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9年级上册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6节常见的盐类 (复分解反应的四大题型) 知识点+典型例题.docx,共(9)页,153.09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369bdd630eabd662572dacb2b5600a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四大题型一、离子共存1、原理:可溶的酸碱盐在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发生反应时也是离子之间进行。若离子之间可以反应(看是否有沉淀、气体、水产生),则说明离子之间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2、观察题目条件的限定,如限定“某无色透
明溶液”,则有颜色的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Cu2+、Fe3+、Fe2+、MnO-4、Co2+、Cr2O2-7、CrO2-4、Cr3+3、常见的复分解反应知识储备(1)生成:如:Ba2+与CO2-3,Ag+与Cl-,Ca2+与SO2-4等不能大量共
存。(2)生成:如:NH+4与OH-,H+与CO2-3、HCO-3、SO2-3等不能大量共存。(3)生成:如: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针对训练】1.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SO42-、NO3-、Ba2+、Cl-B.Cu2+、Na+、NO3-、K+
C.K+、CO32-、NO3-、Cl-D.H+、Ba2+、K+、NO3-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2、NaCl、KNO3B.CaCl2、HCl、NaNO3C.K2CO
3、Mg(NO3)2、NaOHD.KOH、NaCl、(NH4)2SO43.溶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A.HNO3、Ca(OH)2、NaClB.KNO3、CuCl2、Na2SO4C.NaOH、MgSO4、BaCl2D.HCl、Na2CO3、Ca(NO3)2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
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BaCl2、Na2SO4B.Na2CO3、NaCl、Na2SO4C.CuSO4、NaCl、NaNO3D.Na2SO4、HCl、KCl5
.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uSO4、FeCl3、NaNO3、MgSO4B.H2SO4、HCl、AgNO3、KMnO4C.NaNO3、NaCl、K2CO3、K2SO4D.BaCl2、KN
O3、(NH4)2SO4、NaOH6.能在PH=9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AlCl3、Fe2(SO4)3、NaClB.BaCl2、Na2SO4、NaClC.MgCl2、NaNO3、Ba(NO3)2
D.K2SO4、NaNO3、CaCl27.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2、NaCl、KNO3B.CaCl2、HCl、NaNO3C.K2CO3、Mg(NO3)2、NaOHD.KOH、NaC
l、(NH4)2SO48.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3、NaCl、KNO3B.CaCl2、HCl、NaNO3C.K2CO3、Ca(NO3)2、NaOHD.KOH、NaOH、
(NH4)2SO49.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B.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
OH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二、物质鉴别与检验1、物质检验的原理:根据某些离子可以发生的特殊反应,通过产物颜色、状态的步伐特征来反推原来被检验的离子,进而推测出含该离子的物
质2、常见的一些物质(离子)的检验检验Cl-可用,现象是;检验铵盐的方法是。检验SO42-可用,现象是检验CO32-可用,现象是。【针对训练】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A.NaOH、HCl、CuS
O4、MgSO4B.Na2CO3、K2SO4、BaCl2、HClC.KNO3、NaCl、FeCl3、NaOHD.NH4NO3、H2SO4、NaOH、MgCl2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互相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l2KNO3NaClB.Na
2SO4Na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D.NaClAgNO3NaNO3HCl3.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它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A
.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4.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
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向丙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钡离
子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B.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4、现有(1)PH试纸(2)酚酞试液(3)稀盐酸(4)碳酸钠溶液(5)石蕊试液,能够用来鉴别稀硫酸、纯水、澄清石灰水的一组试剂是()A、(1)(2)(3)B、(3)(4)(5)C、(2)(3)(4)D、(1)(
4)(5)6、下列试剂分别加入到NaOH溶液,Ca(OH)2溶液和稀硫酸中,能呈显三种不同的现象的是()A、CuCl2溶液B、BaCl2溶液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
稀盐酸三种溶液乙: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
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A.只有甲的可行B.只有乙和丁的可行C.只有乙的不可行D.都可行8.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5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1)观察5瓶溶液的颜色,
溶液呈色的是CuSO4溶液。(2)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写出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请简要写出鉴别剩余两瓶溶液的方法:。三、
物质分离与提纯要抓住提纯的物质和杂质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除杂的过程中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所选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且反应后的产物容易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粗盐的提纯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
式存在:①②③④⑤⑥【针对训练】1.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A.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B.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BaC12溶液)C.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D.CO中
混有CO2(NaOH溶液)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试剂),所用试剂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水)B.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碳酸钙)C.硫酸钠中的碳酸钠(稀硫酸)D.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氧气)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AB.BC.CD.D4.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它试剂(可以用水)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A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NaCl(Na2CO3)硫酸加入足量硫酸、蒸发、结晶
CMnO2(NaCl)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Cu(CuO)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少量O2,可以通过灼
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N2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可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可以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可以加入足量铜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④⑤①C.
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7.某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可溶性杂质.(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3)步骤③
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A、CaCl2B、MgCl2C、NaOHD、Na2C038.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从①Na2CO3溶液②盐酸③Ba(NO3)2溶液④K2CO3溶液⑤Ba
(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试问:(1)该实验的目的是除去二种离子(写离子符号).(2)A、B、C三种试剂分别为(填序号).四、物质(混合物)种类推断1、原理: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物的
颜色、状态等,反推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由此可知混合物在必定存在的物质是什么,再根据离子共存原理,推知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最后根据其他条件确定出元混合物的成分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颜色及状态:白色沉淀:黑色物质:无色无味气体:刺激性气味气体:其他颜色物质: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2
、关键思维:逆推法、逆向思维【针对练习】1.海水晒制的粗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粗盐浴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还有过滤等操作,最
后经过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B.BaCl2、Na2CO3、NaOH、过滤、HClC.NaOH、BaCl2、Na2CO3.过滤、HClD.Na2CO3、Ba
Cl2、NaOH、过滤、HCl2.已知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较大量且不同四种离子Ag+,Ba2+,Fe3+,Cl-,NO3-,OH-,SO42-.Na+若各自单独排放会造成较大污染,如果混合后,再排放会大大降低污染程度。经检测发现,乙车间的污水呈碱性。由此所作的下列各项判断
中,正确的是()A.甲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Ba2+和OH-B.乙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Ag+和NO3-C.甲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Na+和Cl-D.乙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Fe3+和SO42-3.从HCl、CuSO4、NaOH、Na2CO3、Na2SO4、Ca(NO3)2六种
溶液中,任意取出两种溶液(分别编号为a和b)混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无其他明显现象,测得混合后溶液pH=1.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数据,对a、b作出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肯定有一种是HCl,另一种可能是NaOH溶液B.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a、b组合可能不止一种C.b都不可能是C
uSO4溶液、Na2CO3溶液D.b都不可能是Cu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无水硫酸铜、硫酸钠、碳酸钾、氯化钡、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a.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和无色溶液。b.向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
硝酸,沉淀有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过滤,滤液无色。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第一步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白色固体中无水硫酸铜______________。(选填“存在”、“不存在”或“不能确定”)。(2)根据两步实验的现象,你
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沉淀有部分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5.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SO4、BaCl2、N
H4Cl、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一定含有。(2)写出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6.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2SO4、Na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根据上述实验现
象判断:(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2)写出①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3)写出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7.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
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Ⅱ、Ⅰ中所得1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
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第Ⅲ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2)写出某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8.将质量为44.4克含有水量NaCl的纯碱晶体(Na2CO3·
nH2O)样品,平均分成A、B、C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2CO3受热不分解)。(1)将A样品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是(2)A样品中与B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的质量是克(3)B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
质量是克(4)化学式Na2CO3·nH2O中n是(5)对C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01%)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