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项03 化学单选题之元素及其化合物-2021年新高考复习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山东专用·5月期)(原卷版).doc,共(7)页,511.64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12e1927a6a76f7f41f09c63152c83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新高考复习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山东专用·5月期)专项三化学单选题之元素及其化合物1.(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二模)在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对应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A.用浓氨水检验泄漏的氯气,产生白烟:B.用
硫氰酸钾溶液检验Fe3+,溶液变红色:C.用浓溴水检验水体中的苯酚,产生白色沉淀:+3Br2→+3HBrD.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2.(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二模)硒(Se)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对富硒废料(含A
g2Se、Cu2S)进行综合处理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富硒废料符合循环经济理念。B.母液可在“酸溶”工序循环利用C.“滤液”经处理可制得胆矾D.“吸收”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13.(2021·山东泰安市·高三二模)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中的H2O没有标明),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B、C、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气体,则D可能是氧气B.若A是气体,D是常见金属,则反应①、②、③都是化合
反应C.若B物质具有两性,A、B、C、D都是化合物,则C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D.若①、②、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则A、B、C中含有的同一种元素一定呈现三种不同化合价4.(2021·山东潍坊市·高三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焰色试
验中,用铂丝直接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B.制取乙酸乙酯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C.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标准液刮落,并用蒸馏水冲洗内壁D.检验纤维素酸性水解产物时,向水解所得亮棕色溶液中加入新制悬浊液,并加热煮沸5
.(2021·山东德州市·高三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84消毒液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金属制品的消毒B.浸泡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聚乙烯塑料老化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D.SO2漂白过的草编制品颜色不会保持太久6.(2021·山东高
三专题练习)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图中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利用下列方案可得到干燥、纯净气体的是选项制备气体abcdA浓盐酸NaOH溶液碱石灰B浓氨水CaO固体NaOHCNO稀硝酸CuD稀硝酸ZnNaOH溶液无水7.(2
021·山东高三其他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沉淀B验证食品包装袋内一小包脱氧剂中还原铁粉变质取少量样品溶于盐酸,加入K3
[Fe(CN)6]溶液C制备无水AlCl3在HCl气流中加热AlCl3•6H2OD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将导管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8.(2021·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所得的结论都正
确的是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AgBr浊液中加入浓NaCl溶液,沉淀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Ksp(AgBr)>Ksp(AgCl)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铁胶体发生了聚沉C将等浓度的KI溶液和FeCl3溶液
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Fe3+与I-的反应是可逆的D取溴乙烷加入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9.(2021·山东济南市·高三二模)NiS因为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精密测量仪器
中可掺杂NiS以抵消仪器的热胀冷缩。NiS在有水存在时能被氧气氧化成Ni(OH)S。实验室将H2S通入稀硫酸酸化的NiSO4溶液中,过滤,制得NiS沉淀,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A中的浓盐酸可以用稀硫酸代替B.装置B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以除去HClC.装置D中的洗涤液应用
煮沸过的蒸馏水D.装置D连接抽气泵可将装置C中的浑浊液吸入装置D中进行过滤10.(2021·山东聊城市·高三二模)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硅制备高纯硅B.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变为粉红色12.(2021·北京高三二模)同
学们探究不同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向三等份浓硫酸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不同金属片,加热,用生成气体进行下表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金属为铜金属为锌金属为铝点燃不燃烧燃烧燃烧通入酸性溶液褪色褪色褪色通入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出现黑色沉淀通入品红溶液褪色褪色不褪色已知
:(CuS为黑色固体);可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铜片的实验中,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气体是B.加入铝片的实验中,燃烧现象能证明生成气体中一定含C.加入锌片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D.金属与浓硫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13.(
2021·浙江金华市·高三一模)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方案设计现象结论A取一段长铝条,伸入溶液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铝活泼性比铜弱B向2mL碘水中加入4mL,振荡后静置下层显紫红色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向碳酸
钠溶液中加少量稀酸HA溶液无明显气泡逸出HA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D向装2mLNaOH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溴苯,充分振荡试管内液体分层,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常温下溴苯不易发生水解反应14.(2021·福
建福州市·高三三模)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控制环节。下图为海洋中碳循环的简单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洋碳循环过程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钙化释放CO2的离子方程式:2HCO+Ca2+=CaCO3↓+CO2↑+
H2OC.影响海洋碳循环的因素主要有海水的酸碱性、水温、藻类生物的分布等D.光合作用,每生成0.1mol(CH2O)x转移电子数为4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15.(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三模)氯化氢和氯气在生产
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舍勒发现将软锰矿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可产生氯气,该方法仍是当今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Deacon曾提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氧气直接氧化氯化氢制备氯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2Cl2(g)+H2O(g)ΔH=
-116kJ-mol-1。下列氯化氢和氯气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HCl水溶液显酸性,可用于除铁锈B.HCl极易溶于水,可用于检验NH3C.Cl2易液化,可用于制取漂白液D.Cl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制备橡胶硫化剂S2Cl216.(2021·吉林吉林市·高三其他模拟)磺酰氯(SO2Cl2)是
极易水解的无色发烟液体,沸点为69.1℃,实验室可通过反应:SO2(g)+Cl2(g)SO2Cl2(l)△H<0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X中盛放浓盐酸,E中盛放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甲中圆底烧瓶中的固体药品Y可能为KMnO4、KClO3或
MnO2B.装置乙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装置丙应置于冰水中C.依据乙和丁中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数可调节Cl2和SO2的流量D.磺酰氯(SO2Cl2)极易水解,与水可生成H2SO3和HCl17.(2021·浙江台州市·高三二模)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A.均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B.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溶液,均为电解水C.将气体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中,均出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将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硝酸中均发生钝化18.(2021·北京丰台区·高三二模)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
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实现如图所示关系转化的是选项甲乙丙丁物质间的转化ACuOCO2COCBFeFe(NO3)2Fe(NO3)3HNO3CAlCl3A
l(OH)3NaAlO2NH3·H2ODCO2NaHCO3Na2CO3NaOH19.(2021·辽宁朝阳市·高三一模)对下列实验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合成氨需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反应该反
应为吸热反应B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有Fe3+C将SO2通入饱和的氯化钡溶液,放置空气中一段时间,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硫酸钡生成D两支盛有5mL的H2O2的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FeI2固体,加入FeI2固体的试管中产生气泡速度快I-对H2O2分
解具有催化作用20.(2021·广东深圳市·高三二模)下列实验事实能证明相应性质的是选项实验或事实性质AHCOONH4溶液显碱性电离平衡常数:Ka(HCOOH)>Kb(NH3∙H2O)BFeCl3溶液可以
刻蚀铜电路板金属性:Fe>CuC盐酸的导电能力比氢氟酸的强酸性:盐酸>氢氟酸DHNO2可与H2O2反应制得HNO3氧化性:HNO2>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