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河流的特征.docx,共(5)页,901.64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1a2aa188bde476cda2987b67eb75ed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河流特征河流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沿着陆地表面上的线形凹地流动,称为河流。较大的河流上游和中游一般具有山区河流的地貌特征:河谷狭窄,横断面多呈V形;河道纵向坡度大,水流急,河岸两侧形成数级阶地。河流下
游在松散的冲积层上,地貌特征与山区河流很不相同:横断面宽浅,纵向坡度小,河床上浅滩深槽交替,河道蜿蜒曲折,多曲流与汊河。分水岭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分水岭的脊线叫分水线,是相邻流域的界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秦岭分水岭流域流域,指由分水
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分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两类。如果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相重合,称为闭合流域;如果不重合,则称为非闭合流域。平时所称的流域,一般都指地面集水区。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又称汇水面积或集水面
积。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水系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干流与支流干流是水系中主要的或最大的、汇集全流域径流,注入另一水体(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水道。流入干流的河流叫做一级支流
,流入一级支流的河流叫做二级支流,其余依此类推河流补给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河流补给有雨水、积雪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流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
截(断)面的水量,一般用立方米每秒表示,多用于河流、湖泊的断面的进出水量测量。流量也可以用一个月、一季、一年流出来的总水量表示。水位水位是指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水面离河底的距离称水深。计算水位所用基面可以是以某处特征海平面高程作为零点水准基
面,称为绝对基面,常用的是黄海基面;也可以用特定点高程作为参证计算水位的零点,称测站基面。汛期(丰水期)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
涨,称春汛。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枯水期江河、湖泊在一年内水位降到枯水位以下的时期。在这时期的水源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我国各地枯水时期一般是由秋季开始,延续到次年春季,南
方较短,北方较长。河流在枯水期内出现最低的流量,有时甚至干涸无流。含沙量含沙量一般是指单位体积的浑水中所含的泥沙的质量,单位为千克/立方米。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输沙量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
泥沙数量,单位为千克或吨。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径流量和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河流、湖泊等水体从结冰开始到结束的过程称为结冰期。河流落差落差是指河流两个断面间水面的高程差。河源与河口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总落差。单位长度的落差称为比
降。河流横断面河流横断面指垂直于主流方向河底线与水面线所包围的平面。在河流的侧向剖面上,大多数河流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河槽,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水流流淌的部分;洪泛区,河槽一侧或两侧时或被洪水淹没的较高地带;高地过渡带,河漫滩一侧或两侧与周围地形相过渡的部分高地。河流纵剖面从河源到河
口,沿河床最低点所作的剖面称为河床纵剖面。一般河流的上游河段或山地石质河床的纵剖面坡度较陡;中下游河段或平原冲积河床的纵剖面较缓。河流纵剖面的几何形态多样,其中,以下凹形纵剖面为多。在河流下游,特别在河口地带,由于受
河流基准面的控制,下蚀受到限制,因此河道比降(相对落差)减小。在河流上游,特别在河源处,虽然受到地形的影响,河道比降较大,但流量较小,因此下蚀也受限制。而在河流中游,汇集了足够的水量,发展纵剖面最为有利,因此河流纵剖面形态常常呈凹形。顶托作用1
.河流(湖泊)顶托作用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雍水现象,被称为顶托。由于干流(或湖水)水量增大,水位随之增高,周围水系水位相对低,无法汇入干流(湖泊)而形成壅水。顶托作用强时导致支流或周围河流河道弯曲。2.海潮顶托,就是海潮导致海水高水位运行。海水
顶托作用,首先发生在入海口,由于海岸地势低河流入海水位与海洋水位差距小,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潮汐海水水位上升从入海口灌入河道内,由于海水密度不同,河水在上,在顶托作用下水位会上升易发生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