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周考(3.29)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共(4)页,836.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d9e7e850daa58c281c581945dcae9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川绵外高2020级周考历史学科(3.29)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出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涂或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一、选择题(共20题80分)1.宋初,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到1067年,自耕农数量为980万户,占农户的69%。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政府税率较前代低B.租佃经济非常发达C.庄园经
济走向破产D.小农经济得到发展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下表是新时
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C.美苏对峙是冷战的主要表现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4.有学者说、冷战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此言冷战时代确是个“漫
长的和平时代”。此观点意在强调A.冷战是美苏实力均衡的结果B.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C.美苏顺应了和平时代的潮流D.美苏在冷战中能够保持理性5.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汉代铁犁铧文物的分布状况表。它反映了汉代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西汉238541347—东汉467
954113829A.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动B.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C.先进生产方式不断拓展D.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6.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
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主要反映了A.美苏之间出现冷战B.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C.两大阵营开始对立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7.美国马歇尔计划实行的两年零九个月中,美国对西欧的全部援助中有88亿美元用于采购国内货物,具体情况见表(单位:亿美
元)。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原料和半成品粮食、饲料、化肥机器和汽车燃料烟草等其他物资28.1627.2815.8412.324.4A.为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物质基础B.为美国过剩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C.使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市
场D.缓和了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危机8.下表据《通考·田赋考四·历代田赋之制》整理而成。据此可推知年代户数垦田亩数每户平均亩数976年3,090,504295,332,06095.5996年4,132,576315,525,12576.31021年8,6771677524,758,43260.
51066年12,927,211440,000,000341083年17,211,713461,655,00026.8A.土地经营方式变化成为可能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政府重视保护小农经济发展D.土地兼并导致人均亩数减少9.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兴修的重要的水利工程。图中①②③④分
别为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A.缘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推动了各地联系的加强C.促使经济重心日益南移D.影响了各国的兼并战争10.二战后,德国分裂为东德与西德,但两德并非完全隔绝。1970年东德赴西德访问人
次为105万,1988年增加至674万次;两德电话通话次数由1970年的70万次增加至1988年的4000万次。这带来的影响A.交流扩大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西德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东德C.两德掌握了双边关系的自主权D.民间交流突破了两国政治界限1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
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节气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
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12.唐政府要求各地方官员辖区内不能有田畴荒芜,同时规定拥有土地的农户也不得撂荒,否则就要治罪。这些举措A.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B.调动了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C.
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13.如表是有关清朝时期赋役制度变化的情况,这一制度的变化时期内容清朝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
,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康熙年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A.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加强B.彻底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现象C.
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农村出现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14.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这体现出()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C.世界
多极化趋势出现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15.有人指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商朝已出现,到西周时已发展成熟。在这一制度下A.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B.私人可以转让土地C.受田者只有土地使用权D.庶民不受贵族剥削16.观察下列图片,从图
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17.东汉庄园经济的生产经营内容,从考古资料中能证明的有农业中的谷物栽培、池塘养殖、畜牧养禽、蚕桑果木;手工业中的
纺织、采矿、冶炼、制盐、农具、车辆、陶器制造、粮食加工、酿造等。据此可知,东汉庄园A.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B.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C.内部商品交换频繁D.抑制了土地兼并的问题18.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一文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
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其原因有①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摆脱美国控制②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③中国实力增强,苏联威胁消失,中美之间战略需求出现变化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
④D.①②④19.在美国积极努力下,棒球被列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项目。美国国务院还组织来自美国棒球大联盟和美国棒球名人堂的球星赴墨西哥城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为当地年轻人辅导棒球。美国采取这些举措旨在A.与苏联
争夺中间地带B.增进跨地区文化交流C.增强自身的“软实力”D.推动北美自贸区形成20.下列事实之间,因果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原因(条件)结果A唐朝时,国家实行租庸调制均田制正式建立B北宋时,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纳钱代役宋朝停止
两税法的实施C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白银流通量增加一条鞭法规定赋税折银征收D清朝雍正帝统治时,实行摊丁入亩政府开始征收定额丁银A.AB.BC.CD.D二、材料题(共1题20分)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的
变化令人瞩目。请你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1(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图2(两伊问题美国在运球)(1)图1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基本因素有哪些?(8分)(2)有人认为在图1反映的局势下,“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以
说明。(6分)(3)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表现的认识。(6分)川绵外高2020级周考历史学科(3.29)历史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DCBBA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CCDABCC1.【答案】
D从自耕农数量大幅增加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耕种自己土地的小农经济得到发展,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税率的变化,排除A项;自耕农数量增加与租佃经济没有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庄园经济的变化,排除C项。2.【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大量荒地被开垦,提升了土地使用率,促进了土地私有化,提高了农作物产量;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所以①②④正确,故选C;铁器的使
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井田制瓦解,动摇了周王朝统治,而不是强化,所以③错误,故排除ABD。3.【答案】B由材料“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可知冷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故选B项;1947年
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材料强调冷战的原因而非表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冷战爆发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D项。4.【答案】D根据“冷战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漫长的和平时代”可以看出,双方在冷战时期
都保持了克制与理性,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冷战的原因,排除A;材料并没有强调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故B项不是主旨,排除B;美苏冷战本身就不是顺应和平潮流的体现,排除C。5.【答案】C根据材料显示的两汉时期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可知汉代铁犁铧得到推广,农业生产
力有一定的发展,生产方式不断拓展,C项正确;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A;材料仅涉及五个区域,不足以说明汉代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B项错误;铁犁铧的推广是农业生产领域的进步,而非手工业领域,排除D。6.【答案】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
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自成立以来,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
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因此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动态的过程,D错误。故选B。7.【答案】B美国援助西欧的资金最终都用于采购美国国内货物,说明马歇尔计划
在扶持西欧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为美国过剩的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故选B;表格信息没有体现欧洲的联合,不能说明西欧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排除AC;此时的西欧是因为战争原因遭到削弱,并没有遇到经济危机,排除D。8.【答
案】A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平均土地占有量不断下降,说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而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增长,因此大量农民成为了佃农,租佃经经营的方式逐步发展与普遍,这也为土地经营方式变化成为可能,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
南北,排除B;材料与政府态度无关,排除C;人均土地下降与人口增长也有关系,并不一定是土地兼并,排除D。9.【答案】D根据所学可知,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增强了各自的实力,影响了各国的兼并战争,D项正确;修
建水利工程,并不是为了保护生态,排除A;水利工程与各地联系没有关系,排除B;春秋没有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10.【答案】A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电话交流都有利于加强两德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后来两德的统一奠定基础,故选A;仅根据
两德间的交流无法说明洗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懂得,排除B;冷战格局下两德没有掌握双边关系的自主权,排除C;D项与题意无关,无从体现,排除。11.【答案】B《荀子·王制》突出农业生产对气候的重视,《农书·粪田之宜》突出农业
生产对用肥的重视,《吕氏春秋·上农》《齐民要术》强调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搞好农业生产,四则材料综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A、C两项仅仅强调了某一个方面,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答案】D本题考查唐朝的经济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官
员和农户均不能使土地荒芜,否则就要治罪,这是用强制手段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唐朝政府重视农业,这并不一定会阻碍工商业的发展,故排除A项;政府禁止土地荒芜不一定能起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
性的作用,故排除B项;政府禁止土地撂荒的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并不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故排除C项。13.【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是政府控制人口的手段之一。从康熙年间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到雍正年间“摊丁入亩”,把丁税平
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减轻了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有利于人口增加,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C正确;摊丁入亩减弱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排除A;摊丁入地只是将丁税平摊至田赋中,而赋役还包括除丁税外的其它项目,因此摊丁入亩不能解决赋役
不均问题,故排除B;摊丁入亩后不再征收丁税,农民无必要隐瞒人口,故排除D。14.【答案】C根据材料“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并
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逐渐要求摆脱美国控制,体现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解体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故A项错误;随着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集团组织的出现
,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B项错误;当今世界的格局并未明朗,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错误。15.【答案】C根据所学,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井田制是公有的,井田制之下受田者只有土地使用权,C项正确;商周时期已经不是氏族时代,排除A;私人不能
转卖,排除B;庶民是受贵族剥削的,排除D。16.【答案】D图片中所涉及到的都是农业生产工具,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所以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ABC选项的内容,所以ABC错误。17.【答案】A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庄园
内部农业和手工业种类齐全,具有很强的自给自足性,故答案为A项;东汉庄园属于大地主所有,内部耕作的农民并不是自耕农,排除B项;东汉庄园内部存在商品交换,但并不频繁,排除C项;东汉庄园没有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排除D项。18.【答案】B材料描述苏联
的解体,对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而言不是胜利是灾难,以此说明对美国控制世界不是有利而是有害。①③④都是对美国企图建立单边世界制约的因素,B符合题意;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20世纪80年代,和材料中苏联解体时间不符
,排除②,ACD错误。故选B。19.【答案】C美国大力推广棒球项目,是为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扩大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苏联已于1991年底解体,排除A项;棒球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与跨地区文化
交流无关,排除B项;这些举措与北美自贸区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20.【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条鞭法规定赋税折银征收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白银货币化,C正确;均田制是在北魏时期确立的,A排除;两税法仅推行于唐朝,B错误;摊丁入亩的实行废除了地丁银
,D排除。故选C。21.【答案】(1)信息:美苏争霸(或两极格局)原因:美国综合国力强大;二战后苏联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空前提高;西欧国家衰落;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美苏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的对抗;西德与东德的对立;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
对峙等。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3)信息:两极格局解体;一超多强局面出现;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受到诸强国的制约。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经济状况好转,国际地位改善;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及影响日益提
高;第三世界崛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