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8)页,551.99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06d78ec7250d21caa1c90b01ee914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试卷生物2023.09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组织液的渗透压B.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系统的活动C.细胞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内环境,但细胞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
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稳态【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而组织液和血浆可以相互渗透,所以血浆蛋白含量的变
化会影响组织液的渗透压,A错误;B、内环境的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系统的活动,B正确;C、细胞的生命活动不仅依赖于内环境,同时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水、二氧化碳等)是内环境不可缺少的成分,C错误;D、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故尿液
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答案】B【解析】【详解】A.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Na+浓度比组织液低,A错误;B.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与组织液接近才
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形态,B正确;C.人体组织液细胞的细胞内液K+浓度比组织液高,C错误;D.人体组织液细胞的细胞内液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低,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3.下
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红蛋白、淋巴因子、氨基酸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糖原C.CO2、维生素、尿素、血浆蛋白D.Ca2+、载体蛋白、乙酰胆碱、乳糖【答案】C【解析】【分
析】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
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A、K+、淋巴因子、氨基酸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道中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营养物
质(如:维生素、血浆蛋白)、代谢废物(如:CO2、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载体蛋白通常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4.人的下丘脑受损,影响不大的是()A.内分泌活动的协调B.体温恒定的维持C.躯体运动的精确D.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调节的枢纽,A错误;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调节中枢,B错误;C、躯体运动的精确性与脊髓和大脑皮层有关,而与下丘脑无关,C正确;D、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神经递质
可存在于内环境中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25~7.35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⑤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①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可存在于内环境中,①正确;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
35~7.45,②错误;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③正确;④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④错误;⑤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⑤正确。综上,正确的有共三项
。故选C。6.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兴奋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必然引起下一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答案】C【
解析】【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
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突触小体的膜构成突触前膜,突触前膜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B、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即由兴奋部位向非兴奋部
位传导,B错误;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这种电信号又称神经冲动,C正确;D、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们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C。7.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或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A.B
.的C.D.【答案】C【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
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B、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B正确;C、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D、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D正确。故选C。8.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
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B.望梅止渴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C.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数量都是无限的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只需反复应用条件刺激就可以维持下去【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先天
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
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B正确;的的的C、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前者的数目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C错误;D、条件反射
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只反复给予条件刺激,不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效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D错误。故选B。【点睛】9.如下图所示,
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兴奋的传递减慢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答案】
C【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从而抑制动
作电位的产生。【详解】A、由于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从而使静息电位加强,导致下一个神经元难以产生兴奋,即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A错误;B、甘氨酸通过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
触后膜,B错误;C、由A选项分析可知,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使兴奋的传递减慢,C正确;D、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D错误。故选C。10.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结构,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a点兴奋时,a点膜内电位为正、b点膜内电位为负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神经递质通过⑤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轴突,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④表示突触前膜,⑤表示突触间隙
,⑥表示突触后膜。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详解】A、①表示轴突,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A错误;
B、a点兴奋时,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此时膜内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b点仍为静息电位,膜内为负电位,B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③(突触小泡)中,⑤(突触间隙)处液体属于组织液,C错误;D、神经递质通过④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
吐,通过⑤的方式为扩散,不过膜,不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B。11.日前,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陈剑峰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权威期刊《免疫》上。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体温维持高温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C.机体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表现D.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属于机
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
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体温维持恒定的原理是产热等于散热,人体体温维持高温时,产热量依然等于散热量,A错误;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发挥调节体温的
作用,B正确;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环境下,机体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机体适应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表现,C正确;D、人体维持正常的体温体内的酶才能发挥正常的活性,人生病持续高热发烧是体温失调,属于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D正确。故选A。12.如图表示闰绍细胞参与的脊髓局部自动调
节的多突触反射活动及在给运动神经元1适宜刺激时相关细胞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突触结构位于脊髓内B.闰绍细胞分泌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C.突触包括3个结构D.运动神经元1分泌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突触的功能,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突触前神经元电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的突触称为兴奋性突触,使突触后膜产生抑制的称为抑制性突触。突触的功能,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还取决于神经递质受体的类型。2、据图分析,运动神经元1受到刺激后,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运动神经元
1兴奋。然后把信号传递给闰绍细胞,使闰绍细胞也产生动作电位,闰绍细胞兴奋。随后闰绍细胞把信号传递给运动神经元2,使运动神经元2产生抑制。【详解】A、根据题意“如图表示闰绍细胞参与的脊髓局部自动调节的多突触反射活动”,可知图示突触结构位于脊髓内,A正确
;B、根据闰绍细胞接受神经递质后产生动作电位,以及闰绍细胞释放递质,导致运动神经元2所示的膜电位低于-70mV而出现抑制,说明闰绍细胞分泌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B正确;C、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个结构,C正确;D、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产生右图所示的电位变化,其中曲线上升
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说明运动神经元1分泌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D。13.人体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血浆蛋白
、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D.
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液与组织液【答案】C【解析】【分析】1、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
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2、内环境中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液中运输:水、无机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
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激素、抗体、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人体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所以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胰岛细胞
摄取利用葡萄糖,所以血糖的含量会减少,B正确;C、受体在突触后膜上,故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抗体和抗原在内环境中特异性结合;但部分激素(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所以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不一定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D、红细胞生活在血浆内;毛细血管壁细胞的一侧是血浆
,另一侧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一侧是组织液,另一侧是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D正确。故选C。14.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不会出现的反应是()A.体表温度有所下降,而体温相对稳定B.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线粒体活动
加强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上升D.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增加产热【答案】D【解析】【分析】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维持恒温环境,要使得体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都有促进产热的功能,而血管收缩,使得体表温度下降,减少与外界的温差,减少散热。【详
解】A、人是恒温动物,皮肤是主要的感受温度的器官,因此体表温度有所下降,而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B、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线粒体活动加强,代谢增强,产热增多,B错误;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上升,产热增多,C错误;D、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D正确。故选D。15.某人出现
了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以及体重减少等等多种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查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代号项目结果参考值T3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281.8-2.9nmol/LT4血清总甲状腺素1915465
-155nmoL/LFT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7.892.0-6.6pmo/L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35.7110.3-31.0pmo/LTSH血清促甲状腺激素0.0500.3-5.0mU/LA.TSH减少的原因可能是T4或FT4抑制垂体的
结果B.此人可能患了甲亢,因为出汗增多增加了人体散热可能导致体温偏低C.病人出现体重减少的原因可能是T4或FT4促进细胞氧化分解作用加强的结果D.病人出现心悸的现象可以推测T4或FT4有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和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功能分泌部位
异常症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垂体幼年时分泌小足→体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成年时分泌不足
→黏液性水肿改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腺内的胰岛分泌不足→糖尿病【详解】甲状腺激素存在反馈调节,故TSH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的原因可能是T4血清总甲状腺素或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抑制垂体
的结果,A正确;此人T4含量偏高可能患了甲亢,体温比正常人高,但是散热.等于产热,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动物的新城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病人出现体重减少的原因可能是T4或FT4促进细胞氧化分解作用加强的结果,C正确;病人出现心悸的现象可以推测T4或FT
4有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的功能,D正确;故选B。16.下列关于人和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不可以口服B.雌性激素参与构成生殖细胞、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C.外界因素和人体内环境变化均会影响激
素的分泌D.幼年时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答案】C【解析】【分析】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详解】A、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口服,A错误;B、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
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第二性征,B错误;C、外界因素和人体内环境变化均会影响激素的分泌,C正确;D、幼年时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D错误。故选C。17.下列有关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都属于激素调节B.CO2刺激脑干调节机体呼吸的过程为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局限D.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是体液调节的重要部分【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
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其特点有:①微量和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②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详解】A、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不一定
属于激素调节,例如二氧化碳的参与调节,不属于激素调节,A错误;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刺激呼吸中枢,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C错误;D、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化学
物质参与的调节,D正确。故选D。18.关于人参加马拉松运动时,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产热增加B.血浆中的乳酸浓度有所升高,呼吸排出的CO2量增多C.血糖水平有所降低,肝糖原的储存量会减少D.出汗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
收的水分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如碳酸和乳酸钠),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有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浓度,它们共同调节维持血糖相对稳定。【详解】A、剧烈运动使细胞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产热增加,A正确;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血浆中的乳酸浓度有
所升高,能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产生CO2,B正确;C、剧烈运动消耗葡萄糖,血糖水平有所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肝糖原的储存量会减少,C正确;D、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机体出汗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更多的水分,D错误。故选D。【点睛】19.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对无机盐的重新吸收需要通过两层细胞质膜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人体内缺水,
引起口渴,同时尿量减少C.肾小管吸收无机盐时要消耗能量,水盐平衡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D.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
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肾小管和集合管完成对无机盐的重新吸收需要经过毛细血管和肾小管或集合管壁,因此需要通过四层细胞质膜,A错误;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人体
内缺水,引起口渴,同时尿量减少,B错误;C、肾小管重新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水盐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C正确;D、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新吸收,可见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不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C。20.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e表示某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它的分泌有助于e过程的实现B.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C.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D.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是垂体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b是神经递质,c是下丘
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d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浓度。【详解】A、e过程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故e过程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故c激素e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
素有助于促进e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正确;B、d能降低血糖浓度,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B正确;C、b是神经递质,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通过组织液运输),C错误;D、a、b、c、d都是信息分子,信息分子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
C。21.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和体温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下降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下降D.增加、增加、减少、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时,人体为维持体温,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寒冷环境下皮肤排汗减少,体内水分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
少;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通过体温调节,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综上分析,D正确,故选D。22.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
入有益无害B.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C.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D.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答案】
D【解析】【分析】胆固醇,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更易被酶分解。【详解】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是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偏高时就会导致血粘度增加使血流速度变
慢,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脑血栓、冠心病、脑中风等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A错误;B、米饭、馒头当中所含成分主要是淀粉,是多糖,糖尿病病人不能过多的食用,B错误;C、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链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更容易消化,C错误;D、患急性肠
炎的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消化液,包括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D正确。故选D。2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锻炼身体,如打太极、做五禽戏、跳广场舞等。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A.在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锻炼身体时,体内ATP的含量会明显下降B.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锻炼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只来自线粒体C.若是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锻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抽搐现象D.锻炼产生的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时,大部分Na+可通过自由扩散被细胞重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
细胞中的ATP的含量比较少,但A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使得ATP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所以产生的CO2只来自线粒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会使肌肉抽搐;Na+的重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详
解】A、人体中ATP含量很少,当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锻炼身体时,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A错误;B、医护人员及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只来自于有氧呼吸,故只来自于线粒体,B正确;C、若是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锻炼
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抽搐现象,过高会肌无力,C错误;D、锻炼产生的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时,大部分Na+可通过主动运输被细胞重吸收,离子进出细胞需要蛋白质协助,不能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B。2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
,错误的是A.长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D.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
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A错误;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B正确;C、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
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C正确;D、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收缩或引起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腺体分泌,D正确。故选A。25.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
项中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①分泌抗利尿激素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④产生冷觉⑤渗透压感受器⑥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的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由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具有以下功能:1、感受功
能:人体内环境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能感受内环境渗透压变化的刺激。2、调节功能: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能进行体温及血糖平衡进行调节。3、传导功能:下丘脑能把接受到的刺激传给大脑,在大脑皮层产生热觉等感觉。4、分泌功能: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促
激素和抗利尿激素。【详解】①⑤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①⑤正确;②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可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②正确;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③正确;④产生冷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下丘脑含
有的是体温调节中枢,④错误;⑥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⑥错误。综上分析,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①②③⑤,A正确,BCD错误。故选A。26.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为了促进养殖鱼类多产卵
,可以使用()A.性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促性腺激素是调节脊椎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如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两者协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睾丸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及性激素的生
成和分泌;人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进妊娠黄体分泌孕酮。【详解】A、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但性激素是由性腺产生并释放的,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会导致性腺萎缩,A不符合题意;B、垂体分泌的
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进而促进产卵,且不会导致性腺萎缩,B符合题意;C、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作用到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C不符合题意;D、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
生长,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C
.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温度感觉、渴觉等的
中枢。由题图可知,a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垂体),b为下丘脑间接支配的腺体,c为下丘脑。【详解】A、c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A错误;B、若b为甲状腺,则它分泌物的甲状腺激素与a垂体分泌的生
长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间接支配的腺体,a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C错误;D、c下丘脑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还具有分泌功能,D错误。故选B。28.人在恐惧、紧张等情绪压力下,下丘脑可支配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释放相关激素,
引起一系列反应,如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可能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血糖升高B.激素B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D的分泌量增加C.健康人体内激素D含量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
垂体的分泌活动D.激素D长期偏高,会促进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淋巴因子【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下丘脑对激素D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类似;情绪压力→下丘脑→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激素A(肾上腺素),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情绪压力→下丘脑→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释放激素)→垂体→激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详解】A、肾上腺素能与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肝细胞释放出来,提升血糖浓度,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会促进垂体释放更多的激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的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量增加,B正确;C、血液中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多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这属于负反馈
调节,其意义是有利于维持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偏高,会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可能会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淋巴因子,D错误。故选D。29.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B.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C.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答案】C【解析】【
分析】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A、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
能分泌胰高血糖素,A正确;B、降血糖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升血糖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B正确;C、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内,C错误;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都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D正确。故选C。30.以下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期期艾艾”有大脑皮层的参与B.“气喘吁吁”主要与下丘脑调节有关C.“踉踉跄跄”主要是小脑调节异常D.“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答案】B
【解析】【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有感觉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及言语中枢;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脑干是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小脑与躯体平衡有关。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可能是大脑皮层S区功能不全,A正确;B、“气喘吁吁”与呼吸中枢的调节有关,呼吸中枢在脑干,B错误;C、“踉踉跄跄”是指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而平衡中枢在小脑,C正确;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所以“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D正确。
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40分。回答下列问题:31.如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的
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A表示____________阶段,A阶段为B阶段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①_________,D过程名称为_______________。(3)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
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图乙推测,a点时,蔬菜的根尖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5)葡萄糖的生成和利用场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
1)①.光反应②.ATP和NADPH(2)①.氧气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3)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4)线粒体(5)①.叶绿体基质②.细胞质基质【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A代表光反应阶段,B代表暗反应阶段,C表示二氧化
碳的固定,D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①代表氧气,②代表NADPH,③代表ATP,④代表二氧化碳,⑤代表有机物;图乙中将Ⅰ、Ⅱ两曲线对比可探究在某个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对于其中任何一条曲线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
影响。【小问1详解】A过程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进行水的光解和NADPH、ATP的合成,所以A表示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ATP和NADPH。【小问2详解】①是水的光解产物,且没有供给暗反应利用,所以①是氧气。经过D过程,C3化合物生成了C5化合
物和有机物,所以D过程是C3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小问3详解】根据乙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相同,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时,光合作用强度可不同。当外界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外界光照强度不同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可不同,所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
。【小问4详解】a点时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蔬菜的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其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小问5详解】葡萄糖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生成,所以生成葡萄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葡萄糖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所以利用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32.红绿色盲是人类常见的一种伴X遗传病(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2)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____
______,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定律。一个男性患者其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这种遗传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答案】(1)①.X
BXb②.XBY③.1/2④.7/8(2)①.外祖母②.1/2(3)①.分离②.交叉遗传【解析】【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特点;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儿子的基因一定来自母亲;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若父亲正常,则女儿肯定正常,若母
亲有病,则儿子一定有病。【小问1详解】题中显示,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母亲是携带者,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因此他们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二者的比例为1∶1
,可见其女儿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则该女儿与正常男子(XBY)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1-1/2×1/4=7/8。【小问2详解】题中显示,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
即该色盲男孩的母亲是正常的,又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
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该色盲男孩的父母都正常,且母亲携带色盲基因,即该男孩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因此该色盲男孩的父母再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小问3详解】人类红绿色盲受等位基因B、b控制,遵循
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为伴X隐性遗传病,即一个男性患者其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从而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特点。33.下表所示为正常人体部分体液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略),请回答下列问题:成分血浆组
织液细胞内液阳离子Na+14214512K+4.34.4139Ca2+2.52.4<0.001(游离的)Mg2+1.11.11.6(游离的)总计149.9152.9约152.6阴离子Cl-1041174HCO3-242
712HPO42-、H2PO4-22.329总计130146.345蛋白质140.454其他5.96.253.6总计299.8305.8305.2(1)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液体是_______,毛细
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2)表中数据显示,血浆和组织液各成分的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若人体严重营养不
良,则会引起______________,导致组织水肿。(4)表中所列HPO42-、H2PO4-在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内液②.血浆和组织液(2)①.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②.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3)血浆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渗透压,水分从血浆渗透到组织液(4)维持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人体体液中包括阳离子、阴离子、蛋白质等物质。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的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小问
1详解】人体内环境组成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故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液体是细胞内液;由于毛细血管壁细胞里面与血浆接触,面与组织液接触,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小问2详解】表中包括一些离子和蛋白质,除此之外,体液中可能还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各种激素、代谢废
物、维生素、O2等物质,表格数据显示,血浆和组织液所含物质基本相同,各成分的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指的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问3详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相同,若人体严重营养不良,则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渗透压,水分从血浆渗透到组织液,进而导致组织水肿。【小问4详解】表中所列HPO42-、H2PO4-为
缓冲对(缓冲物质),可维持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34.对体内外刺激产生规律性的反应,是生物均具有的生命特征。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变形虫通过____________调节的方式适应外界环境。(2
)某人受到惊吓,汗毛竖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在以上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汗毛竖起相比,肾上腺素发挥作用的调节具有作用广泛、反应缓慢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出两点)等特点。(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该现象属于_________调节。【答案】(1)体液(2)①.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立毛肌和肾上腺
②.作用时间长,通过体液运输(2分,写出一个给一分)(3)①.感受器②.正反馈【解析】【分析】1、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细胞,调节方式只有体液调节。2、激素作用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体液调节与神经
调节相比,具有作用范围广泛、反应缓慢、作用时间长以及通过体液运输等特点。【小问1详解】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不存在神经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内的体液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方式只有体液调节。【小问2详解】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
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汗毛竖起活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立毛肌完成,肾上腺分泌受传出神经支配,因此在以上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有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立毛肌和肾上腺。肾上腺素发挥
作用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具有作用范围广泛、反应缓慢、作用时间长以及通过体液运输等特点。【小问3详解】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产生更多的冲动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到达脊髓,加强排尿中枢活动,通过传出神经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尿活动。体内反馈调节形式有正反馈、负反馈调
节两种。大多数调节形式属于负反馈调节,这对维持体内内环境稳态作用明显,而正反馈调节形式相对较少,其中排尿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形式。35.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
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其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
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看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的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
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____________。(4)下丘脑释放的神经递质
作用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胰岛素调节人体代谢。其中神经递质和胰岛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作为__________对生命活动发挥作用。【答案】(1)①.神经-体液(神经和体液)调节②.下丘脑③.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
的受体不同(或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2)①.蛋白质、脂肪、糖元(原)②.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3)①.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②.胰高血糖素的浓度(4)信息分子【解析】【分析】血糖调节的过程:血糖浓
度升高,刺激机体产生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吸收、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血糖浓度降低,机体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小问1详解】图中葡萄糖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血糖浓度上升后,经过葡萄糖感受器、下丘脑、胰岛B细胞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
调节,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神经递质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这说明该神
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小问2详解】图中显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一方而促进蛋白质、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葡萄糖
转运蛋白合成后转移到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小问3详解】验证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是否对下丘脑神经元施加胰岛素刺激,因变量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
液,对照组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测定和比较因变量的差异,即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小问4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