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巴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09.000 KB
  • 2024-09-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喀什巴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喀什巴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喀什巴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卷)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喀什巴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卷)含解析【精准解析】.doc,共(11)页,10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474c2da5f19f953dac1db422bafd2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B(政治)(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A.闻鸡起舞B.张三早上5点起床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太阳东升

西落【答案】C【解析】【详解】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B项属于方法论;C项属于世界观;D项属于现象;正确选项为C。【点睛】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成了方法论。2.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答案】C【解析】【详解】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

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符合题意。AB: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AB不符题意。D:不懂哲学的人也可以取得进步,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①口罩②消

毒液③防疫方案④病人在医院进行治疗⑤社区人员在楼道消毒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答案】B【解析】【详解】①②④⑤: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口罩、消毒液、病人

在医院进行治疗、社区人员在楼道消毒都是客观的物质现象,①②④⑤符合题意。③⑥:防疫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精神现象,属于意识范畴,③⑥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学习实际与学习计划的关系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

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C符合题意。ABD:此三项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A.春夏秋冬四季更替B.水往低处流C.

苹果落地D.万有引力定律【答案】D【解析】【详解】ABC: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均属于现象,而不属于规律,ABC排除。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万有引力定

律属于规律,D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规律和现象的关系:区别: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属于事物内部本质层次的东西,只能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具体规律发生作用的外部现象和外部

联系,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联系:第一,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第二,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

助于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6.“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转化为丰硕的果实”是指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B.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物质财富C.不同的意识其反作用是不同的D.只有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意识的指导作用才存在

【答案】B【解析】【详解】A:意识必须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不能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A错误。B:“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转化为丰硕的果实”揭示了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物质财富,B符合题意。C:材料未涉及不同的意识其反作用是不同的,C不

符合题意。D:意识不仅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影响人的行为,而不是只有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意识的指导作用才存在,D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把意识的东西通过实践变为现实的东西。)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

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7.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事实说明()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B.木板的长短和木桶的容积是因果联系C.部分制约着整体D.整体由部分组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C:材料中,一个

木桶由许多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说明了部分因素的相关情况会影响到整体情况的发挥,部分制约着整体,C符合题意。A:材料中强调部分制约着整体,材料中没有强调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A不符合题意。B:材料中强调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制约整体,未体现最短的木板长度

和木桶的容积是因果联系,B不符合题意。D:材料中强调部分制约着整体,没有强调整体由部分组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①蜜蜂筑巢②农民耕地③工人生产商品④学生思考数学例题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活动A.①

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答案】D【解析】【详解】①: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蜜蜂筑巢不是人的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①排除。②③⑤⑥: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农民耕地、工人生产商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家进行科学实

验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②③⑤⑥符合题意。④:学生思考数学例题改造的是主观世界,而不是改造客观世界,不属于实践活动,④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

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客观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动。)③实践

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个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④直接现实性活动。9.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

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答案】A【解析】【详解】A:“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反映了联系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BD:材料未体现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BD不符合题意。C: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而不是具有主观性,C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

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

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10.“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A.肯定了

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答案】D【解析】【详解】AD:“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本题材料中“流星与愿望”、“愿望与实现愿

望”之间的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这种说法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排除A,D符合题意。B:材料中的观点是主观臆造的,并没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说法错误。C:材料中的观点并未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过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C。故本

题选D。【点睛】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之物还是人为之物,它们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的真实联

系,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11.“鱼儿离不开水”是属于哪种联系:()A.必然联系B

.直接联系C.间接联系D.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B:直接联系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比较接近的事物、要素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可见,“鱼儿离不开水”属于直接联系,B符合题意。ACD:“鱼儿离不开水”不属于必然联系、间接联系、也不是外部联系和内部联

系,ACD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是普遍联系的两种重要形式。直接联系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比较接近的事物、要素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界限是相对的,绝对的直接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的联系是没有的。12.“只要

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答案】D【解析】【详解】AD:“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本题材料中“流星与

愿望”、“愿望与实现愿望”之间的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这种说法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排除A,D符合题意。B:材料中的观点是主观臆造的,并没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说法错误。C:材料中的观点并未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过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C。故本题选D

。【点睛】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之物还是人为之物,它们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

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3.苹果落地属于规律()【答案】错误【解析】【详解】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属于事物内部本质

层次的东西,只能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具体规律发生作用的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苹果落地属于现象,万有引力属于规律,故题中观点错误。1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必然联系()【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种合乎规律的现象,揭

示的是一种必然联系,是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故题中观点正确。【点睛】区别:必然性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

、不确定的趋势。联系:第一,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不通过偶然性只表现为纯粹必然性的现象是根本没有的。第二,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凡有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

着必然性;凡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它又始终受着内部必然性的制约。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15.“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属于发展()【答案】正确【解析】【详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

亡。“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属于发展。故题中观点正确。【点睛】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注意:发展属于运动变化,但并非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前进的、上升的)。16.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故题中观点正确。【点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

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强调整体性: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

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7.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答案】正确【解析】【详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题目观点正确。【点睛】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

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三.简答题(共28分)18.什么叫真理?【答案】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解析】【分析】本题以真理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什么叫真理?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考生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书写作答:真理是标志主

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解析

】【分析】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设问指向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0.为什么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会得到全世界的称赞?【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能够从实际出发,采取果断、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

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上下通力执行,居民严格自律。(其他角度,合情合理,酌情给分。)【解析】【分析】本题以疫情防控为切入口,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基础知识的掌

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会得到全世界的称赞?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可从多角度思考作答,如唯物论,可从物质和意识,规律客观性、尊重规律

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角度分析作答。四.论述题(14分)21.根据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从哲学上讲,甲、乙二人在争论什么问题?【答案】甲、乙二人在争论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解析】【分析】本题以甲乙二人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争论为切入口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根据下图漫画,从哲学上回答,甲、乙二人在争论什么问题?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要紧紧抓住图中两人各自的观点分析:“我在故我思”属于唯

物主义观点,认为“我”是本原,即存在是本原;“我思故我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思”是本原,即思维是本原,二者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而争论。22.材料:2020年2月10日起,江西统一安排中小学生在线上课。课程安排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普

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和课时,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延期开学期间听课不停学。延期开学期间,全省中小学生可通过广电网络有线电视,江西IPTV(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在电视机上收看,也可通过“教云”平台在电视,手机和平板上学习

。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科教育,健康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同步进行。思考:省教育厅制定线上教学方案的依据是什么?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答案】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正确意识的作用。【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冠肺炎疫

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江西省中小学生线上教学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江西省教育厅制定线上教学方案的依据是

什么?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析“依据”,根据材料,江西省教育厅制定线上教学方案是针对抗疫期间师生不能集中教学的客观情况,因此“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同时这种方案也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师生教学,因此“依据”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二步,

谈谈“启示”,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回答选用哲学原理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正确意识的作用。【点睛】本题第一步属于依据类设问,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

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答依据题一般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第二步属于启示类设问,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鉴于第一步已经回答“依据”了,第二步只要回答

“怎么办”即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