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19-2020安徽合肥市蜀山区八下物理期末(统考)试卷(解析版).doc,共(10)页,308.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74d9fe822278bb7681dcf20e9661c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9-2020安徽合肥市蜀山区八下物理期末(统考)试卷(解析版)一、填空题(1-4小题,每空1分;5-10小题,每空2分,共27分)1.一位跳伞运动员连同装备总重600N,从飞机上跳下下落时所受
的空气浮力与阻力共约200N,则该运动员所受的合力约为N,方向(选填“向上”或“向下”)。【答案】400;向下【解析】跳伞运动员和伞的重力方向向下,竖直下落的过程阻力方向向上,所以他和伞所受的合力F=F1-F2=600N-200N=400N,方向竖直向下。故答案为:400;向下。2.如图所示是
农民用一根扁担来挑东西时的情景,扁担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使用扁担挑东西(选填“能”或“不能”)省力,扁担做成扁平状的原因是。【答案】不能;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解析】用扁担挑东西时,扁担是一个杠杆,以肩膀为支点,用扁担挑东西不省力。扁担比较扁,
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扁担对肩膀的压强,使肩膀感到比较舒服。故答案为:不能;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陆游《村居书喜》中两句描写花香鸟语的乡村美景的古诗,前一句其意是花香扑鼻,便知天气变暖了,从
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天晴春暖,闻到花香是因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气中。【答案】无规则运动【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春晴天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故答案:无规则运动4.如图所示在竖直
木板上固定橡皮筋的上端,当在橡皮筋下端挂一重为6N的重物时橡皮筋下端伸长至E点。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同时向下拉橡皮筋,使其下端再次伸长支E点,这时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N和3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合力大小为N,两次都将橡皮筋下端拉升至同一点E目的是保证力的相同。
2【答案】6;作用效果;【解析】由合力的定义可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两个力相同,则这个力就可以认为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本题中,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的拉力的作用效果与小球对橡皮筋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合力大
小也为6N,两次都将橡皮筋下端拉升至同一点E目的是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答案为:6;作用效果;。5.一个实心玻璃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为F1,放入水银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为F2,则F1:F2=。(已知ρ酒精=0.8×103kg/m3,ρ玻璃=2.4×103kg/m3,ρ水银=13.6×103k
g/m3)【答案】1:3【解析】因为实心玻璃球的密度ρ玻璃>ρ酒精,所以放在水中静止时,玻璃球下沉,最终沉底,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玻璃球的体积,即V排=V,则铁球所受水的浮力为:F1=ρ酒精gV排=ρ水gV;因为ρ玻璃<ρ水银,所以放在水银中铁球会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
条件可得,所受水银的浮力为:F2=G=mg=ρ玻璃gV。所以F1/F2=ρ酒精gV/ρ玻璃gV=ρ酒精/ρ玻璃=(0.8×103kg/m3)/(2.4×103kg/m3)=8:24=1:3。故答案为:1:3。6.如图所示,杠杆O
A的支点为O,且自重不计,它在方向向上的力F1和方向向下的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图中L2是力F2的力臂,请画出力F2的示意图和作用在杠杆末端A点的最小力F1示意图。【答案】【解析】过阻力臂(L2)的末端做垂直于动力臂的作
用力(即阻力F2);过支点作垂直于阻力(F1)的垂直作用线(即动力臂).如图所示:7.在体育中考跳绳项目中,质量50kg的某同学在1min时间内跳了180次,若她每次跳起的高度为5cm,则这段时间内,她克服重力做功
是J,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W.【答案】4500;753【解析】该同学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每次跳的高度:h=5cm=0.05m,他每次跳起时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5m=25J,在1min内跳绳做的总功:W总=W×180=25
J×180=4500J;t=1min=60s,则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W总/t=4500J/60s=75W。故答案为:4500;75。8.使杯中的饮料沿着吸管上升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如图甲用“吸”的方法,吸气时吸管内气压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是如图乙用”吹“的
方法:吹气时,在管口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小于;减小【解析】吸饮料时,吸管内部气压降低,吸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把饮料压进嘴里。在吸管上方吹气,管口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而其它地方的压强不变,所以杯中的饮料在压强差的作用
下会沿着吸管上升。故答案为:小于;减小。9.如图所示,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200N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N。【答案】48【解析】由图知,n=3,则s绳=3s物,有用功W有=fs物;总功W总=Fs绳;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fs物/Fs绳=fs物/F×3s物=f/3F,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η×3F=80%×3×20N=48N;故答案为:48。10.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杯中分别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
,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所受的浮力是(选填“甲杯中大”、“乙杯中大”或“两杯中一样大”),(选填”甲“或”乙“)杯底部所受的盐水压强较大。【答案】两杯中一样
大;乙【解析】(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由于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2)由于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则ρ甲=ρ鸡蛋,由于鸡蛋在乙杯中处
于漂浮状态,则ρ乙>ρ鸡蛋,所以ρ甲<ρ乙,由液体产生的压强公式p=ρgh知:p甲<p乙。即乙的杯底部所受的盐水压强较大。故答案为:两杯中一样大;乙。4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下列对驾驶小汽车人员的交通安全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是()A.系安全带,平行平安出行
B.遵章守规,拒绝超速C.文明驾驶,合理用灯D.保持车距,安全驾驶【答案】C【解析】A如果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A不合题意;B超速行驶,汽车由于惯性会很难停下来,而遵章守规,减
速慢行实际上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C不合题意;C“夜间会车,拒绝远光灯”可以避免过强的光照影响驾驶员视线,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惯性无关,故C符合题意;D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D不合题意;故选:C。12、如图所
示,以下简单机械在使用时,属于省距离的是()A瓶口起子B镊子C羊角锤D动滑轮【答案】B【解析】A、瓶口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不合题意;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符合题意;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
杠杆,费距离;不合题意;D、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省一半力,多移动一半的距离。不合题意;故选:B。13、小欣同学在厨房给妈妈帮忙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B.
菜刀钝了要磨,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抽油烟机工作室风扇的转动能减小风扇处的空气压强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降低【答案】D【解析】A、茶壶是一个上端开口、
底部连通的容器,静止时水面相平,故A不符合题意;B、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更容易将菜切断,故B不符合题意;C、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风扇的转动能减小风扇处的空气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是通过增大锅内气体压强的办法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缩短加热时间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盐时,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B.0℃的冰块中的分子是静止的5C.50ml酒精和50ml水充分
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D.手中的笔杆不易被压缩或拉伸,说明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答案】【解析】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故A不符合题意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0℃的冰块中的分子
也是运动,只是运动速度变慢,故B符合题意C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固体最小、液体次之、气体最大,故C不符合题意D分子之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一般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强,液体次之,气体更弱,故D不符合题意15.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受到力的作用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改变球的运动状态的原因C.足球在空气中能继续飞行,是因为球仍受到惯性的作用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他会立即竖直下落【答案】【解析】B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被脚
踢出去的同时,脚受到球的反作用力。故A错误;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足球在空气中能继续飞行,是由于球的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D错误。故选:B。16.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水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C【解析】在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
,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OA=G•L,当OA、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故选:C。17、图示为小球从某一高度下落后与地面碰撞后反复弹起时的频闪照片,它
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图中A、B、C、D四点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B小球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等于在D点时的重力势能;C小球在A点时的动能等于在C
点时的动能;D小球只有在最高点处机械能相等6【答案】B【解析】从频闪照片可知:起落高度在逐渐降低,说明小球在起落过程中有能量损耗,机械能减小。AA点与B点的势能相同,但是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小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故A不合题意。BA、B两点处于同一高度,所以A点与B的势能相
同,故B符合题意。CA点与C点的势能相同,但是A点的动能大于C点的动能,故C不合题意。D起落高度在逐渐降低,由于小球在起落过程中有能量损耗,机械能减小,在最高点机械能不等,故D不合题意。故选B18、甲、乙两人并排走在沙滩上,他们发现
在沙滩上行走后留下的脚印虽大小不同,但深浅相同,且甲的脚印较大,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F及压强p相比()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答案】C【解析】已知深浅相同,可知二人压力作用效果相同,也就是压强相等,即p甲=p乙;甲的脚
印较大,S甲>S乙,由p=FS可得,F甲>F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轻地放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物体,它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则下列关于从容器中溢出的水的质量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正确的是()A等于20g,压强不变;B小于20g,压强不变;C等于2
0g,压强变小;D小于20g,压强变大;【答案】A【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液体密度与深度都不变
。故B、C、D都不正确,只有A正确。故选A20、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左边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保持不变,且1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右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点位置固定,改变测力计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能描述拉力力臂与θ角间的变化关系图像是图乙中的()ABCD【答案】C【解
析】当测力计和杠杆的角度从0度逐渐增加到90度时,动力臂越来越大,动力越来越小,当测力计和杠杆垂直7时,此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当测力计和杠杆的角度从90度逐渐增加到180度时,角度越大,动力臂越小,动力越大;由于θ不能达到18
0°,所以拉力不可能减小到零,故C正确。故选:C。三、实验题(每空2分,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6分,共22分)2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如图所示,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并给出了小车所停的位置。(1)实验时每
次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3)推理: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4)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选填:“是
”或“不是”)一对平衡力。【答案】保证速度相同;(2)小;(3)匀速直线运动;(4)不是(斜面、不是水平面)【解析】(1)实验时每次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保证速度相同;(2)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的远近,反映了木块受到
的阻力的大小,距离最长,阻力最小。(3)水平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运动状态改变的越来越慢,进一步推力,若摩擦力为零,小车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
对小车的支持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22、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由静止滚下(其中mA=mB<mC,hA=hC>hB),推动相同的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为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间的关系,应选择两图进行比较。(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2)木块在实验中的作用是(3)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球动能最大。(选填“A”、“B”或“C”)(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比较小球
动能大小的目的。【答案】(1)甲、丙;(2)体现小球动能的大小(合力即可);(3)丙;(4)不能;【解析】(1)为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间的关系,改变小球的质量,保证小球到达底面的速度相同,也就是保证小球从同一斜面高度滑下,符合要求的图只有甲、丙。(2)本实验是利用木块被小球
撞击后移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木块被撞击的距离远,小球的动能大;反之,动能小;这种物理方法称为转换法。8(3)决定小球动能大小的两个因素是小球的质量和速度,质量大,动能大,速度大,动能大,丙图小球的质量与甲图质量相同,但丙图小球的高度与甲图
高度大;同时丙图的小球的高度、质量都比乙图高或大。(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和滑块将一直运动下去,很难停下来,达不到实验目的。2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三次实验时东环轮的外形完全
相同,但材质不同,其中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序物重G/N物体上升距离h/cm弹簧测力计示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s/cm机械效率η1310
1.63062.5%231023050%33102.530(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由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但也可以省略的测量工具是(2)在表中的空格处1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3)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与相关。【答案】(1)刻度尺;(2)40%;(3)动滑轮的材料(合力即可)【解析】(1)刻度尺是用来测量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大小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Gh/Fs=G/nF,也可以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η=W有/W总=Gh/Fs=
(3N×0.1m)/(2.5N×0.3m)=40%,(3)由图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材料的滑轮绕组成同样的滑轮组,将相同质量的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它的机械侠侣大小不同,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的材料有关。四、计算题(地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7分,共21分)24、一
辆质量为1200kg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1)汽车牵引力在5min内做的功;(2)此时汽车的功率是多少。【答案】【解析】已知:m=1200kgv=108km/h=30m/st=5min
=300s求:(1)W=?(2)P=?9解:(1)∵v=st,∴汽车行驶的路程:s=vt=30m/s×300s=9000m;∵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F与摩擦阻力f是一对平衡力,∴汽车的牵引力:F=f
=0.1G=0.1mg=0.1×1200kg×10N/kg=120N牵引力做的功:W=Fs=1200N×9000m=1.08×106J。(2)汽车的功率:P=W/t=1.08×106J/300s=3.6×104W。答:(1)牵引
力做的功为1.08×106J。(2)汽车的功率为3.6×104W。2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内有重为3N,底面积为0.002m2的平地咖啡杯(不计杯壁厚度),杯中倒入了重为2N,深度为0.08m的咖啡。(咖啡的密度取1.1×103kg/m3)求:
(1)咖啡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2)杯子对托盘的压力和压强;【答案】【解析】(1)咖啡对杯底产生的压强:p=ρgh=1.1×103kg/m3×10N/kg×0.08m=880Pa;咖啡对杯底的压力:F=pS=880Pa×0.002m2=1.76N(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G杯+C液=3N+2N=
5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F/S=5N/0.002m2=2500Pa。答:(1)咖啡对杯底的压强为880Pa;咖啡对杯底的压力为1.76N;(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5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2500
Pa。26、在探究浮力规律时,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绳通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将木块拉至液面下。已知木块的质量为120g,体积为200cm3,且不吸收液体。图中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木块受
到的浮力;(2)液体的密度;(3)剪断细绳,木块再次静止时,受到的浮力;【答案】【解析】(1)G=mg=120×10-3kg×10N/kg=1.2N,由图可知,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下的拉力和向上的浮力,根据力的平衡可知,浮
力等于重力与拉力之和,故受到的浮力:F浮=F拉+G=2N+1.2N=3.2N;(2)由F浮=ρ液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液=F浮/gV排=3.2N/10N/kg×2×10−4m3=1.6×103kg/m3;(3)根据G=mg可得木块的质量:m=G/g=1.2N/(10N/kg
)=0.12kg,则木块的密度:ρ=m/V=0.12kg/2×10−4m3=0.6×103kg/m3,因为ρ<ρ液,所以木块最终静止在液面上,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浮力:F浮′=G=1.2N。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3.2N;10(2)液
体的密度是1.6×103kg/m3;(3)剪断细绳,木块稳定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浮力是1.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