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地理 答案.docx,共(16)页,2.22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7dec97c589c2d4fc86b97aab732ec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桂林十八中2022-2023学年度21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地理注意事项:1.试卷共4页,答题卡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3.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
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
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答案】1.A2.C3.
D【解析】【1题详解】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故选A。2题详解】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
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断汇入湖泊,导致湖水深度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区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入湖泥沙变化不大,且其变化也不会引起湖水深
度增加。故选C。【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贝加尔湖位于内陆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湖面蒸发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积大,有利于湖
水参与外界水循环;湖水盐度大小对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影响较小。故选D。【点睛】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贝加尔湖的认识——断陷构造湖。第2题从题干中的湖底沉积达8千米的沉积物,可是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外力的沉积物堆积速度小于内力的地壳下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
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5.图中副高所
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答案】4.B5.B【解析】【4题详解】冷空气因季节有强弱之分,但是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出现,A不符合题意:暖湿气流应该沿着副高做顺时针运动,B符合题意;我国主要锋面雨带应位于冷暖气流交汇处,即副高北侧,C不
符合题意;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高温晴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B。【5题详解】副高出现在图中所示位置时,雨带位于江淮附近,根据我国雨带推移规律可知,春季,副高的脊线在北纬18°以南,也就是在我国南海,这时候它开始慢慢的过来了。3、4月份,我国华南开始慢慢下雨,到6月份它的脊线到达了北纬18-
20°,这时候华南雨量达到最大,即所谓的汛期。6月中旬,脊线到达北纬20到25°,雨带也就北伸到了江淮,故此时应是6月份,B正确。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副高对我国锋面雨带的影响,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
律是:大约四、五月锋面雨带在我国华南地区登陆;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南撤到西南和华南:十月份退出我国大陆。下图表示某海域水温与正常年份相比较的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题目。6.下列关于图示海域水温的
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水温可知该海域位于高纬度地区B.该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C.南极臭氧空洞在扩大,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D.全球平均气温升高7.受图示海域水温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马来群岛出现持续多雨天气B.智利北部出现台风活动C.美国西
南部降水增多D.秘鲁渔场鱼产量大幅增长8.图中甲处海域水温()A.低于-2℃B.高于-2℃C.比多年平均值低2℃以上D.无法判断【答案】6.B7.C8.C【解析】【6题详解】从图中纬度可知,该海域位于低纬度,A错误;从图中可知,赤
道附近、太平洋的东部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表示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B正确;根据海域水温不能得知南极臭氧空洞,C错误;从图中信息无法可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此时为厄尔尼诺现象,A受此地水温比正常年份偏高的影响,马来群岛出现长时间干旱,故排除A;智利和秘
鲁则出现洪灾,且由于秘鲁寒流存在,该区基本上不会出现台风,故B排除;由于水温升高,秘鲁渔场的渔业产量会下降,故排除D;在美国,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为干旱的西南部地区带来有利的冬季降水,C正确。故选C。【8题详解】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甲处等值线为闭合区域,外圈数值为-2℃,因此甲处海域水温比多年平均值低2摄氏度以上,C正确,故排除A、B、D,选择C。【点睛】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
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阿尔卑斯山是个巨大的分水岭,其南坡自上而下分布有冰碛物、沙砾和河流冲积土,植被自下而上有山麓牧场、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原、荒漠和冰川。下图为阿尔卑斯山南麓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地区的泉水水质较好
的原因有()①冰雪融水补给量大②植被覆盖率低③水质纯净,不含矿物质④经岩层渗透循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导致阿尔卑斯山南坡山麓牧场、山腰阔叶林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索是()A.蒸发强弱B.土壤厚薄C.人类活动D.地形坡度【答案】9.C10.A【解
析】【9题详解】阿尔卑斯山海拔较高,冰雪融水量较大,水质较好;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径流的含沙量增大,补给泉水时的水质较差;水质纯净,含有矿物质;水源经过岩层的渗透循环,会过滤大部分杂质,有利于提高泉水水质。C正确,ABD错误。故
选C。【10题详解】由图可知,阿尔卑斯山南坡山麓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水源不足,但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含量不足,不适合高大植被生长,发育多汁牧草;随着海拔的升高,山腰气温降低,蒸发减弱,土壤中水分增加,利于森林生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阿尔
卑斯山南坡山麓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沿着60°N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图示①②③④为四个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甲海域是()A.里海B.鄂霍次克海C.黑
海D.波罗的海12.②地形区所在国家()A.地跨亚洲和北美洲B.气候大陆性向东减弱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D.河流主要由北向南流【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沿着60°N
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因此甲海域经纬度为(60°N,20°E)左右,因此甲海域为波罗的海,D对;里海纬度约为37°N-47.5°N,A错;鄂霍次克海经度约为150°E附近,B错;黑海经纬度位置:40°N—46°N,29°E—
41°E,C错。故选D。【12题详解】②地形区经纬度为(60°N,90°E)左右,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西伯利亚地区,所在国家为俄罗斯,该国地跨亚洲和欧洲,A错;气候大陆性向东增强,B错;该国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对;河流主要
由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D错。故选C。【点睛】俄罗斯:位于30°~180°E,50°~80°N,地邦管区分区图邦管区分区图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A.600米
B.900米C.1000米D.1200米.14.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A.③镇、乙村B.Ⅰ山山顶、②镇C.④镇、Ⅱ山山顶D.甲村、Ⅰ山山顶【答案】13.B14.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和判读。【13题详解】由
图可知图中等高线高差为200米图中最高处位于图中西南方向河流上游,与乙村庄间隔4条等高线,根据等高线高差计算公式(n-1)*200m<H<(n+1)*200m可知高差取值范围是(600,1000)之间,故B项符合条件。【14题详解】本小题为视通题,判断能
否看见的关键是二者之间是否有障碍物遮挡视线;由图可知①处位于河谷,与乙村间有山脊阻挡,故不在视野范围内,同理①处与②镇和③镇和④镇之间均有山峰阻挡,也不在视野范围内;故只有甲村、Ⅰ山山顶、Ⅱ山山顶在①处视野范围内,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点睛】视通类题最简单的判
断方法是通过做出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只要地形线位于两地连线下方,既可判断两地间可以相互看见。反之则不能。下图是位于同一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若曲线②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该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东北
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6.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曲线②所示地区的气候资料与下图最相符的是()A.B.C.D.【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若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读图可知,曲线②所示地区6—8月年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轻微,即夏季降水较少,而该地冬季
年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较大,说明冬季降水较多,雨热不同期,②地应为地中海气候,其冬季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若曲线①表示上海,由材料可知①②位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②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
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A图夏季降水较多,最冷月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应为温带季风气候,A图错误。B图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雨热不同期,B图正确。C图全年温度较高,夏季降水较多,C图应为热带季风气候,C图错误。D图夏季降水较多,
冬季降水较少,最冷月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D图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点睛】在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中,曲线坡度越陡,表明该月份降水量越多,坡度越缓,甚至没有变化,表明该月降水越少。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读
图,回答问题。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
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7日。(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上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轮船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轮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3
)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____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白昼时间逐渐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答案
】(1)①.3②.5(2)①.135°W②.11°43'N(3)①.16°34'S②.56(4)①.延长②.减慢【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光照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光照图的判读、日期的判断、经度位置的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昼长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A点为北极点;晨昏线最高点和最低点总是在极点和极圈之间移
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通过极点A;图中晨昏线通过A点后,极点A附近开始出现极昼,故晨昏线通过A点的日期为春分日,日期约为3月22日;B点位于极点A和极圈上C点的中点,因此晨昏圈通过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
线与赤道正中间,日期约为5月7日。【小问2详解】赤道上终年都是6点日出。晨昏线通过B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此时的【的45°W地方时为12点,经计算可得,该轮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135°W;恰好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互余,B点位于极点A和
极圈上C点的中点,则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和赤道正中间,约为11°43'N。【小问3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11°43'N,北京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28°17',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
=90°-纬度差,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的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也为28°17,是由太阳直射纬线向南28°17'的地方,即16°34'S纬线。农历十五的圆月挂在天空最高位置时,应为子夜零时,而此时135°E经线是子夜零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可计算121°E的地方时为23:04,故该地人们56分钟后才能看到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小问4详解】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回归线移动,故上海的白昼时间渐长。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是从春分(3月21日前后)到夏至(6月22日前后),地球的公转速度渐慢。【点睛】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1)说出左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简
述丙地貌的成因。(2)指出左图中岩体①②的形成顺序及①②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3)简要描述右图中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并说出我国西北地区旱扇发育最活跃的季节。(4)简述旱扇和湿扇沉积物颗粒变化的共同特征,并说明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
湿扇小的主要原因。【答案】(1)甲:断层;乙:背斜;丙:向斜。成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2)形成顺序:岩体①形成较岩体②晚。①形成的地质作用: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或内力作用);②形成的地质作
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或外力作用)。(3)原因:河流在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在山口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季节:夏季。(4)共同特征;沉积物颗粒直径都是自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主要原因:旱扇由时令河冲积形成;湿扇由常流河冲积形
成;常流河流量较大,时令河流量较小,因此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解析】【分析】本题展示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知识点涉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阐释能力,蕴含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因此属于断层构造;乙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丙处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属于向斜构造。丙处出现地形倒置,原因是由于槽部受挤
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最终形成山地。【小问2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岩层被①岩层穿过,根据岩层的穿插规律,②较早,①较晚。①为侵入岩(花岗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具体过程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②为沉积岩(页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
外力作用,具体过程为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小问3详解】旱扇和湿扇都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在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在山口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我国西北地区的旱扇主要是冰川积雪融水增多时,在出山口形成的,冰川融水量在夏季最大,因此夏季旱扇发育
最活跃。【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因此颗粒物都呈现出由扇顶到扇缘逐渐较小的特点。旱扇是由时令河冲积而成的,时令河的水量小,因此带来的泥沙量有限,旱扇的规模较小;湿扇是由常年河流冲积而成的,河流的流量大,携带泥沙多,因此规模较大。1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入秋以来,强冷空气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10月19日,新疆北部和南部地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天气过程。材料二该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1)说出该日南疆和北疆地区的天气现象。(2)
说出乙地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变化。(3)据影响海南岛附近的天气系统,说出此时海南岛的风向,比较此天气系统西部与东部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北疆地区:寒潮(大风、降水、降温)。南疆地区:沙尘暴。(2)乙地:由气温
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转为连续性降水天气,之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西北风(偏北风)。西部风力大、东部风力小。理由:西部等压线比东部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天气现象描述、锋面过境对天气
的影响、风向的判读、风力大小的判断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北疆地区出现了六到八级大风,有冷锋过境,可知,北疆为寒潮天气。根据
图例符号可知,南疆地区有沙尘暴。【小问2详解】乙地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变化主要从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间段来描述。乙地为暖锋锋前,目前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乙地受暖空气控制,气温会升高,气
压会降低,天气转晴。【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影响海南岛附近的天气系统为低压气旋,此时海南岛位于低压气旋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北风。图中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等压线密集,东部等压线稀疏,表明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因此此天气系统西部风力大
、东部风力小。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2)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____处。(3)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请你从BFE线路和BGE线
路中选择一条最优路线____,并请说明理由____。(4)有甲、乙两人分别从C、E两点向D处攀登,分析两条路线的利弊。【答案】(1)17.6℃(2)①.自西北流向东南②.A(3)①.BFE②.起伏小,工程量小,难度小(4)CD线路短、坡度大:ED坡度小,但线路长。【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图中BC两地的海拔相
差400米,气温相差2.4℃,故C点的气温应是17.6℃。【小问2详解】根据图中的指向标进行判读方向,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从西北向东南;对比图中各点的位置,A点位于峡谷的最窄处,适合修建水库。【小问3详解】选线一般要求是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
建桥梁,故BFE合适,理由是起伏小,工程量小,难度小。【小问4详解】据图可知,CD线路短,但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ED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但线路较长。21.下图为理想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北半球局部)。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成因是____,气候特点是____。(2)乙区域a、b两地属同一种气候类型,但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____(填a或b),请分析其原因____。(3)请说出
戊、己、庚三区域气候类型的共同成因及共同的气候特点。(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西部的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1)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③.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
湿润,降水均匀(2)①.b②.b地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雨热同期(4)岛屿由于受海洋影响,冬季降温速度慢,所以1月平均气温大于0℃;1月,来自陆地西北季风,经过海洋上空
,湿度增大,在岛屿西部,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北半球理想大陆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成因以及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
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北纬40°—50°大陆西岸,可判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乙区域a、b两地都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
候,由于a、b两地纬度不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时间不同,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受西风影响时间更长,所以降水多于a地。【小问3详解】戊、己、庚三区域均位于大陆东岸,均属于季风气候,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其中戊为温带季风气候,己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成因均为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庚为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故三区域气候类型的共同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问4详解】在大陆,1月0℃等温线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图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大致是35°N。M为海岛,受海洋
影响大,降温速度较慢,1月平均气温高于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岛位于大陆东部,1月该岛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过海洋之后会携带大量水汽,岛屿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