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离子反应(B级能力练)-高一化学章节分层检测ABC(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463.766 KB
  • 2024-12-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2 离子反应(B级能力练)-高一化学章节分层检测ABC(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2 离子反应(B级能力练)-高一化学章节分层检测ABC(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2 离子反应(B级能力练)-高一化学章节分层检测ABC(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2 离子反应(B级能力练)-高一化学章节分层检测ABC(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共(12)页,463.76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4c4c1cf41bfa09c7b6be78ba5bec3e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限时:3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C.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D.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

H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并不是能导电的物质,例如Cu能导电但Cu不是电解质,故A项错误;B.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故B项错误;C.NaCl晶体中Na+、Cl-不自由移动

,NaCl晶体不导电,但NaCl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NaCl为电解质,故C项错误;D.KOH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导电,故KOH是电解质,则D项正确;答案选D。2.关于酸、碱、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B.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定有金属阳离子产生D.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答案】C【解析】A.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A正确;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故B正确;C.阳

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故盐电离出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也可能是铵根离子,故C错误;D.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如H2SO4和Na2CO3在水溶液中均电离出含氧酸根离子,故D正确;故答案

为C。3.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A.KOHB.C2H5OHC.NH3D.Ca(HCO3)2【答案】D【解析】A选项KOH在熔化状态和水溶液中都能导电;B选项C2H5OH属于非电解质;C选项N

H3属于非电解质;D选项Ca(HCO3)2受热分解,无熔化状态。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

2是电解质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液态HCl不导电,但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选项A错误;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

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故NH3是非电解质,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电离出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物质是亚硫酸而不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选项C错误;D.BaSO4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

解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D。5.(2020·北京高一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NO3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出-3NO和Na+B.稀硝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主要有H+、-3NO和HNO3C.Na2SO4溶于水后,主要以Na+和2-4SO形式存在D.BaSO4难溶于水,不

属于电解质【答案】C【解析】A.电离不需要通电,NaNO3在熔融状态或者水溶液的条件下电离出-3NO和Na+,A选项错误;B.稀硝酸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H+、-3NO,不存在HNO3分子,B选项错误;

C.Na2SO4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完全电离,主要以Na+和2-4SO形式存在,C选项正确;D.BaSO4难溶于水,但其微弱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D选项错误;答案选C。6.下列各组都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①N

a+、OH−、24SO−,②H+、Cl−、24SO−,③Na+、K+、OH−,④Na+、K+、3NO−,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A.②③④B.②①④C.②③①D.②①③【答案】A【解析】①Na+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应全部为H+,为碱、或盐电离,例如为氢氧化钠或硫

酸钠电离;②因阳离子全部为H+,可理解为盐酸和硫酸两种物质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③Na+、K+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因阴离子只有OH−,应为两种碱;④Na+、K+、NO3−溶液中无H+,不会是酸电离产生的,因有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为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按照仅由酸、碱、

盐依次电离的是②③④,答案选A。7.(2019·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期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导电

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答案】A【解析】【分析

】Ba(OH)2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虽是强电解质,但由于溶解度较低,电离出的离子很少,导电能力较低。【详解】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是由于生成的BaSO4是电解质,但溶解度较低,电离出的离子

很少,导电能力较低,A项错误;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此时Ba(OH)2与硫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B项正确;C.BC段加入的稀硫酸逐渐过量,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C项正确;D.a时刻

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D项正确;答案选A。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NO3=H++N5++3O2-B.Ca(OH)2=Ca2++(OH-)2C.AlCl3=Al+3+3Cl-D.Al2(SO4)3=

2Al3++3SO2-4【答案】D【解析】A选项原子团在写电离方程式时一般不拆开;B选项其中数字2表示有2个OH-,应标在OH-的前面;C选项Al+3中的“+”号应放在3的后面。9.(2020·天津高一学业考试)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4H++SO24−=Cu2++SO2↑+2H2O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a2++2OH-+CO2=CaCO3↓+H2OC.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D.氢氧化钡

溶液与硫酸反应:OH-+H+=H2O【答案】B【解析】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会生成S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A错误;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过量,生成白色沉淀,故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

O3↓+H2O,B正确;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C错误;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是沉淀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2H++Ba2++2-4SO=2H2O+BaSO4↓,D错误;故答案为:B。10.如表中评价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24SO−沉淀完全:2H++24SO−+Ba2++2

OH−BaSO4↓+2H2O正确B向碳酸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23CO−+2H+CO2↑+H2O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Fe(OH)3↓+3H+正确DNaOH溶液中通

入少量CO2反应:OH−+CO23HCO−正确【答案】B【解析】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24SO−沉淀完全的离子反应为H++24SO−+Ba2++OH−BaSO4↓+H2O,评价错误,故A不选;向碳酸镁溶液中加入足量

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MgCO3+2H+Mg2++CO2↑+H2O,评价正确,故B选;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的离子反应为Fe3++3H2OFe(OH)3(胶体)+3H+,评价错误,故C不选;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

反应为2OH−+CO223CO−+H2O,评价错误,故D不选。11.(2020·元氏县第四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Na+、Cu2+、Cl−、NO-3B.酸性溶液:NH+4

、Fe3+、S2−、SO24−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24−、NO-3D.碱性溶液:K+、Al3+、SO24−、NO−3【答案】C【解析】A、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B、H+、Fe3+都与S2-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

误;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Na+、K+、SO42-、NO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Al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选C。12.(2020·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月考

)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O42-,欲除去其中的Cu2+、SO42-,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B.试剂a为Na2CO3,试剂b为BaCl2C.流程图中,操作x为过滤D.试剂c为盐酸【答案】B【解析】【

分析】加入NaOH后,废水中含有Na+、Cl-、OH-、SO42-;再加入试剂aBaCl2除去SO42-,此时废水中含有Na+、Cl-、Ba2+;再加入稍过量的试剂bNa2CO3除去Ba2+,此时废水中含有Na+、Cl-、CO32-;再加入

试剂c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详解】A、废水中,只有Cu2+可以和NaOH反应,故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A正确;B、经分析,试剂a为BaCl2,试剂b为Na2CO3,B错误;C、流程图中,操作x为过滤,

滤掉Cu(OH)2、BaSO4,C正确;D、经分析,试剂c为盐酸,D正确;故选B。13.(2020·中宁县中宁中学高一期末)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FeCl3

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Ba(OH)2B.H2SO4C.NaOHD.AgNO3【答案】C【解析】A.加入Ba(OH)2,Na2SO4和MgCl2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B.加入H2SO4,以上

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C.加入NaOH,Na2SO4无现象,MgCl2生成白色沉淀,FeCl2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总变成红褐色,Al2(SO4)3生成白色沉淀,NaOH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

FeCl3直接生成红褐色沉淀,五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C正确;D.加入AgNO3,以上物质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答案选C。14.(2020·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月考)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

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③②①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①②③【答案】

D【解析】【分析】检验氯离子用AgNO3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Mg(NO3)2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Ba(NO3)2溶液;【详解】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AgNO3溶液、Mg(NO3)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Ag2CO3沉淀、MgCO3沉淀,故要先检验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

氧根离子、氯离子,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的AgOH极不稳定,故要先检验氢氧根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Mg(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再滴加Ag

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5.(2019·中山市桂山中学高一期中)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铝②蔗糖③CO2④H2SO4⑤Ba(OH)2⑥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⑦HCl(1)上述

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非电解质的有___(填序号)。(2)向⑥的溶液中逐渐滴加⑦的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答案】(1)④⑤⑦②③(2)先有红褐色

沉淀产生,后沉淀逐渐溶解(3)Ba(OH)2+2HCl=BaCl2+2H2O【解析】(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①铝为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蔗糖在熔融状态

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③CO2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④H2SO4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⑤Ba(OH)2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都能导电,是电解质;⑥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HCl

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的有④⑤⑦;非电解质有②③;(2)盐酸是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遇到盐酸,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再滴加盐酸,氢氧化铁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故现象为:先有红褐色沉淀

产生,后沉淀逐渐溶解;(3)离子反应H++OH-=H2O代表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符合条件的反应为Ba(OH)2+2HCl=BaCl2+2H2O。16.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

)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CO2前,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2)开始通入CO2时,灯泡的亮度________。(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________。(4)下列四个

图中,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答案】(1)亮(2)先变暗后熄灭(3)熄灭后又逐渐变亮(4)D【解析】(1)灯泡亮,因为Ca(OH)2溶于水后完全电

离出离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较大,故灯泡亮。(2)灯泡先变暗后熄灭,因为发生了CO2+Ca(OH)2CaCO3↓+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3)灯泡熄灭后又逐渐变亮:CaCO3+CO2+H2OCa(HCO3)2,Ca(HCO3

)2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4)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大,所以选D。17.(2019·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

期中)Ⅰ.NaHSO4可用作清洁剂、防腐剂等。(1)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NaHSO4固体不能导电B.NaHSO4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CH3COOH溶液C.NaHSO4属于电解质D.NaHSO4溶液显中性(2)NaHSO4溶液与NaHC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Ⅱ.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NO3-、SO42-、Cl-、CO32-中的

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重复出现)。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②若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请回答下列问题:(3)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4)写

出D与足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5)写出A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C(2)H++HCO3-=H2O+CO2↑

(3)BaCl2AgNO3(4)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5)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l-【解析】【分析】Ⅱ、依题干可知,四

种物质均为可溶性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对应物质一定是可溶性的,据盐类溶解情况可知,Ag+与三种离子结合形成的均为不溶性盐,故只能是AgNO3;而Ba2+和SO42-和CO32-形成的为不溶性盐,故其只能与Cl-结合为BaCl2;同理,Cu2+不能与CO32-结合,故为C

uSO4,最后剩下的为Na2CO3;又①中知C盐溶液呈蓝色,故C为CuSO4,②若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则B为AgNO3,生成的沉淀为AgC1,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则D为Na2CO3,无色

气体为二氧化碳。【详解】Ⅰ(1)A、NaHSO4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NaHSO4固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所以不能导电,故A项正确;B、溶液的导电性与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有关,与溶质是否为强电解质无直接关系,因此NaHSO4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于CH3CO

OH溶液,故B项错误;C、NaHSO4在水溶液可全部电离成Na+、H+和SO42-,因此其属于强电解质,故C项正确;D、NaHSO4在水溶液可全部电离成Na+、H+和SO42-,因此,NaHSO4溶液显酸性,故D项错误;故选AC;(2)NaHSO4和NaHCO3均为强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仅保留

参加反应的离子,故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H2O+CO2↑;Ⅱ(3)由分析可知,A盐为BaCl2,即A的化学式为BaCl2,B的化学式为AgNO3。(4)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Na2CO3,其为强电解质,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只保留参加反应的离子,而CH3COOH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保留分子式,因此,D与足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5)A盐为BaCl2,阴离子Cl-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l-。18.(2020·马关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月考)(1)书写下列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a(OH)2溶液和H2SO

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Fe与CuSO4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离子方

程式表示的化学方程式。①CO32-+2H+=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g++Cl-=Ag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u2++2OH-=Cu(

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SO2+2OH-=SO3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Fe2O3+6H+=2Fe3++3H2O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⑥Ba2++2OH-+CO2=BaCO3↓+H2O_______________;⑦Ba2++SO42-=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Fe(OH)3+3H+=Fe3++3H2O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OH-=H2OAg++Cl-=AgCl↓Ba2++2OH-+2H++SO42-=BaSO4↓+2H2OFe+Cu2+=Cu+Fe2+CO32-+Ca2+=CaCO3↓(2)Na2CO3+2HNO3=CO2↑+H2O+2NaN

O3AgNO3+NaCl=AgCl↓+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SO2+2NaOH=Na2SO3+H2OFe2O3+6HNO3=2Fe(NO3)3+3H2OBa(OH)2+CO2=BaCO3↓+H2OBa(NO3)2+

Na2SO4=BaSO4↓+2NaNO3Fe(OH)3+3HNO3=Fe(NO3)3+3H2O【解析】(1)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

为Ag++Cl-=AgCl↓;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④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FeSO4和Cu,离子方程式为Fe

+Cu2+=Cu+Fe2+;⑤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OH,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2)①CO32-+2H+=CO2↑+H2O可以表示碳酸钠与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

NO3=CO2↑+H2O+2NaNO3;②Ag++Cl-=AgCl↓可以表示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③Cu2++2OH-=Cu(OH)2↓可以

表示硝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NO3)2+2NaOH=Cu(OH)2↓+2NaNO3;④SO2+2OH-=SO32-+H2O可以表示SO2与强碱NaOH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

=Na2SO3+H2O;⑤Fe2O3+6H+=2Fe3++3H2O可以表示氧化铁与强酸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NO3=2Fe(NO3)3+3H2O;⑥Ba2++2OH-+CO2=BaCO3↓+H2O可以表示氢氧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

H)2+CO2=BaCO3↓+H2O;⑦Ba2++SO42-=BaSO4↓可以表示硝酸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NO3)2+Na2SO4=BaSO4↓+2NaNO3;⑧Fe(OH)3+3H+=Fe3++3H2O可以表示氢

氧化铁与硝酸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OH)3+3HNO3=Fe(NO3)3+3H2O。19.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A,B,C,D,只知它们是K2CO3,K2SO4,NaHSO4和Ba(NO3)2,

为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A+D→溶液+气体;②B+C→溶液+沉淀;③B+D→溶液+沉淀;④A+B→溶液+沉淀。⑤将④得到的沉淀物加入③所得的溶液中,沉淀很快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请完成如下问题:(1)写出各物质化学式:A_____

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2)写出实验③中反应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书写离子方程式:①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氢氧化铁和浓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醋酸溶液和碳酸镁悬浊液混合生成

气体并得到澄清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K2CO3Ba(NO3)2K2SO4NaHSO4(2)Ba2++SO42−===BaSO4↓(3)2H++SO42

−+Ba2++2OH−===BaSO4↓+2H2OCO2+OH−===HCO3−Fe(OH)3+3H+===Fe3++3H2O2CH3COOH+MgCO3===2CH3COO−+Mg2++CO2↑+H2O【解析】B与A、C、D混合都有

沉淀析出,B应为Ba(NO3)2,将④得到的沉淀物加入③所得溶液中,④中沉淀很快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味,则只有碳酸钡沉淀符合该要求,则A为K2CO3,结合①可知,D为NaHSO4,所以C为K2SO4;(1)A,B,C,D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K2CO3,B:Ba(NO3)2,C:K2SO4,D

:NaHSO4。(2)实验③,Ba(NO3)2与NaH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SO42−===BaSO4↓。(3)①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H++SO42−+Ba

2++2OH−===BaSO4↓+2H2O;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O2+OH−===HCO3−;③氢氧化铁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④醋酸溶液和碳酸镁

悬浊液混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醋酸镁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CH3COOH+MgCO3===2CH3COO−+Mg2++CO2↑+H2O。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7189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