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统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 复习单元知识检测 第六单元.docx,共(11)页,55.67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c2da982266ade8977826117d03b95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单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公孙衍(yǎ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B.百里奚(xī)曾益(cēng)拂主(bì)冀州(jì)C.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迁(yū)荷担者(hé)
箕畚(běn)D.孀妻(shuāng)始龀(chèn)穷匮(kuì)一厝(cuò)2.下列文学常识以及相关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贵不能淫》—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B.《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寓言C.《周亚夫军细柳》—《史记》—列传D.《饮酒(其五)》—陶渊明
—东晋诗人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出自这部史书。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4.默写。(1)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其五
)》】(2)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3)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4)。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5)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中,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陶渊明的“,”中,一捧菊,一抹情,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6)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能使人联想到杜牧在《赤壁》中的诗句“,”。(7)《春望》中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对时局的感伤和亲人的思念的诗句是“,”。5.默写。(1)芳草长
堤,。(欧阳修《采桑子》)(2)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如梦令》)(3),倚清秋。(朱敦儒《相见欢》)(4)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5)朱敦儒的《相见欢》中表现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表达强烈的亡国之痛的词句是:,,?。(6)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构成“
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7)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且蕴含自然变迁更替哲理的名句是:,。(8)欧阳修在《采桑子》中,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的词句是:,。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新“愚公移山”》。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
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答:(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开出相应的“药方”。答:7.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答:(2)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答:(3)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
阕前两句所写的梦境。答:(4)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观
点是什么?答:(2)体会诗人借历史故事所抒发的情感。答:(3)这首诗歌是一首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妙在何处。答:(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颔联的画面。答
:(3)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答: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2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的“结庐”“日
夕”分别是什么意思?答:(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答: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富贵不能淫(节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
:“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
,“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独行其道B.其真无马邪?C.帝感其诚D.其词日:“孔曰成仁,孟云取义。”(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
之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译文:(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答: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②管夷吾举于士③舜发于畎亩之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3)短文先从正面论述,在列举了六个从卑微贫穷到成为圣君贤
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4)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一个事例验证这个观点。14.阅读下
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
,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1)解释下列句中加
粗的词。①军中闻将军令②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①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译文: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译文:(3)本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答:(4)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
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答: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
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署易节,始一反焉。[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
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
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幕,已至半山矣。[注]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杂然相许③是山余亦未登④向吾远游冀、雍(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译文:②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译文:(
4)这两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答: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曾zēng益2.答案:C解析:《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邹忌讽齐王
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出自这部史书”表述有误,《周亚夫军细柳》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4.答案:(1)心远地自偏(2)城春草木深(3)甲光向日金鳞开(4)九万里风鹏正举(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答案:(1)隐隐笙歌处处随(2)沉醉不知归路(3)金陵城上西楼(4)惊起一滩鸥鹭(5)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6.答案:(1)我国自然资源被无节制地开发
。(2)对自然资源要科学利用,合理开发。7.答案:(1)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做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对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的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
寻求出路。(2)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
境,想象的翅膀却带她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3)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
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8.答案:(1)意思: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
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可能会被重写。观点:周瑜的胜利是由于他的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2)这首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3)意在说明要想建立一番事业,
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人物也一样无能为力。9.答案:(1)示例一: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严阵以待,气
氛异常紧张的情景。示例二: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示例三:在色彩和形象上,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渲染了紧张气氛。(2)示例:悲壮的号角
声在深秋的天空中响起,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3)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10.答案:(1)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而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
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11.答案:(1)建造房舍;傍晚(2)在美好的
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12.答案:(1)B;(2)A(3)D(4)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
而死。(5)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解析:(1)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
其”是副词,表示反诘。译为“岂,难道”。(2)“移”在这里是“改变,动摇”的意思(3)“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乙文参考译文]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挂在衣带间。那文辞写
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集市时,神情得意,如往常一样,围观的人多得像
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13.答案(1)①奋起,指有所作为②狱官③兴起,
指被任用;(2)①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②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祸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因此灭亡。(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示
例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示例二: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14.答案:(1)①听从②过了不久(2)①我们将军有令(命令说):“在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书。”②皇上因此而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尊敬,派人致意,表达问候。
(3)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4)不矛盾。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15.答案:(1)①苦于②赞同③这④先前(2)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3)①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换牙,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②他们越过钱塘江,横渡过长江,走到了泰山的
北面。(4)人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