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共(7)页,468.47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e848cc3b77dba440f1593262e3f73d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资料显示,在山西襄汾陶寺基地中,葬的好坏、墓坑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寡,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这说明()A
.初具国家形态B.进入奴隶社会C.实行分封制度D.出现阶级分化2.关于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如下形容: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与这些思想对应的学派
分别是()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儒家、墨家、法家、道家3.汉武帝时期颁布并推行了盐铁官营、统一铸币和均输、平准等诏令。这些诏令的颁行意在()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B
.增加百姓赋税负担C.扩大商品交换范围D.掌控经济加强集权4.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迁都洛阳、改汉姓、说汉化等。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的措施得当有力B.符合
时代发展潮流C.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D.加速了封建化进程5.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中,出现过不少“治世”“盛世”。如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停。它们的共同表现是()A.严刑峻法,社会安定B.无为而治
,空前繁荣C.国力强盛,文化鼎盛D.政治稳定,经济发展6.《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是指()A.科举制和郡县制B.科举制和三省
六部制C.分封制和科举制D.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7.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a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西汉“尊崇儒学”的影响C.c处:佛教、
道教冲击儒学D.d处:明、清时期思想批判的推动8.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A.加强了君主专制B.出现了“三冗二积”局面C.削弱了中央集权D.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9.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政权并立
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政权分别是()A.辽、西夏、金B.西夏、北宋、辽C.金、辽、北宋D.金、西夏、南宋10.元朝时西藏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明朝封赐其政教领袖为王,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和班禅加强管理。据此可知,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是()A.政教分离B.因
俗而治C.内外有别D.巩固统一1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①长安——西安②大都——北京③建康——南京④临安——苏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据《明史》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
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下西洋()A.航行距离远、影响大,睦邻友好政策B.开辟了新的航线“海上丝绸之路
”C.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D.打开了明朝走向世界市场的大门13.清前期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模式。内阁承担常规公开性政务执行,军机处则开展谕旨草拟、官员任免、议奏密折、参赞军务等机密政务。
这一事务分工有利于()A.提高政务处理效率B.六部行使行政权力C.消除官僚贵族特权D.限制皇权高度集中14.《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
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得益于政府力量的支持15.下列表述反映明清时期时代特征的是()①统治危机初步显现出来②孕育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③科技水平始终领先世界④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下列有关近代中因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①林则徐——君主立宪制②康有为——主张民主共和制③陈独秀——民主与科学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17.清朝人丘逢甲在近代中国一次战争后写下这样的诗
篇: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场战争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盆。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
业体现这一求富思想的是()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19.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捍卫了国家独立、维护了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
可泣的抗争。这些史实直接说明的是A.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B.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C.中华儿女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D.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始终以失败告终20.一名同学在一篇作文中写了一个论点——辛亥革命失败了,然后他准
备找一些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下面哪几点它可以参考()①没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②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③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④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⑤没有使人民大众真正解放⑥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②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⑥21.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表,造成这种较大盈利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政
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B.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C.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D.“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22.《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A.新文化
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B.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23.新华社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业绩,与之一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中共一
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二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开国大典D.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开国大典24.下列关于国
民革命说法正确的是①国民革命是国民党独立领导的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斗争.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③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④国民革命
就是北伐战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成立的地点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6.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下史实能证明此结论的有()。①十几万中国华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承担战勤任务②中国人民持
久抗战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点③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与谋划和指挥④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兵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公布《中国
土地法大纲》,宣布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将之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48年8月,国民政府为了阻止通货膨胀继续恶化,宣布停用法币,进行金圆券改革,冻结全国物价。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
国共双方态势发展变化明显B.国民政府的统治已经崩溃C.国民党赢得城市居民的支持D.共产党即将取得革命胜利28.阅读下表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法律的颁布()时间法律意义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确定婚烟自由、
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移风易俗。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确立劳资两利和民主原则,用协商的方法解决企业中劳资双方利益的问愿,形成新型劳资关系。A.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B.推动了
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C.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巩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9.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其依据是八大A.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B.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的变化D.确立了实行改革
开放的政策30.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这反映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性B.中共已摆脱“左”倾思想的形响C.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壮大D.改革开放的决策无比正确和完善二、材料分析题(本小题共2个小题,共40
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1)材料一所述“公田”是指哪一土地制度。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材料二: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
跃,使广大荒野、森林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扩大,超过了公田。“私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2)概括材料二中“私田”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
件。概括材料中和农业有关的措施(不得抄原文)。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为材料四: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
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道光帝说:“不得
不勉允所请,藉作一劳永逸之计……从此通商,永相和好。”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指出,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对其“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的种种非分要求,“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自斥之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田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统治者外交理念变化,并说明其原因。材料二:1919年1月27日,顾维钩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
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摘编自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
对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的态度,这引发了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三: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毛泽东矛盾学说以其辩证思维超越了“求中”或“求异”的单一思维,其“求同存
异”外交思想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实现条件,指导了新中国外交实践。——王建:《试论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
思想与实践》(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建国初期有哪些处交实践。(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家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