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课件(新高考新教材) 思维方式三 批判性思维.pptx,共(51)页,2.80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6cd950f6d22f6ce168ae0a30ea40df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思维方式三批判性思维第一部分独立提出问题方法准备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知识的传授和通过“题海战术”对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做题训练中,则习惯了知识的学习并认为扩大知识面和做题数量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为了节省备考时间,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往
往首先考虑的是咨询老师和其他同学,缺少独立思考与质疑精神,而这恰恰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质疑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减少“题海战术”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
。在高考中,面对复杂、新颖情境,结构不良试题及开放性问题,学会质疑和提出问题,对于正确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科学提出问题应该以能够解答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围绕该中心进行系统思考,提出的问题应该与中心问题联系密切、环环相扣,
形成问题链,能够成为解决中心问题的必要条件,从而降低解决中心问题的难度。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的学科。基于此,一般从以下角度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提出问题(质疑)。(1)在哪里(地理位置)。(2)是什么样
子(地理特征,包括要素特征、区域特征)。(3)为什么(影响要素及地理成因)。(4)什么时候发生的(地理过程)。(5)有什么影响(地理联系,包括要素联系、区域联系、人地关系;如何发展)。(6)怎么办(对策措施和实现人地协调)。例如,我国有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现象,成为社
会关注的热点,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该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什么?留守儿童现象在我国哪些地区特别明显?(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流动人口与留守儿童
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地理过程)■随着时间推移,流动人口与留守儿童的规模有怎样的变化?(地理过程)■流动人口与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地理成因)■留守儿童如果跟随父母如何学习和生活?留守在家乡又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地理联系)■为什么父母不选择将子女
带在身边?如果带在身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困难?(地理联系)■流动人口与留守儿童会给社会带来哪些挑战?(地理联系)■通过什么措施,可以缓解我国留守儿童突出的现象?(对策措施和实现人地协调)批判性质疑是获取信息和明确问题后进行分析推理
并解答问题的重要前提。通过批判性质疑并独立提出问题,从而完成试题任务的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方法示例例题(2020·全国Ⅰ卷,9~11)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
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
.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答案】(1)A(2)C(3)D【示例剖析】第(1)题,解答本题,首先提出疑问:幼树、中龄树和老树的判别标准是什么?材料中没有直接给出三种树龄的界定标准,只能是就整个岳桦林带来说,最晚生长出来的岳桦为幼
树。其次,岳桦林带气候寒冷,岳桦生长缓慢,由此可判定,即使长了十几年的树木,也算是幼树。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林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说明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最晚生长出来的幼树,故A正确。根据“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
(种子)”可知,目前林线附近不可能结实,也不可能是各树龄组混生。第(2)题,通过批判性质疑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得到问题答案。批判性质疑1: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冬季和夏季升温幅度是否相同?升温幅度受气温基数的影响,一般来
说,长白山地区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夏季升温幅度较冬季小。批判性质疑2:冬季升温幅度大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风力以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山地林线为森林带的上限。在本题中,可以利用林线的高度变化来判断冬季升温幅度的
大小。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岳桦林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由此也可以判断冬季升温幅度较大。批判性质疑3:什么是生长季?植物生长季指植物最早开始萌动生长到最晚停止生长发育的持续日数。在相同气候条件下,不同植物因
种类、品种而生长季不同。批判性质疑4:气候变暖,岳桦林带的生长季一定会延长吗?岳桦林带生长季变化的标准是什么?岳桦林带气候寒冷,岳桦林生长季短,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析地理问题要讲究尺度思维,如果气候变暖导致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增温幅度较小,则岳桦林的生长季未必会
延长。材料中“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就是很好的提示和证据。第(3)题,利用批判性思维,探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的原因。批判性质疑1:除受气温影响外,岳桦林林线的海拔变化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根据试题材料提示可进行判断,
岳桦林是通过种子繁殖的,即岳桦林新树生长的前提是土壤中具有岳桦林种子,由此可推知,岳桦林林线的海拔还受其种子传播范围的制约。批判性质疑2:为什么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前期岳桦林林线快速上升但是近年来趋于稳定?只有岳桦林带下部的岳桦才结实
(种子),而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岳桦结实线稳定,从而限定了岳桦林种子的传播范围。原来林线附近处于岳桦林种子传播范围以内,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生长新的岳桦林,原来的林线上升并形成新的林线。当林线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超过了种子传播范围,因
为没有种子,将无法再有岳桦繁殖生长,林线也趋于稳定。第二部分挖掘隐含前提方法准备在高考试题中,为了测试和区分考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很多信息被命题者隐藏在文字材料、表格数据、地理图像中,这些信息被称为隐性信息。隐性信息在试题中通过一定的载体、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考生,一般对于解答题目
具有关键性作用,这就成为解答题目的隐含前提。正确挖掘试题的隐含前提,包括发现隐性信息、判断隐性信息的重要程度、运用隐性信息进行推理等环节,对题目解答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1.从文字材料中挖掘隐含前提文字材料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文字材料包括试题情境代入的材料、试题设问以及图表中的备注等
内容。为了保证试题情境的完整,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识别、加工能力,有些题目的文字材料信息量大,而不同信息对于解题的重要程度有差别,这就需要考生对文字信息进行筛选,挖掘对于解答题目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信息,忽略次要信息。从文字材料中挖掘隐含条件,有时候还需要关注设问,设问往往设定了
答题角度,也就指出了挖掘隐含条件的方向。例如: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
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在上述文字材料中,第一句话的作用主要是情境带入,引出了试题的“主人公”海南长臂猿。第二句话主要介绍了海南长臂猿在海南的数量变化及在其濒于灭绝时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第三句话介绍了其生活习性。
如果要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来进行科学考察,显然第三句话的信息对于我们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信息,此时可以忽略第一句和第二句的信息。2.从地理图表中挖掘隐含前提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高考试题中图的形式
多样,常见的有等值线图、示意图、区域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图中的图名、图例、比例尺、注记包含着丰富的隐含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比例尺确定空间尺度大小。从地理图中挖掘隐含条件,应该熟练掌握不同地理图的判读方法,并熟悉高考题在不同类型图中设置隐含信息的
常用形式。例如,在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疏密、延伸方向、数值变化及极值、弯曲方向;景观图往往反映某一个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解读出该景观图的地理特征,是正确挖掘隐性信息和解读题目的关键一步。此外,从地图中挖掘隐含条件,有时候还需要经过图图转化。例如: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
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据图推测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和淤积的变化趋势。解答该题时,首先根据图文材料和基本地理知识明确: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不是一个固定值,会受海底
侵蚀和淤积发生变化;在近岸海域,离着海岸线越远,海水深度越深。如何变化,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难度较大。如果通过图形转化(下图所示),则可比较容易得出结论:海底淤积,该距离增大,海底侵蚀,该距离缩小。再结合题目中的变化趋势图可知,1975—1978年,距起始点距离扩大
,海底以淤积为主,1978—2004年,距起始点距离整体减小,海底以侵蚀为主;1975—2004年该近岸海域呈现先淤积后侵蚀的变化趋势。表格通常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展示。解读表格资料应注意:抓主要线索,综合分
析;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部分信息需要通过计算、归纳得出隐性前提;注意不同地理事物的横向比较和同类地理事物的纵向发展。3.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及地理现象中挖掘隐含前提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中常常隐含着一些与地理事物特征、影响因素等
方面有关的信息,对于解答题目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如果该气候区某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则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再比如,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力从第一产
业依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通过一些典型的地理现象也可以获得隐含前提。例如,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如果某考查地区全年昼长都为12小时,则可以判定其位于赤道上。再例如,长江河口处径流量大时海水盐度较低,径流量小时海水盐
度较高。4.通过信息整合和逻辑推理,综合获得隐含前提在复杂的试题情境中,解答问题可能需要多个隐含前提,且不同隐含前提呈现的形式以及在试题中的位置不同,甚至还需要通过一个前置隐含前提推导下一个隐含前提,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整合和逻辑推理,获取隐含前提。方法示例例题(2022·山东卷,5~7)嘉峪关地处河
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A.人口惯性的影响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D.康养产业的发展(2)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自然资源C.市场需求D.劳动力(3)该市在推进工业
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A.造纸工业B.纺织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装备制造工业【答案】(1)A(2)B(3)D【示例剖析】第(1)题,关键信息信息解读,挖掘隐含前提逻辑推理材料信息: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一
五”计划时期(1953—1958年),国家为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在东北、西北等地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加上发现铁矿,使得当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迅速增加1955—1958年,嘉峪关铁矿资源的发现、开发及钢铁工业基地建设,吸引了大批的年轻劳动力迁入此地工作、安家。随着时
间推移,这一批年轻劳动力在2005—2010年进入老龄阶段,导致当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设问信息: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以2005年65岁老年人为例进行分析,2005年65岁的老年人出生时间为1940年;该年份出生的人
口在1955—1958年处于15—18岁的年龄段(当时受教育时间短,此年龄段已经成为劳动年龄人口)第(2)题,关键信息挖掘隐含前提,逻辑推理材料信息: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发现铁矿,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设问信息: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嘉峪关市地
处我国内陆干旱地区,多荒漠戈壁,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丰富,限制农业(第一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和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形成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第(3)题,关键信息信息解读,挖掘隐含前提逻辑推理材料信息: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
∶35.5设问信息: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嘉峪关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形成了以冶金(钢铁)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应该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围绕当地优势产业(钢铁、冶金)
延长产业链,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装备制造业与钢铁、冶金产业关联度高,且技术含量和产业层次更高;当地也具备发展装备制造业需要的产业基础、技术、人才、资金以及较大的市场需求第三部分评估证据与理由方法准备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求真的思维,以质疑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获取证据、
进行分析推理为过程,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为结果。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觉运用分析推理、逻辑论证、甄别加工等方法,使用可靠的证据,得出自己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评估证据的真实性。信息时代,各种信
息铺天盖地,真假掺杂,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选择证据解决地理问题时,从题目材料中提取的证据要正确无误,在对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时,要保证逻辑推理的正确性;调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时候,同样要保证知识和原理的正确性,否则就会用错误的证据得出错误的
结论。其次,要评估证据的质量(重要性、准确性)。某些地理事象的时空特征不断变化,其发展受多个要素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往往又有所不同。例如,个人住房地点的选择,与住房类别,户型,周边的自然环境、治安环境,距工作地点的距离,学校等
服务设施相关。如果考虑购买学区房,则教育条件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性是区域的重要特征,但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尺度和规模的影响,不同尺度和规模的地理现象,它的作用机制和对它的解释具有显著的差别。例如,小范围的下垫面的植被覆盖
变化对大气环流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就不能忽视。再比如,地表热力差异不仅是大气环流、水循环形成的动力之一,也是形成地表多样性景观的主导因素。热力差异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地理尺度,并出现在不同的地理现象
中。在全球尺度,比如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引导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中等尺度上,高山和山前平原之间的热力差异引发的昼夜之间风向的变化;在较小的尺度上引发山风和谷风。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证据具有特定的适用时间段、空间尺度和范围。通过上面的
例子,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解决地理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证据的重要性和准确性。再次,为了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和更强的说服力,还可以考虑选择多个证据,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如果多个证据或多个角度论证,指向相同的结论,那就大大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与说服力。方法示例例题(2022·辽宁卷,
14~16)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图1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图2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据图可知()A.白天古杨树赛
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夜间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2)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A.冷空气聚集多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D.降水量较大(3)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A
.等压线稀疏区B.气旋大风区C.等压线低值中心D.气旋降水区【答案】(1)D(2)A(3)A【示例剖析】题号关键信息寻找论据,证明观点(1)文字材料信息:甲、乙气象站位于云顶赛场,丙、丁气象站位于古杨树赛场图示信息:图1中有四个气象站的海
拔及位置;图2中有四个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排除A:可以利用四个气象站的海拔粗略地估计古杨树赛场与云顶赛场白天最高气温的高低。古杨树赛场海拔较低,白天最高气温应该高于云顶赛场。还可以根据图2中四个气象站的气温变化曲线,读取白天最高气温
数值,进行精确比较,也可以判断古杨树赛场白天最高气温高于云顶赛场。排除B:方法一,从图2中读取18时和21时四个气象站的气温变化数据,通过计算气温数据的差值得出结论;方法二,比较18—21时四个气象站气温变化曲线的斜率,位于古杨树赛场的丙、丁气象站气温变化曲线的斜率大于云顶赛场的甲、乙气象站,
据此也可以得出结论。排除C:四个气象站中,丙气象站海拔最低,但是夜间气温是最低的。D正确:比较四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丙、丁的昼夜温差大于甲、乙;由此可知,古杨树赛场的昼夜温差大于云顶赛场题号关键信息寻找论据,证明观点
(2)图示信息:丙地位于近似东西走向的山谷中,其北部有高海拔的山坡材料信息:四个气象站2019年1—3月的平均气温比较多角度论证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冷空气聚集多:方法一,从大的时空尺度寻找可靠证据。该地位于
我国季风区,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显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越过北部山地后下沉,在丙所在的山谷聚集,导致气温偏低。方法二,从小的时空尺度寻找可靠证据。1—3月多晴天,夜晚盛行山风,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至谷地,冷空气在山谷聚集,导致气温降低。其余干扰选项的排除:丙处气温低,水汽蒸发
弱,为错误证据,排除B;无法判断海平面气压及降水量大小的真实性,排除C、D题号关键信息寻找论据,证明观点(3)图示信息:丙气象站海拔低于丁气象站,夜间气温低于丁气象站理论依据1:对流层某个高度范围内出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上升(下冷上热)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逆温发生
时,对流弱,大气层结稳定,多晴天。理论依据2:天气图中,等压线稀疏区往往大气性质稳定,以晴朗天气为主。图示证据: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海拔较低的丙气象站气温低,海拔较高的丁气象站气温高,说明此时发生逆温现象。根据以上论据,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第四部分开放性思考并形成独立结论方法准
备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发展变化,蕴含着多种地理要素的联系。地理联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为地理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过程采用开放性思维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始于发现有价值的地理问题,根据地理事象及其变化提出合理的猜想,进而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和思维方法,设计探究
方案,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观点或提供决策。高中地理开放性试题一般基于问题解决过程,设置一系列引导问题,驱动地理问题的发现与探究,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地理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释过程
体现探究性等特征,可分为过程开放、结论开放、方法开放、综合开放等不同类型。过程开放性试题一般是把试题的一些条件和结论提供给考生,要求考生探究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和推理过程。例如2020年山东卷第1~2题,给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
意图,让考生判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以及古河道、古堰塞湖、滑坡掩埋的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方法(措施)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寻求切合实际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36(
3)题: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结论开放性试题由于给定的条件不明确,导致其结论呈现多样性,这类试题在目前高考开放性试题中的比例较大,其典型的设问方式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答该
类试题,要注意理由与结论一致。综合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自选视角并推理论证,然后得出开放性结论,该类试题条件、过程与结论都是相对开放的。开放性思考并形成独立结论,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也不可能完全“放开”,目前的地理题目也是在设置限定条件和方向前提下的“半开放”,这就要
求地理过程要符合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方法开放要符合主题,措施开放要围绕需解决的问题并有可操作性;选择观点后,论据要与观点逻辑一致。方法示例例题(2023·山东聊城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距今约1.1万年前,黄土高原某区域(下图)受构造与气候
变化的影响,形成太原盆地、黄土台地和丘陵。先民们的活动空间受地貌演变的影响,太原盆地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前)遗址就分布在盆地边缘的黄土台地和黄土丘陵上。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5000—4500年前),由于河流侵蚀强
烈,先民们开始进入冲积平原地势稍高的地区活动。到了龙山文化晚期,盆地平原区各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部分先民迁出冲积平原区,部分先民仍留在原地居住。(1)分别说明该区域的黄土台地和丘陵的形成过程。(4分)(2)仰韶文化时期
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黄土台地或丘陵区,而非冲积平原区和基岩山地,分析主要原因。(6分)(3)龙山文化晚期部分先民迁出冲积平原区,部分先民仍留在原地居住。请从“迁出”或“留在原地”中选择一个角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太原盆地构造下陷,盆地边缘相对抬升
,形成台地(2分);气候转变为暖湿,流水侵蚀作用加强,盆地边缘地带下切形成黄土丘陵(2分)。(2)到仰韶文化中晚期,太原盆地平原区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属于河流和湖泊环境,不适宜先民居住(2分);盆地边缘黄土台地或丘陵,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利于耕作(2分);基岩山地土层较薄,海拔较高,气候较
寒冷,不适合先民耕作(2分)。(3)迁出:到了龙山文化晚期,盆地河流发生堆积作用,导致盆地平原区河流河床抬高、水位上升,河流淹没或影响到平原边缘海拔相对较低处。耕地与聚落居住地被淹没,洪涝灾害影响较大,不宜居住,先民被迫迁移。留在原地:平原地区边缘部
分海拔相对较高处,受洪涝灾害威胁较小,耕地与聚落居住地未被河流淹没;河流堆积作用加强,改善了土壤条件;水位上升有利于农业生产灌溉,适宜先民继续居住。【示例剖析】第(1)题,首先进行批判性质疑:黄土台地地貌特征是什么?黄土台地如何形成?黄土台地与黄土丘陵之间地貌演化的地质
作用是什么?黄土台地是指黄土高原上由黄土组成的台地,四周有陡崖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在山地边缘或山间。台地是向丘陵过渡的一种地貌形态,如果台地水系冲沟发育,沟谷溯源侵蚀强烈,会导致台面破碎,向(梁状)丘陵发育。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文字材料推
测:太原盆地构造断裂下陷,盆地边缘相对抬升,形成黄土台地;后期气候变暖湿,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海拔较高处台地受流水下切明显,导致台地地形变得破碎,形成黄土丘陵。第(2)题,利用地理常识挖掘隐含前提:农耕时期聚落选址要考虑是否利于耕作、是否利于规避自然灾害、是否利于居住。仰韶文
化中后期,太原盆地冲积平原区地势低,洪涝灾害多发,不适宜先民居住;基岩山地地势较高,土层薄,耕地资源少,且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不利于耕作和居住;盆地边缘的黄土台地或丘陵地势较高,且排水方便,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同时耕地资源
丰富,利于耕作,成为当时最适合的聚落选址地。第(3)题,挖掘隐含前提开放性思考,形成独立观点寻找论据,阐述理由龙山文化早期,由于河流侵蚀强烈,先民们开始进入冲积平原地势稍高的地区活动。龙山文化晚期,盆地平原区各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从冲积平原迁出从河流堆积作用带来的
不利于居住的影响角度寻找论据:河床抬升,水位上升,淹没耕地,耕地资源减少;河床抬升,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增大,不适宜居住,先民被迫迁出保留在冲积平原从河流堆积带来的有利于居住的影响角度寻找论据:冲积平原地势较高处的耕
地和聚落受洪涝灾害威胁小,仍然可以继续在此耕作、生活;河流堆积作用增强,带来肥沃土壤,改善耕作条件;河流水位上升,便于灌溉第五部分阐释和评估后果方法准备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
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阐释和评估地理事物或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仅可以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身进行深层次探究,而且重视它们对其他地理事物或现象产生的联系和作用,对考生人地协调、区域认知和综合
思维等学科素养有很好的考查作用。此类问题在历年高考中考查较多,例如,2022年全国乙卷36(4),分析以色列打造淡水“蓄水库”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第43题,评价观景台对旅游者欣赏风景的影响。2022年全国甲卷36(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2021年山东卷
17(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常见的设问形式如“分析(说明)×××对×××的影响(有利、不利)”“说明×××对×××的意义(积极影响)或作用”“说明×××对×××的启示”等。解答此类题目的思路如下图所示。方法示例例题(2022·江苏卷,26节选)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各题。(12分)材料一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
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材料二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材料三下图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1)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在
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没有布局算力国家枢纽的主要原因。(6分)(2)说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6分)【答案】(1)资源:长三角周边大部分地区常规能源短缺,电力供应紧张(3分)。环
境: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3分)。(2)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延时,时效性好;降低数字信息长途传输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
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有利于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任答三点,得6分)【示例剖析】第(1)(2)题,题号关键信息信息的解读、逻辑推理(1)材料信息: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
。设问信息: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在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没有布局算力国家枢纽的主要原因。必备知识:长三角周边地区能源紧张,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根据材料可知,数据中心算力需求量大。如果在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布局算力
国家枢纽,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用于数据处理、分析、储存及设备制冷,而长三角周边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紧张;此外,长三角周边地区处于亚热带,夏季气温高且高温期长,不利于利用自然条件降温节能题号关键信息信息的解读、逻辑推理(2)设问信息: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图示信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上海、江苏及浙江的部分城市,经济发达,靠近长三角算力国家枢纽社会角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济发达,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端服务业发达,工业互联网、金融证
券、人工智能等数据终端应用市场大,这些数据传输对低时延要求高,传输成本高。在此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可以靠近市场,减少数据传输延时,同时降低信息的长途传输费用。经济角度:该地具有发展数字产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建立数据中心集群有利于促进该地数字产业向更高端业态发展。生态环境角度:该示范区绿色
常规能源紧缺,建立高能耗的数据中心集群,有利于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