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45.695 K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pdf,共(6)页,345.69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05f9443939e96640af324944ca46cc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5页长春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初考试历史学科试卷(文)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郑钟云审题人:王鹤一、选择题(共30题,合计60分)1.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它们

相似的特征是A.主要使用打制石器B.经营原始农业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大量制造黑陶2.史料记载:“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然后禹践天子位”。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3.春秋时期,

楚共王去世后,诸子夺位,楚国陷入内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废太子章而传王位于庶子何,赵国政局动荡。这反映当时A.分封制化解了诸侯间矛盾B.中央集权出现加强的趋势C.传统的宗法秩序面临挑战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4.商代,我国流行贝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铸造金属货币,铸币广泛流行。从贝币到

铸币的演变反映出古代中国()A.政治制度日趋完备B.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C.城市规模逐渐扩大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5.孔子是先秦时期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下列言论中属于孔子的有

()①“克己复礼”②“隆礼重法”③“兼爱尚贤”④“有教无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一大特征是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中央集权7.中国象棋中“楚

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8.汉文帝将齐国一分为六,立已故齐王六子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立已故淮南王三子为王。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边疆危机B.加快经济开发C.削弱诸侯势力D.抑制土地兼并9.汉初刘邦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名曰榆荚钱,重三铢”;“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

两”,此币不仅由国家铸造,还准许地方官府和民间的富人仿铸。汉武帝时又多次变更,最后“罢半两钱,行五铢钱”,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作为法定货币,通行于全国,并严禁各郡、国和私人仿铸。这反映出A.秦朝半两钱在汉代一直通行B.汉代钱币重量始终保持一致C.铜

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D.国家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10.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篡汉从侧面反映了西汉后期存在一个严重影响统治的问题,它是A.宦官乱政B.匈奴为患C.外戚干政D.儒家衰落211.如图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

③分别是()A.东汉蜀前秦B.秦西汉梁C.蜀东晋梁D.蜀东汉隋12.《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这反映魏晋南北朝

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A.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B.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C.北方带来的先进技术D.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13.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

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A.解决了平城粮食供应困难问题B.缓解了洛阳地区的社会矛盾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14.《通典•食货》中提到:“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

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从中可以看出行()A.隋朝商品经济发达B.隋朝注重精耕细作C.隋朝重视粮食储备D.隋朝实现了国强民富15.唐太宗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之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

唐太宗A.坚持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B.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C.善于接纳臣民的各种谏议D.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16.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门下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这反映出宋代中央官制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C.分化了中央的军政财D.加强了专制主义皇权17.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某一地方行政制度描述:“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代

表中央地方官进行监督,同时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这一制度指的是A.郡县制B.行省制C.道府县制D.分封制18.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下

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史记》记载:“然张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促进了西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B唐蕃会盟碑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

辖C《元史》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基本奠定D《清高宗实录》记载:1762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

伍,广辟屯田。”说明了清代对疆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A.AB.BC.CD.D第3页共5页19.1502年,迁徙到保定府的西夏后裔,在寺庙所立西夏文和汉文合璧的经幢铭文中,记录了众多人名,其中也有以鲜卑为姓者多人,如鲜卑丰多仁、鲜卑三鸠、鲜卑由保、鲜卑富

成等。民族名称变成姓氏说明A.民间宗教色彩较浓厚B.民族间的通婚较普遍C.民族压迫政策的影响D.民族之间的深度交融20.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帝制史上第一个为直接统治地域之外而设立的机关,包括蒙古、西藏等,其地位等同于

六部。这一机关是()A.行省B.内阁C.理落院D.军机处21.清朝官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但下表所示清朝后期地方官员任期明显延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姓名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刘坤一官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任职时长6年

近25年近20年15年近13年A.中央权力下移B.民族危机加深C.军阀割据形成D.地方治理进步22.下图为日本京都周边地区出土秦汉文物分布图。据此推断,秦汉时期A.中国文化远播海外B.中日民族交流开启C.日本成为中国附属D

.朝贡贸易体系确立23.下表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灾祸情况表。据此可知类型自然灾害饥荒兵祸三国时期2—6两晋时期7103东晋时期658南北朝时期171012总计322529A.自然灾害频发引发社会动荡B.

战乱不断严重危及社会稳定C.人地矛盾尖锐导致饥荒多发D.军阀混战致使政权更迭频繁24.程颐指出:“天生蒸民,立之君,使司牧之,必制其恒产,使之厚生,则经界不可不正,井地不可不均,此为治之大本也。唐尚能有口分授田之制,今荡然无法。”据此分

析,作者意在A.恢复井田制B.抨击当朝政治C.实行均田制D.关注民生问题25.1280年,忽必烈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时说,“(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这从侧面可印证元朝A.科技成就显著B.军政大权集中C.疆域空前辽阔D.重视黄河治理426.徐光启《农政全

书》记述,“天津海河上人云;灰上田惹碱’。吾始不信,近韩景伯庄上云,'用之菜哇种中果不妙’,吾犹未信也。必亲身再三试之,乃可信耳”。这表明徐光启A.开启近代科学B.主张重农抑商C.注重总结经验D.重视实践验证27.明代广东有族长在家训中称“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但又劝家族子弟“量力勉图,

各为所尚”。这说明当时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B.新的社会阶层产生C.经济政策发生转变D.儒学失去主流地位28.清朝奏折一般为叙事文体,要求文字简练通顺,语义表述清楚,最忌出现“事理不明,句读不清,头绪冗杂,拖沓繁琐”。这一规定A.

强化了对官僚的控制B.旨在提升行政效率C.密切了中央地方关系D.提高了政务保密性29.据《登科记考》记载,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数大体在43万人左右。科举制使受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大批的读书人被吸引在科举制的周围。然而,登科及第的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人都处在考试一落第一再考试一再落第的循环中。还有一些人是考取了功名而未做官或官员离职家居的。这一现象A.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竞争力B.扩大了唐政府的社会基础C.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壇变D.构筑了基层社会文化核心30.熙宁四年,面对宋神宗提出免役法增加税户负担的担忧,王安石解释说:“若方可

取之时取之,待其凶年阙食,量彼力不足而我所收役钱有余,则特与放一料,此乃是于粒米狼戾时多取之,放食不足时则贿之,合于先王不忍人之政”。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存在着A.百姓负担加重的问题B.基层管理混乱的矛盾C.国

家权力扩大的倾向D.弱化君主集权的危险二、非选择题(共2题,合计40分)31.(24分)宋代政治、经济和社会都有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间题材料一至于藩镇,唐时业已跋扈不堪,五代时,更不必说了。……宋太祖乃用渐进的手段。凡藩镇出阙的,逐渐代以文臣。属于节度使的支郡,都令直达

中央。各州官出阙,都令京朝官出知,以重其体,又特设通判,以分其权。——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納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

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虒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太祖采取的“渐进的手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分析

原因。(12分)第5页共5页3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贞观二十一年(647)在唐太宗晚年总结统治经验时,就曾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作为一条重要的成功经

验向群臣宣扬。唐朝对包括西域在内的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宽和团结政策,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衷心拥护。唐朝沿袭汉朝的做法,对于归附的西域各国君长都加以册封,设置羁縻州的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由于唐朝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吸取历史经验,承继两汉和亲、通婚政策更为积极广泛,经常用之解决

争端,改善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据史籍记载,唐朝下嫁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公主计15名。——摘编自殷晴《汉唐民族西域政策述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不同民族政策。(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6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