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答司马谏议书》课件41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共(41)页,13.72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d9dde86caa2ddafe2b174ec8ec1d25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司马光当时任谏议大夫。◆“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解题《答司马
谏议书》御史: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提醒皇帝不要犯错,并且督促其犯错之后要勇于改正img-16172026052117ae7039dbacac9dd5e8fecd816e30b80知识拓展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
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作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作书写、记载讲,如“明初四杰”之一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赌输赢的人的故事;➢书是古代的一
种文体。作奏章、奏议讲,如秦李斯《谏逐客书》。知识拓展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实行变法。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
。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变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写作背景王安石变法变法触动了谁的利益
?详解变法全过程!【王安石变法】第六期_哔哩哔哩_bilibili必要性:积贫积弱。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赠送辽、西夏岁币,政费繁多。百姓因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赋税徭役加重而奋起反抗。因循守旧、选官不当、治官不严、择将无能
等各大弊病。皇上是源头:立下“雪数世之耻辱”之志,效仿法家改革旧制、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改革阻力大:三朝元老富弼主张“二十年口不言兵”打击了皇上强兵的想法。另外当年的老臣也都沾染着仁宗因循守旧的习气。王安石变法均输法——专门设置一个“总发运使”常平仓法——青苗法:“农业贷”,把钱
借给农民,使其度过凶荒岁月。最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好处:1.救济百姓,减轻负担(高利贷没有那么严重了)2.抑制土地兼并3.增加财政收入强聒(guō)卤莽(lǔmǎng)见恕(shù)拒谏(jiàn)怨谤(bàng)难壬人(nànrén)不恤(xù)盘
庚(gēng)胥怨(xū)度义而后动(dúo)会晤(wù)初读正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某:草稿中用以指代本人名字承蒙您赐教,指来信私下交往常常持方法、主张缘
故安石启: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好的日子很久,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啊。部编版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0张PPT)第一段翻译判断句这句话中,作者暗含了几层
意思?昨日蒙教礼貌性套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拉近情感距离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点明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态度坚定这三层意思集中在一句话里显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不伤感情,态度坦
率。思考问题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争论不休被理解,“见”表被动同“辩”,分辩又考虑看待,对待书信往返粗疏草率;卤,同“鲁”详细希望原谅我;“见”用在动词
前表示对我怎样。或许,可能虽然想要(向您)勉强解释,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给您写了回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古汉语中“见”的常见用法1.和“看”
有关2.同“现”3.表示被动,可译成“被”。和“于”连用也表示被动,组成“见……于”格式。例: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廉颇蔺相如列传》)4.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如何,可译
成“我”。例:慈父见背。(《陈情表》)“见谅”①冀君实或见恕也。(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②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1、《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段阐明写信原因和目的。①“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政见不合②“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变法不被理解③“具道所
以”写信目的:回应司马光的抨击,陈说推行新法的缘由,希望得到理解。整体感知2、我们从中看出二人关系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关系好朋友+老朋友决裂?出处“游处相好之日久”,“蒙君实视遇厚”志向不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补充材料王安石和司马光
的关系:“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朋友司马光把自己当作王安石的“益友”,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写信,陈述自己对于老友主导的这次政治改革的不同意见:“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于私尽朋友之谊,于公推心
置腹,可谓光风霁月,贤者情怀。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发语词名义和实际特别辩明根本道理教导我招致怨恨毁谤读书人所要争论的问题,特别是在“名
称”与“实际”是否符合。如果名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
恨和非议。部编版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0张PPT)第二段翻译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
也。认为君主修正议订相关部门不算是施行古代圣贤之君整理财政批驳排斥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本来预先状后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把它递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
张,以此来兴利除弊,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利;批驳荒谬言论,排斥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我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整体感知二、第二段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的观
点是从什么道理出发的?(立论的依据是什么?)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名实之辩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得理”取决于名实相符。如果不符,那么名义说法则站不住脚;意为司马光所说的名实不符,所说的内容是站不住脚的。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司马光的观点王安石增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
生事扰民设法生财,与民争利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对于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如何辩驳?立论依据:名实之辩司马光的观点王安石的反驳(第二段)核心观点侵官具体理由生事具体理由征利具体理由拒谏具体
理由怨谤具体理由“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先立后破,为变法正名为自己寻找改革势在必行的道义依据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助人主遵先王谋天
下思考: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①思路清楚、逻辑
明晰【辩论高手】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司马光的言辞攻击、指责非难王安石完美防守守中有攻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
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得过且过顾念、忧虑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思量、考虑那么形容声势浩大或凶猛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不仅计划缘故考虑适宜认为正确值得反悔的地方第三段
翻译形作动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责备油膏和雨露,这里指“施恩惠”的意思。应当第一个“事”:动词,办(事)前人创立的老规矩知
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如果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么我知罪;如果您说我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名作动名作动
王安石的反击(第三段)反击1反击2反击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保守派的思想根源举例论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表达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剖析改革遭遇抵制的深
层原因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后世对这三句话多
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缘由不胜小,谦辞,指区区之心结尾:书信常规的结束语,不失赠
答之礼。没有机会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部编版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0张PPT)第四段翻译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二、驳斥谬论解释原因四、
书信常规的结尾驳“侵官”驳“生事”驳“征利”驳“拒谏”受命于人主议修于朝廷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辟邪说难壬人为天下理财三、指出保守派思想根源,表达自己坚持改革的决心反对派反对新法答司马谏议书结构梳理➢“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
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
之”。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那为何又会受到反对声?初衷是好的,但只是止步于理论弊端:1.实际增加了百姓负担。如拿到青苗钱需要贿赂官吏。2.强行摊派青苗钱,导致人怨天怒官吏的政绩考核,官吏为了政绩不得不把青苗钱强行摊派给百姓。实际上官吏更希望把青苗钱
摊派给一个富户,而不是放给那些真正需要求助的百姓,原因是这些富户能保证在期限之内归还,而百姓归还不起的话会影响到政绩。但问题是,富户并不需要青苗钱,官府强行摊派给他们只是让他们白白向官府支付利息。3.连续
灾伤,朝廷无力解决熙宁六年(1073年)的那场旱灾就是这种情况,从熙宁六年(1073年)至次年三月连续十个月没下雨,大量借了青苗钱的百姓连续两料无力归还,债台高筑,被朝廷逼债,最终出现卖祖产流落街头的情况。究竟是青苗法的问题还是官吏的问题?从
青苗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其根源不是青苗法本身,而是在于吏治。在四分利的基础上给百姓增加负担的是官吏,不顾朝廷法令强行摊派青苗钱的也是官吏,百姓无力还款时暴力催收的还是官吏。官吏的不称职和腐败使得青苗法越实施越走样,到最后成了扰民之法。所有人都把问题归结于王安石身上,对地方官违法执行视而
不见。宋神宗和王安石也明白问题所在,却并未采取过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对违法强行摊派、官吏腐败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等。事实上,王安石变法时把顺序搞错了,应先整顿吏治,再逐步推行变法。但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官吏对变法的阻碍普遍存在,基
于法不责众的原则,宋神宗也拿这些官员没办法。即便是处罚也只是重拿轻放,顶多就是贬官调任,再者宋神宗也不可能把这些地方官员都贬职。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的特权,同时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
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甲法和青苗法),因而激起了朝中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人物的强烈反对。在这场新旧党之争中,不少人深受其害,如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便是这次党争的牺牲品,王安石本人
也为这场改革背负了不少骂名。王安石变法变法的不利影响《与王介甫书》司马光立场:“自信太厚”“用心太过”“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弊,亦不浣濯。”——叶梦得《石林燕话》不修边幅的王安石据说王安石从来不换洗其长袍,一般是其同僚在一定
时间邀他去澡堂偷偷将其旧袍换掉,而他每次洗完澡出来,也不曾注意到自己的衣袍被换了,不管怎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一次宴会,王安石将摆在其面前的鹿肉丝吃了精光,同僚便告诉其妻王安石爱吃鹿肉丝。王妻甚感意外,便叫同僚们下次宴会时将其鹿肉丝放得离他远点,将其他菜放在他面前,结果王
安石又将他面前的菜吃个精光,浑然不觉桌上有鹿肉丝。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其外在。----林语堂聊聊王安石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
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tè],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苏洵《辨奸论》保守派眼中的王安石不近人情,是奸恶的表现拗相公王安石王氏《三经新义》曾自命为经典的唯一解释人,作《三经新义》用以代替过去经典名家疏解。在他当权之时,科举考生必读其《三经新义》,考生的意见
如果与宰相见解小有出入便会因之落第。王氏字源学他的字源学,只是字的结构与来源研究,不是用比较方法,而是凭个人想象。“鸠”乃其狂妄自负、固执己见之表现!偏激、刻薄这样的个性或许为他日后改革的失败埋下了一些隐患。作者不分青红皂白,
将反对意见统统斥为邪说,把反对者视为壬人,而作为不必听纳的理由,如此说来,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不都成了所谓巧言令色的人。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王安石《送孙正之序》王安石的人生信条当下流行什么就认为什么是对的,这种人是普通人;自己认为对的就
坚持己见,这种人是君子;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不是自私自负的表现,是因为圣人之道在里面。---王安石《送孙正之序》为圣人之道,不顾众议,锐意改革!王安石的人生信条王安石年轻时曾为韩琦的僚属,因勤于读书,常
至深夜,次日上班往往不及盥洗,韩琦以为夜饮放纵,就语重心长地劝其趁年轻多读书,好好把握自己,王安石一言不发,离开后抱怨韩琦不了解他,从此一直心存疙瘩。后来韩琦了解其贤名,欲予以提拔,王安石坚辞不屈。变法时,因政见不合
,王安石在日记中多次诋毁韩琦。王安石的反目之快是时人所不能容忍的,如欧阳修、韩琦、富弼都是他的师长辈,对他也多有赏拔之恩,是当时士林的旗帜,变法伊始就被王安石统统斥为奸人。刚愎自用,倔强不屈《上神宗皇帝书》保守派中的王安石苏轼的控诉政治上被孤立推行新法过于急躁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合理意见
,及时调整不合理之处小结王安石作为改革派,不规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是责任担当;司马光是保守派,担心变法过于激进,危及百姓国家,是责任担当;苏轼仕途一次受挫因反对变法,二次受挫因支持变法,是责任担当。为人臣者,胸怀国家
,心系百姓,不以政治站位论成败,但以政治追求论高低。时隔十五年,67岁的司马光回到了开封。他进京这一天,万人空巷,场面堪比一线明星演唱会。司马光可能从没恨过王安石,他要推翻的只是新法,因为他亲眼见过,百姓因新法而受苦。他们二人都自以为占据了道德的高地,也许,王安石只在意新法
的好,而司马光只看到新法的恶,他们各自的执意改革,都是为了大宋。司马光的改革与守旧,从来就不是为了自己。司马光的五点责难熙宁变法第二年(1070年),司马光以书信的形式从五个方面针对刚开始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向王安石提出
反对意见。这五个方面,第一是“侵官”,主要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第二是“生事”,主要是“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第三是“征利”,主要是“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
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第四是“拒谏”,主要是“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
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第五是“致怨”,主要是“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以此要求王安石废除新法,恢复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