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709.000 KB
  • 2025-02-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共(21)页,709.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fade2d251a0a1045baccb35b383f8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8-20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人类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说明()A.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B.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C.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答案】C【解析】达尔文在发表

的著作《人类的由来》中提出,人类也是进化的产物,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的胚胎发育开始于()A.卵细胞的形成B.精子的产生C.子宫内D.受精卵的形成【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起点.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据此解答.【详解】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

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不能说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婴儿开始的。【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3.青春期是指()A.身体不再生长的时期B.

生殖器官不再发育的时期C.性器官发育和性成熟的时期D.身体完全发育成熟的时期【答案】C【解析】青春期发育的最明显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24.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答案】D【解析】【分析】食

物中含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其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详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

收的主要场所,原因是小肠中具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多种消化液,淀粉、蛋白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分别被彻底分解为可吸收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同时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

于吸收营养物质,因此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点睛】熟知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5.汗液流进嘴里,尝尝,有咸味,这是因为汗液中含有()A.蛋白质B.无机盐C.

葡萄糖D.脂肪【答案】B【解析】【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详解】汗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汗液流进嘴里,尝尝有咸味,是因为汗液中有无机盐。【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汗液的成分。6.呼吸道和消化道共

有的器官是()A.食道B.气管C.咽D.喉【答案】C3【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和肛门。可见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详解】食道是食物的通道,A错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B错误;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C正确;喉是气体的通道,D错误。【点睛】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7.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如“腊八粥”、

“鱼肉粥“‘荤素饺”等。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是()A.烹饪精良B.营养成分单一C.色香味美D.营养成分较全面【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据此解答。【详解】我们要注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合理营养

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所吃的“腊八粥”、““鱼肉粥”、”荤素饺子”等中国传统美

食,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较为全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可见D符合题意。【点睛】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结合题意,灵活答题。8.人体缺乏某种无机盐易患贫血,这种无机盐是()A.锌B.镁C.铁D.钾【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

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据此解答。4【详解】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例如,无机盐中含有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由分析可知,缺铁也会导致贫血。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9.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

哪一条曲线表示的淀粉消化过程()A.XB.YC.WD.X、Y、W都是【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详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

粉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W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点睛】熟练掌握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10.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

不能大声说笑的科学道理是()A.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B.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减少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会减少D.不利于声带的保护【答案】A5【解析】【分析】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详解】人们

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口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口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11.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A.肺与外界的

气体交换B.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C.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D.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答案】C【解析】【分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解答.【详解】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

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点

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2.肺吸气时,肺容积及气压的变化是:()A.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B.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C.肺容积增大,气压升高D.肺容积缩小,气压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

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详解】肺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点睛】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613.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是()A.植树造林B.控制污染物排放C.建立自然保护区D.对造成污染的行业罚款【答案】B【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控制污染物排放只能维持现状,而不能改善,植树造林能够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14.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哪种成分的

作用:()A.血浆B.血小板C.白细胞D.红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A不符合题意;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

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所以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B符合题意;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点睛】

熟记血细胞的种类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5.人体内的物质交换发生在()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以上都是【答案】C【解析】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的

内径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由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数量多,分布广。毛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16.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A.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7B.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C.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答案】D【解析】【分析】心脏的壁由心肌构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有四个腔,各腔的壁厚薄是不同的,这是

与各腔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是相适应的。【详解】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

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左心室的壁最厚。故选D。【点睛】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左心室的壁最厚。17.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

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答案】D【解析】【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

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8从血液循

环途径图中看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图来分析解答问题。18.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却是间歇性的,这是因为()A.输尿管的活动是有阶段性的B.肾单位的活动是间歇性的C.尿道括约

肌的舒缩是间歇性的D.膀胱贮尿到一定量后才引起排尿反射【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首先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详解】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

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点睛】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19.糖尿病人与正常人的尿液中成份不同的是()A.尿素B.葡萄糖C.红细胞

D.大分子蛋白质【答案】B【解析】9【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

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

出体外,形成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人与正常人的尿液中成份不同的是葡萄糖。【点睛】注意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不同。20.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A.坚持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B.看书写字时光线越强越好C.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D.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答案】B【解析】试题分

析:A、预防近视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A不符合题意;B、预防近视,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B符合题意;C、为了预防近视,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C不符合题意;D、为了预防近视,看书、写字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D不符合

题意。考点:眼的保健。21.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A.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C.鼓室→听小骨→听觉中枢D.鼓室→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答案】A【解析】【分析】10此题主

要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结合耳的结构进行解答.【详解】耳的结构如下图: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

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点睛】听觉的形成结合耳的结构图记忆效果好22.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大脑和脊髓D.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

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因此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脑和脊髓。。考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3

.下列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的是()11A.谈虎色变B.望梅止渴C.眨眼反射D.惊弓之鸟【答案】C【解析】【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

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惊弓之鸟,都是在简单反

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都属于复杂反射,A、B、D不符合题意;眨眼反射是生来就的反射,属于简单反射,C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24.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A.夜盲症和巨人症B.脚气病和佝偻病

C.糖尿病和侏儒症D.呆小症和坏血病【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特殊的调节作用,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详解】夜盲症是维

生素A缺乏引起的,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错误。脚气病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佝偻病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B错误。糖尿病是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正确。呆小症是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坏血病是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D错

误。【点睛】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非常重要的考点,要理解掌握。25.关于酸雨的危害,以下哪项不正确的是()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B.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D.使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答案】D【解析】12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使河流、湖

泊、水源酸化,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但不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水华是水中过多的氮、磷、钾等无机盐造成的。二、判断题26.胎儿发育时,他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儿的肺排出体外。______.【答案】错误【解析】【分析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排到母体的血液里,由母体排出体外。【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而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后由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

发育时,他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而不是通过胎儿的肺排出体外。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27.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都是静脉血。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

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颜色暗红的血液。【详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否是鲜红还是暗红。动脉血管里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动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动脉里流动就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就是动脉血。故

答案为错。【点睛】考查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和区别。28.皮肤、肺和肾脏都是人体排泄的器官。______.【答案】对【解析】【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

出体外13过程称为排泄。【详解】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大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肾脏形成尿液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体外,皮肤也具有一定的排泄功能,如排汗。【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排泄的途径和主要

途径。29.用低倍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内体积最大的是白细胞,最小的是血小板。______.【答案】对【解析】【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

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细胞是白细胞.【点睛】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大小关系为:白细胞最大、血小板最小.

30.血液流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入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出球小动脉。()【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详解】肾小

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动脉组成,血液由肾动脉经过入球小动脉中的毛细血管网进行的滤过作用,血液中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同时流经肾小球的血液再出球血动脉流出,再经过毛细血管,经过肾静脉回到下腔静脉流回心脏。故本题正确。【点睛】本题

考查尿的形成过程,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三、填空题31.如下图所示是人体生殖发育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4(1)图中[1]所示的器官是卵巢,其作用是产生___________和分泌______________。(2)卵细胞与精子在[]______________中相遇受精,形成的受精卵植

入母体的[]_____________中继续发育成胎儿。【答案】(1).卵细胞(2).分泌雌性激素(3).2输卵管(4).3子宫【解析】【分析】图示是人体生殖发育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1是卵巢,2输卵管,3是子宫,5是子宫内膜,4是阴道.【详解】(1)[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

性腺,呈卵圆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精子与卵细胞在[2]输卵管相融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并植入子宫内膜,图中[3]所示的器官叫子宫,它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点睛】解题的

关键是正确记忆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2.美味可口的酸奶让我们垂涎欲滴,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②③均会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①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2)酸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的A__________中开始初步分解,该器官分

泌的消化液B是__________。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3)图中C是__________,它分泌的胆汁能促进脂肪的分解。(4)酸奶消化后的产物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通过血液中的_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答案】(1).复

杂(2).胃(3).胃液(4).氨基酸(5).肝(6).血浆【解析】15【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

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

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详解】(1)图中生理过程①②③,③吃到酸奶分泌胰液,属于简单反射,而①看到酸奶和②闻到酸奶属于复杂反射.(2)蛋白质的最初消化是在胃,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

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3)图中C是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4)酸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中的血浆来运输到全身各处.【点

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以及蛋白质的消化等.33.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和[⑥]__________组成。⑤是___________,其末端形成许多__________构成肺,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的场所。(2)⑥能够使进入肺内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结合图写出外界细菌侵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炎的途径是________。(用序号填

写)【答案】(1).⑦肺(2).呼吸道(3).支气管(4).肺泡(5).气体交换(6).清洁(7).湿润(8).温暖(9).空气→①→②→③→④→⑤【解析】16【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如图,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呼吸道、

⑦是肺、⑧膈肌。【详解】(1)呼吸系统由⑥呼吸道和⑦肺组成,⑤支气管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肺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因此,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呼吸道以骨或软骨做支架,

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通畅,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3)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由细菌引起的支气管炎,其致病的细菌到支气管的途径是:空气→

①→②→③→④→⑤。【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明确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34.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其内流动着血液。(2)在肺

循环过程中,血液从心脏的___________出发,经过_________到达肺部毛细血管。氧气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的____________结合。(3)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肾脏时废物的含量减少

,这是因为肾脏是形成_________的场所,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4)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影响。【答案】(1

).心脏(2).血管(3).右心室(4).肺动脉(5).血红蛋白(6).吸收营养17物质(7).尿液(8).肾单位(9).神经【解析】【分析】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

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

激素调节的影响。【详解】(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和血流的管道−−血管组成,其内流动着血液.(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氧气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所以流经肺循

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由于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分解,所以氧气含量会减少。(4)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能够统一协调进行,主要是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点睛】理解掌握人体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激素调节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5.下面表格的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下图是肾单位模式图。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物质样品A(g/L)样品B(g/L)葡萄糖

无机盐蛋白质尿素血细胞016.002.0无1.07.500.3无18(1)根据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_________(填“样品A”或“样品B”),存在于图中的[______]肾小囊腔中。(2)尿液是原尿经图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____

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__________。图中[4][5][6]合称为___________。【答案】(1).样品B(2).4(3).葡萄糖(4).无机盐(5).肾单位【解析】【分析】1、要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尿的形成的结构生理知识,同时还要明确原尿、尿液二者的成分区别。

2、图中1是入球小动脉,2是出球小动脉,3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4是肾小囊,5是肾小球,6是肾小管。【详解】(1)从表格中分析,样品A没有葡萄糖而样品B有葡萄糖,可以判断出样品A是尿液,而样品B又无大分子的血细胞与蛋白质,所以样品B是原尿。原

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物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过滤到肾小囊腔中液体。(2)在模式图中,6是肾小管,其作用是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物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好的水等由肾

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4肾小囊、5肾小球和6肾小管组成。【点睛】正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主要不同点,理解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及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6.不同的水果或蔬菜中维生素

C的含量不同,维生素C会和紫色高猛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对此某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你帮助补充完整,并回答相关问题。(1)提出问题:橘子比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高吗?(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①称取两份等量的新鲜橘子汁和苹果汁,分别倒入2个洁净、干燥的烧杯中。②取两支洁19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为甲和乙,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

钾溶液2毫升,用1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吸取橘子汁,逐滴滴入甲试管,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褪色为止。记录所用的滴数为a。③接着用同根滴管吸取苹果汁,逐滴滴入乙试管,直至高锰酸钾褪色为止。记录所用的滴数为b。(4)讨论完善计划:请改正其中的一处不足之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施计划: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实施实验,该试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6)分析得出结论:若_________(“a〈b”或“a〉b”),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橘子比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高(2).步骤②应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各2毫升或者步骤③用完一只滴管,会在滴管上吸附一些汁液,再去吸另一种汁液,会使测量不准,应该在吸取熟苹果汁液前应将滴管洗净.

.(3).橘子汁和苹果汁(4).若a>b,(若a<b)(5).说明苹果汁液比橘子汁含的维生素C高.(说明橘子汁液比苹果汁含的维生素C高).【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研究实验过程中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和设置对照实验,结

合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分析解答.【详解】(2)做出假设:做出的假设实际上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回答,橘子比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高。(4)步骤②中应该加入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保持单一变量;步骤③用完一只滴管,会在滴管上

吸附一些汁液,再去吸另一种汁液,会使测量不准,应该在吸取熟苹果汁液前应将滴管洗净.(5)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橘子汁和苹果汁,其它条件都要相同.(6)分析得出结论: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的汁液滴数越少,说明含的维生素C越多.(1)若a>b,说明苹果汁液比橘子汁含

的维生素C高.(2)若a<b,说明橘子汁液比苹果汁含的维生素C高.【点睛】本题是对探究维生素C含量实验的一个应用,注意研究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只有真正掌握这个实验,才能正确回答.37.“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

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20(1)当你通过人行道横线看到红灯亮时,会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此时,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__________的调节,刺激[]________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

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2)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会等到救护车过后择机行走。此时,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_________处的听觉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形成听觉。(3)是否走过人行道,是由大脑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神经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____________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产

生的。(4)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_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答案】(1).②晶状体(2).④视网膜(3).视觉中枢(4).6耳蜗(5).听觉中枢(6).d传出神经(7).5咽鼓管【解析】【分析】如图眼球结构模式图: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

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耳朵结构模式图:1是鼓室,2是听小骨,3是半规管,4是鼓膜,5咽鼓管,6是耳蜗;大脑皮层结构模式图:Ⅰ是听觉中枢,Ⅲ是视觉中枢;反射弧模式图:A是脊髓的白质,B是脊髓的灰质,

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据此解答。【详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②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

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⑥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

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3)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21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4

)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点睛】解答此题要结合图示解答视觉,听觉的形成,还要认识眼球,耳朵,

脊髓的结构模式图。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