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348.536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348.53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e681f8e61525195a3ae9a690a0955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下学期桃源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9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24题,共48分)1.西周霸姬簋铭文记载,霸氏小宗庶子各立为宗群前需经宗族举荐、婚姻之国同意,再上呈周天子核准,由虫育别造异典,享为传达,在此之前,仅能由其母霸姬代理宗族事务。这

()A.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B.加速了礼乐制度的瓦解C.开创了女性主政的先例D.完善了确立宗君的程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小宗庶子各立为宗

群前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体现了西周严格的礼乐制度,这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礼乐制度,此时并未瓦解,排除B项;“女性主政”不符合材料主旨,也不符合西周史实,排除C项;材料内

容并不是确立宗君,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春秋以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多见奴隶、珠玉、珍宝。战国时期,粮食、家禽、家畜等类商品增多。这主要是因为()A.剩余产品增多B.贵族阶层衰落C.水陆交通完善D.奴隶制度瓦解【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的变化是,从春秋以前的“奴隶、珠玉、珍宝”到战国时期的“粮食、家禽、家畜等类商品”,结合所学可知,春秋以前,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剩余产

品较少,能够进入市场流通的多是价值较高的奴隶、珠玉、珍宝。而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增多,粮食、家禽、家畜等类商品也就有更多能够进入市场流通,A项正确。贵族阶层的衰落可能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但不会直接导致市场上商品种类的变化,排除B项;交通条

件的改善确实有助于不同地区之间商品的流通,但不会导致市场上商品种类的变化,排除C项;奴隶制度的瓦解是指社会制度层面的变化,与市场上商品种类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3.阅读下表内容,据此可知()帝国统治方式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罗马帝国元首制、行省制印加帝国

国王、四大政区A.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的渊源B.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一性C.集权政治古代世界普遍选择D.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特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

题干“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君主独揽大权;据题干“罗马帝国”“元首制”“行省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元首掌握较大权力,中央掌控地方;据题干“印加帝国”“国王”“四大政区”结合所学可知,印加帝国国王拥有至

高无上的权力,划分四大政区进行管理,是一种集权统治;三个帝国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但都采用了集权政治的方式来进行统治,说明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一性,B项正确;题干不能体现三大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无法得出它们

有一定的渊源,排除A项;题干只体现了三个帝国具有集权政治,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古代世界普遍选择集权政治,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三个帝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而非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项。4.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注旧国旧

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带来这一变化的因素()A.推动了中枢机构的创新B.促使租佃关系的普遍化C.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

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士人早期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注旧国旧都,……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及所学可知,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这与科举制度的施行密切有关。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形成及发展,打破

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使许多出身于乡村的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隋唐时期中枢机构创新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租佃关系即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是的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

作为收益。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对乡愁的影响,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5.文学创作是时代思潮的一面明镜,社会思潮的任何一次波动都会给这面明镜带来一圈圈涟漪。晚明文人袁宏道论诗,主

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一主张()A.具有早期思想启蒙的性质B.受到西学东渐现象的影响C.宣告宋明理学地位丧失D.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

料“袁宏道论诗,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及所学知识可知,袁宏道在文学创作上主张反传统,强调个性自由,思想解放,体现了对人本身的重视,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袁宏道的文学作品体现了

对人的重视,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袁宏道不属于早期启蒙思想家,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这一主张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B项;明清时期理学仍占统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6.如表是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

(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甲乙丙丁四国可能依次是()甲乙丙丁1894年前162021895—1913年5155331914—1930年111340103A.英国、美国、法国、日本B.美国、法国、日本、英国C.法国、日本、美国、英国D.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以前(英、法、美、日本)。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前的在华银行数量最的多,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量减少,此后又有所增长,据所学可知、甲国在甲午战争前的在华银行数量最多,说明该国

侵略中国的时间最早,且占有的权益最多,一战期间英国忙于战争,放松侵华,因此数量下降,但是一战后,英国对华的资本输出又继续增加,因此甲为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在中国攫取大量特权,因此法国侵华时间较早,乙为法国,战后美国实力增强,加紧侵略中国,一战后银行数量增速较快,因此丙为美国,

丁国在甲午战争前在华银行数量少,甲午战争后到一战期间迅速增长,战后成为在华银行最多的国家,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侵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欧战,放松对华侵略,日本趁机加紧侵略中国,因此丁为日

本,D项正确;其他顺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7.严复在论及西方文化的真谛时说,“夫西洋之于学,……且其教子弟也,尤必使其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该论述意在强调()A.思想自由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学习西方【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

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夫西洋之于学,……且其教子弟也,尤必使其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可知,严复认为西方文化注重思考和怀疑精神,

表明严复意在强调思想自由,A项正确;该论述意在强调思想自由,未涉及变法图强等相关内容,排除B项;该论述意在强调思想自由,与民主共和无关,排除C项;该论述意在强调思想自由,“学习西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为《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

评价倾向频度数据。这种变化可说明()时间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1915年9月—1918年6月85次63次3次151次1918年7月——1921年4月224次125次58次407次1921年5月—1926年7月95次18

0次703次978次A.知识界对资本主义弊端认识加深B.新三民主义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由材料“1918年7月—

1921年4月”“1921年5月—1926年7月”“负面评价”“58次”“703次”等和所学可知,一战及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使知识界逐步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新青年》对民主类观念的负面评价增多,A项正确;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完全相符,且“民

众普遍拥护”说法错误,排除B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在当时中国仍有市场,排除C项;这一阶段中国的主要矛盾仍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军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图是1931—1936年中国进出口

贸易值统计表。表格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A.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改变B.民族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C.经济发展受经济危机冲击D.国民政府财力与实力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1936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并设置贸易壁垒,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影响,表现为图表中的1931—1932年进口值猛增,出口值急剧下降,

且1931—1936年间,中国进口商品贸易值一直较高,仍然处于逆差状态,C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进出口贸易值,体现不出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1931—1936年间,部分海关自主权的收回,关税税率的提高或减免与免征,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但“得到较快发展”与史实

不符,且图中数据变化也反映不出该结论,排除B项;1934—1936年出口值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得不出国民政府财力与实力增强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图为中国1949-1955年间私营工业各产值所占比重变化情况统计(%)。据此得出的结论是()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增强B.国民经济成

分构成趋向合理C.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形成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5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公私合营和加

工订货整体比重上升,私营工业自产自销比重下降,说明私营企业逐渐失去独立地位,也说明国家加大对经济的管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增强,这与国民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有关,A项正确;私营工业各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幅度太大,不能得出国

民经济成分构成趋向合理,排除B项;私营工业各产值所占比重下降,说明没有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排除C项;1956年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1981年5月

至8月,《人民日报》就“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发起了长达三个月的大讨论。讨论的话题如下,其实质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如何正确地看待“能人”(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如何正确看待雇工现象?☆如何正确看待冲破区省行政地域界限出现的跨队承

包?A.破除旧思想旧观念B.尊重民众首创精神C.发挥新闻媒体作用D.改革旧的生产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1

981年《人民日报》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讨论,涉及如何正确看待“能人”、雇工现象以及跨队承包等问题,实际上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反思和改变,对于“承包鱼塘”的讨论,针对的是对当时旧的生产关系和观念的挑战和改革,这些讨论话题的核心是突破旧有的体

制和观念束缚,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D项正确;观念之间的冲突是材料直接表现出的内容,而非讨论话题的实质,这种观念的变化反映的是改革旧的生产关系,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首创鱼塘承包的精神,而是如何看到鱼塘承包的事情,排除B项;材料虽然提及《人民日报》这

一新闻媒体,但题干问的是关于鱼塘承包大讨论的实质,而非新闻媒体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2.1990年,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

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强调农业的改革和发展()A.已经成功地实现两个飞跃B.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是方向C.以调整土地所有制为开端D.需要依靠政策和科学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

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年(中国)。根据材料“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邓小平在这里所指出的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依靠政策和科学推动,D项正确。当时第二个飞跃正在进行,还未实现,排除A项;经营规模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而不是不断扩大,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调整了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并未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3.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公民都是城邦的一部分。在教育儿童时,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再及于理性方面,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其强调教育的目的是()A.服务国家未来发展B.完善雅典民主政治C.实现公民地位平等D.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

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公民都是城邦的一部分”,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教育儿童时,

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再及于理性方面,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这有助于“适度公正、节制”等美好德行的养成,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服务国家未来发展,A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服务国家未来发展,而不仅仅是发展雅典民主政治,排除B

项;料反映的是公民教育问题,没有涉及公民地位平等问题,排除C项;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4.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位于山脊之上,以中央广场为界,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地势高,神庙、宫殿、贵族宅第聚集

于此;东区地势低,分布着普通住宅、仓库及其他设施,房子粗糙矮小。全城还建有完善的供水系统,水池、水渠皆用岩石或直接从岩体中雕琢而成,引高山泉水,供饮用、沐浴和灌溉之用。据此推断,印加()A.早期国家特征鲜明B.城市国家经济发达C.组织动员力量强大D.祭司掌握最高权

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加文明)。据材料信息可知,马丘比丘城遗址的布局较为复杂,且供水系统完善,

印加人能够在山脊之上建造复杂的建筑群和完善的供水系统,这表明他们具备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C项正确;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断,印加文明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但不能直接推断早期国家的特征,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强大国家组织能力下,对马丘比丘遗址的营造,没有涉及其经济发展水平,且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印加文明并非城市国家,排除B项;材料虽然涉及神庙,但仅据遗址中修建有神庙,不能直接得知祭祀权力的大小,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为1375年至1875年间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佛罗伦萨和中国北京四个城市中劳动者的收入除以

生活费用所显示出的生活水准差异示意图(1=仅够生存;4=收入是维持生存所需费用的4倍)。其中代表阿姆斯特丹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375年至1875年间(英国、荷兰、意大利和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荷兰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殖民霸主,阿姆斯特丹是重要的港口,1675年前后的经济水平应该是四个城市中最高的,

因而,代表阿姆斯特丹的是乙,B项正确;1875年,甲最高,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是世界工厂,伦敦是金融中心,生活水准应该是四个城市里最高,所以,甲是伦敦,排除A项;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世界,但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

侵略,割地赔款,国力日益衰微,劳动者的收入也减少,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劫掠北京,北京的生活水准应该是四个城市中最低的,所以,丁是中国北京,丙是佛罗伦萨,排除CD项。故选B项。16.英国著名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在其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自认为自

己的知识已超越人类极限的浮士德,为渴望得到无限的权力和享乐,不惜出卖灵魂与魔鬼签约,最终被魔鬼拖入地狱,留下无尽的恐惧和悔恨。作品表达了作者()A.对世俗主义的反思B.对理性社会的憧憬C.对现实政治的不满D.对思想压制的批判【答案】

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自认为自己的知识已超越人类极限的浮士德,为渴望得到无限的权力和享乐,不惜出卖灵魂与魔鬼签约,最终被魔鬼拖入地狱,留下无尽的恐惧和悔恨”和所学可

知,《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最终未能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历史真实情况,是对世俗主义的反思,A项正确;对理性社会的憧憬与启蒙运动有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是对世俗主义的反思,非对思想压制的批判,排除D项。故选A项。17.17

57年,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我们。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求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人捆在襁褓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椁里:终其一生,人都被各种制度囚禁。”卢梭的这一论断()A.

质疑和反思启蒙思想B.侧重于批判奴隶制度C.背离了人文主义精神D.重申教育的功利价值【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

期法国。根据材料“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可知,卢梭认为文明人受到各种制度的束缚,这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中理性主义的质疑和反思,A项正确;材料中卢梭认为文明人受到各种制度的束缚,并非侧重于批判奴隶制度,排除B项;卢梭的这一论断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教育的功利价值,而是对启蒙思想的质疑和反思,排除D项。故选A项。18.1781年,刚卸任的法国财政大臣雅克·内克在思考法国的财政困境时惊叹于下述事实:英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不及法国,但它竞能靠信贷来维持同法国的长期战争,这被当

时人称为“世界的奇迹”。出现这一奇迹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体制影响财政动员的效率B.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烈度差异C.工业革命刺激社会财富的增长D.殖民掠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

学内容可知,1781年的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因此能够以国家的信用力来进行借贷以维持与法国的战争,A项正确;1

781年的法国还没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此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始,而且英国是靠借贷维持战争,说明社会财富还没有得到明显的增长,排除C项;英国能够依靠借贷维持战争,并不是由于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A项。19.1834年,法国作家夏多勃里昂指出:

“欧洲正朝着民主主义飞奔……法国和英国像两个巨大的攻城槌,一再捶打旧社会行将坍塌的城壁。”就法国来看,其“捶打旧社会”的力量主要来自()A.大革命深入发展带来的震撼力B.工业革命发展产生的巨大冲击力C.工人运动造

成的社会影响力D.启蒙思想衍生的社会改造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834年(法国)。据材料“欧洲正朝着民主主义飞奔……法国和英国像两个巨大的攻城槌,一再捶打旧社会行将坍塌的城壁。”,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三四十

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冲击了传统旧社会,C项正确;大革命的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民主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涉及的是经济,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工人运动的影响,并不是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0.如表

为英国棉布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百分比变化。这一现象折射出()年代向欧美输出向欠发达世界输出向其他国家输出183060.431.87.8184029.566.73.8186019.073.37.718809.882.08.219007.186.36.6A.海外

市场对英国经济至关重要B.垂直性国际经济分工不断深化C.统一世界市场向全球各地拓展D.欧美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数据

变化可知,从1830年到1900年,英国棉布向欧美输出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向欠发达世界输出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垂直性国际经济分工不断深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际分

工,非海外市场对英国经济至关重要,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正式形成,非拓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欧美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排除D项。故选B项。21.殖民时代的西属拉丁美洲,来自西班牙的破产地主、批发商人暂居此地,却垄断了政治、经济和教会的高级职务,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压榨、排斥“

克列奥人”——本地出生的白人后裔。尽管后者人数是其10倍,但在160位总督中,克列奥人只有4人。据此可知当地()A.由宗主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B.存在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C.潜藏脱离宗主国独立的火种D.形成了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答

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美洲。根据材料“来自西班牙的破产地主、批发商人暂居此地,却垄断了政治、经济和教会的高级职务,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压榨

、排斥‘克列奥人’——本地出生的白人后裔”及所学可知,克列奥人(西班牙移民的后裔,即土生白人)世代繁衍在拉美殖民地上,长期剥削殖民地下层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中的上层分子掌握了殖民地的大部分土地和一部分矿场,是殖民地新生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集团的核心。然而,克列奥人在政治、经济及社

会生活方面都受到半岛人(来自西班牙的封建贵族、没落地主、高级官吏等)的歧视、排斥和打击,说明克列奥人仇恨殖民当局,这为拉美脱离宗主国独立埋下了火种,C项正确;殖民时代的西属拉丁美洲由西班牙国王任命总督进行管理,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拉美地区的种族歧视问题,

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克列奥人与西班牙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未涉及拉美地区等级分明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2.如图为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1919年1月23日创作的漫画《大熔锅》。该漫画揭示出()画

面中,威尔逊持一瓶“蜜油”(Sweetol)倒入盛满刀枪剑戟,上写“和平浓汤”(Peacesoup)正被烈焰烹煮的大熔锅中。左边意大利紧抱“国家利益”的罐子,置之不理。右方有着同样罐子的英、法正在窃窃私语。身材瘦小的澳大利亚却面露惊异和惶恐A.英法主导战后国际格局B.战后和平秩序的脆弱

性C.欧洲各国利益分歧严重D.一战具有非正义的特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世界)。首先看画面,威尔逊试图将“蜜油”倒入盛满刀枪剑戟的大熔锅,想要煮出“和平浓汤”,这暗示着巴黎和会构建和

平的努力。再看左边的意大利紧抱“国家利益”的罐子置之不理,说明意大利更关注自身利益,而非和平构建。右边的英、法在窃窃私语,可能在谋划自身利益,而非真心投入和平。身材瘦小的澳大利亚面露惊异和惶恐,反映出一些国家对这种和平构建的不确定和担忧。综合整个画面,各个国家都在围绕自身利益

行动,这充分揭示了战后和平秩序的脆弱性,因为各国利益分歧严重,难以真正达成稳固的和平,B项正确;仅从这幅漫画不能明确得出英法主导战后国际格局,排除A项;依据图画可知各国利益分歧严重,题干问的是欧洲各国利益分歧

严重背后的本质,C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C项;漫画主要体现的是各国在和平构建中的态度和利益分歧,而非强调一战的非正义特性,排除D项。故选B项。23.1922年、列宁指出、“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这种

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第一,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习做生意,这对我们是必要的。第二,如果我们认为必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这一主张()A.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原

则B.力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C.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D.为工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苏俄。根据“1922年”、“我们在设法建

立合营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可知,此时的苏俄意图引进外国资本来发展经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应该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以国家的形势利用商品货币政策发展经济,带有国家资

本主义的色彩,A项正确;此时的苏俄是要发展经济,而不是要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排除B项;此时苏俄的经济是独立的,列宁并不是在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排除C项;列宁的这一主张并不是在强调工业化建设的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24.1

9世纪上半期,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阶段,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以上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亚洲国

家民族意识的高涨B.亚洲地区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C.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D.民主启蒙思想在亚洲地区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至20世纪的亚洲。根据材料“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

运动从自发斗争走向大觉醒时代”及所学可知,亚洲|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从而推动民族民主运动不断发展,C项正确;“亚洲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涨”对民族民主运动有推动作用,但不是主要因

素,排除A项;“亚洲地区先进政治人物的推动”并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项;“民主启蒙思想在亚洲地区传播”对民族民主运动有推动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25.【危机孕育转机,创新推动发展】材料一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

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列宁曾经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格罗兹内和

巴为俄国重要产油区),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材料二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

极端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另一种比较激进的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

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伯恩斯《罗斯福:狮子与狐狸》材料三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

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并进一步说明邓小平与列宁对于“市场”在认识上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并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三位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启示

,【答案】(1)突破:理论上:都摆脱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束缚,将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并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实践上: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定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邓小平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同之处:列宁认

为市场依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他只是在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而邓小平则认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也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2)创新之处: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全面干预经济运行,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新模式。启示:①危机之中常孕育着转机,信心和勇气是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②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③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苏联和中国)。第一小问是突破,理论上:据材料一

“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与材料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

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可知,都摆脱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束缚,将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并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实践:列宁:结合所学从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定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的角度说明。邓小平:结合所

学从邓小平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角度说明。第二小问是不同,列宁:结合所学从列宁认为市场依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角度分析。邓小平:据材料三“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可知,认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也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美国、苏联和中国)。第一小问是创新,据材料二“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

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可知,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全面干预经济运行,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第二小问是启示,结合所学从危机之中常孕育着转机、信心和勇气是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是解决

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角度分析。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间的全球史”近代以来,英国的时间概念经历了国家化和全球化的过程。片段一时间国家化1675年,英国建立了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负责测量经度。1714年,英国政府成立“经度委员会”,提供奖金

及专利来征求准确测量经度的方法。1735-1761年,哈里森发明精确的海钟,以时间测量经度(1小时对应15度),经度诞生。从此,英国的舰船能够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1771年,英国工厂主阿克莱特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本人急需两名精通机械零部件设计业务的钟表匠,同时诚聘熟悉轮齿啮合连接业务的技术人

员若干名。”1798年,英国钟表匠发起抗税请愿活动,他们认为:“棉纺业和毛纺业完全受惠于钟表制造工匠……”1840-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片段二时间全球化1864年,通过连接格林尼治时钟的电信电缆,开普敦鸣放正午

炮,传达英帝国时间。1884年,华盛顿国际天文学家代表大会召开,法国人强调中立原则来反抗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权威地位,并联络其他国家反对英美发起的决议,但大会最终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成为世界计

算时间和空间的起点。1924年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美】奥格尔《时间的全球史》(1)根据片段一、分析英国能完成“时间国家化”的原因。(2)根据片段二、指出英国推进“时间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矛盾。(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谈谈你对“时间的全球史”的认识。【答案】(1)原因:英国政府政策的支持;科学家的努力;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2)矛盾: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强国,英法两国是竞争对手,拥有

制定时间标准的权利,法国打击英国霸权;英国拥有较多的殖民地,在殖民地推行“时间全球化”会遭到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的反抗。(3)认识:对时间的掌握象征着权力,制定时间体系和发布时间规则,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时间标准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国家实力较量的过程,把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本初子午线,以格林威

治时间作为世界各地的参考时间,实质是英国霸权地位的具体表现。【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19世纪中叶(英国)。据材料“1714年,英国政府成立‘经度委员会’,提供奖金及专利来征求准确测量经度的

方法。”得出英国政府政策的支持;据材料“1735—1761年,哈里森发明精确的海钟,以时间测量经度(1小时对应15度),经度诞生。”得出科学家的努力;据材料“1771年,英国工厂主阿克莱特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本人急需两名精通机械零部件设计业务的

钟表匠,同时诚聘熟悉轮齿啮合连接业务的技术人员若干名。’”得出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据材料“法国人强调中立原则来反抗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权威地位,并联络其他国家反对英美发起的决议

”得出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强的国,英法两国是竞争对手,拥有制定时间标准的权利,法国打击英国霸权;英国拥有较多的殖民地,在殖民地推行“时间全球化”会遭到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的反抗。【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知对时间的掌握象征着权力,制定时

间体系和发布时间规则,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时间标准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国家实力较量的过程,把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本初子午线,以格林威治时间作为世界各地的参考时间,实质是英国霸权地位的具体表现。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本英文书的要素材料书籍不仅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和传播的

载体,而且书籍本身也留下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浓厚印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本现代的英文书。它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厘清了这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相关情况见下表。英国西欧大陆内部的传播中介传播者原创者英文字母(公元7世纪)如尼

字母(公元2世纪)拉丁字母(公元前7—公元前3世纪)←希腊字母(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字母(公元前11世纪中叶)←西闪族字母(即原始迦南字母,约公元前19世纪中叶)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2700年)造纸术(1494年)法国(1189年)←西班牙(1150年)←摩洛哥(11

00年)←埃及(10世纪);瑞士(1350年)德国(1312年)←意大利(1276年)←阿拉伯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中叶)古代中国(公元前2世纪)页码(数字,13世纪后期)其他西欧大陆国家(公元10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穆斯林西班牙(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数字(公元8世

纪后期)成熟印度数字(公元8世纪)←笈多王朝数字(公元4—6世纪末)←婆罗米数字(公元前3世纪)印刷(1477法国←意大利←德国(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德国、意大利等阿拉伯帝国(14世纪)波斯(13世纪末14世纪古代中国(公元前7世纪)年)欧陆国家(1

5世纪前期,雕版印刷)初)中国西北少数民族(9—10世纪;木活字12—13世纪)——徐善伟《全球史视域中的一本英文书——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本英文书要素”设计一个主题,并说明你的

理由。(要求:多角度、多层次涵盖材料提供的信息;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答案】作答层次要求层次1:简单罗列材料中的显性信息,来进行主题设计的合理解释;层次2:从单一角度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做出合理解释;层次3

:从多个角度综合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做出合理解释;【示例1】主题:一本英文书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理由:书籍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一本英文书所涉及到的要素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均是古代世界文

化交流的成果。从古埃及象形文字开始,历经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发展,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现在通用的英文字母。造纸术由古代中国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大陆后不断发展、成熟。页码使用的数字从古代印度数字发展而来,历经阿拉伯人、西班牙人传播,在13世纪成为相

对固定的页码符号。中国的印刷术一路向西传播,到15世纪西欧的印刷术成熟。一本英文书的各基本要素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性、共存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示例2】主题:现代英

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理由:中华优秀文明成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中国汉代发明的造纸术,一方面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另一方面经埃及传入西欧,到15世纪末,用于书籍的印刷术在欧洲成熟。中国隋唐时期发明

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后经波斯、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欧各地,15世纪后期西欧印刷术在书籍出版中得到发展。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体现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

化自信。说明: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各个古代文明成就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中介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折射了阿拉伯人对文化的贡献;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

素在西欧内部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地中的海沿岸国家对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传播做出重要贡献。【解析】【详解】根据问题要求涵盖材料提供的信息,可得出层次1:简单罗列材料中的显性信息,来进行主题设计的合理解释;层次2:从单一角度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

做出合理解释;问题要求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还要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可得出层次3:从多个角度综合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做出合理解释。本题要求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本英文书的要素”设计一个主题,所以主题应围绕材料中所给的英文书展开。【示例1】主题:

由表格的出处可得出主题:一本英文书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理由: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书籍不仅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可得出书籍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据材料“书籍本身也留下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浓厚印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本现代的英文书。它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英文文

字、纸张、页码、印刷。”可得出一本英文书所涉及到的要素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均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成果。结合表格中关于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这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进行说明。比如从古埃及象形文字

开始,历经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发展,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现在通用的英文字母。造纸术由古代中国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大陆后不断发展、成熟。页码使用的数字从古代印度数字发展而来,历经阿拉伯人、西班牙人传播,在

13世纪成为相对固定的页码符号。中国的印刷术一路向西传播,到15世纪西欧的印刷术成熟。最后与论题相呼应,可以陈述为一本英文书的各基本要素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性、共存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

程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示例2】结合表格内容可知现代的英文书涉及到的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得出主题: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理由: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等优秀文明成果对现代英文书要

素的作用。比如,中国汉代发明的造纸术,一方面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另一方面经埃及传入西欧,到15世纪末,用于书籍的印刷术在欧洲成熟。中国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后经波斯、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欧各地,15世

纪后期西欧印刷术在书籍出版中得到发展。最后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当今进行升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体现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此外还可以从其他角

度论述,但主题必须围绕“一本英文书的要素”,论据则需要结合表中信息进行。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各个古代文明成就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中介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折射了阿拉伯人对文化的贡

献;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在西欧内部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地中海沿岸国家对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