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893.695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4)页,893.69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1c68fa43e22035be98b8ccdf769e2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命题教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载:夏代的太康失国是“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太甲被伊尹“放之于桐宫”;

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A.君权相权矛盾激烈B.君主权力受到制约C.封建制度开始产生D.臣民参政权力提高2.下表为春秋时期《管子》书中农学思想的摘录。据此可知,当时农业生产()一

农之事,必有一耙、一挑、一镰、一椎、一鎒、一铚,然后成为农。《轻重乙》篇深耕、均种(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疾耰(平整土地)。《小匡》篇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指水、旱、风雾雹霜、厉、虫)。《度地》篇A.注重多种经营B.提倡天人合一C.力求精耕细作D.重视人的作用3.

《吕氏春秋·孟秋记》云:“(蚩尤)始作乱,伐无罪,杀无辜……为之无道”,秦时以蚩尤为东方八神之一,刘邦起兵时“祠黄帝、祭蚩尤”。该变化反映了战国以来()A.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消失B.蚩尤形象源于帝王的喜好C.分封宗法体制受到

冲击D.多元一体观念进一步发展4.“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描述()A.藩镇割据社会动荡B.佛教传入外交活跃C.科举盛行人才辈出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对大一统国家而言,豪强

往往是潜在的分裂势力。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出现在像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那样推行封建制,主要是因为豪强转化为儒学世家,在接受了儒学的大一统观念后,他们由潜在的分裂势力转变为大一统体制的维护者。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战国

末期B.两汉之际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6.阎步克先生认为南朝一改东晋政局,出现了像“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等措施,这些措施中隐含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士族当权”的寡头政治消失B.“主威独运”的皇权政治抬头C.“诸侯擅政”的宗主政治复现D.“皇帝垂拱”的门阀政治鼎盛7.图

中是魏晋至唐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这反映了该时期赋税变革的趋势是()A.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B.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C.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D.政府税赋项目日益繁杂8.下表为从敦煌户籍残卷中整理出的

唐朝均田户受田情况。该现象说明()户籍年代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高宗时期101.069.0武则天时期143.5102.0玄宗时期148.7106.6A.国家控制力有所加强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抑制C.租庸调制逐渐失

去基础D.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9.下表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核心家庭(2~3人)主干家庭(6~8人)联合家庭(10人以上)其他家庭总计710—769年户数(户)47

1391483百分比56.615.710.417.3100820—879年户数(户)3612223百分比132651.29.8100A.北方战乱频繁B.经济重心南移C.统治政策调整D.小农经济衰退10.一部古代地理书描述某项大型公共工程:“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而中国

东南地区“运漕时期比例(%)类型商旅,往来不绝”。现代学者引此来论证交通建设对国家之盛衰、地方之开发与民生之调剂等,发挥莫大作用。上述公共工程()A.推动海外贸易的繁盛B.加强中央对边疆控制C.充实了关中粮食供应D.体现经济重心已南移11.由于宋代传世典籍材料相对丰富,故北宋时期宋辽

、宋夏榷场以及南宋时期宋金榷场的研究成果较为丰赡,而对于夏金榷场则多语焉不详。自黑水城出土的17件西夏榷场使文书公布后,夏金榷场研究得到极大改观,其中一份文书如图。对该文书解读正确的是()A.行文的对象是三

司,属于下行文,但无行文机构B.文书的性质不明,无法判断所述事项与榷场有关C.可以证实榷场是各对峙政权之间商贸往来的场所D.可以推断大庆三年西夏开始设立榷场使管理榷场12.宋朝职官考核的能力业绩内容有“四最”: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

、养葬之最;还有“七事”: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这些考核标准()A.有助于探索地方治理模式B.推动了民本思想政治化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D.实践了积极入世的理念13.表2内容为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观”内涵的变化。历史时期观念涵义汉唐宋

小中国地理上指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意义上汉族聚居地。中国人指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业的汉族。元大中国中国疆域指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元朝所有疆域;中国人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文化是农耕和草原两大系统;中国主权行使者是汉族政权

和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选项中对表2理解正确的是()A.从“小”到“大”是封闭到开放的转变B.元代“中国”成为不同民族共有的符号C.“小中国”代表汉唐宋的统治区域范围D.少数民族缔造了疆域辽阔的“大中国”14.《历史屯田考》记载:“(洪武)

二十九年,广西布政使言,新设南丹等卫,岁用军饷二十余万,有所征不能供,帝命置屯田,俾军士耕种。”此后,明朝在北部边境设立“九边重镇”进行军屯。据此可知,明朝政府()A.积极促进边疆的经济开发B.努力应对频发的边患危机C.屯田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D.采取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15.会试考生应考旅费

是指考生在应考会试往返途中产生的交通、住宿、饮食等必要性支出。表:明代会试考生应考旅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两)时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洪武至天顺时期61832成化至万历时期1028.386泰昌至崇祯时期16.5200332综合表中数据变化

,这体现出明代()A.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B.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带来冲击C.地方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的特征D.物价上涨导致价格革命的发生16.明中后期至清初,出版的有关辨银、秤银的书籍增多,例如《新刻天下四民便览

三台万用正宗·商旅门·银色》《辨银谱》《银谱》《平秤市谱》《辨银谱总论》《幼学杂字·银色门》等。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A.赋役折银损害商人利益B.白银货币化带来新问题C.商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D.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辽朝设南、北面官,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北面官掌治契丹与诸部,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汉人。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南面包括汉人与渤海人

居住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北面为契丹及其属部居住的地区。北面官本质上是部落领袖的私人扈从,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摘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材料二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李元昊仿宋置尚书令,设十六司,官制渐备。毅宗李谅祚设各部尚书、侍

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增设昂聂、昂星、谟个、阿泥等本族官号。——摘编自《宋史·夏国传》等材料三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勋封食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

。——《金史·百官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辽代职官制度的发展历程。(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辽夏金职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及其意义。(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效率与代表性农业生产水平朝代南北综合亩产土地生产效率增长指数(以汉为基数)主要产粮区亩产(汉小石/汉小亩)增长率(以汉为基数)劳动力年产原粮(斤)增长率(以汉为基数)战国中晚期21692.82.3181.9331892秦汉2641002.821003578100东晋南朝2579

7.162.7497.16北朝257.697.522.7597.52唐334126.63.57126.64524126宋3091174.03142.914175116元3381284.03142.91明346131.94.2

1149.294027112清367139.014.52160.28226263——摘编自朱珠《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4分)(2)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某一时段,围绕“农业生产效率与社会发展”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0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下图分别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城市布局示意图。——摘编自刘淑虎等《“海丝”影响下泉州古城

格局演化及“规画”探析》依据材料,分别说明三个时期泉州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12分)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历史参考答案17.(1)发展历程:辽太祖南北面官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划分管理;

辽太宗时期,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辽世宗时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6分)(2)共同特点:双轨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保持民族特色;借鉴汉制,强化君主权威。意义: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族的先进文明,巩固政治统治;推动了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适应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

了民族交融;根据具体国情调整统治政策,进行制度创新,为之后的少数民族统治提供了经验,也对后世的治理提供了借鉴。(10分)18.(1)趋势:中国古代土地生产效率与粮食亩产稳步上升,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劳动生产

效率起初呈上升趋势,但宋代以后逐渐下降,清朝达最低点。(6分)原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农业技术革新相对缓慢;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种植结构改变。(8分)(2)(10分)示例:宋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宋代的农业发展水平,较前代显著提高。这极大地

促进了宋代社会的发展。首先,宋代从越南引进了高产的占城稻,优质作物的推广,为粮食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同时,宋代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江南地区实现了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宋代的灌溉工具,高转筒车也是宋代农业技

术提高的重要表现。再次,宋代的土地政策为“不抑兼并”,使得农业上的租佃关系大幅发展,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优质作物和先进技术的传播,使得宋代的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宋代的社会发展。发达的农

业带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的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如城市中的勾栏与瓦舍。文化教育兴盛,如程朱理学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与文化思想的繁荣,都离不开宋代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古代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19.(12分)特点:唐:以政治功

能为主:遵循传统礼制。宋元:城市规模扩大;坊市界限打破,经济功能增加;祭祀场所类型增加,文化多元。明清:军事海防职能凸显。因素:政府政策变迁,如市舶司建立、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经济贸易情况,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东南海

防需要,如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者入侵。123456789101112BCDBBBACCCBA13141516BCBC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