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docx,共(9)页,611.41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9cf8608fb0750b2cef117d517398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一、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学习了“气温”这一节内容后,小明也想去测一下家里的气温,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测量的地点(▲)A.朝南的阳台上B.厨
房内C.通风良好的客厅D.大衣柜内2.下列一些生活中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A.血液B.冰水混合物C.白酒D.墨汁3.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之后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
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旺盛地分泌(▲)omA.胰岛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4.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D.松树的根在水丰
富一侧分布较多5.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张纸片盖着,再倒过来,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A.纸片太轻B.杯中水太少C.纸片粘住了杯子D.大气压力托住纸片6.京沪高铁的时速达350km/h,当两列“和谐号”动车相对驶过时,按铁路部门的规定,它们必须减速,否则车窗玻璃
可能会损坏。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现象(▲)A.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内B.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外C.碎玻璃沿竖直方向下落D.碎玻璃将会飞向车顶7.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登山过程中
,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密度越来越小B.大气压强逐渐减小C.水煮食物越容易熟D.大气温度逐渐减小8.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加热液体C.过滤除杂D.倾倒液体9.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
,必须控制的条件是(▲)A.温度相同B.是否搅拌C.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10.学校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时,老师要求同学们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毒有害的空
气(▲)A.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B.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C.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D.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11.有一个实心方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
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2水中,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A.0.2NB.0.3NC.0.5ND.0.6N1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
体平衡C.大脑皮层之所以称为生命中枢是因为存在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13.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③、
④均为饱和溶液B.①→②,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②→③,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③→④,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4.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
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15.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点时大B.b点时大C.一样大D.
均有可能16.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5尾体色一致的小型鲫鱼腹腔注射0.5mL肾上腺素溶液,然后置于背光处,2h后发现鲫鱼肤色变淡。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实验变量是肾上腺素,实验目的是研究光对肤色的影响B.为使实验现象明
显,应选择肤色较浅的鱼作为实验材料C.可以得出肾上腺素使皮肤色素细胞减少的结论D.缺少对照组,对照组应与实验组同样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7.在某校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他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
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与塑料瓶盖相连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入位置较高的瓶内,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加B.用瓶盖
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C.烧杯中的水流入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这个原理D.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18.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
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3A.5000NB.500NC.50ND.5N19.小金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1010040120.
9②6010040140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20.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如图甲,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M。现缓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体,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注入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10N/kg)(▲)A.M的密
度是1.25×103kg/m3B.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7×103kg/m3C.当h=10cm时,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2ND.当h>10cm时,物体M漂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2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1)理论上,如果阳极产生30mL
的气体,则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mL(2)检验乙中气体的方法是:▲(3)此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组成。(4)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增大”、“减小”、“不变”).2
2.(1)右图是丁同学整理的溶液概念图。根据该图,图中①和②处的内容应该是:①▲,②▲。(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的示意图,表示完全溶解后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根据你的经验,你
认为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你的理由是▲。23.要探究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应选用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当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管内的液面会____▲
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4一定质量硝酸钾加25g水加25g水加25g水加25g水24.我市举办了一次广场舞比赛,来自各地的舞蹈爱好者热情参赛,请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赛前训练,某队员不小心碰触同伴的硬
质首饰而迅速缩手,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用数字序号和箭头表示)(1)听到音乐后舞者立即起舞,此反射类型属于▲,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填数字序号)(2)比赛结束后,冠军队获得热烈的掌声,队员
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这是▲、▲共同调节的结果。25.为了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小明在配制20℃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他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流程如下图:甲乙丙丁(1)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2)判断甲溶
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3)下图中可能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描点有▲。ABCD26.一艘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船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船身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一
些。另一艘潜水艇从钱塘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东海某地执行任务,潜水艇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潜水艇重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7.在科学课上,小明正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
体重力关系”的活动,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重力;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5F.整理实验器材。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2)
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纠正后,C、D步骤重新测量。(3)实验结论,橡皮受到的浮力___▲___排开的液体重力(选填等于/大于/小于)。(4)如果小明在步骤A的操作中,只将橡皮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__(选填能/不能)得
到与(3)相同的结论。(5)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28.以下是两组用大鼠完成的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上海农
科院培育出的水稻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科技小组设计如下探究
方案:①上述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②若实验结果显示▲,可得出结论“优糖米”有维持血糖的功能。(2)为探究“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人们的身体有没有危害”,某科技小组设计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
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数据,试分析回答:①两组实验都用了多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②结合AB图中数据,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29.小明所在的实验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
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6对活塞的压力);③读取注射器的容积
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对应容积刻度的长度L。(1)完成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2)活塞的横截面积S=▲。(3)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4)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30.台风是夏天常见的自然灾害。(1)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台风能加强▲(填图中数字)环节,给陆地带来强降水。(2)台风、洪灾过后,为防止细菌、病毒传染,水淹后的房间应及时消毒。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
,是常用消毒剂。小明要配制220克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右图所示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毫升?需要水多少毫升?请写出计算过程。▲▲(3)如果用量筒量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1.小宇同学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ρ水=1.0×103kg/m3)第1天第33天第55天第66天第77天质量m/g66.165.761.860.958.8鸡蛋在水中的位置(1)求第77天
鸡蛋受到重力的大小;▲(2)求第1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3)重为G的鸡蛋沉在盛有水的杯子的底部,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很快鸡蛋也会渐渐浮起,最终漂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上述过程中鸡蛋所受的
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7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八年级科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CCDADBCAAB11121314151617181920CB
DABDDCD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21.(1)60(2)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3)氢元素和氧元素(4)增大22.(1)①溶质②酒精(2)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3.(1)乙上升24.①②⑤⑥⑦(1)条件反射⑧(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25.(1)搅拌,
加速溶解(2)溶液底部有固体未溶解(3)BD26.不变_上浮变大_变大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26分)27.(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G2(2)在B步骤中,水面没有达到溢水口(3)等于(4)能(5)体积28.(1)①乙②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2
)①避免偶然性②电脑辐射对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质量都有影响29.(1)把注射器内空气排净,使得注射器内近真空8(2)V/L(3)FL/V(4)注射器漏气或内部有残留空气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30.(1)③(2)220g×15%=1.1g/
cm3×V×30%V=100MLm水=m稀-m浓=220g-100g=110gV水=110ml(3)偏小31.(1)第77天时,鸡蛋的质量为58.8g,G=mg=0.0588kg×10N/kg=0.588N(2)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因此第1天和第55天所排开水的体积是一样的,所受到的浮力也一样,第
55天悬浮,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F浮=G物=mg=0.0618kg×10N/kg=0.618N(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