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3.731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x,共(9)页,43.73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62a272270e6410ee4dae339d5d7c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威六中2023年春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一、单项选择题1.造纸术发明后,6世纪传到了朝鲜和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到欧洲,16世纪传到美洲,19世纪传到大洋洲。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

道路阻隔,交通不便B.农业文明时代相对闭塞C.文明冲突,战争频繁D.中国对造纸术专利保护2.从2004年美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马里兰大学成立,美国孔子学院数量目前已增加到六十多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重视。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走向一致B.中国的和平堀起是不可阻挡

的趋势C.优秀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其世界性D.儒家学说需要重新解读其现代意义3.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

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4.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王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

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这说明当时A.宗法分封制取代禅让制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C.君王权力遭到严重削弱D.社会矛盾不断激化5.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和孔子一样倍受尊崇,但事实并非如此,孟子却好象被忽略了。原因是孟子的思想A.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B.提出了

仁政学说C.不利于君主专制加强D.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6.在波斯帝国的文化中,无论是政治思想、典章制度、法律、还是文字、艺术、神话、建筑等方面,都吸收了较多的外来因素,正如希罗多德指出:“波斯人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喜欢仿效外国人的习惯。”这是因为波斯人A.有向其他民族学习的文化传统B.统

治了众多的先进文明地区,彼此之间不断交流的的C.拥有轻松宽容的民主政治环境D.不断征服其他民族并对他们实行有效的管理7.阿拉伯人通过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关于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崛起于叙利亚和北

非一带B.通过严格的种姓制度加强中央集权C.宗教部门是国家机构的最重要部分D.在东西方的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8.雅典城市的移民异邦人并没有民主权利,但许多人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雅典的满意和忠诚;这说明古代雅典A.异邦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B.民主政治运作成效获得公众认同C

.民主政治难以保障公民个人自由D.异邦人不得随意离开城邦9.二战后,大量劳动力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流入西欧、北美洲、大洋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和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东欧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

新的来源地。上述材料表明A.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B.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平衡发展C.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顶峰D.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改变着劳动力结构10.19世纪上半期,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把美国

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浪潮。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A.开矿筑路B.金融证券C.建立牧场D.买办经商11.西亚的《汉谟拉比法典》、埃及的法老统治和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存在于世界古代不同地区的不同时期,这本质上说明A.自然地理环境是决定因素B.加强统治的需要C.历史发展的必然D.文明的多元特征12.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业有关的

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C.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业法律条文的制定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13.在埃及文明诞生时期的出土文物中,考

古学家发现刻有楔形文字的圆柱形陶器,以及大量的两河流域式样的工艺花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同向发展B.埃及文明的核心内容来自于苏美尔文明C古埃及文明起源时期曾占领了两河流域D.苏美尔文明为周边文明演进打下了基础14.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

60—前377年)提出:“人的各种疾病皆是生理失调和外界影响所致,排斥宗教迷信,强调明确病因、按人用药”。这些主张A.说明当时宗教神学被摒弃B.成为近代医学的基础C.一定程度上蕴含人文精神D.证明理性主义占主导15.早

在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交通不便的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内部交流较少,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可以用来说明A.美洲各区域间没有交流B.美洲内部间战争频繁C地理环境影响社

会进程D.美洲文明落后于世界16.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装载的物品通常90%是黄金白银,有时甚至高达98%,只有10%的装载物是各种货物。这种现象说明A.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中国是英国主要的对外贸易顺差国C.工业革命前中国商品

在西方畅销D.自然经济基本隔绝了外国商品的输入17.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B.广州、泉州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C.始

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D.是古代中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海上通道18.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下列对上述现

象解释合理的是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B.丝绸之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C.古罗马的丝织技术领先世界D.基督教文化崇尚廉俭19.18世纪20年代,英国律师乔治·梅森的遗物包括茶几、银茶壶及少量瓷器;羊毛商人詹姆斯·基特森..的遗物包括陶瓷器67件、茶几盘1个

及茶壶1把。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A.垄断世界茶叶贸易B.饮茶之风日益普及C.资产阶级地位提高D.封建等级观念消失20.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方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纺织品以

及瓷器等,从长安运往西域,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些活动()A.推动了中外农业生产的发展B.加速了技术近代化进程C.促进了中西方物质生活交流D.旨在拓展农耕文明范围21.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

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能够表明的是拿破仑战争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22.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

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A.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B.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C.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D.罗马社会矛盾

日趋尖锐23.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说:“疾病与战争是人类自古至今主要的灾变异数,但它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往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具有的普遗共同性的各种关系互动的结果,因而人类在本质上有一部共同的历史。”麦克尼尔的主张()A.强调疾病与战

争的联系B.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C.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4.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

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A.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B.丝绸之路

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C.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D.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25.“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民族迁徙改变了农耕世界政治格局B.民族迁徙打破了相对封闭并促进了发展C.民族迁徙破坏了农耕地区经济发展D.民族迁徙激化了游牧和农耕世界的矛盾26.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项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它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良渚古城遗址属于A.文化遗产B.自然遗产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D.非物质文化

遗产27.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C.建立

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28.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

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29.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藏书万卷的私人藏书家;唐代私家藏书有了进一步发展,藏书万卷者人数很多;到了宋代,私人藏书更加兴盛,拥有

藏书最多者达十余万卷。据此推知,私人藏书不断发展应该得益于A.儒学地位的巩固B.科技的进步C.文化专制的消失D.私学的出现30.2020年7月北京暴雨,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台基再现“龙吐水”景观。这一景观充分体现出故宫的建筑A.布局严谨,井然有序B.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C.凸显皇权,树立

权威D.主次性与对称性巧妙融合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材料一把饮食与政治联系起来,是中国古代独特的饮食理念。自古认为治理国家与饮食烹饪的原理是相通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周礼》以“冢(大)宰”为百

官之长。因为“宰”有调和膳羞之意,而官长需要具备厨师“调和”五味那样的本领,故“宰”成为官吏的通称。饮食与政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为官者与民众在饮食上的差别,为官者称“肉食者”、平民称“蔬食者”、“藿食者”。——摘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材料二鸦片战争后

,西餐馆、西式饭店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用最具体形象和可见、可尝的形式传播了西方饮食文化。同时,一些来华的外交使节、商人等也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食物原料、菜点及其制法、饮食习俗等。1851—1911年

期间的历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的茶叶和饮食餐具——瓷器的展示。西方传教士翻译的《保全生命论》、《化学卫生论》等书籍,向中国介绍西方营养学、卫生学知识,在当时影响广泛。清末,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明确设立“家事”课

,一般都有营养学的内容。1909年,美国基督教会出版的《造洋饭书》介绍了267个西餐菜点成品或半成品的用料及制法。西方国家还将面包、罐头、啤酒等工业食品及其机器、设备和技术输入中国,对中国食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促进

作用。——摘自杜莉《古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色及成因探讨》(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治国原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

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围绕以下几个主题

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亡图存,第四是民主革命,第五是科学启蒙,晚清西学东淅,从船坚炮利、声光化电,到物竞天择、自由民主,社会反应百态千姿,总的趋势是,受众疑忌逐步消解,反对声音淅趋弱小,西学影日益扩大,推动中国走出传统、

走向近代。——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史相关史实,多角度分析西学东淅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用了10年时间、牺

牲了12万人修建成的,但运河一直被英法控制。1954年,埃及与英国签订《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规定英军在签约后20个月内分批撤出埃及领土。1955年运河利润为1亿美元,埃及只分得300万美元。1956年,埃及政

府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对此大为恼怒。1956年10月31日,英法对埃及进行大规模轰炸,无比愤怒的埃及人民在纳赛尔领导下坚持战斗。阿拉伯国家纷纷与英法断交,中苏也用实际行动支援埃及人民。美国企图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地位,以实施经济制裁威胁英法,英法被迫宣布停火。1957年,埃及人民收

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摘编自彭树智《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能够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意义。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

,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二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

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

活变迁史》等(1)材料一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3)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

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548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