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Word版无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38.278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45 古代诗歌阅读——诗 Word版无答案.docx,共(8)页,138.27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f130d6ffcf7511c1b55621f5f2bebf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46古代诗歌阅读——诗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诸葛庙杜甫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①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②。[注]①翊

戴:辅佐拥戴。②“欻忆”句:欻,忽然。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屡入”说明杜甫多次拜谒诸葛庙,体现诗人对诸葛亮景慕之深。B.“君臣”两句由实入虚,由眼前之景转为追溯

诸葛亮的一生功业。C.“虫蛇”两句,描写庙内荒废破败,隐含了作者内心的伤感之情。D.“欻忆”两句化用典故,表现诗人要学习诸葛亮超然物外的精神。2.学者陈贻掀认为杜甫有“诸葛亮情结”,请结合本诗与《蜀相》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访山人戴叔伦远访山中客,分

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不辞路远去拜访山中客,足见两人情谊深厚。这在下文可得到印证。B.诗歌二至四句描述了两人相见后的情景,和谐融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C.“共惜鬓边华”暗含时光流

逝而壮志难酬的悲伤,令诗歌感情为之沉郁。D.归途中碰到残雨、溪水上漂着落花,这些春天习见物事照应题中“春”。2.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都出现了“童子”,但两者身份及其在诗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岭南江行①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

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②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注]①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因谗被贬赴任柳州刺史途中。②射工:即蜮,古代相传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

首联写江水南流一直隐入茫茫云烟,黄茅遍地丛生,环境荒凉恶劣。B.颔联写雨过天晴可见象迹,阳光和暖可见蛟涎,奇特的景致让诗人欢愉兴奋。C.“华发”指花白的头发,“岂容华发待流年”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之情。D.本诗将叙事、描写、抒情融

为一体,开拓了诗歌意境,突出了情感主旨。2.好的诗句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赏析颈联有何妙处。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临高台王融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

桂逐秋开。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临高台谢眺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①。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注】①绮翼,这里指窗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

登台原因。B.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C.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的“朝夜”都表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D.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体现出“诗以言志”的特点。2.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芙蓉二绝(其二)刘克庄池上秋开一两丛,未妨冷淡伴诗翁。而今纵有看花意,不爱深红爱浅红。1.下列对这首

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师塔巍然静立,江水东流而去,作者着意描绘一幅秀美的锦江图景。B.杜诗写春光与微风作伴,将自然景物人格化,状写春景倦懒可爱之态。C.两诗将花作为吟咏对象,仅“一簇”或“一两丛”,却能见出季节景致。D.春日桃花与秋日木芙蓉

应时而开,自由绽放,展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2.两诗结句仅一字之差,却表现了作者不同的心境,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凌歊台①许浑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行殿②有基荒荠合,寝园③无主野

棠开。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注】①凌歊台:在安徽省黄山之巅,或云台高可以凌涤暑气。此诗题下注:“台在当涂县北五里,宋武帝所筑。”②行殿:天子行幸的宫殿。③寝园:墓陵之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

极力渲染宋武帝南游筑台的盛况,生动展现了宋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形象。B.颔联巧妙使用“尽”“消”“出”“来”四个动词为诗人眼前的春景图增添了流动感。C.颈联用行殿陈迹中长满的荠菜和无主陵园中开着的野海棠花渲染了静谧清幽的环境。D.作者先通过艺术想象描

写前代之情景,再补写眼前景物,这样写更便于抒发感情。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情感。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代东门行(南北朝)鲍照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

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1.诗歌首句隐含了“________”这一成语,“丝竹徒满坐”

中的“丝竹”指代________。2.赏析本诗的抒情艺术。七、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寻隐者不遇(宋)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乙)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

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你认为以上两首诗可以收录于下列哪本诗集()A.《即事随感录》B.《咏物选集》C.《律诗集萃》D.《古诗精选》2.对上面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甲诗首句“误”字体现了作者对清幽景象的惊异之情,也暗示了寻隐者不遇的原因。B.乙诗以问答构篇,三番问答、寓问于答,所

以连贯精简。C.两首诗都抒发了对隐者的倾慕之情和寻访隐士不得的淡淡失落。D.两诗在简短的篇幅中都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人物、环境、情节俱全。E.两诗皆是“以景结情”,一言“深”,显山之高;一言“无人扫”,写落寞之情。3.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别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③南万里情。东道④若逢相识问,青袍⑤今已误儒生。【注】①严士元:刘长卿的好友。②阖闾城:今江苏

的苏州城。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所筑。③湖:指太湖。④东道:一作“君去”。⑤青袍:品级低的官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首联可推测,这两位朋友是在城外江边偶遇,而且天气变幻不定。B.颈联实写了落日去帆的景色,侧面带出两人薄暮时分而恋恋不舍的情景

。C.第八句不仅是作者一句牢骚,也暗含其作于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之时。D.全诗景、事和情交错复迭出现,寄托了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2.前人论此诗,认为观察入微,情感丰富,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下面小题。夕次洛阳道中崔涂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前往洛阳,途中停留于一座古城,“秋

风”点出季节,渲染了气氛。B.高高的树上,鸟儿已经栖息,既暗扣诗题,又从侧面烘托了作者处境。C.“古原”句写原野上农人还在耕作,与“高树”句形成对比,动静相衬。D.作者在夜晚渡过河川,面对流水、明月,不禁感慨往事,感

叹时光流逝。2.你认为“不复叹岐路”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崔判官使太原①武元衡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②本世亲。两地山河分节制,十年京洛共风尘。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报主由来

须尽敌③,相期万里宝刀新。【注】①崔判官,武元衡任到南节度使时的蜀中幕僚,共事多年,辞职欲回大原。武元衡写此诗一方面是为其遇别,一方面是为其举荐。②刘君:太原节度使。③尽敌:全歼敌军。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武元衡称属下崔判官为“君”,且用一“劳”字,尽显其礼贤下士的谦恭态度。B.“两地”句写作者与刘君一在剑南,一在河东,相距遥远,分别节制着两地山河。C.“十年”表现共事之久,“共风尘”则传达出风雨同舟之情,颇有动

人的力量。D.颈联分写作者和崔判官的别后生活,出句推测对方情况,对句叙述自己的生活。2.前人认为尾联是作者与刘君、崔判官二人的共勉,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

、其九)①范仲淹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②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③[注]①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因谏获罪,被贬任睦州(桐庐郡)太守,赴任经过桐庐一带的富春江时,写下了十首绝句。②诗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缨,帽带。③诗出晋代诗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日东南行”紧承“爱云水”,仿佛被贬东南之地反而让诗人有得偿所

愿的满足。B.白鸟飞翔,影子映入如镜的江面,鸟儿的自由自在引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C.“沧浪”这一意象,使得两首诗首尾相连,诗意衔通,意境相谐,颇具构思之妙。D.两首诗的语言虽然平实质朴,却因为都能巧妙化用典故,显得清雅

而不流于浅俗。2.诗人不相信“风尘化客衣”的底气何在?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