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建班) 【精准解析】.doc,共(17)页,89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20e13c54ade29fa8c925aba72b9f7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肥东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肥东二中与合肥六中共建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读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观示意图(甲图)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关系图(乙图),
完成下面小题。1.甲图中为保护斜坡①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不合理的措施是()A.植树种草,恢复植被B.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C.采取措施保持③自然要素的稳定D.强化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2.下列叙述属于乙图中A环节的是()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湿润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
红色荒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答案】1.C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题详解】读图,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
土流失,A合理。修梯田,打坝淤地,也能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B合理。人们水土保持的意识和观念的强化,有利于水土保持目标的实现,D合理。保持③自然要素的稳定,可以使河流中泥沙含量减少,与①处水土流失无关,不会保护①处的土壤不被
水冲走,C不合理。故选C。【2题详解】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土壤,乙图中的A环节,反映的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高温多雨的环境中,有机质被分解的快,最后形成的土壤,是一种黏性的低产土壤,C对。A环节反映的是土壤形成的气候特征,而A选项描述没有完全反应夏
季高温多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A错。植被破坏严重与气候无关,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最终导致荒漠化,B错。A环节不能表现出河水数量多少,流量大小,D错。故选C。【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环境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它要素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
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D.上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4.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
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到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
转黄;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故C正确,A、B、D错误。【4题详解】银杏树叶转黄主要受气温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这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因此反映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故A正确。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连续5年(2005年-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信息可以看出A.江西省人口迁出率最高B.广东省人口增长最快C.福建省人口增长最慢D.四川省人口出现负增长6.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将A.导致北京、上海老龄化问题更严
重B.极大促进了浙江、广东的第一产业的发展C.缓解了江西、贵州的人地矛盾D.导致安徽、四川环境人口容量增大【答案】5.B6.C【解析】【5题详解】图中可以看出江西省人口净迁移率并不是最高的,而且人口净迁移取决于迁入率和
迁出率,图示信息无法判断人口的迁出率,A错误;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最大,故人口增长最快,B正确;福建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而且人口的迁移率为正值,故人口增长不是最慢,C错误;四川省人口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零,故人口数量仍增加,D错误。故
答案选B项。【6题详解】北京、上海市人口净迁移率较高,说明净迁入人口较多,而迁入人口多为中青年为主,会导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问题,A错误;浙江和广东省人口净迁入也较多,迁入人口大多从事第二、三产业,故不会促进第一产业发展,B错误;江
西、贵州省人口迁出为主,可以缓解人地矛盾,C正确;人口迁移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D错误。故答案选C项。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
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8.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重庆市D.上海市【答案】7.C8.C【解析】【7题详解
】首先弄清楚概念。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即“外来人口”。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
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A错;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对;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故选C。【8题
详解】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C。【点睛】解答该题首先弄清楚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概念,这
考查了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能力,另外,考生还要仔细读图,首先图上第一个信息是:该地的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第二个信息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略微缩小(这一点考生不易发现,就很容易误选)。根据第一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地外来务工人口少
于外出务工人口;根据第二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市人口迁出回落,即该市劳动力需求增加。2019年11月22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出台。读“1956年、2006年和预测的2056年我国人口金字塔模拟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表示1956年、2006年、2056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别是()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丙、甲、乙10.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合理的应对措施是()A.增加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B.储备财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C.晚婚
晚育,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D.接纳移民,鼓励外国劳动力大量迁入【答案】9.B10.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学生掌握人口金字塔的判读,熟悉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9题详解】读“195
6年、2006年和预测的2056年我国人口金字塔模拟图”得知,人口发展过程中先是高出生率,少儿比重大;然后出生率不断减少,少儿比重变小,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所以对应过程为丙、乙、甲。故选B。【10题详解】从图中看该国人
口老龄化严重,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鼓励生育,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储备财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B对。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增加就业不能缓解我国人
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A错。晚婚晚育,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会加重人口老龄化,C错。大量接纳外国移民劳动力可能会带来其它社会问题,并不是我国倡导的解决老龄化的主要方案,D错。故选B。【点睛】第一种类型,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
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
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讲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第三种类型,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金字塔已经变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
明显,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预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关于T1和T2时期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T1时期:城市生育水平低②T1时期:农村劳动力迁出③T2时期:逆城市化显著④T2时期
:城市化水平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A.T1时期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增大B.T1时期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减少C.T2时期新兴产业发展将受制约D.T2时期老龄化比重将达到55%左右【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解】在材料中提到了人口老龄化
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倒置”的现象,即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超过了城市,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在图形中的T1时期得以体现。在T2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不
断提升,“城乡倒置”的现象消失,出现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比农村严重的现象。②④正确,D正确。【12题详解】在T1时期,是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农村由于劳动力短缺,不适合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而城市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东部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劳动成本上升
,因此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根据图形中所给的信息,得知在T2时期农村的老年人比重和城市的老年人比重之和55%左右,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老龄化比重应为老年人总人口除以全国总人口,因此,此时老年人比重肯定远小于5
5%。而此时,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高技术人才较少,所以,新兴产业的发展会相应受到制约。C正确。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
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B.气候温和湿润C.地理位置优越D.商业贸易发达14.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
展A.城市高级住宅区B.城市航空港功能区C.城市核心功能区D.城市生态功能区【答案】13.C14.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及城市内部功能分区.【13题详解】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开普敦地处非洲
南端,欧洲殖民者前往亚洲的必经之地,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因此该地区城市兴起主要是借助优越地理位置而发展兴起的,本题C选项正确。【14题详解】从城市功能分区角度分析,开普
半岛远离开普敦城区,但是有铁路与其相连,该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山峰和开普自然保护区分布,因此该半岛人口较少,布局城市生态功能区较好。本题D选项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下图表示“长三角”地区由铁路网构
成的“Z”字形都市圈发展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该都市圈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B.5级C.4级D.3级16.有关“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有()A.跨海大桥的修建使宁波的城市等级与上海相同B.上海的等级最高,但服务范围较小C.南京因人口密度较大,与同等级城市相比,服务
范围较大D.南京和杭州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由图的城市图例大小可知,上海为最高级,南京、杭州(省会城市)二级,常州、宁波、苏州、无锡为三级,镇江、湖州、嘉兴为四级,绍兴为五级,B正确,故选B。【16题详解
】根据城市等级与服务服务的关系可知,城市等级越高,服务服务越大。南京和杭州距离相对较远,而且等级相同,所以服务范围基本上相互独立,D正确。跨海大桥的修建只是改变交通,不会改变城市等级高低,A错误。城市等级越高,
服务范围越大,B错误。服务范围大小与人口密度无关,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关系。熟悉城市等级与服务服务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17.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A.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交通拥挤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
出丙——交通拥挤18.图示现象可能导致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答案】17.B18.C【解析】该题考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7题详解】读图结合相互关系,可
以判断,由于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土地供应紧张,导致土地价格上涨,(乙),交通拥堵(甲)及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导致产业迁出(丙),城市离心力形成。故选B。【18题详解】图示现象是形成了城市离心力,该现象出现导致各类产业向外迁移,市中心人口将减少,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城市化水平
不会下降,中心商务区仍然位于城市中心区。故选C。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0年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图中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特点是A.新增铁路干线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明显上升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0.从1990年到2010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主要的原因有①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郊区的劳动力更加廉价③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④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19.D20.B【解析】【19题详解】读图,图中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对。新增铁路干线不是城市化特征,A错。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不能直接看出,B错。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不能直接看出,C错。【20题详解】从
1990年到2010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主要的原因有城市发展,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①对。材料中没有工业类型,郊区的劳动力更加廉价不是主要因素,可能部分工业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②错。工业外迁,可以缓解市区日
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③对。可以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④对。所以B对。“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亲嘴楼”逐渐增多。这些城中村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下
图示意南宁市某区的“亲嘴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南宁市的“亲嘴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A.土地紧张B.人口增加C.环境恶化D.交通拥堵22.“亲嘴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①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③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答案】21.A22.D23.A【解析】【21题详解】根据材
料“亲嘴楼”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且楼层越来越高,说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住房拥挤,故A正确。只有人口过度增加才会导致用地紧张,故B错误;“亲嘴楼”的大量出现会导致环境恶化、加剧交通拥挤,所以环境恶化、交通拥挤是“亲嘴楼”的影响不是原因,故C、D错误。故选A。【22
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问题。住房拥挤导致无规划乱建造房屋,致使住房更加拥挤,房屋过于密集,通风、采光条件差,②正确;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车辆(如消防车)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③正确;建筑质量和住房拥挤无关,①错误;“亲嘴楼”主要分布在近郊城中村地区
,不是市中心,④错误。故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本题考查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乱建房屋的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故A正确;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主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
施,故B错误;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能够缓解就业紧张状况,但不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故C错误;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能够暂时缓解城市住房拥挤状况,但不是根本措施,故D错误。故选A。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4.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
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答案】24.D25.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城市化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4题详解】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下水位下降,A错。蒸发由40%下降到25%,蒸发量减少,C错。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错,D
正确。【25题详解】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主要原因为植被覆盖率下降,降水下渗量减少,B错、C正确。地面径流受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A、D错。【点睛】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图中数据
的运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读我国中部某城市A~E各地区2016年人口变动示意图(注:人口迁移差额=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1)该城市在A—E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下降最大的是__________,人口总数基
本不变的是____________。(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_________模式,说出其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该城市地租水平最高的片区是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A(2).B(3).现代性(4).低(5).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口出生率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低(6).A(7).交通通达度高;距离市中心近【解析】【分析】试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城市功能区。【详解】(1)从图中可读出,A区自然增长率接
近0,人口迁移率为-15‰,人口总数下降最大。B自然增长为5‰,人口迁移率为-5‰,人口总数基本不变。(2)从图中看,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原因是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口出生率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低。
(3)从图中看,A地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最高。27.下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和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景观从
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2)自然景观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________
_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③地自然带对应的两种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气候。(3)乙、丙两地中,纬度较低的是________地;理由________
_________。(4)分析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由赤道到两极(2).热量(3).水分(4).中(5).温带季风气候(6).温带海洋性气候(7).丙地纬度
较低,理由:丙地基带为雨林带,因此属于热带(8).乙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纬度较丙地高(9).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气温较北坡高,且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解析】【分析】试
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详解】(1)图中①→②→③→④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2)图中③→⑤→⑥自然带东西更替,分异的基础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最典型。③地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3)图中
乙地的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地区,丙地基带为雨林,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的是丙地。(4)由材料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基带为荒漠,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南坡为阳坡,气温高,雪线高。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8.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
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风。(2)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______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3)下图表示B—C—D一
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A.B.C.D.(4)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答案】(1).偏南风(或东南风、西南风和南风)(2).钢铁(3)
.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下风区的郊区(4).B(5).D(6).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详解】(1)工业区应分布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从图中看
,工业区分布城市的北部,可判断出该城市的盛行风为偏南风。(2)从图中看,A地铁矿石资源丰富,可建钢铁厂,区位优势可从资源、交通、水源、环境等方面来分析。从图中看,A地铁矿石资源丰富,距煤炭产区近;临近铁路经线,交通运输便利;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位
于河流下游、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环境污染小。(3)从图中看,C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B靠近工业区,为低级住宅区,地租最低;D靠近风景区,为高级住宅区,地租高于B,但低于C,B正确。(4)图中D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水质好,为高级住宅区。A地靠近工业区,为低级住
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