口吻表示要封地于叔虞。一旁记录君王言行的史官就请求成王兑现诺言,成王认为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史官坚持天子无戏言,所以成王只好封虞到唐地。这体现了西周时期()A.王室权力逐

步削弱B.血缘关系不断弱化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注重维护天子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初年,史官坚持周天子无戏言,成王只好封虞到唐地。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实现了天下共主,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材料反映了史官注重维护周天子的权威,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王室权力逐步被

削弱、血缘关系不断弱化和宗法制度遭到破坏,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3.有学者在研究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思想时指出,这一学派破天荒喊出了平民要求参政的呼声,有利于打破氏族血缘界限,突破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

念。该学派()A.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B.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C.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D.以法为国家管理工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平民要求参政的呼声,有利于打破氏族血缘界限,突破旧的贵贱等级观念和传统的亲亲观念”可知,战国时期该学

派主张打破贵族等级、氏族血缘关系和家庭伦理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主张变法革新,打破旧有贵族等级秩序,D项正确;阴阳家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墨家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墨家主张兼爱,

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儒家荀子主张隆法重礼的思想,儒家重视血缘关系和亲情伦理,排除C项。故选D项。4.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楚国吴起变法规定凡贵族封君的子孙,已传到三代以上者收回爵禄;秦国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没有立军功的人不得入贵族籍,不得授予军功爵。出现这

些规定的根源是()A.奴隶主贵族的政治需求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C.官僚政治逐渐走向瓦解D.诸侯对于变法运动的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家开展变法,打击削弱了旧贵族世袭特权和势力,加

强了君主集权。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要求削弱旧贵族势力。因此,诸侯国的变法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不是奴隶主贵族,排除A项;战国时期官僚政治逐步形成,C项史实错误,排除C项;D项是个人原因,不是根

源,排除D项。故选B项。5.秦王朝制定《秦律》,其中明确规定:士伍偷盗一百一十钱者,要被判处六年徒刑,甚至“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都要判处劳役三十天。这表明秦朝()A.保护土地私有B.抑制土地兼并C.施行轻罪重罚D.推

行重农抑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士伍偷盗一百一十钱者,要被判处六年徒刑,甚至‘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都要判处劳役三十天。”可得出秦朝的法律非常严厉,体现出轻罪重罚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针对土

地,排除AB项;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6.据相关学者考证,秦代的直道路线大致如下,由此可知秦直道()A.丰富了对民众的管理手段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形成西南稳固的根据地

【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直道主要是修筑在北方地区,修筑直道便利了北方地区的交通,从而加强了北方的边防,B项正确;直道的修筑并不是管理民众的手段,排除A项;直道的修筑没有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排除C项;直道是修筑在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汉武帝对丞相无为而治的理念极为不满,他要大展宏图积极有为干一番事业,于是召一些青年才俊入宫“与参谋议”。中朝官多为汉武帝宠信的文学侍从,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他们身份卑微却以文才博

取利禄。汉武帝此举旨在()A.整顿吏治B.打击豪强C.尊崇儒学D.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不满丞相的无为而治,而选拔身份卑微的亲信人员为中朝官,参与商讨国事。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组建中朝,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汉武帝

的举措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君权,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整顿官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豪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学,排除C项。故选D项。8.诗人元镇《法曲》中描写:“自从胡骑起烟尘……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成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

映出`()A.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升B.民族交往影响习俗变迁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丝路贸易丰富民众生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诗人元镇”“自从胡骑起烟尘……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成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知

,“胡人”是汉人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唐朝时期,胡人的风俗习惯受到汉人的欢迎。结合所学,反映唐代民族交往影响习俗变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妇女社会地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区域开发,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排除D项。故选B项。9.唐朝中期以后,国

家掌控的户口大幅度减少,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的武装起义,苦于赋敛的人民纷纷参加。为此,唐德宗接受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施新税法。新税法的实施()A.废除了传统人丁税B.触犯了贵族地主利益C.限制了征税的对象D.增多税收条目和手续【答

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德宗接受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施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进行收税,触犯了贵族地主利益,B项正确;摊丁入亩废除了传统人丁税,排除A项;两税法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

加了财政收入,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排除CD项。故选B项。10.唐穆宗即位后,唐朝东北部地区大片土地都割据自雄。在这种情况下,大运河就成了唐朝的生命线,靠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送来的东南地区的财富,唐朝才又苦苦支撑了一百

余年。这反映了唐朝时期()A.运河的政治功能得到了凸显B.水路运输成为唯一交通形式C.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东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步衰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大运河就成了唐朝的生命线,靠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送来的东南地区的财富,唐朝才又苦苦支撑了一百余年。”

可得出大运河巩固了唐朝的统治,使其统治得对延续,因此反映出运河的政治功能显现,A项正确;B项太绝对,排除B项;南移完成在南宋,排除C项;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

谨此。”因此,宋代统治者采取的治国策略是()A.文武并重B.强化相权C.强干弱枝D.穷兵黩武【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宋太祖认为外部的威胁是可以抵御的,但内部的忧患才是最可惧的。因此他通过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以防范内部忧患,C项正确;宋代实行的是重文轻武、削弱相

权,排除AB项;宋代积贫积弱,没有穷兵黩武,排除D项。故选C项。12.公元1004年,辽国大举南下。宋真宗亲征,在小范围交战并击杀辽军主帅后,宋朝派使者议和,最终辽国撒兵,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这种“无偿经济援助”客观上()A.维持了北方边防的安定

B.导致宋朝经济迅速崩溃C.推动了中原文化的普及D.激化了宋辽的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辽宋议和,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这种“无偿经济援助”客观上维持了北方边防的安定,为宋辽双方

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宋朝国力并不因为“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导致宋朝经济迅速崩溃,排除B项;C项中文化普及错误,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排除C项;辽宋议和,有利于和平,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排除D项

。故选A项。13.自宋朝以后,殿试时皇帝往往亲自充当考官,各考官阅定的考卷中名列前茅者,要送呈皇帝“御览”。因此新进士们也被称为“天子门生”。这一做法()A.拓宽选官渠道B.强化专制集权C.提高官员素养D.扩大选官规模【答案】B【解析】【详解】新进士们都成为“天子门生”,说明选官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是强化专制集权的表现,B项正确;这一做法主要是加强了专制集权,并没有拓宽选官渠道,排除A项;这一做法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官员素质,也不是在扩大选官规模,排除CD项。故选B项。14.元朝王祯编撰《农书》,其在论述垦耕时说“自北至南,习俗不同,曰垦曰耕,作事亦异

。”《垦耕篇第四》又常把几种作用相同、形制相异的农具放在一起加以叙述,以便于人们比较采用,“今并载之,使南北通知,随宜而用,无使偏废。”该书()A.反映农业科技领先世界B.表明南北农业水平相当C.体现政

府重农抑商政策D.促进南北农业技术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自北至南,习俗不同,曰垦曰耕,作事亦异。”“今并载之,使南北通知,随宜而用,无使偏废。”可得出把南北的技术进行总结,并积极推广,促进了南北农业技术交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与世界比较,排除A

项;材料不能表明水平相当,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15.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存世画像较多,大致分为一正一异两种面孔(见如图),十分奇特。多数人倾向于正像为朱元璋本人,乃宫廷画师所绘,但对异相的记载(认为朱元璋长有“龙须”、“奇骨”的非凡样貌)也见于官方文件。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相貌解读暗合政治需要B.宫廷画师的刻意美化C.官方文书揭露事实真相D.内阁首辅的恶意诋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关于明太祖朱元璋存世画像,无论是“正像为朱元璋”还是“异相”的朱元璋都是符合政治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宫廷画师的刻意美化与“异相

”的朱元璋画像不符,排除B项;官方文书不是都能揭露事实真相,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内阁首辅的态度,得不出内阁首辅的恶意诋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6.明中期,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府及其周边,乡村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而是“以织助耕”。手工业从家庭副业跃升为主业,出现了专业纺织户,他们

“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余米,以米充兑”。这折射出明朝松江地区()A.形成实力雄厚商帮B.自然经济业已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市镇经济遭到冲击【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明朝中期,松江府周围手工业取代农业跃升为主业,出现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活动,所以折射出明朝松江地区的商品经

济发展迅速,C项正确;松江地区没有形成实力雄厚的商帮,排除A项;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并不是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C项。17.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认为宇宙“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能把心与物

、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该思想家是()的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

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可知是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D项正确;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A项;朱熹提出格物致知,排除B项;陆九渊提出发明本心,排除C项。故选D项。18.明清之际

,有识之士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但在清代康、雍之后,少有人能达到之前的水准。中国只剩下一个依靠习惯反射神经维持的躯体,却没有主导神经中枢的思维能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军机处的设立与完善B.人地矛盾逐渐加深C.

清王朝皇帝勤于政事D.思想领域专制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中国只剩下一个依靠习惯反射神经维持的躯体,却没有主导神经中枢的思维能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说明清朝时期的人们丧失了独立思索的能力,这与清朝时期

实行文字狱等思想领域内的专制措施有关,D项正确;清朝时期的人们之所以丧失独立思索的能力,主要是思想领域内专制强化的结果,和军机处的设立、人地矛盾加深以及皇帝勤于政事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9.据《清史稿·土司传》记载,“自(雍正)四年至九

年,蛮夷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乱,旋即平定”。这一举措()A.推动了行省制度的建立与拓展B.消除了少数民族领袖的影响力C.加强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D.扩大了清王朝统治的疆域范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自(雍正)四年至九年,蛮夷改流,苗亦归化。间

有叛乱,旋即平定”可知,清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C项正确;材料中的改土归流是废除

土司制度,不是推动了行省制度的建立与拓展,排除A项;B项中消除了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改土归流是在统治区域内进行,不是扩大了清王朝统治的疆域范围,排除D项。故选C项。20.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它为整顿西藏吏治,治理西藏政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驻

藏大臣职权、官吏制度、军事防务、外事交涉、宗教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该章程的颁行()A.确立了驻藏大臣在西藏的独尊地位B.形成了较独特的灵童转世继承方式C.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D.以法

律形式落实了中央对西藏管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为整顿西藏吏治,治理西藏政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驻藏大臣职权、官吏制度、军事防务、外事交涉、宗教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可知这是对西藏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D项正确;驻藏大臣并没有确立独尊地位,排除A项;该章程

的颁行和灵童转世的继承方式无关,排除B项;该章程的颁布是在法律层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并不是密切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21.清代中后期,京剧在宫廷中日渐兴盛。除了以帝王将相为主角等宏

大叙事的历史剧以外,还出现了许多以市民生活为题材的剧目,如《一捧雪》《蓟州堂》等。这表明()A.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逐渐加剧B.经济发展世俗文化影响广泛C.艺术受外来文化的重大挑战D.京剧成为社会主流艺术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还出现了许多以市民生活为题材的剧目,如《一捧雪

》《蓟州堂》等”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剧的世俗化色彩浓厚,主要是因为清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B项正确;晚清时期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逐渐加剧,排除A项;京剧是本土文化,不是外来文化,没有体现外来文化影响,排除C项;京剧是戏曲,不是社会主流艺术形

式,排除D项。故选B项。22.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积极开设译馆,组织人员搜集西洋文献、各国消息情报、地理知识,汇编成《四洲志》。林则徐此举()A.获得了广州军民广泛支持B.超越师夷长技以制夷范畴C.提供了对外交涉时的参考D.旨在仿行西方的政治体制【答案】C【解析】【详

解】根据“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积极开设译馆,组织人员搜集西洋文献、各国消息情报、地理知识,汇编成《四洲志》。”可得出林则徐此举拓展了国人视野,增进了对西方国家的了解,提供了对外交涉时的参考,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广

泛支持,排除A项;当时“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还没有提出,排除B项;林则徐没有学习西方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3.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局面岌岌可危,此时远道而来的洪仁玕受命于危难之际,着手进行近代化制度改革。1860年颁布的改革纲领是根据其

在香港期间积累的与欧洲各国相关的知识而写成,但最终成为一纸空谈。这一“改革纲领”()A.反映农民追求财富平均的愿望B.试图回答农民革命的前途问题C.动摇了“恪守祖训”的思想观念D.极力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的“改革纲

领”是《资政新编》,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动摇了“恪守祖训”的思想观念,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追求财富平均的愿望,排除A项;《资政新编》不是农民实践的产物,没有回答农民革命的前途问题,排除B项;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C项。24.如图主要可用于研究晚清

时期()A.对华侵略的开始B.瓜分中国的狂潮C.救亡道路的探索D.民主革命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对华侵略的开始,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A项;洋

务运动是救亡道路的探索,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C项;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5.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边疆

危机B.甲午战争C.东南互保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可知是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

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C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列强对中国边疆和中国领国加紧侵略,排除A项;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

-1895年,排除B项;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排除D项。故选C项。26.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认为应使用带有实验主义的话语,作家应用一切口语来写作,可以用传统通俗小说语言,而以当今口头的说法做补充,如有必

要甚至还可以用一些文言的词语做补充。以上论述体现了()A.民主思想的普及B.文学革命的内涵C.妇女解放的意义D.家庭革命的反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认为应使用带有实验主义的话语,作家应用一切口语来写作”可知,新文化运动胡适提

倡使用白话文传播新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材料属于文学革命的内涵,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妇女解放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家庭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27.“500多名留学生在东京的

中国公使馆召开集会,日本军警不满意学生们手持白布标语中的‘打破军国主义’‘取消和约’‘直接收回青岛’等字样,与学生发生冲突,三十六人被捕”。材料中“留学生”的意图是()A.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B.抨击北洋军阀分裂割据C.反对日本全面侵华D.批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根

据“‘打破军国主义’‘取消和约’‘直接收回青岛’”可得出这与国内开展的五四运动有关,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的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

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因此国外留学生是为了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A项正确;结合以上分析,材料中的内容

是针对国家的五四运动,与B项无关,排除B项;日本全面侵华在1937年,揍他C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是在1927年,排除D项。故选A项。28.中共一大制定革命纲领时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俄国革命的基本经验。

中共二大则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方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A.积极开展土地改革B.受国共合作方针的影响C.意图放弃暴力革命D.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二大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了当时符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入,D项正确;土地革命还没有开展,排除A项;国共合作1924年实现,二大是1922年召开,排除B项;中共没有放弃暴力革命,排除C

项。故选D项。29.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多次撰文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当时中国农民革命的必然结果和最高形式,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的相关叙述()A.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C.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D.增

强了人民全面抗战的信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多次撰文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农村革命割据地,结合所学可知,从1927年

开始,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A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开辟了抗日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蓝

图,排除C项;1938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增强了人民全面抗战的信心,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0.如图为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的一张图表,记载了侵华日军占领的华北地区在1938年1月至1940年10月间铁路被捣毁情况的数据。导致图中甲点出现数据高峰的历史事件是()A.华北事

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详解】从时间可得出,甲在1940年7-10月间,根据所学可知,为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

民的士气。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华北事变在193

5年,太原会战在1937年,徐州会战在1938年,排除ABC项。故选D项。31.“共产党照例攻击薄弱之点,先碾庄,然后在双堆集,而这时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却在徐州闲着没事。当这些部队终于出动时,他们被追赶、包围,在陈官庄一点点被吃掉”。这场战役()A.是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B.

正式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属于解放军战略决战重要组成部分D.导致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覆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碾庄”“双堆集”“徐州”等信息可知是淮海战役,属于三大战役之一,国民党在中原和华东战场上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

区被我军解放,其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日益陷入土崩瓦解之中,C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排除A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正式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B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国

民党总统府,标志着蒋介石的统治在大陆覆灭,排除D项。故选C项。32.年画具有易为认知、易被接受、发行量大、可以大面积迅速传播的特性。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年画,其反映的主题是()A.基层民主自治的盛况B.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C.米棉之战胜利的喜悦D.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人民代表选举大会”和“1953年”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我国选举人民代表,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做准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漫画内容反映了我国根本制度的形成,D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人民选举人民代表,不是进行基层自治,也无法体现民众的生活水平,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制度,和米面之战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3.建国初期,在一次重要的外交会议上,面对与会者对中国的横加指责,周总理沉着冷静,摆事实讲道理,针对各国普遍关心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

仰等问题,阐述中国的政策,化解了极度紧张的气氛。中国的外交举措()A.解决了与邻国边界冲突B.强化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政策C.避免会议走上可能的歧途D.缓和了与欧美国家紧张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建国初我国参加了万隆会议,面对与会国家对中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指责,周

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化解了会议上的争吵,避免了会议走上可能的歧途,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边界冲突,排除A项;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强调我国的独立自主特点,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万隆会议,没有欧美国家参与,排除D项。故选C项。的34.如图为油画《1959——大庆

石油会战》,作者的主要意图是()A.表明民众对志愿军的支持B.强调人民公社的战略地位C.展现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D.宣传一五计划的发展成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我国为了建设大庆油田采取了大会战

的方式,克服了各种困难,因此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C项正确;1959年,抗美援朝战争早已结束,因此并不是对志愿军的支持,排除A项;大庆石油会战是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人民公社无关,排除B项;一五计划在1957年就已经完成,大庆油田不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排除D

项。故选C项。35.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的军事挑衅加强,中国在工业薄弱的西部地区展开三线建设,建设内容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实施了数千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A.杜绝了战争威胁B.改善了工业布局C.健全了工业体系D.改变了经济结构【答案】B【解

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我国进行三线建设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的军事挑衅加强,所以将工业建设向三线转移,这就有利于工业布局改善,B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三线建设是为了应对国际威胁,并不能说明是健全了工业

体系,更没有改变经济结构,排除CD项。故选B项。36.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尼克松当选总统后,我有幸被任命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我们向不同的人表示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我们认为他们也许能向中国转达。美国愿意改善中美关系客观上说明()A.新中国

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B.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美苏对峙格局C.中美两国的利益冲突基本得以消除D.中美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之所以愿意同中国改善关系,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新中国综合势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

A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并没有改变美苏对峙的格局,排除B项;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排除C项;中国不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排除D项。故选A项。37.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

承包运动”,个人首创精神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关于这场“承包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传统平均主义色彩B.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式C.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D.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举措【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承包运

动”可得出是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农村面貌,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的是按劳分配,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以公有制为主,只是经营权发生变化,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

时期,三大改造是1956年,排除D项。故选C项。38.经过15年艰苦谈判,中国于2001年签署了协议书,就关税、非关税措施、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等一系列问题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这些共识()A.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表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D.体现中国更深层参与经济全球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2001年这个协议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体现了中国更深层次的参与经济全球化,D项正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无关,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标志,排除ABC项。故选D项。39.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时,其指出应“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条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下属于近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的是()A.建立较完整国民经济体系B.首次实现

了载人航天C.成功试爆了原子弹与氢弹D.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答案】D【解析】【详解】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D项正确;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排除A项;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

是2003年,排除B项;成功试爆了原子弹与氢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40.2022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尼总统佐科共同视频观摩了雅万高铁试运行。这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的落地。雅万高

铁()A.拉近了中国与非洲的外交关系B.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C.推动了中国与印尼的军事合作D.改变了国际金融体系的既定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雅万高铁的建成说明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B项正确;印尼不是非洲国家,排除A项;雅万高铁的建成体现了

中国与印尼之间的经济合作,而非军事合作,排除C项;雅万高铁的建成并没有改变国际金融体系的既定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西晋末年战争、瘟疫、蝗灾、饥馐接踵而至,西晋王朝疲于奔命。及惠帝之后,政权陵夷,至于永嘉,丧

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渡江之后,东晋王朝喘息渐定,尤其是淝水之战莫定了南北朝隔江对峙的格局。这些移民的到来为荆州成为上流雄镇莫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荆州“据上流,握强兵”的重要性。同时,荆州北方有山水纵横

的汉水流域作为与进据中原之异族分庭抗礼的缓冲地带,远离战争表扰,移民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过长期的农业开发,江南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瘴疠之地,实已发展为瓜果飘香,良田美池的富有之地,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大批移民流落江南,发展农业,提高江南经济文化水平,为以后“中国的政治

权力常在北方,而文化与经济的‘中原’则俨然以南方为重心”莫定了基础。——摘编自樊良树《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开发概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永嘉南渡”的历史背景。指出南渡后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分析“永嘉南渡”对当时经济、政治、

文化格局产生的影响。【答案】(1)背景:天灾、人祸造成社会动荡;为逃避战乱,被迫南迁;表现:农业人口增加;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文化水平提高;(2)经济;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经济重心南移;政治:巩固了南方的统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文化:促进南方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

重心的南移。【解析】【小问1详解】背景:根据“西晋末年战争、瘟疫、蝗灾、饥馐接踵而至,西晋王朝疲于奔命。”得出天灾、人祸造成社会的动荡;根据“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得出为逃避战乱,被迫南迁;表现:根据“同时,荆州北方有

山水纵横的汉水流域作为与进据中原之异族分庭抗礼的缓冲地带,远离战争表扰,移民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从事农业生产”得出农业人口增加;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根据“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得出粮食产量增加;根据“大批移民流落江南,发展农业,提高江南经济文化水平”得出经济文化水平提高;【小

问2详解】经济;根据“经过长期的农业开发,江南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瘴疠之地,实已发展为瓜果飘香,良田美池的富有之地,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得出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经济重心南移;政治:根据“为以后‘中国的政治权力常在北方,而文化与经济的‘中原’则俨然以南方为重心

’莫定了基础。”可得出巩固了南方的统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南方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重心的南移。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新项目,都是由省一级通过新设置的“局”来办理的。这类局由清帝授权设立,因为现代技术

和业务方式迫使它们接受了一些新的办事准则。但是这些机构还是保存了不少老一套的做法,而且常受其他官僚部门的干预。——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材料二1978年10月9日,在全会召开前夕,交通部向

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得到批准后,招商局迅速提出了在毗邻香港的蛇口,开发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的计划。1979年7月,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诞生,其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被人们誉为“蛇口模式”而载入史册。蛇口工业区的建成和

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创办特区,提供了宝贵经验。——摘编自樊勇《从档案解读百年招商局》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时代背景和直接目的。据材料归纳这类企业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蛇口工业区成功创办的有利因素,并指出其蕴含的时代精神。【

答案】(1)时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忧外患;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目的: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特征:具有现代企业制度色彩;封建性质色彩浓厚。(2)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毗邻香港。时代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顺应潮流。【解析】【小问1详解】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新项目,都是由省一级通过新设置的‘局’来办理的。”和所学知识

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忧外患;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目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特征:根据材料一“这类局由清帝授权设立,因为现代技术和业务方式迫使它们接受了一些新的办事准则”得出具有现

代企业制度色彩;根据材料一“但是这些机构还是保存了不少老一套的做法,而且常受其他官僚部门的干预。”得出封建性质色彩浓厚。小问2详解】因素:根据材料二“1979年7月,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诞生,其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被人们誉为‘蛇口模式’而载入史册。”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

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根据材料二“招商局迅速提出了在毗邻香港的蛇口,开发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的计划”得出毗邻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时代精神:根据材料二“蛇口工业区的建成和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创办特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所学知识可从敢闯敢试、开

放包容、顺应潮流方面回答时代精神。【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