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章 第二节 城镇化.docx,共(6)页,887.32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3b98faa00a8b3ade3d2e749e2f99a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某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解
析确定运输车队的位置应采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合理调配车辆需要地理信息系统。答案C目前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人建议立法对机动车进行“计划生育”,从根本上减轻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读图,完成2~4题。2.上
图不能说明的是()A.汽车尾气对城市污染大B.汽车尾气危害人体健康C.汽车尾气使氧气大大减少D.汽车尾气使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增多3.对机动车进行“计划生育”是指()A.限制汽车产业的发展B.生产污染小或无污染的汽车C.减少汽车总量D.尽可能发展小汽车4.为减轻
城市污染,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城市内部禁止汽车行驶B.城区大面积植树造林C.开发便携式呼吸面罩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第2题,图示主要反映汽车大量使用石油,从而加重了城市大气污染。第3题,材料表
明对机动车进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减轻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故“计划生育”是指生产污染小或无污染的汽车,B项正确。第4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从而减轻城市污染,D项正确;城市内部禁止汽车行驶、城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不符合实际,开发便携式呼吸面罩并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A、B、C三项错误。答案2.C3.B4.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及特点有所不同。读图,完成5~6题。5.1950—201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是()A.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人口多
B.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C.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速度快D.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速度、人口均超过发达国家6.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经济意义有()①提高更多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②提高城镇土地价格,推动城镇商业经济发展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三次
产业的合理发展④提高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第5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水平高,但是城镇人口总数少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慢,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起步晚、速度快,城镇人口总数多于发达国家,故选B项。第6题,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提高更多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合理发展,①③对。城镇化水平提高,会使得土地价格升高,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但不是主要经济意义,②④错。故选D项。答案5.B6.D随着城
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8.图示小区雨水
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析第7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导致水分蒸发量减少,下渗
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降水量增加。第8题,由图可知,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硬化比例降
低,土壤侵蚀增加;绿化带起到了滞流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答案7.C8.B9.城镇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英两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读图,对比中、英两国城镇化水平从30%提升到50%的发展阶段中的差异。(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镇化的主要表现。(3)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读图
可知,从时间上来讲,英国城镇化比中国城镇化早;就城镇化发展速度来说,英国发展速度慢,中国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目前我国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城镇
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及产业活动的变化等方面。第(3)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英国城镇化进程比中国城镇化进程早;历时英国城镇化进程比中国城镇化进程长;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英国比中国慢。(2)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比例不
断增加);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第二、三产业集聚)。(3)合理规划布局城镇功能区(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或合
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素养提升下图为城镇化过程中某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城镇化过程中()①Ⅰ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③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A.②
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会出现置换。下列表述符合土地置换一般规律的是()A.商业用地逐渐被居住用地置换B.居住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C.工业用地逐渐被农业用地置换D.农业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3.Ⅲ阶段出现远离城市的“飞地
”(这几处“飞地”仍属该城市辖区)的原因可能有()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②城市化的畸形发展③环境移民④市中心地价昂贵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Ⅰ阶段城市沿交通线发展,规模小,为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①正确;Ⅱ阶段城市向外扩展,处于加速
发展阶段,但城市规模并非最大,②错误;Ⅲ阶段为城镇化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③正确;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为了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散大城市职能,出现卫星城,④正确。故选B项。第2题,一般情况下,居住用地会逐渐被商业用地置换,A项错误;因为工业生产
容易给城区带来环境污染,所以居住用地不太可能被工业用地置换,B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农业用地会被工业用地置换,C项错误,D项正确。第3题,“飞地”的出现或因自然因素的阻隔,或因“飞地”所在地环境优美,或因市中心地价太高等,它是城市职能分化
和扩散的结果。城镇化的畸形发展、环境移民,不可能导致四个方向都形成“飞地”。故选C项。答案1.B2.D3.C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60.6%(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但是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44%
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正在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据此完成4~5题。4.试推测我国城镇化的“水分”主要是指()A.众多农民工进入城镇
造成的伪城镇化B.城镇基础设施的滞后C.快速的郊区城镇化引起的城市扩张D.大城市过度膨胀产生的逆城镇化5.“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对下列哪个问题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A.逆城镇化B.大城市病C.城镇污染D.房价上涨解析第4题,伪城镇化又称不完全城镇化,是指受中国城乡
分割以及户口制度的约束,大量的农民工虽然居住在城镇并被计算为城镇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镇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镇人员。故选A项。第5题,“共建式城镇化”模式是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有利于大城市职能的分散,缓解大城市病,B项正确。答案4.A5.B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下图),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读图,完成6~7题。6.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下图中的()7.图层叠加后进行的专题研究可能是(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B.规划区域公路选线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区域洪涝灾害发生频次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右图的比例尺是左图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当两幅图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右图的比例
尺扩大到与左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结合图示以及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B、C两项错误。根据图示地理事物的图上距离可知,A项错误。故选D项。第7题,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图层叠加进行专题研究,河流图层和城镇图层叠加,可以
为公路选线做出规划,故选B项。答案6.D7.B8.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图1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2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2)简述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主要从资源、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第(2
)题,结合材料分析,海绵城市的效益主要是防止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第(3)题,主要从气候、河网、植被等方面分析。答案(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靠近水源;水陆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与城区之间有绿
化带相隔,位于河流下游,减轻了对城区环境的污染。(2)海绵城市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