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03-????????.docx,共(12)页,66.76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263ceb5d08ab9c7a3888dfdb21140c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
传统基础而独立,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就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但现在许多建筑却片面地求新求异,照搬照抄西方建筑,完
全失去了传统精神。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令人大为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是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一种表现。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
为自觉的建设。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应用愈趋简洁。形式为部署逻辑,部署又为实际问题最美最善的答案,已为建筑艺术的抽象理想。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我们还要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
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表现中国精神的途径尚有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要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必须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
的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的传统习惯和趣味,如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息,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等等,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
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履,拿自己的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
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中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
。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还是钢铁,都同样有可能创造富于风格
趣味的建筑。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建造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建造他们本国的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节选
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有删改)材料二: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还由于其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独特,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而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舍一”。
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早在六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先民们建造的木屋,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就能抵御地震灾害,从而庇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先民,而丽江和汶川的大地震,也印证了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减震效果。可是,我们现在都丢弃了,现今学建筑的学生也很少有人去学习和研究木结构的技术了。如
果说中国的皇家宫殿和寺庙形式都有些相像,那么,各地的民居则特别丰富多彩。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中国的传统民居,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江南的厅堂以至上海的石库门,它们的平面布局,都是有堂屋、两厢、前厅、后房的。堂屋是不放床的,是举行仪式和会聚的场所,这是阖家团聚的需要。住房中都
有天井,讲究上有天,下有地,房屋用墙围合起来求得安全,但不能没有天地。西方人所追求的是物化了的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中国人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四合院相连而成胡同,宅院组合而有街巷,上海的石库
门排列在一起就是里弄。它们虽然没有间距、密度、绿地率等指标,在过去人口不是那么膨胀的情况下,却能让入住者安居乐业,邻里融洽。四合院的温馨、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街巷风情以及里弄亲情,住过这些老居民区的人们会有那些美好的回忆
。而现在套用西方模式建造的居住小区、别墅群等,似乎很先进、很科学,但邻里关系却要冷漠和功利得多。这些年,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的技术和艺术中的精彩似乎逐步被人们遗忘。所以,我们要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回归中国建筑中蕴藏着的许多优秀的传统——在这些年造了这么多房屋之
后,本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无论何种材料都可能创造出富于风格趣味的“国际式”建筑。B.中国讲究个人的安居和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不同于
西方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C.中国建筑比西方建筑更抗震,是因为中国人造房子时用的卯榫结构具有减震功能。D.现在用西方模式建造的许多民居虽然很先进、很科学,但没有了温馨融洽的邻里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等,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B.我们的传统习惯和趣味有多种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可以在建筑上体现出来。C.材料一既驳斥了现在许多建筑片面模仿西方建筑的错误做法,又强调了应该保持传统精神。D.只要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就能提炼其中包
含的中国质素。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天都城是杭州市临平区的一个建筑群,内有按照3∶1比例缩放设计建造的“埃菲尔铁塔”。此外,其中的“法国小镇”内还有仿建的“香榭丽舍大街”。B.广东省开展不规范建筑名称清理整治工作,
要求去洋名,如“保利拉菲小区”“圣地亚哥公馆”等都在要求整改之列。C.广西玉林境内的云天文化城,以石雕、木雕和铸铜为特色,其中不少雕塑作品配合宫殿的形状,营造出一种神奇的景象。D.山西临汾斥巨资修建了外貌逼真的“天安门”,还在尧庙广场建造了高达50米的华门,当地人称之为“天下第一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5.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想要打造一个特色建筑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为政府出谋划策。(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梦之海刘慈欣颜冬站在自己刚刚完成的冰
雕作品前,长出一口气,抬头扫了一眼天空。就在这时,他第一次看到了低温艺术家。那是一个从空中急剧下坠的巨大球体,在半空中突然刹住。颜冬抬头仔细观察那大冰球,它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异常洁白。“我是一名低温艺术家!”一个清脆的男音从冰球中传出。“这个大冰球就是你吗?”颜冬仰头大声问。“我的形象你们是看不
到的,你们看到的冰球是我的冷冻场冻结空气中的水分形成的。”低温艺术家回答说。“你的冷冻场真厉害!”“当然。刚才看到这样一个展览会,看到这么多同行,我产生了交流的想法。不过坦率地说,下面这些低温作品中真正称
得上是艺术品的并不多。现在我要创作了,可惜这里没有我需要的冰材!我现在需要去海洋!”一支庞大的机群追随着低温艺术家留下的航迹,在五千米高空中向海岸线方向飞去。对于后面飞机上记者们的提问,低温艺术家一概懒得回答,他只有兴趣同颜冬谈话。“你
们的星球一定很冷。”颜冬说。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是的,所谓温暖,不过是宇宙诞生后一阵短暂的痉挛所产生的同样短暂的效应,它将像傍晚时分的日光一样转瞬即逝,能量将消失,只有寒冷永存,寒冷之美才是永恒的美。”低温艺术家淡淡地说。颜冬从飞机上向下看
,下面早已是一片汪洋。这时,低温艺术家突然停下了,静止的冰球又在空气中产生了大量的氧氮雪花,雪花都被吹向一个方向,像是冰球随风飘舞的白发。“我要开始创作了!”低温艺术家说,没等颜冬回话,它突然垂直俯落下去,很快消失在海面蓝色的背景中,但冰球并没有浮上来,在那个位置的海面上出现了一
个白点,这个白点很快扩大成一个白色的圆形区域。“天啊,海冻了!”飞行员猛拉操纵杆,颜冬眼前一黑,又听到他说:“啊,不,真邪门儿了……”再看看他,一副梦游的表情。所有的飞机像一群被惊飞的鸟。这时,一个巨大的冰块急剧上升,底部已离开了海面。现在,已经可以在空中完整地看到它,这暗蓝色的
长方体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天空。与此同时,冰块投在海面上巨大的阴影也在移动,露出了海洋上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景象。颜冬看到,他们飞行在一个狭长的盆地上空,这盆地就是大冰块离开后在海中留下的空间。冰块形成了几千
米高的悬崖!这是摩西劈开红海的反演。最让颜冬震撼的是,整个过程居然很慢!这使得他有充足的时间欣赏这旷世奇观。五天来,低温艺术家以平均每天一千块的速度从海洋中取冰,并把冰块送到地球轨道上去。他在每个冰块的表面覆盖了一层极薄的透明滤光膜,这种膜只允许不发热频段的冷光进入冰块,发热频段的光线
都被反射,所以冰块保持不化。“我们应该好好谈谈了。”颜冬说。“我约你来就是为了谈谈,但我们只谈艺术。”低温艺术家说。颜冬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高空的寒冷使他有些颤抖,他问:“艺术对你很重要吗?”“是一切。”“可……生活中还有别的东西,比如
,我们还必须为生存而劳作。”低温艺术家的声音从冰原深处传了上来,冰面的振动使颜冬的脚心有些痒痒:“生存,咄咄,以后,它就像呼吸一样轻而易举了。”“那社会生活和政治呢?”“以后个体将融入主体,也就没有什么社会和政治了。
”“那科学,总有科学吧?文明不需要认识宇宙吗?”“当探索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一切将毫发毕现,你会发现宇宙是那么简单,科学也就没必要了。”“只剩下艺术?”“只剩艺术,艺术是文明存在的唯一理由。”“我诅咒你该死的艺术!”颜冬终于失去了耐心,破口大骂起来。此时,被送入地球轨
道的巨冰闪着无数的光芒,构成了一条壮丽的天河,这天河在地球的天空中庄严地流动着,像一条流过蓝色平原的钻石大河。低温艺术家没有理会颜冬的诅咒,说:“我完成了,你觉得怎么样?”颜冬沉默良久,只说出了两个字:“服了。”他真的
服了,这之前,他曾连续三天三夜仰望着冰环,不吃不喝,直到虚脱。他觉得永远也看不够,他被这宏大的美完全征服了,整个灵魂都融化于其中。“不过嘛,你也就是看看,你肯定创造不出这种美,你太琐碎。”“是啊,我太琐碎,我们太琐碎,有啥法子?都有自己的老婆孩子要养活啊。”干旱已持续了五年,为了挽救干枯
的地球,人类成立了世界危机组织。颜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组织负责人带他来到了一个叫海洋回收部的部门。见到海洋回收部的总工程师后,颜冬对他说:“我带来了一个回收冰块的方案。”说着他打开背包,拿出了一根白色的长管子和一个反射镜,颜冬一口气讲完了自己的回收构想。“不错,这确实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
”颜冬呆呆地望着总工程师问:“您是说,已经有人想到了?”旁边的一名工程师说:“只是,这个方案,将使地球海洋失去百分之二十一的水。”“可是犹豫不决的话,地球会失去百分之百的水。”颜冬急切地表明自己的态度。颜冬的回收海洋方案终于通过了。当万千冰块被导光管和反射镜融化成冰流星,以超音速音爆传到
地面,像滚滚的春雷,几万亿吨的水重新属于地球了。雨一直下到黄昏才停,海底平原上出现了许多水洼,在从云缝中露出的夕阳下闪着金光,仿佛大地的一只只刚睁开的眼睛。颜冬跑到最近的水洼前,他捧起一捧水,把它洒到自己的脸上,任它和泪水一同流下,哽咽着说:“海啊,我们的海啊……”
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冬的经历表明人类虽然渺小,但也有自己的追求,也能拯救自我,生命的追求对于每个物种
来说是不一样的。B.作者在表现低温艺术家吸海取冰的场景时刻意隐匿了其他人的反应,仅从颜冬的视角展现,让读者更有一种代入感。C.小说中“颜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这一细节,既表明了地球生存环境在急剧恶化,又显示了颜冬内心的忐
忑。D.作者将大地上的水洼比作“刚睁开的眼睛”,不仅说明了水资源的宝贵,也表现了在面对外太空文明时人类精神的觉醒。7.下列对低温艺术家的认识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低温艺术家的出场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气势,为下文他鄙视地球艺术家乃至漠视地球生命的态度做了铺垫。B.
温暖是“短暂的效应”,寒冷的美是“永恒的美”,低温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他对温暖和寒冷的认识有关。C.在与颜冬的交谈中,低温艺术家否定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甚至否定了生存的需要,只肯定了人类的艺术追求。D.低温艺术家提到的“琐碎”,意思是在乎细小的事情,其实是作者
对他只在乎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不关注众生安危的讽刺。8.在低温艺术家吸海取冰的过程中,颜冬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9.科幻小说的特点之一在于“经以科学,纬以人文”,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
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庚申午节①后一日,期芳若叔父启行。(六月)初八日,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莒溪即九漈②下流。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漈而下,上跻必有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
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初九日,辞九仙,下穷九漈。九漈去鲤湖且数里,三漈而下,久已道绝..。数月前,莆田祭酒尧俞,令陆善开复鸟道,直通九漈,出莒溪。悔昨不由侧径溯漈而上,乃纡从大道,坐失..此奇。遂束装改途。瀑布为第二漈,在湖之南,正与九仙祠相对。湖穷而水由此飞堕深峡,峡石如
劈,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势不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雄观。再下为第三漈之珠帘泉,景与瀑布同。右崖有亭,曰观澜。从此上下岭涧,盘折峡中,珠帘之水,从正面坠下,玉箸之水,从旁霭沸溢。玉龙双舞,下极潭际。潭水深泓澄碧,集奇撮胜,惟此为最!所谓..第
四漈也。初至涧底,芳叔急于出峡,坐待峡口,不复入。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崖石上覆如瓮口。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已穷。遂涉涧从左,则五漈之石门矣。人缘陟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堕。出五漈,山势渐开。若六漈之五星,
七漈之飞凤,八漈之棋盘石,九漈之将军岩,皆次第..得名矣。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者竟日!即匡庐三叠③、雁宕龙湫④,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出九漈。沿涧依山转,东向五里,始有耕云樵石之家,然见人至,未有不惊讶者。又五里,至莒溪之石步,出向道。
(节选自徐霞客《游九鲤湖日记》,有删改)[注]①午节:端午节。②漈(jì):水边,本文中指瀑布。③匡庐三叠:庐山三叠泉瀑布。④雁宕龙湫:雁荡山大龙湫瀑布。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写在下面的
横线上,每写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两崖壁立A万仞B水初出C湖D为石E所扼F势G不得出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绝,意思是道路断绝,“绝”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的“绝”含义相同。B.坐失,意思是白白地失去,“坐”与《登泰山记》中“与子颍坐日观亭”的“坐”含义不同。C.所谓,意思是所说的,与《师说》中“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的“所谓”含义相同。D.次第,意思是依次,与《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次第”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莆田县人祭酒尧俞为了方便徐霞客游览时能欣赏到九漈的奇美风光,在数月前就特地命人开通一条险峻的山路直达九漈。B.徐霞客对第四漈的瀑布、深潭进行了细致观察,将倾
入潭中的两道瀑布想象为飞舞的玉龙,潭水极深,碧绿清澈,让读者如临其境。C.徐霞客主要描写的并不是九鲤湖湖面本身的景致,而是记录了其九处瀑布,五漈至九漈虽无深入描绘但给予了适当的着墨。D.徐霞客将庐山三叠泉瀑布、雁荡山大龙湫瀑布与九漈进行比较,认为前两者各凭一个特点取胜,而九漈的局部和整体的
风光都很完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漈而下,上跻必有奇境,遂趋石磴道。(2)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已穷。14.徐霞客在游览山水的过程中表现出
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不畏艰险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游九鲤湖日记》,简要概括他的不畏艰险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晚归山居刘沧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
,日暮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
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C.尾联写月亮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16.请从写景手法的相同和意境的不同这两个角度,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
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进行比较。(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借代的手法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2)在唐诗宋词中,“酒”常常是作者
笔下的抒情载体,如“”和“”。(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两句,描绘了一幅极美的画面: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在水里游动,而像在空中游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8—19题。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精选了四篇反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及发现的知识性文章。有记叙自然科学领域屠呦呦及其团队迎难而上,探索医药科学,发现青蒿素,造福人类的作品;有记叙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童年时的奇
思妙想和青少年时期的积极探索的作品;有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简洁生动地说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让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的科技论文;还有文学领域林庚关于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语言的“暗示性”的文艺随笔。①这些文章形式各具特色,
②内容心驰神往,③不仅记述了探索的历程,也阐释了不同领域的成果,④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⑤既让我们感受到探索与发现的艰辛与乐趣,也让我们体悟到其中的独特魅力,⑥从而激发我们探索的兴趣和热情。⑦各类探索者揭示、发现和掌握事物奥
秘的过程,就是造福人类的过程。18.文中画横线部分在语言表达、标点运用等方面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20—22题。2023年2月,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导致千年古堡加济安泰普古堡被毁。从建筑结构角度而言,加济安泰普古堡属于砌体结构,主要特点即以砖石作为建筑的核心材料,砖石之间通过砂浆黏结,因而当砂浆受到地震破坏
时,①。相比而言,木结构建筑以弹性性能良好的木材为核心材料,且拥有平摆浮搁、斗拱等多种抗震构造,因而能够抵抗较为强烈的地震的破坏,保持结构完整。故宫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故宫古建筑的立柱柱根并不插入地底下,而是平放在一块石头的顶面。该石头被称为柱顶石,而将柱根与柱顶石连接的做法被称为平摆浮搁。木材
在封闭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朽烂,②,很可能因为空气不流通而朽烂。若柱根插入柱顶石内,那么在强大的地震力的作用下,柱根很容易折断而导致古建筑遭到破坏。而平摆浮搁的做法,则在发生地震时,使得柱根反复在柱顶石表面运动,③,而且会
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1.故宫的建筑凝聚了古人伟大的智慧,故宫随处可见的对联文化也影响着到此游览的人。清朝雍正皇帝在皇子读书处题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3分)上联:立身以至
诚为本下联:22.请根据第二段内容及图片,简要概括“平摆浮搁”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每方面不超过1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3.阅读下面
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格物致知”这一概念来源于《礼记·大学》,经过朱熹等人的改造和发展,“格物致知”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李时珍治学讲求格物明理,并将这一思想贯串于《本草纲目》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体现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本草纲目》是涉及多个学科的中药学专
著,也是助力百姓健康的伟大著作;《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体现了知识分子关心民生、造福百姓的精神。材料二:有人在网上提了一个问题:牛顿和孔子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更有影响力?牛顿代表着自然科学,而孔子代表传统人文思想。89%
的网友选择了牛顿。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答案与解析1.BA
.“无论何种材料”错误。材料一原文说的是“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还是钢铁,都同样有可能创造富于风格趣味的建筑”,选项扩大范围。C.“中国建筑比西方建筑更抗震”于文无据。D.“虽然很先进、很科学”错误。材料
二原文说的是“似乎很先进、很科学”;“但没有了温馨融洽的邻里关系”言过其实,材料二原文说的是“邻里关系却要冷漠和功利得多”。2.D“只要……就……”表述绝对,原文说的是“要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必须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3.C材料二的观点是
“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回归中国建筑中蕴藏着的许多优秀的传统”。A.生硬模仿西方建筑。B.建筑名称的整改与建筑内涵无关。C.“以珍宝、雕塑和民俗为特色”与材料二的观点相符。D.生硬模仿中国传统建筑,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4.答案①首先,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建筑独具特色,与西方的体系和类型完全不同。②
接着从尊重自然的角度指出西方是近来提倡而中国是自古便有,并指出现今中国建筑丢弃了传统木结构技术的问题。③然后,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和套用西方模式的民居的建造理念和形制的比较,再次强调中国建筑的人文关怀。④最后,说出了
现今中国建筑的困境,呼吁中国建筑内涵的真正回归。解析第一段开头“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建筑独具特色,与西方的体系和类型完全不同。第一段“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学习和研究木结构的技术了”,从尊重自然的角度指出西
方是近来提倡而中国是自古便有,并指出现今中国建筑丢弃了传统木结构技术的问题。第二、三段“……各地的民居则特别丰富多彩……前厅、后房的”“西方人所追求的是物化了的概念……个人的物质需求”“而现在套用西方模式建造的……
功利得多”,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和套用西方模式的民居的建造理念和形制的比较,再次强调中国建筑的人文关怀。最后一段,“这些年,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本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说出了现今中国建筑的困境,呼吁中国建筑内涵的真正回归。5.答案①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回归中国建筑中蕴藏着的优秀传统。如以木料为主要构材来打造特色建筑群。②立足本来,保持特色:中国建筑独具特色,历史悠久,人文和历史环境独特,各地民居丰富多彩,具有独特优势。如北方的四
合院、江南的厅堂以及上海的石库门,可以在特色建筑群中加入各地特色民居的元素,不可盲目模仿而丢了特色。解析由“要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我们要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许多优秀的传统”“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抵御地震灾害……”可概括出答案①。由“中国的建筑是
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和类型”“各地的民居则特别丰富多彩……但不能没有天地”可概括出答案②。据此整理作答即可。6.B“刻意隐匿了其他人的反应”说法错误。小说中有写到其他人的表现,如“‘天啊,海
冻了!’飞行员猛拉操纵杆……一副梦游的表情。所有的飞机像一群被惊飞的鸟”。7.C“甚至否定了生存的需要”错误。根据小说中“生存,咄咄,以后,它就像呼吸一样轻而易举了”可知,低温艺术家只是说以后生存会很容易,并未否定生存的需要。8.答案①对低温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奇
观的震撼和惊叹;②对低温艺术家只顾沉浸在艺术创造中而漠视地球众生的态度感到愤怒;③对低温艺术家最终作品的极度痴迷;④因无法达到低温艺术家的艺术高度感到沮丧。(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最让颜冬震撼的是,整个过程居然很慢!这使得他有充足的时间欣赏这旷世奇观”“颜冬沉默良久,只说
出了两个字:‘服了。’”,可见颜冬对低温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奇观的震撼和惊叹。“他问:‘艺术对你很重要吗?’‘是一切。’‘可……生活中还有别的东西,比如,我们还必须为生存而劳作。’……‘只剩艺术,艺术是文明存在的唯一理由。’‘我诅咒你
该死的艺术!’颜冬终于失去了耐心,破口大骂起来”,可见颜冬对低温艺术家只顾沉浸在艺术创造中而漠视地球众生的态度感到愤怒。“这之前,他曾连续三天三夜仰望着冰环……整个灵魂都融化于其中”,可见颜冬对低温艺术家的最终作品极度痴迷。“是啊,我太琐碎……要养活啊”,可见颜冬对无法达到低温艺术家的艺术高度感
到沮丧。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9.答案①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科学元素,如低温艺术家的取冰经过、存冰技术,以及颜冬对地球的拯救都使用了科学手段。②小说通过对低温艺术家为实现艺术的震撼而不惜牺牲地球生命的行为的批判,表达出科学的使用不能以伤害生命为代价的主旨,
显示出作者的人文关怀。③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形式,而对生命、生存问题的探讨才是根本。(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先看“科学”。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科学元素,如低温艺术家的取冰经过,“这时,一个巨大的冰块急剧上升……恐怖的景象”“颜冬看到……形成了几千米高的悬崖”;存
冰技术,“它在每个冰块的表面覆盖了一层极薄的透明滤光膜……所以冰块保持不化”;颜冬对地球的拯救,“当万千冰块被导光管和反射镜融化成冰流星……重新属于地球了”。这些都使用了科学手段。再看“人文”。低温艺术家从海洋中取冰,会使原本就干旱的地球更加缺水,颜冬曾问他
“艺术对你很重要吗?”,他回答“是一切”,颜冬气得破口大骂“我诅咒你该死的艺术!”小说通过对低温艺术家为艺术的震撼而不惜牺牲地球生命行为的批判,表达科学的使用不能以伤害生命为代价的主旨,显示出作者的人文关怀。最后看“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幻小说同其他类型的小说一样,会表达某种思想。比如,本文通
过颜冬与低温艺术家的对比,表达了珍惜水源、呵护地球生命的主旨。可见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形式,而对生命、生存问题的探讨才是根本。根据上述分析,整理作答即可。10.答案BDF解析“两崖”是“壁立万仞”的主语
,后面句子的主语是“水”,应在“水”前断开。“为石所扼”是被动句,其主语是“水”,语意完整,故“为石所扼”前后都应断开。所以在B、D、F处断开。11.AA.断绝/横渡。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B.空,白白地/坐在。两句中的“坐”含义不同。C.
都是“所说的”之意。两句中的“所谓”含义相同。D.依次/光景,状况。两句中的“次第”含义不同。12.A“开通一条险峻的山路直达九漈”错误。由原文“令陆善开复鸟道,直通九漈”可知,是让陆善修复、开通那条山路,直达九漈;且“为了方便……直达九漈”无
中生有。13.答案(1)我猜测九鲤湖的水经过九漈而下,往上攀登肯定有奇境,于是沿着登山的石径走。(2)沿着山涧再往下走,突然两边的峡壁陡峭地竖立,一股水流斜斜地回流过来,山涧右边的路已经断绝了。解析(1)意:猜测。历:经过。跻:登。(2)循:沿着。削:形容陡峭如削。穷:阻塞不通,断绝。14
.答案①徐霞客与同游者相比,道路越难行,他越感到振奋。②徐霞客为了弥补错过观览奇景的遗憾,改道而行。③徐霞客在游览过程中攀山越岭,直到道路断绝。解析由原文“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可概括出答案①。由“悔
昨不由侧径溯漈而上,乃纡从大道,坐失此奇。遂束装改途”可概括出答案②。由“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已穷”可概括出答案③。[参考译文]庚申年端午节的第二天,和叔父芳若按期起程出发。(六月)初八日,从莆郡西门出发,往西北走
五里,攀登山岭,走四十里,到莒溪。莒溪是九漈的下游。我猜测九鲤湖的水经过九漈而下,往上攀登肯定有奇境,于是沿着登山的石径走。芳叔和仆人害怕登高,都认为走错了。不久,四周渐渐狭窄。他们更以为走错了,我却越走越振奋。初九日,离开九仙祠,往下探游九漈的尽头。九漈距
离九鲤湖大约几里,从第三级瀑布往下走,道路已经断绝很久了。几个月前,莆田县人祭酒尧俞,命令陆善修复、开通这险峻难行的山路,直达九漈,从莒溪出去。后悔昨天没有从旁边的小路逆瀑布而上,而是绕道顺大路走,白白地失掉了观览这一奇景的机会。于是整理行装改道而行。第二漈就叫瀑布,
在九鲤湖的南边,正好与九仙祠相对,九鲤湖尽头处水从这里向深谷飞坠下去,深谷如同被刀劈开的石头,两边的山崖像墙壁一样陡立,高达万丈仞。水一从九鲤湖里流出,便被岩石阻拦,水势不能畅通,汹涌的水流从空中坠落,水珠飞溅,水和
石显得极其雄伟壮观。再下去是第三漈珠帘泉,景致和瀑布相同,右边的山崖上有亭子,叫观澜亭。从这里上岭下涧,在峡谷中曲折行走,珠帘泉瀑布的水从正面坠落下来,玉箸泉瀑布的水从旁边雾腾腾地涌出。两道瀑布像玉龙飞舞,往下倾入潭中。潭水极深,清澈碧绿,奇境荟萃,只有
这里风景最佳,这就是所说的第四漈。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刚到达山涧底下,芳叔急着离开峡谷,坐在峡口等待,不再进去。我独自沿着涧中的石头进入(峡谷中),蹲在水潭边的石头上,仰头看见两条瀑布由空中屈
曲环绕而落,山崖的石头向上覆盖,有如瓮口。沿着山涧再往下走,突然两边的峡壁陡峭地竖立,一股水流斜斜地回流过来,山涧右边的路已经断绝了。于是(我)徒步渡过山涧到了左边,(这里)就是五漈之石门了。人攀援登上了这个地方
,就像是猕猴、猿的样子,寒风吹过来,(使人)感到寒冷,几乎要掉下去了。走出第五漈,山势渐渐开阔。至于第六漈五星,第七漈飞凤,第八漈棋盘石,第九漈将军岩,都是依次得名。数里之间的美景,让人眼睛无法移开,流连忘返!即使是庐山三叠泉瀑布、雁荡山大龙湫瀑布
,也只能各凭一个特点取胜,不像这座山,局部和整体的风光都这样完美。从九漈出来。沿着山涧顺着山转,往东走五里,才有人家在白云飘荡的山上耕种、打柴,而他们看到有人来到,没有不感到惊讶的。又走五里,到达莒溪的石阶路,从来时的路出去。15.D“以空
间为顺序”错误。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暗淡,烟雾茫茫,再到月上西林,清辉照竹扉,这是以时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16.答案①在写景手法上,二者相同,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或: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写了景物。刘诗颈
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描写“钟声”。陶诗从视觉角度描写村落、炊烟,从听觉角度描写“狗吠”“鸡鸣”。②在意境上,二者不同。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水中,随波暗涌,钟声悠扬又渐渐消逝,是一种幽暗空寂的意境。而陶诗描绘的是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解析先看二者的写景手法
,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黯淡的山影随水而动,这是视觉描写;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在茫茫烟雾中渐渐消逝,这是听觉描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
袅袅炊烟,这是视觉所见;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这是听觉描写。二者在意境上有不同之处。“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描写暗淡的山影、悠长的钟声,以有声衬无声,描绘出傍晩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廖,意境幽暗空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暧暧,是迷蒙隐约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依依,形容炊烟隐约的样子。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之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让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了起来。它恰当地表现出乡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
不破坏其中平和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陶诗描绘出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17.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示例)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一杯家万里(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8.答案②“心驰神往”改为“
引人入胜”。④逗号改为顿号。⑦“发现”和“揭示”互换位置。解析②语境是说“这些文章”在内容方面的特点,“心驰神往”意为“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只能作定语、状语,不能作谓语,不符合语境,可把“心驰神往”改为“引
人入胜”。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④“创新意识”“探索精神”“科学态度”共同作“展现”的宾语,是并列成分,中间应用顿号。⑦“揭示、发现和掌握”语序不当,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应是“发现、揭示和掌握”。19.
答案①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精选了四篇知识性文章。②它们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③它们反映探索和发现。解析长句变短句,首先抽出长句的主干,单独成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精选了四篇知识性文章。然后把原句“知识性文章”的定语提取出来
,单独成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改为“它们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反映……探索及发现”改为“它们反映探索和发现”。最后梳理句序,注意语言连贯。20.答案①易诱发建筑整体遭到破坏②立柱柱根若插入地底下③不仅不会折断解析①处,前面说千年古堡加济安
泰普古堡被毁,此处解释加济安泰普古堡的结构特点,即以砖石作为建筑的核心材料,砖石之间通过砂浆黏结,然后当砂浆遭到破坏时,自然整个建筑就会受到影响,可填:易诱发建筑整体遭到破坏。②处,根据后文“若柱根插入柱顶石内”“而平摆浮搁的做法”可知,此处是比较对
立柱柱根的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而根据“很可能因为空气不流通而朽烂”可知,此处是说柱根插入地底下的结果,可填:立柱柱根若插入地底下。③处,根据后面的“而且”可知,此处所填句子中应有“不仅”;由语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境可知此处是在说平摆浮搁这一做
法的好处,与前面“柱根很容易折断而导致古建筑遭到破坏”相对,可填:不仅不会折断。21.答案(示例)读书以明理为先解析对联形式上,一般要注意上下联结构相同,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相同;同时还要注意仄起平收,即上联三四声结尾,下联一二
声结尾。内容上,要注意一定要和“读书”相关,因为对联悬挂的地点是“皇子读书处”。分析上联:结构上,“立身”为动宾结构,“以……为……”即“把……当作……”是固定结构,“本”强调“至诚”对于“立身”的重要意义;内容上,下联可强调“读书”“明理”。可写:读书以明理为先。
22.答案①防止木材朽烂;②抵抗地震的破坏。解析第二段先介绍了何为“平摆浮搁”,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来准确理解;然后将这种做法与“木材在封闭潮湿……而朽烂”和“若柱根插入……遭到破坏”两种情形进行对比,体现这种做法的好处。由“木材在封闭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朽烂……很
可能因为空气不流通而朽烂”可得出:防止木材朽烂。由“则在发生地震时,使得柱根反复在柱顶石表面运动……效果”可得出:抵抗地震的破坏。注意字数限制。23.写作指导材料一有两个层次:简述“格物致知”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并以此凸显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对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介绍《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
科学价值与人文情怀,强调人文与科学的和谐统一。材料二通过一次网络投票,让读者看到一种现象——人们能普遍感知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巨大进步,却很少有人认识到传统人文思想的价值。这则材料让考生明确了当下人文思想
的地位,通过探究原因将思考引向深入。分析两则材料,可以找到两种立意方法:①在第一则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人文与科学,这是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探究它们之间的矛盾,然后解决这些矛盾,就可以确立观点,并完成整体架构。适用的观点如:人文与科学同根同源,相互交融;人文思想对科学有激发引导的作用;人文解
决人类心灵与精神的困惑,科学解决人类对外部世界的疑惑,二者可和谐统一;等等。②以第二则材料的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原因,找到社会痛点,先破后立,提出观点。适用的观点如:科学发展若没有人文的规范,将带来灾难;人文的价值容易被忽视,它潜在的力量需要我们去挖掘;健康的价值观、
科学观才能引领人类走向幸福;等等。参考立意:(1)盲目崇拜科技导致文化失落。(2)科技与文化的关系。(3)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例文]让人文赋予科学温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驱散了笼罩在物理学上的乌云,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译出了遗传的
复杂密码,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绘制了元素研究的精致蓝图……科学带来的巨大发展,使许多人对科学产生了盲目崇拜,认为其能解决世间所有难题。然而科学的发展不能只有冰冷的数据,还应具有人文的温度。如今,科学被捧上至高无上的神坛,人文的丰碑却被蔓草掩蔽。究其原因,我们能切
实体会到电带给我们全天候的光明,却鲜有人了解电荷移动的规律契合《道德经》的“有无互补”;我们享受着先进的医疗服务,却很难体悟传统医学“扶正祛邪”的哲学智慧。人文思想的发展和影响似乎悄无声息,但其展现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广度
却是科学难以比拟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穿越千年,依旧是为人处世的宝贵启示;孟子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历经岁月,依旧是治国为政的珍贵道理;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激励着后世点亮追寻真理的火把。人文的力量温和而坚定,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更像潜行岩层
之下孕育文明的甘泉,而非枪林弹雨中直取敌方将领性命的武器。人文思想惠泽万物,自然也浇灌科学土壤。古有李时珍将格物明理思想贯串于药学研究中,编纂成《本草纲目》这一传世经典;今有钱学森从艺术中寻找灵感,激发智慧之光,为他的科学研究开辟新路。人文赋予科学温度,需要打破二者间的藩篱。科学研究的本意是
探寻世界运行的规律,再运用其规律为人类提供改造世界的方法。单靠人文感性固然无法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但科学家决不能泯灭作为研究者应具有的良知和基本道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人文赋予科学温度,还需要开拓思考问题的视野,具备敢于跨越界域的挑战精神。“学科交叉”的理念
近年来备受推崇,我们又为何不大胆尝试人文与科学的跨界?放开眼界,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科学之舟破浪前行时,人文思想的清风应日日相随;在科学之树挺拔生长时,人文思想的光芒也应时时照耀。唯有用人文赋予科学温度,人类文明积淀的宝藏方能永绽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