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十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共(23)页,3.17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72a5c8e0567e1db4092c0074cf46a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中心商务区特点的是A.建筑物全部是高层B.交通运输以
铁路为主C.商业活动高度密集D.商业活动以批发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中心商务区占地面积小,用地紧张,因此中心商务区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但并不是建筑物全部是高层
,A错误。中心商务区以街道公路运输为主,B错误。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活动高度密集,C正确。中心商务区零售业十分发达,以批发为主的商业活动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对外交通发达的地区,D错误。所以选C。2.
影响深圳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经济B.矿产C.政策D.交通【答案】C【解析】【详解】改革开放之前,深圳只是一个很小的城镇,改革开放后,国家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征,实施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经济政策,从而导致当地创造了举世瞩目
的“深圳速度”,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因此影响深圳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政策,C符合题意。经济和交通对深圳城市发展起
到重要作用,但它们是在政策背景下所起的作用,因此不是主要区位因素,排除A、D。深圳的矿产资源缺乏,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排除B。所以选C。3.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A.方解石B.云母C.石膏D.石英【答案】
D【解析】【详解】地壳中有9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氧约占1/2,硅占1/4强,氧与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由它们构成的二氧化硅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石英就是二氧化硅构成的矿物,因此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点睛】石英是由二
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化学式SiO2。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因含微量色素离子或细分散包裹体,或存在色心而呈各种颜色,并使透明度降低。具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硬度7,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比重2.65。具压电性。石英是主要造岩矿物之一,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
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生产石英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读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4.甲行星为A.火星B.土星C.水星D.地球5.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A.近圆性B.共面性C.同向性D.匀速性【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图中显示,甲行星为
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六颗行星,且有美丽的光环,应为土星,选项B符合题意。火星、水星、地球分别为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四颗、第一颗和第三颗行星,与图中甲行星的位置不同,排除A、C、D。【5题详解】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接近正
圆的椭圆轨道,具有近圆性,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具有共面性,B不符合题意。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C不符合题意。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为椭圆轨道,
有时离太阳近,有时离太阳远,导致太阳的吸引力不同,使得公转速度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匀速性,D符合题意。【点睛】八大行星及运动特征: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从北极上空看,各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沿着近圆形的轨道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①地属于的板块名称为A.欧亚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日本海板块7.箭头指示的甲地地
形名称及成因为A.褶皱山脉位于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B.岛弧链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后C.海沟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张裂下陷D.海沟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答案】6.A7.D【解析】【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日本群岛是东侧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碰撞挤压形成的岛弧,图中显示,①地位于日本群岛以西,因此①地位于欧亚板块,A符合题意,排除B、C、D。【7题详解】图中显示,箭头指示的甲地显示深蓝色,并呈条带状分布,并位于日本群岛(岛弧)的外围,应表示海水很深的海沟,排除A、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而形成的凹陷地带,选项D符合题意。海沟不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张裂下陷形成排除C。所以选D。【点睛】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在地质学上,海沟的产生被认为是海
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读侏罗纪某植物的化石图,完成下面小题。8.侏罗纪所属的地质年代为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9.按成因分,下列岩石与该
岩石属于同一类的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答案】8.C9.C【解析】【8题详解】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宙下面分代,代下面分纪,纪下面分世……,中生代下分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因此侏罗纪所属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
,C符合题意,排除A、B、D。【9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岩石中有侏罗纪某植物化石,岩石成因类型中,只有沉积岩才具有化石,因此该岩石属于沉积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浆岩,与该岩石不属于同一成因类型,排除A。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浆岩,与该岩石不属于同一成因类型,排除B。石灰岩属于沉积岩,与该岩石属于同一成因类
型,C符合题意。大理岩属于变质岩,与该岩石不属于同一成因类型,排除D。所以选C。【点睛】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古生代之前
有长城纪、蓟县纪、青白口纪、震旦纪;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10.下列陆地A、B、C、D四地中,箭头表示风向,降水最多的可能是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影响降水的因素
主要是水汽和升降运动。水汽越丰富,降水量大的可能性越大;空气上升,空气的水汽才能凝结,才可能成云致雨。图中显示,当地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给沿海陆地带来丰富的水汽。图中显示,A地离海最近,水汽最为丰富,但气流没有明显上升,降水量
并不丰富,排除选项A。图中显示,气流受到山地阻挡,气流在B地沿山坡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且当地离海较近,水汽丰富,因此降水量最大,选项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气流越过山地到达C、D两地时,为下沉气流,且水汽较少,不易成云致雨,降水量小,因此排
除选项C、D。【点睛】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两个方向—水汽和升降运动;具体因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地面性质;洋流和人文因素(通过改变地面性质)。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9年12月2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求各国为解决气候
问题展现出更多“政治意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主要有A.极端天气事件增加B.水稻生长北界南移C.南极冰川北界北移D.全球降水普遍增多12.会议召开期间,控制马德里的气压带或风带为A.副
热带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东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解】全球气候变暖,破坏了原有较为稳定的大气环流,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如气象灾害增多,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变好,喜温作物的种植范围扩大,可能导致亚洲的水稻生长北界北移,而不是
南移,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洲气温上升,南极洲边缘的冰川融化,会使南极冰川北界南移,而不是北移(冰川面积扩大),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根据统计资料可知,中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降水有增多趋势,亚热带地区降水
有减少趋势,不是全球降水普遍增多,D错误。所以选A。【1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9年12月2日开幕,因此会议召开期间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图中显示,马德里位于40°N附近,冬季盛行西风带南移至此,因此
控制马德里的气压带或风带为盛行西风带,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读我国20元人民币背景景观(广西)图,完成下面小题。13.该地典型的地貌景观属于A.冰川地貌B.雅丹地貌C.丹霞地貌D.喀斯特地貌14.该地貌
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的溶蚀作用B.风力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沉积作用D.冰川的侵蚀作用【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地地表多峰林地貌,河流众多,根据地形特征判断,该地典型的地貌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选项D符合题意。冰川地貌一般多角峰、冰斗
、U形谷,与图中地貌特征不符,排除A。雅丹地貌为气候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风蚀柱景观,与图中地貌特征不符,排除B。丹霞地貌是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与图中地貌特征不符,排除C。所以选D
。【14题详解】根据地表地貌特征判断,图中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该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流水的溶蚀作用,A符合题意。喀斯特地貌形成与
风力的搬运作用、流水的沉积作用、冰川的侵蚀作用无关,排除B、C、D。所以选A。【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
、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读日本1872-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日本194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B.家庭C.文化D.战争16.只考虑自然增长,日本总人口达到最大值的年份约在A.1947年B.1975年C.2010年D.2018年【答案】15.D16.C【解析】【15题详解】1945年由日本
等国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日本在各战场上节节败退,军人伤亡惨重,美国为主的同盟军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大量平民死亡,死亡率明显上升,导致日本194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由此判断,影响日本194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因素是战争,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16题详解】只
考虑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为零增长时,总人口不再增长,总人口达到最大值。图中显示,日本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为零增长的年份是2010年,因此日本总人口达到最大值的年份约在2010年,选项C符合题意,排
除A、B、D。2019年12月5日,春城昆明下雪,上了微博热搜榜!读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造成此次昆明下雪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18.昆明四季如春的理由,不包括A.纬度低冬季气温高B.海拔高夏季气温低C.冬季受暖气团控制多晴天D.夏季受冷气团控制多雨天
【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2019年12月5日春城昆明下雪,春城一般情况下冬季气温较温和,很难下雪,要造成此次昆明下雪,必须与降温有关,因此冷锋天气系统的可能性最大,选项B符合题意。暖锋天气系统会使得本来较温和的
昆明升温,因此下雪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气旋能带来降水,但不会带来明显的降温,因此下雪的可能性不大,排除C。反气旋以下沉气流为主,很难成云致雨,不会形成降雪天气,排除D。所以选B。【18题详解】纬度低冬季气温高,
导致昆明冬季如春,A不符合题意。昆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导致昆明夏季如春,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冬半年出现的昆明准静止锋位于贵阳与昆明之间,昆明冬季受暖气团控制多晴天,气温较高,导致昆明冬季如春,C不符合题意。昆明夏季受夏季风控制,且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因此夏季受
冷气团控制的可能性小,这不是昆明四季如春的理由,D符合题意。2019年10月12日,超强台风“海贝思”于日本静冈县登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静冈县受超强台风“海贝思”的影响,12日5时的主导风向为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风平浪静20.千叶县的典型植被为A.
亚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19.B20.C【解析】【19题详解】图中显示,12日5时“海贝思”台风位于静冈县南侧,受超强台风“海贝思”的影响,静冈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当地位于北半球,气流右偏形成东北风,因此静冈县12日5时的主导风向为
东北风,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20题详解】日本群岛大致以36°N为界,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图中显示,千叶县位于36°N以南,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植被一般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项C符合题意。亚热带雨林一般位于热带雨林的边
缘,纬度低,排除A。日本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36°N以北地区,排除B。没有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排除D。所以选C。被誉为“中华龙脊”的鳌太线,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海拔3475米)与太白山(海拔3767.2米)之间的一条主脉
线路。太白山主体由花岗岩组成,几经构造运动,形成了奇峰林立的景色,山上保留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读鳌太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关于鳌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线终年积雪B.沿线植被水平分异显著C.沿线可见角峰、冰斗等地貌D.与年均温0℃等温线重合22.太白山奇峰林立的主要成因是①岩层断裂
抬升②岩浆喷出冷凝③流水侵蚀④风力沉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21.C22.A【解析】【2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鳌太线上两个主峰海拔低于4000米,由此推算,鳌太线上夏季平均气温高于0℃,沿线不会终年积雪,A错
误。材料信息表明,鳌太线位于秦岭一带,东西沿线自然环境差异较小,因此沿线植被水平分异不显著,B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太白山保留第四纪冰川遗迹,因此沿线可见角峰、冰斗等地貌,C正确。鳌太线位于秦岭一带,应与1月0℃等温线重合,
而我国年均温0℃等温线在东北中部地区,D错误。所以选C。【2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太白山主体由花岗岩组成,几经构造运动,形成了奇峰林立的景色。构造运动过程中,太白山岩层断裂抬升,形成太白山奇峰林立,①正确;太白山主体由花岗岩组成,说明当地
岩浆活动以侵入为主,不是喷出冷凝,②错误;太白山地区降水丰富,径流丰富,流水侵蚀明显,从而形成太白山奇峰林立,③正确;风力沉积不会形成奇峰林立景观,④错误。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2019年12
月8日,在舟山大鱼山岛北部海域,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220千伏海底电缆顺利完工。完成下面小题。23.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风能资源属于A.可再生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C.气候资源D.矿产资源24.与西北地区的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开发的有利条件是①建设成本较低
②海面可利用面积广阔③建设难度较小④距离主要用电市场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23.C24.D【解析】【23题详解】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风
属于气候和天气现象,因此风能资源属于气候资源,选项C符合题意。风能资源也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可再生资源不属于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的分类,排除A。风能不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且非可再生资源不属于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的分类,排除B。风能不是矿
产资源,排除D。所以选C。【24题详解】与西北地区的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开发的风电设备要建在海上,施工条件更差,建设难度更大,建设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建设成本较低,由此判断①、③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海上风电设备建设在广阔的
海滩之上,海面可利用面积广阔,②符合题意。与西北地区的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开发距离东部主要用电市场近,有利于电力输送使用,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2019年8月10日最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沿
海登陆,完成下面小题。25.下列表示台风“利奇马”的天气系统是A.B.C.D.26.与其它三种天气现象不属于同一种天气系统的是A.北方夏季的暴雨B.南方初春的倒春寒C.一场秋雨一场寒D.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答案】25.D26
.D【解析】【25题详解】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来,因此台风“利奇马”的天气系统是气旋,材料信息表明,最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沿海登陆,说明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根据气流方向判断,图A中气流呈顺时针辐合,应为
南半球气旋,图B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应为北半球反气旋,图C气流呈逆时针辐散,应为南半球反气旋,图D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应为北半球气旋。由此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26题详解】北方夏季的暴雨为冷锋天气系统导致;南方初春的倒春寒为冷锋天气系统
导致;一场秋雨一场寒,为冷锋天气系统导致;夏季午后的雷阵雨为对流雨天气。由此判断,与其它三种天气现象不属于同一种天气系统的是夏季午后的雷阵雨,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根据水资源的承载力,2015年北京公布“2020年人口数量控制
在2300万以内”的严控人口目标,连续三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负增长”。完成下面小题。27.人口控制目标中的“2300万”是北京的A.外来人口数量B.人口规模C.人口合理容量D.人口容量28.导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负增长”的最主要原
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减慢B.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答案】27.D28.D【解析】【27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根据水资源的承载力,2015年北京公布“2020年人口数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的严控人口目标,属于严控人口目标,因
此人口控制目标中的“2300万”是北京的人口容量,不是外来人口数量、人口规模、人口合理容量,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28题详解】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但增长率仍为正值,可能导致常住外业人口增长减慢,不会导致常住外业人口“负增长”,排除A。由于近年来大力治理北京市的城市环境,环境质量没有持
续恶化,排除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不会导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负增长”,排除C。近年来,北京市在市区之外建设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疏解了许多非首都功能,将许多就业机会向外迁移,导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出现“负增长”,D符合题意。根据年降水量划分,200mm
以下为干旱区,200-400mm为半干旱区,400-800mm为半湿润区,800mm以上为湿润区。读我国干湿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9.从甲到丙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30.丁处
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温带草原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29.D30.A【解析】【29题详解】图中显示,从甲到丙纬度相差不大,降水量大致由东向西逐步降低,由湿润区向半湿润、半干旱区过渡,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自然景观的
变化,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选项D符合题意。从甲到丙自然景观变化不是因纬度差异而引起热量不同而导致,没有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排除A。从甲到丙自然景观变化不是因为地方性地形、气候和组成物质不同而导致,没有体现地方性分异规律,排除B。从甲到丙自
然景观变化不是因海拔高度差异而引起水热条件不同而导致,没有体现垂直地带分异规律,排除C。所以选D。【30题详解】图中显示,丁处属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400mm之间,适合草原植被生长,且丁处位于温带地区,因此丁处自然带最有
可能是温带草原带,A符合题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般位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要大于400mm,丁处不符合,排除B。温带荒漠带一般位于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丁处不符合,排除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一般位于亚热带湿润区,年降水
量大于800mm,丁处不符合,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9年12月,国际科考探险队深入到广西东兰县进行探险考察时,发现大型溶洞、地下河和天坑,洞内的石笋(石笋形如竹笋出土,自下向上生长,
一万年约长高一米)、石柱等景观十分壮观而神奇,让人叹为观止。材料二: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简图,图2为百色市气候资料图。材料三:下表为2018年广西百色市人口情况(1)科考队此次发现大型溶洞的基岩为岩(填具体岩石的名称),洞内石笋、石柱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2)百色市所处的
地带性植被是,该地区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3)百色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或高),该市人口以(迁入或迁出)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是。(4)简析百色市的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答案】(1)石灰岩流水沉积(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涝(3)低迁出经济(4)特征:夏季多,
冬季少,季节变化大。原因:夏季受东南风影响,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多;冬季受偏北风影响,降水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广西百色市和东兰县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喀斯特地貌、植被类型、
气象灾害、城市化水平、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材料信息表明,国际科考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县发现大型溶洞、地下河和天坑,洞内的石笋、石柱等景观,由此判断这是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在可溶性岩石的基础上发育而成,最常见的可溶性岩
石为石灰岩,因此科考队此次发现大型溶洞的基岩为石灰岩。洞内石笋、石柱景观是含有碳酸氢钙的流水在溶洞内下滴的过程中沉积而形成。(2)根据百色市气候统计图判断,百色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百色市所处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气候统计图显示,该地区降水集中,季节变化大,因此该地区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3)读材料二信息可知,百色市2018年户籍人口约417.57万人,常住人口为364.65万人,城镇户籍人口约106.26万人,百色市的城市人口比重约为25.4%(按户籍人口计算
)或29.2%(按常住人口计算),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城市化水平较低。读材料二信息可知,百色市2018年户籍人口约417.57万人,常住人口为364.65万人,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市人口以迁出为主,当地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很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4)百色市的降水季节变化特征从百色市气候统计图中归纳得出,图中显示百色市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季节变化大。百色市的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成因应从大气环流方面进行分析。百色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的
东南季风影响,容易成云致雨,形成丰富的降水;冬季受来自陆地的、干燥的偏北季风影响,很难成致雨,降水较少。3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温哥华三面环山,一面傍海,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被评为世界最适宜居住城市第三。材料二:温哥华
市人口约260万,是加拿大西部第一大城市。(1)图示沿海甲地区多地貌,影响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2)与温哥华比,罗克波特的城市规模(大或小),服务范围。(3)与该地纬度相当的我国黑龙江省冬季的气候特征是,主要原因是、。(4)从盛行风、地形、洋流角度简
析温哥华气候温和湿润的主要原因。【答案】(1)峡湾冰川侵蚀(2)小小(3)寒冷干燥离冷空气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明显(4)终年盛行西风;东部山地能够阻挡冷空气入侵;沿岸有暖流影响【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加拿大温哥华市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冰川地貌、城市规模与服务范围、
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及成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图中显示,甲地位于50°N以北,在地质时期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多冰川地貌,古冰川向海洋运动时,侵蚀形成许多呈“U”的冰川谷,后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形成多个峡湾,因此沿海
甲地区多峡湾地貌,影响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2)材料二信息表明,温哥华市人口约260万,是加拿大西部第一大城市。因此与温哥华比,罗克波特的城市规模小,城市等级较低,因此服务范围较小。(3)与该地纬度相当的我国黑龙江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较高纬度内陆的冬季风影响,气
候特征是寒冷干燥,这是因为黑龙江省离蒙古—西伯利亚近,即离冷空气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度强,而冬季风具有寒冷干燥的物征。(4)题意表明,温哥华气候温和湿润的主要原因应从盛行风、地形、洋流角度分析。从
盛行风来看,当地位于40~60°N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西风从较低纬度吹来,从海洋上吹来,因此温和湿润;从地形角度来看,温哥华三面环山,一面傍海,受地形阻挡,受寒冷空气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且还能抬升暖湿气流,多地形雨,因此使得当地冬季温和湿润;从洋流角度来看成,温哥华附近海域为阿拉斯加暖流
流经,对当地具有增温增湿作用。3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9年12月19日我国霜冻线(图中虚线)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紫色土是指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
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1)与同纬度地区比,甲地霜冻线分布偏(南或北),其主要原因是。(2)四川盆地的特色土壤和我国江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分别是、。(3)从河流的角度,重庆和武汉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对两城市的
形成发挥的主要作用有、。(4)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武汉夏季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答案】(1)北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2)紫色土红壤(3)干支流交汇处供水;交通(4)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平坦,排水不畅【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流域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
置四道小题,涉及影响气候因素、土壤分布、城市区位、洪涝灾害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图中显示,与同纬度地区比,甲地霜冻线向北凸出,分布位置偏北。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北边是大巴山和秦岭,由于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甲地比同纬
度地区气温较高,不易发生霜冻,导致霜冻线分布位置偏北。(2)材料二信息表明,四川盆地多由富含碳酸钙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在此基础上发育了当地的特色土壤——紫色土,一种富含磷、钾的、呈弱碱性的土壤。我国江南地区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基础上
发育而成的地带性土壤是呈酸性的红壤。(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因此从河流的角度,重庆和武汉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干支流交汇处。河流能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因此许多城市临河布局,因此河
流对重庆和武汉两城市的形成发挥的主要作用有供水、交通。(4)题意表明,武汉夏季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应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气候角度来看,武汉附近的干支流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导致洪水流量大,易形成高水位洪峰;
从地形角度来看,武汉位于江汉平原(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河道较弯曲,因此排水不畅,导致洪水水位高,易造成洪涝灾害。3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科特迪瓦及周边区域图。阿比让是科特迪瓦的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其行政
中心。材料二:科特迪瓦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与出口国,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可可的收获季节,将可可豆直接晾晒,约7~8天即可干燥。(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推测科特迪瓦的地势特征是高低。(2)科特迪瓦南部7月盛行风的风向为风,其成因是,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3)每年10月到次年1月可可能直接晾晒的气候
条件是、。(4)比较布瓦凯和阿比让的城市区位条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1)北南(2)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带来丰富的降水(3)光照强蒸发旺盛(4)同:交通便利异:布瓦凯公路、铁路等陆运交通便利,阿比让海运
交通便利;阿比让是该国行政中心,有政治优势。【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非洲科特迪瓦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势特征判断、风向判断及成因、盛行风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季节变化特征、城市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
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图中显示,科特迪瓦的河流大多由北向南流,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由此推测科特迪瓦的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2)图中显示,科特迪瓦南部7月盛行风由西南吹向东北,其风向为西南风。该西南风是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图中显示,当地的西南风由赤道附近吹来,由海洋吹向陆地,给当地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3)每年10月到次年1月,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科特迪瓦盛行东北信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很难成云致雨,晴
天多,加上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光照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因此可可能直接晾晒。(4)布瓦凯和阿比让的城市区位条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应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中进行梳理比较。相同点:图中显示,布瓦凯和阿比让两城市
均为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是两城市共同区位因素。不同点:图中显示,布瓦凯是公路、铁路等陆运交通枢纽,而阿比让除了陆运交通发达外,还有海运交通便利;材料信息表明,阿比让是该国行政中心,在政治因素方面比布瓦凯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