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6月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3)页,493.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4b8cc8728f472946e13c8b29161ace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卷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符合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非选择的作答:用符合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卷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的题号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用符合要求的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
区域,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卷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百年名校
教学楼,图中教学楼修建于M高台之上,台阶N处曾常年潮湿渗水,导致学生摔倒,后经检修后,渗水现象得到解决,N处不再潮湿,M处平台自然萌发数棵香樟树,郁郁葱葱。香樟树不耐寒冷,适合生长于年平均温度16~17℃以上,绝对低温-7℃以上地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地
的自然植被主要为()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台阶N处曾经常年潮湿渗水的可能原因是()A.该地多雨潮湿的气候B.清洁工人洒水过于频繁C.地势低洼地下水出露D.教学楼供水主管道漏水【答案】1.A2.D【解析】【1题详
解】由材料“M处平台自然萌发数棵香樟树,郁郁葱葱。香樟树不耐寒冷,适合生长于年平均温度16~17℃以上,绝对低温-7℃以上地域。”可以判断香樟树是当地的自然植被,而且为常绿树,A正确,BD错误。该地为我国东部地区,没有地中海气候,不会是常绿硬叶林,C错误。故选A。【2题
详解】由材料“台阶N处曾常年潮湿渗水,导致学生摔倒,后经检修后,渗水现象得到解决,”可知,台阶N处曾常年潮湿渗水的原因通过工程检修后,得到解决,说明可能是教学楼供水主管道漏水造成,供水主管道漏水被检修后
,不再漏水,D正确。多雨潮湿的气候、地势低洼这些自然原因是无法通过工程检修来修复的,AC错误。如果是清洁工人洒水过于频繁造成,不必通过工程检修来纠正,B错误。故选D。【点睛】仔细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
有用的信息“自然萌发”、“不耐寒冷”、“经检修后,渗水现象得到解决”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岛行政管辖隶属于()A.桂B.辽C.贵D.浙4.W镇形成得益于()A.海景美丽B.交通便利C.气候凉爽D.经济发达5.甲处人工建筑
的主要作用是()A.装卸货物B.瞭望海情C.保护淡水D.削减风浪【答案】3.A4.B5.D【解析】【3题详解】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部湾地区,则该岛行政管辖隶属于桂,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读图可知,W镇地处海湾地区,为优良港口,交通便利,B正确。海景美丽
与W镇形成关系不大,A错误。W镇地处热带地区,气候并不凉爽,C错误。该地经济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B。【5题详解】读图可知,W镇地处海湾地区,为优良港口,海湾的南部、西部和北部均有人工建筑将海湾包围起来,可以起到削减风浪的作用,所以,甲处的人工建筑的主要作用是削减风浪
,D正确。甲处人工建筑并不靠近陆地,并不利于装卸货物,A错误。瞭望海情应该建较高瞭望塔,不必建成南北走向的长条状建筑,B错误。甲处人工建筑健在海洋中,对保护淡水不起作用,C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
、土壤、河流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资源、开发历时、政治等截止2019年,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等5个科考站。经科考发现南极冰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由内陆中央缓慢地向沿海方向移动,在海湾地带突入海洋,形
成冰架,导致南极点立柱(下图)移动,为此每年都要为立柱重新定位选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与北极地区相比,图示时间南极地区:()A.冰层更厚B.太阳辐射少C.黑夜更长D.白昼渐变长7.与我国境内科研站所相比,长城科考站地基设计中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A.防风B.抗冻C.防浪D.抗旱8.图中信息显示()A.当天长城站可能出现极昼B.当天长城站可能出现极夜C.太阳位于立柱新址正南方D.太阳位于立柱新址正北方【答案】6.A7.B8.D【解析】【6题详解】南极地
区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由于地处南极大陆,因此冰层更厚,A正确。据图可推测立柱位置在南极点,而此时为白天,可推测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南极地区太阳辐射相对较多,B错误。南极地区黑夜相对更短,C错误。由于无法判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无法判断昼渐长
或渐短,D错误。故选A。【7题详解】南极最大的气候特征为狂风、酷寒,因此与我国境内科研站相比,南极地区科考站在设计时需要特别关注防风和抗冻,CD错误。在我国境内的部分科研站如青藏高原地区的站点在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大风带来的影响,A错误。南极地区极端低温是我国科研站无法
达到的,抗冻是长城科考站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B正确。故选B。【8题详解】长城站位于南纬62度,并未进入南极圈,因此当天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AB错误。该立柱位于南极点,为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地方,因此太阳一定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C错误,D正确。故选D。在水汽充足、
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团雾是其中的一种,受局部因素影响,形成突然、范围小、浓度强的雾。京沪高速在江苏无锡梅村段常受团雾影
响,一般夏半年(4-9月)较少,但6月份较多。与大雾不同,团雾持续时间一般在4小时以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最容易遇见浓厚团雾的时间可能是()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10.导致梅村6月
份团雾多发的原因是()A.气温高可容纳的水汽多B.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C.工业发达排放颗粒物多D.地形复杂气流运动漫11.高速公路遇见团雾时,合理措施是()A.开双闪灯减速慢行B.加速驶离团雾区域C.就地等待团雾消散D.联系交警电话求援【答案】9.A10.B11.A【解析】【9
题详解】雾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小水滴,当大气温度降到最低时,小水滴凝结最多,雾最浓厚。日出前后太阳辐射还未显著增加,但地面辐射持续增加,大气温度降到一天中最低,因此此时最可能遇见浓厚团雾,A正确。故选A。【1
0题详解】6月太阳辐射达一年中最大,但气温并非最高,因此气温高可容纳水汽多并非其主要原因,A错误。梅村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多、湿度大,多见团雾,且水汽充足,较为浓厚,B正确。工业发达与地形复杂均非该地6月所特有现象,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
】高速公路中汽车高速行驶,若遇见团雾最合理措施应为打开双闪警示后车并减速慢行,A正确。由于能见度低,加速驶离团雾区,可能会追尾前方车辆,B错误。在高速公路上就地等待团雾消散,停车联系交警电话求助等均可能会导致后方追尾,造成危险,CD错误。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某区域略图。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在伏尔加河流域,基岩全被沉积岩所覆盖,流域内海拔低
于200m的低地约占65%,丘陵占35%。丘陵高度200~250米,300米以上者甚少。图中甲区域为优质小麦主产区,其主要土壤为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材料二: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春季径流量占年
径流量的51%。材料三: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水路曾是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地区运输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位于中国境内航段,早在1901年新疆的布尔津就设立固定码头,与俄方定期通航。鄂毕河河口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全球最大的极地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海外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
项目。2018年7月19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通过北冰洋—白令海峡航线运抵中国。(1)从内外力角度分析甲区域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河口春季流量大的原因。(3)分析甲区域土壤土层深厚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4)简述与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水路相比,亚马尔天然气运往我国选择北冰洋—白令海峡线的优势。【答案】(1)①早期为海洋,地势低洼,大量沉积物固结成岩;②由于地壳运动,地形抬升;③位于河流下游,流水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形成平原(2)①流域面积大,
支流多;②春季气温回升,有大量冰雪融水。(3)①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积带来肥沃的泥沙;②地形平坦,地表径流速度慢,水土流失较轻,养分流失少,所以土层深厚。③植被覆盖率高;④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慢,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⑤冬季寒冷漫长,植物休眠期长,养分再循环慢,故有机质含量高。(任意
四点即可,言之合理即可)(4)①东部人口密集,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大,海运可直达我国东部的天然气市场;②海运运量大;③无需转运,运输成本低。【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河流的补给方式、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原理、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等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中需要抓住题干如“内外力角度”、“春季流量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详解】(1)甲区域位于里海的
西北侧,根据材料信息“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可知,该区域早期为海洋,地势低洼,接受大量沉积物沉积,沉积岩广布(外力沉积作用对该区域基岩的影响);其次,受板块运动的影响,该区域地形抬升不再是海洋(内力作用
对该区域地貌的影响);最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堆积,从而形成平原(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平原)。(2)注意题干关键词“流量大”、“春季”,可从叶尼塞河的流域面积以及补给方
式等角度思考。读图可知,叶尼塞河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河流所处纬度较高,主要依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有大量冰雪融水,所以其河口春季流量大。(3)该题一是要分析“土层深厚”的原因,可从河流堆积与侵蚀的角度分析,二是要分析“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可从有机质来源、有机
质积累的角度分析。首先,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从中上游地区带来丰富的泥沙在此沉积,土层深厚,并且该地区地形平坦,地表径流速度慢,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所以土层深厚;其次,甲区域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
该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草原的分布),所处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慢,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并且,该地区靠近冷空气发源地,且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植物休眠期长,养分再循环慢,故有机质含量高。(4)液化天然气在北冰洋—白令海峡航线可通过海运直接从亚马尔地区的配套港口
将液化天然气运输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无需转运,并且海运运量大,所以运输成本较低,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力更强。而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为河运,运量较少,同时液化天然气输送至我国后,需要借助管道或其他运输方式再次转运
至我国东部消费市场,运输时间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城(91°08'E,30°29'N,4288m)北侧约5km处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是原始高原平台上的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
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器官组织构造以及生理生化功能,因此具有比其他生长型植物更强的适应高原台地严酷生态条件的能力。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且具有从几十年到上百年的较长寿命。多为贴伏于地面生长的弧曲球面形或
扁平、斑块状密实而坚韧的海绵状体。通常根系发达,具有粗壮和坚韧的主根,或紧密相联的根系和分散的不定根。每个植株上的叶片数多得惊人,而且叶片大都缩小,特化成鳞片状、条状、柱状或针状。叶片上的附属物多种多样,有各种毛状体、刺状物、角质层和蜡质层。材料二:藏医是具有悠久
历史、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一门科学,藏医的独到之处离不开该区域的垫状植被。这是传统藏医学的精髓和宝藏。但是有些采药人把植物整根挖走,造成了很多草药资源的毁灭。材料三:下左图为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图和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图(右图中深色
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1)根据左图,描述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特征。(2)结合右图,试从水热角度分析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变化的原因。(3)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垫状点地梅呈致密、贴伏于地面、根系发达的原因。(4)
请你对发展藏医藏药过程中如何保护垫状点地梅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盖度分布特征:①南坡沿海拔梯度的分布上限是5200m,下限出现在4500m;②分布不连续,其分布主要集中在4750~5200m间,而在海拔4750m以下几乎没有分布,仅在4500m处有零星分布。③垫状点地梅的分布表现为先上升
,后下降的特征,最大分布盖度出现在海拔4900m处.(任意三点即可,言之合理即可)(2)①4500-4900m,随着降水增多,气温下降,盖度逐渐增加,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水分);②4900-5200,随着降水增多、气温下降,盖度逐渐降低,说明主要影响因
素是气温(热量)。(3)①致密:高寒,保温。②贴近地面:大风,能有效地抵抗冰雹、飞沙和滚石等常有的灾害;③根系发达:扎根于碎石滩中,土壤贫瘠,多冻土,岩石风化强烈,多碎石滩。(言之合理即可)(4)①人工种植;②设置高原植被保护区;③发展科技,生产替代
产品;④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任意二点即可,言之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首先整体描述,是否均匀,再具体描述变化特征。盖度分布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布不连续;具体从图中可以看出盖度上限分布是5200m,下限分布是4
500m;在海拔4750~5200m间分布集中,最大值在海拔4900m;在海拔4500m处有特殊的零星分布。(2)从图中可以看出盖度分布的最大值在海拔4900m处;在4500-4900m,随着降水增多,气温下降,盖度逐渐增加,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水分
);在4900-5200m,随着降水增多、气温下降,盖度逐渐降低,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热量)。(3)本小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海拔4750~5200m之间:海拔高,气温
低,致密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海拔高,多大风,贴近地面可以减少冰雹、飞沙、滚石的影响;海拔高,土壤发育差,岩石风化强烈,多碎石滩,根系发达可以有效的从土壤中获取养分。(4)人工种植,寻找合适的替代品,既可以减少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又可以扩大藏药的原料来源;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保
教育可,以从行政法规上加大对于天然植被无序破坏的惩处力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下所示:要素相互作
用气候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水文各种水体之间以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风、波浪、冰川等影响生物受光、热、
水、土等因素的制约,如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发生变化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近年来,“夜经济”已成为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光、电、声、水互相融合,打造出一场城市画卷式的视觉盛宴。珠江广州段夜游是典型的都市水上夜游,其历史可追溯至1962年,不仅是广州八景之一,也是广州最重要的一张都市名片。游线河道江面宽阔,长达23
.24公里,每晚约20个航班,每个航班能容纳游客数量少至28客位、多则达628客位,游时每趟在50~80分钟之间。简述珠江广州段发展水上夜游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纬度低,气温高,四季可以发展水上夜游,且夜晚出游方便;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水上夜游安全;河道长,河道开阔,景色优美,水上夜
游空间大;空气质量好,水上夜游灯光效果好;【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详解】珠江广州段发展水上夜游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纬度、地形、水上空间、空气质量等方面分析。纬度:珠江广州段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四季都可以发
展水上夜游,而且夜晚出游方便。地形:珠江广州段,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水上夜游安全性好。水上空间:珠江广州段,河道长,河道开阔,水上夜游空间大。空气质量:夜晚空气质量好,水上夜游灯光效果好,夜晚景色更加优美。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木兰溪是福建省著名河流,曾经洪水肆虐,经过近20余年的整治:上游强化封山育林;下游裁弯取直,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河道,形成城市内湖;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从此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中下游严控污染,建设独立排污系统,
对污水进行隔离处理。如今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宜居环境。说明木兰溪治理措施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答案】上游封山育林,含蓄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下游洪涝灾害;保留原有水道,尽量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干扰;保留原有水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洪水归槽,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改善人居环境;河流两
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解析】【分析】本题以福建省著名河流木兰溪为案例分析其治理措施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学生可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详解】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来看,流域的治理会带来各要素的联系。木兰溪上有封山育林可以使上游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减轻下游洪涝灾害与泥沙淤积。下游地区裁弯取直并保留原有河道可以加速洪水下泄,减轻洪涝灾害。河流两岸建设生态公园可以净化空气和水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中下游严控污染可以改善河流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