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13)页,338.16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662b193edd577d61392f5acbc5382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资中二中高2023届高三下期理综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Ti—48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图为糖类的概念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单糖为果糖,则①为蔗糖B.若构成②的碱基是尿嘧啶,则物质②构成的核酸不含氢键C.若④是构成DNA的基本单
位,则某种单糖为核糖D.多糖③一定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单糖分子是多种大分子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可以构成二糖(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和多糖之外,
核糖和脱氧核糖还参与到RNA和DNA的分子组成中去;而RNA和DNA分子除了在五碳糖的种类上有差异之外,在碱基的种类上也有所不同,RNA中有4碱基A、G、C、U,而DNA中的四种碱基为A、G、C、T。【详解】A、如果A为
果糖,那么它与葡萄糖可以形成成蔗糖,A正确;B、若构成②的碱基是尿嘧啶,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所以②是RNA,RNA包括tRNA,mRNA和rRNA,其中的tRNA含有氢键,B错误;C、若④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则④是脱氧核苷酸,含有的单糖是脱氧核糖,C错误;D、③是多糖,而多糖中的纤维
素不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糖类的种类、核酸的结构等相关知识,考生分析图示,理清各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含义,结合选项进行解答。2.下列有关生物膜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与线粒体分别通过形成基粒和嵴来增大膜面积B.
核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其外表面附着有核糖体C.无论蓝藻细胞还是叶肉细胞,光合产物O2的生成都发生在生物膜系统中D.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主要有利于酶附着以提高代谢速率【答案】A【解析】【分析】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
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详解】A、叶绿体与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两者分别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和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来增大膜面积,A正确;B、核膜为双层膜,含有4层磷脂分子,B错误;C、生物膜系统包
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C错误;D、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增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3.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阔叶与窄叶由B与b基因控制。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
,F1有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2种类型,比例为1∶1;F1中的雌雄株杂交,F2有阔叶雌株、窄叶雌株、阔叶雄株和窄叶雄株,比例为1∶1∶2∶2。对上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阔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阔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1
雌株能产生数目相等的2种雌配子,且具有相同的生活力C.F1雄株能产生数目相等的2种雄配子,且具有相同的受精能力D.F1的雌、雄配子结合后,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有相同的发育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F1为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雌雄个
体表现型不同,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阔叶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XBY、XbX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F1中的雌雄株杂交,正常情况下,F2有阔叶雌株(XBXb)∶窄叶雌株(XbXb):阔叶雄株(XBY)∶窄叶雄株(XbY)
=1∶1∶1∶1,现在为1∶1∶2∶2,雌性个体减少了一半,说明F1(XbY)产生的Xb配子存活率只有50%,导致产生雄配子的比例为Xb∶Y=1∶2,而雌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B∶Xb=1∶1。【详解】A、窄叶雌株与阔叶雄
株杂交,F1为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阔叶为显性,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F1雌株产生配子及比例为XB:Xb=1:1,B正确;C、F2中,雌性个体
减少了一半,说明F1(XbY)产生的Xb配子存活率只有50%:F1雄株XbY产生雄配子的比例为Xb:Y=1:2,导致F2代中雌株:雄株=1:2,C错误;D、要出现1:1:2:2的比例,除了F1(XbY)产生的X配子存活率只有50%,F1的雌、
雄配子结合后,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需要具有相同的发育能力,D正确。故选C。4.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保温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取培养液
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大肠杆菌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32PB.乙组大肠杆菌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均不含35SC.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甲组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D.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乙组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答案】A【
解析】【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培养大肠杆菌,用32P、35S分别标记大肠杆菌→用32P、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的性。2、噬菌体侵染
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详解】A、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P存在于DNA中,DNA是半保留复制,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有32P,A错误;B、S标记的是噬菌体
的蛋白质外壳,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的上清液含较多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不会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B正确;C、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甲组上清液中
放射性升高,C正确;D、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搅拌不充分会导致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从而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
,D正确。故选A。5.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血糖浓度升高时的三条调节途径,第一条是体液调节,后
两条都是神经体液调节。【详解】A、①血糖浓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②血糖浓度升高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正确;B、②是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的
受体结合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节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节,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
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防止血糖过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点睛】6.种群增长率为现有个体数与原有个体数的差值占原有个体数的比率。下图为某草原上一段时间内兔子种
群死亡率和出生率比值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死亡率和出生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也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图中d点和f点时的种群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C.b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e段种群数量逐渐增加,e点达到最大
值D.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减少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是由许多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是分布在同一生态环境中能够自由交配、繁殖的个体群,但又不是同种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2、因为种群
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的核心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种群密度。3、在自然界,种群是物种存在、物种进化和表达种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详解】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是种群密度,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错误;B、图中d点和f点,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相等,但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未知,所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不一定相等,B正确;C、b点死亡率小于出生率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c段死亡率小于出生率种群数量逐渐增加,ce段死亡率大。于出生
率种群数量逐渐减少,c点达到最大值,C错误;D、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D错误。故选B。7.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对甲、乙两种植物的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相关生理过程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下表
所示数据(光照强度的单位为千勒克斯,CO2的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单位不作要求):项目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斯)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斯)光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速率黑暗条件下CO2释放的速率甲131810乙383015当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斯
时,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乙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时,乙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2)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测定一些生理活动强度
(仅考虑以葡萄糖为呼吸作用底物):①若甲烧杯中为酵母菌培养液,乙烧杯中为NaOH溶液,液滴向左移动,则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代表_________。②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_____,装置置于适宜光照强度
条件下,液滴向______移动,则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菜净光合作用的强度。【答案】①.一部分供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一部分释放到体外②.全部供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③.45④.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强度⑤.
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⑥.右【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1)光照强度为2时,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甲叶片释放氧气一
部分供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一部分释放到体外;同理乙植物此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乙叶片释放氧气全部供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乙植物光饱和点与光照强度为8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乙叶绿体产生氧气量为45。(2)①NaOH溶液将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使内部
体积变小,液滴左移,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强度。②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CO2缓冲溶液,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强下,若液滴向右移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藻净光合作用的强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析图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没有光照就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照,在有光和无光的时候都能进行。在实验设计时要注意两个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还要保证无光变量相同且适宜,要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8.神经
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具有镇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1)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沿A神经元传至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体内的_____
______释放神经递质,引发B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位于___________的痛觉中枢产生痛觉。(2)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抑制兴奋产生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吗啡属于阿片类毒品,可用于临床手术麻醉,应用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期使用吗啡可使体内内啡肽的分量___________,从而对吗啡产生依赖: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___________,出现更强烈痛觉等戒毒综
合征。【答案】①.痛觉感受器②.突触小泡③.大脑皮层④.内啡肽促进A神经元K+外流,抑制A神经元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阻止痛觉产生⑤.吗啡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与内啡肽竞争阿片受体(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
进而影响A神经元的功能⑥.减少⑦.增加【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
兴奋或抑制。【详解】(1)当反射弧中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沿A神经元传至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与B神经元即突触后膜上的P物质受体结合,引发B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产生痛觉。(
2)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内啡肽促进A神经元K+外流,抑制A神经元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而阻止痛觉产生。(3)据图分析,吗啡镇痛的原理可能是:吗啡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与内啡肽竞争阿片受体,进而影响A神经元的功能。(4)长期使用吗啡
后可致愉悦感而依赖成瘾,同时抑制内源性内啡肽的生成长,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则迅速增加P物质的释放,出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毒综合征。【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神经兴奋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
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判断图中各部分的关系是解题关键。9.回答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问题:(1)一个群落的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2)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
区琙称为群落交错区,是一个种群竞争激烈的区域。图甲呈现了不同群落交错区的群落组合数与鸟类建巢数的关系。请参照该图推测,群落交错区的种群数目比单一群落区___(填“多”或“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3)生物种间关系影响群落的结构。图乙表示潮间带常见的浜螺捕食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的关系。请据图分析:的①当浜螺密度由0逐渐增大到150只/m2左右时,藻类种数逐渐增多,由此可知,小型绿藻浒苔在与其他藻类的竞争中处于_____________
(填“优势”或“劣势”)地位。②当浜螺密度超过了150只/m2时,藻类种数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镶嵌分布②.多③.群落交错区可包含两个或多个重叠群落中的大多数种群④.优势⑤.浒苔供不应求时,浜螺取食其他藻类
,从而使藻类种数减少【解析】【分析】群落结构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二)水平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
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详解】(1)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常呈镶嵌分布,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2)两个或多个群
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是一个种群竞争激烈的区域。由图甲可见,某一地段上群落组合数越多,鸟类建的巢数就越多,由此推测鸟的种类数也越多,推而广之,其他种群数也越多,原因是该地段均含了两个或多个重叠群落中的大多数种群
。(3)①浜螺捕食藻类,但更喜欢取食藻类旳小型绿藻浒苔,即浜螺所处环境既有浒苔又有其他藻类时,浜螺会首选浒苔取食。正因为如此,随着浜螺密度由0逐渐增加到150只/m2左右时,浒苔被浜螺捕食,为其他藻类的生存提供了空间等条件,
从而使藻类的种类增加,由此可见,浒苔在与其他藻类竞争中,占优势地位;②当浜螺密度超过150只/m2时,其喜食的浒苔几乎取食尽了,只能转向取食其他藻类了,因此,藻类的种数随着浜螺的密度继续增大而减少。【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得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
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的10.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M),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从人组织中提取DNA,经酶切、电泳和DNA探针杂交得到条带图,再根据条带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如果只呈现一条带,说明只含有基因A或a;如果呈现两条带,说明同时含
有基因A和a。对图所示某家族成员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的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基因a,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2)基因A、a位于_________(填
“常”或“X”或“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3)成员8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4)已知控制白化病和M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7号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与一
个仅患白化病的男性结婚,他们生出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M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基因突变②.X③.条带图中成员1只含基因A成员2只含基因a,成员4只含基因A④.XAY或XaY⑤.116【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由条带图中成员1只含基因A成员2只含基因a而成员4只含基因A可推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上述系谱图涉及部分为:XAXA×XaY→XAY;进一步可推知成员5、6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成员8的基因型为XAY或XaY。【详解】(1)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A的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基因a,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2)由条带图中成员1只含基因A成员2只含基因a而成员4只含基因A可推知,若为伴Y遗传
1号为女性不应携带相应等位基因;若为常染色体遗传,则AA×aa不可能出现子代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亲代为XAXA×XaY,得到子代4号为XAY。(3)由分析可知:成员5、6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成员8
的基因型为XAY或XaY。(4)已知控制白化病和M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7号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与一个仅患白化病的男性结婚,设白化病基因由等位基因B/b控制,则7号基因型为12Bb
XAXA或12BbXAXa,其丈夫基因型为bbXAY,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bb=12,患M病的概率为XaY=111×=248,则他们生出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M病孩子,即bbXaY的概率是111×=2816。【点睛】
本题涉及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位置的判定以及相关概率计算,根据题图和相关知识确定致病基因位置是解题关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回答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有关问题(1)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__
_____。(2)红细胞洗涤时需加入______,血红蛋白释放需加入_______(3)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可除去______。(4)制备凝胶色谱柱时,色谱内不能有气泡原因______。用凝胶色谱法洗脱时,血红蛋白缓慢均匀一致移动的原因:____(5)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SDS能使蛋白质解聚成单条肽链,能测定单条肽链的分子量,迁移速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_________,原因:_______【答案】(1)(2)①.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②.蒸馏水和甲苯(3)分子量较小的杂质(4)①.气
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②.洗脱液的流速保持稳定(5)①.肽链的分子大小②.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
)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小问1详解】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
酸的结构通式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另外连在碳原子上的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其结构通式为。【小问2详解】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重复洗涤3次;在血红蛋白的释放操作中,除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
水外,还需要加入40%体积的甲苯,其作用是溶解细胞膜,加速红细胞的破裂。的【小问3详解】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小问4详解】由于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
低分离效果,所以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洗脱用的液体应尽量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相同,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保持稳定,从而血红蛋白缓慢均匀一致移动。【小问5详解】获
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