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2)页,1.316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0f06894c780e609b877aad6ed61667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小的带电体才能被看成点电荷B.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电势低处电势能小C.元电荷的数值与一个电子电荷量的数值相
等,且带负电D.公式pEq=,适用于任何情况的静电场,且φ与Ep和q均无关【答案】D【解析】【详解】A.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
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A错误;B.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小;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小,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B错误;C.元电荷跟一个电子电荷量数值相等,但不是带负电,C错误;D.公式pEq=是电势的比值定义式,适用于任何
情况的静电场,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的电势能、电荷量无关,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真空中a、b、c、d四点共线且等间距,a、b、c、d连线水平。先在a点固定一点电荷+Q,测得b点场强大小为E。若再将另一点电荷+2Q放在d点,则()A.b点电场强度大小为2E,方向水平向
左B.b点电场强度大小为32E,方向水平向右C.c点电场强度大小为74E,方向水平向左D.c点电场强度大小为94E,方向水平向右【答案】C【解析】【详解】AB.设abbccdL===,据题意知,+Q在b点产生的场强
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得2QEkr=+2Q在b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2221(2)22QQEkkELL===方向水平向左,所以b点的场强大小为1122bEEEE=−=方向水平向右,故AB错误;CD.
+Q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21(2)4cQEkEL==方向向右;+2Q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222cQEELk==方向水平向左,所以c点的场强大小为17244cEEEE=−=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某静电场沿x轴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
示,如果仅考虑x轴方向的电场情况,则()A.0~l和2l~3l之间均为匀强电场,且0~l之间的场强一定比2l~3l之间的场强大B.l~2l和3l~4l之间均为匀强电场,且这两处的电场方向一定相反C.l~2l和4l~5l之间均为非匀强电场
,且这两处的电场方向一定相同D.3l~4l和4l~5l之间均为匀强电场,且3l~4l之间的场强一定比4l~5l之间的场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仅考虑x轴方向的电场情况,则据Ex=可知,xφ−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A.在0~l和2l~3l之间不存在电场,故A错误;B.l~2
l和3l~4l之间均为匀强电场,且这两处的电场方向一定相反,故B正确;C.l~2l和4l~5l之间均为匀强电场,且这两处的电场方向一定相同,故C错误;D.3l~4l和4l~5l之间均为匀强电场,且3l~4l之间的场强一定比4l~5l之间的场强小,故D
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1、φ2、φ3和φ4,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在该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虚线所示,a、b、c、d是其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四个交点,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φ4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处处相同B.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1234C.粒子在四点的动能大小关系是kakbkckdEEEE=D.粒子从a运动到d的过程中静电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答案】C【解析】【详解】A.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一些平行的等间距的直线,由
图中等势面的形状可知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所以4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并不相同,A错误;B.做曲线运动时,合力指向轨迹内侧,又知道粒子只受电场力,故由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由左向右,由于带负电,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由右向左,沿电场强度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1234,B错误;CD.粒子
从a运动到d的过程中静电力的夹角与速度方向先为钝角后为锐角,故先做负功后做正功,c、d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粒子从c到d电场力做功为零,故粒子在a、b、c、d四点的动能大小关系是kakbkckdEEEE=,C正确D错误。故选C。5.如图
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30°,BC边长2cm。电场强度的方向与三角形ABC平面平行。一电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5eV,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5eV。则()A.A
、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为10VB.电场强度的方向由C点指向A点,大小为500V/mC.一电子从B点移到A点,电势能减少10eVD.一电子从B点移到AC的中点,电势能增加2.5eV【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意
得15VACACWUe==−−5VBCBCWUe==−−ACACU=−-BCBCU=10VABABU=−=−故选项A错误;B.把AC线段三等分,连接BR,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AC23cm=,23CRcm3=,CBR30=,则ABR30=,ABC60=,根据匀强电场等分线
段等分电势差得BR为等势线,且10VARU=−,过A点作BR的垂线交于M点,可知AM2cm=,故500V/mUEd==方向与AB成60°夹角,故选项B错误;C.因为10VABU=−,B点电势比A点高10V,则一电子从B点移到A点,电势能增加10eV,选项C
错误;D.设AC的中点为P,有7.5VPCU=−,由于5VBCU=−,故2.5VBPU=电子从B点移到AC中点P,电场力的功为2.5eVBPWeU=−=−2.5eVPE=即电势能增加2.5eV,故选项D正确。故选D。6.一个质量为M,底面边长为b的斜面
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由斜面顶部无初速度滑到底部时,关于斜面体移动距离s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斜面粗糙,mbsMm=+B.只有斜面光滑,才有mbsMm=+C.若斜面光滑,下滑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若斜面粗糙,下滑过
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答案】A【解析】【详解】AB.不论斜面是否光滑,M、m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M的位移为s,则m的位移为b-s,两物体的平均速率分别为1bsvt−=,2svt=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20mvMv−=解得mbsMm=+A正确B
错误;CD.不论斜面是否光滑,物块下滑过程系统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不为零,系统所示合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若斜面光滑,则系统机械能守恒;若斜面不光滑,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D错误;故选A。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xoy坐标系中分布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匀强电场,将一
质量为0.1kg、带电荷量为+0.02C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原点O竖直向上抛出,它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y2=x,已知P点为轨迹与直线方程y=x的交点,重力加速度g=10m/s2,则()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50N/CB.
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53m/sC.小球通过P点时的动能为534JD.小球从O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3J【答案】C【解析】【详解】A.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它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2yx=,说明小球做类平抛运动,则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沿x轴
正方向,竖直方向上有sin30qEmg=所以22N/C100N/C0.02mgEq===A错误;B.小球受到的合力cos30FqEma==合所以3ag=P点的坐标为(1m,1m);由平抛运动规律有01vt=;2112at=解得0/s53mv=B错误;C.小球通过P点时的速度220()25
3m/sPvvat=+=则动能为2153J24kPPEmv==C正确;D.小球从O到P电势能减少,且减少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的功,即cos30sin30(31)JEWEqxEqx=+=+D错误。故选C。8.如图是某电场中的电场线,电场中有A、B两
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点的场强比B点的场强大B.A点的场强方向与B点的场强方向相同C.将同一负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放在A点的电势能比放在B点的电势能大D.因为A,B两点没有电场线通过,所以电荷放在这两点不会受静电力作用【答案】AC【解析】【详解】由图看出,A点处电场线比
B点处电场线密,则A点的场强比B点的大,故A正确.场强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则知A、B两点处的场强方向不同,故B错误.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则A点的电势低于B点,则将同一负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放在A点的电势能比放在B点的电势能大,选项C正确;没有电场线通过的地方不代
表没有电场,这两点有电场存在,电荷放在这两点会受电场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关键掌握电场线的两个物理意义:电场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切线方向表示电场的方向.9.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相等、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均可视为质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现
将两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向右抛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两球之间的静电力和空气阻力均不考虑,则A.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B.A球比B球先落地C.在下落过程中,A球的电势能减少,B球的电势能增加D.
两球从抛出到各自落地的过程中,A球的动能变化量比B球的小【答案】AD【解析】【详解】两球在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v0t知,v0相同,则A运动的时间比B的长,竖直方向上,由h=12at2,h相等,可知,A的合力比B的小,所以A的电场力向上,带正电,B的电场力向下,带负电,
故A正确.A运动的时间比B的长,则B球比A球先落地,故B错误.A的电场力向上,电场力对A球做负功,A球的电势能增加.B的电场力向下,电场力对B球做正功,B球的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A的合力比B的小,则A的合力做功较少,由动能定理知A球的动能变化小,故D正确.1
0.随着手机逐渐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有些手机族喜欢躺着看手机,偶尔会出现手机滑落砸到脸的情况(如图)。若某手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200g,从距人脸上方约20cm的高度与地面平行无初速掉落,砸到脸后经0.1s手机停止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脸受
到的平均撞击力大小约为6NB.脸受到的平均撞击力大小约为4NC.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大小约为0.6N•sD.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大小约为0.4N•s【答案】AC【解析】【详解】AB.由题意知砸到脸前一瞬间手机速度为22
100.2m/ss2m/vgh===故由动量定理有()0Fmgtmv−=−解得6NF=故A正确B错误;CD.手机下落时间为:12s=0.2s10vtg==故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大小为:()()10.2100.20.1Ns0.6NsImgtt=+=+=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AC。11.
一辆机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该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B表示该车的功率与时间的关系。设机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机动车的质量为562.5kgB.0~16s内机动车发生的位移为129mC.机动车速度为5m/s时牵引力大小
为2250ND.运动过程中机动车所受阻力为1200N【答案】ABC【解析】【详解】ACD.最大速度vm=12m/s,根据图线B可知机车的额定功率为P0=18000W,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值,由功率公式得阻力为0m18000N1500N12Pfv===v
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0-6s内的加速度为2280m/sms364/vat−===6s时速度为6/s8mv=,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为0618000N2250N8PF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机动车的质量为m=562.5kg当机动车速度
为v=5m/s时,当6vv时,机车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牵引力大小为2250N,故AC正确D错误;B.0~16s内,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m12Ptfxmv−=其中010212PtPtPt=+,16st=,210
st=代入数据解得116180001800010562.514422129m1500x+−==B正确。故选ABC。1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半圆容器静止于水平面上,带电量为qA的小球a固定于圆心O的正下方
半圆上A点;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b静止于B点,其中∠AOB=30°。由于小球a的电量发生变化,现发现小球b沿容器内壁缓慢向上移动,最终静止于C点(未标出),∠AO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向左B.容器对小球b的弹力始终与小球b的重力大小相等C.出现上
述变化时,小球a的电荷量可能减小D.出现上述变化时,可能是因为小球a的电荷量逐渐增大为32(23)Aq--【答案】BD【解析】【详解】A.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
力,所以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B.小球b在向上缓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的合力始终为0,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不变,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无论小球a对b的力如何变化,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大小,故B正确;C
.若小球a的电荷量减小,则小球a和小球b之间的力减小,小球b会沿半圆向下运动,与题意矛盾,故C错误;D.小球a的电荷量未改变时,对b受力分析可得矢量三角形为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此时静电力为22sin15AqqmgkL=a、b的距离为2sin15LR=当a的电荷量改变后
,静电力为2AqqmgkL=a、b之间的距离为LR=由静电力122'qqFkL=可得3223AAqq−=−()故D正确。故选B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
定律,在长木板一端的适当位置垫上小木块,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着纸带,纸带穿过位于A车后方的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某时刻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推动A车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与置于长木板静止不动的小
车B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1)图乙中的数据有四段,ab=13.12cm,bc=19.36cm,cd=15.75cm,de=13.52cm,相邻两个
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计算小车A与小车B碰撞发生在_______段。(选填“ab”、“bc”、“cd”或“de”)(2)若小车A及橡皮泥的质量m1=0.30kg,小车B的质量m2=0.10kg,取A、B两车及橡皮泥为一
个系统,由以上测量结果可求得碰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cd(2).0.581(3).0.541【解析】【详解】(1)[1]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
,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计算碰前的速度;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故小车A与小车B碰撞发生在cd段,而A和B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2)[2][3
]碰前小车A的速度为A0.1936m/s1.936m/s0.025ctbv===碰前的总动量为AA0.301.936kgm/s0.581kgm/sPmv===;碰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0.1352m/s1.352m/s0.025evtd=
==碰后的动量为AB()(0.300.10)1.352kgm/s0.541kgm/sPmmv=+=+=14.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
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1)滑块通过B点的
瞬时速度可表示为__________;(2)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Ek=__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Ep=__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_
__________,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3)在上述实验方法,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得到滑块到B点时对应的速度v,作出的v2-d图象如图2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2。【答案】(1).b
t(2).22()2Mmbt+(3).()2Mmgd−(4).△Ek=△Ep(5).9.6【解析】【详解】(1)[1]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滑块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bv
t=(2)[2]系统动能的增加量()()22k2122MmbEMmvt++==[3]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psin30()2MEmgdMgdmgd=−=−[4]比较kE和pE,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即kE=pE,即可认为机械能是守恒的在误差允许的范围
内,若满足(3)[5]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的21()()22MMmvmgd+=−则()22mMgdvMm−+=图线的斜率22.40.5mMkgMm−=+=解得g=9.6m/s2三、计算题(共5小题,6+8+10+10+12=4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质量均为0.1g,分别用10cm长的绝缘轻线悬挂于绝缘天花板的
一点,当平衡时B球偏离竖直方向60°,A竖直悬挂且与绝缘墙壁接触(g取10m/s2)。求:(1)每个小球的带电量;(2)竖直墙壁对A球的弹力大小。【答案】(1)7110C3-´;(2)3310N2-´【解析
】【详解】(1)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几何知识可得F库=T=mg由库仑定律22kqFmgr==库解得7110C3q−=(2)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则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33sin60sin6010N2NFmg−===库16.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光滑绝缘
直角三角形斜劈ABC被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长L=1.5m,倾角为θ=37°。有一个电荷量为q=3×10-5C、质量为m=4×10-3kg的带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恰能静止在斜面的顶端A处。g=10m/s2,sin37°=0.6,cos37°=0.8。求:(1)AB两点
间的电势差UAB;(2)若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小物块从A下滑到B的时间t。【答案】(1)1200V;(2)1s【解析】【详解】(1)小物块受力如图,则电场力tanFmg=又FqE=,cosABUEL=解得35sin41
0101.50.6V1200V310ABmgLUq−−===1000N/CE=(2)当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物体加速向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sincos2mgEqma−=解得23m/sa=下滑到低点的时间221.5s1s3
Lta===17.如图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kg的物块C以v=6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与前方的物块A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并且C与A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求:(1)当弹簧的弹性
势能最大时,物体B的速度多大?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大?(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多大?【答案】(1)Ep=12J;(2)6/Bvms=【解析】(1)当A、B、C三者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A、
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mA+mB)v=(mA+mB+mC)V解得:V=3m/s由于A、C两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mCv=(mA+mC)v1解得v1=4m/s设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EP,根据机械能守恒得:22111()()22PACAB
CEmmvmmmv=+−++解得:12PEJ=;(2))C、A碰撞后为初状态,再次恢复原长为末状态,则有:系统动量守恒有:11()()cAcABBmmvmmvmv+=++系统能量守恒有:22211111()()222cAcABBmmvmmvmv+=++解得:'6Bmvs=.18.如
图甲,倾角α=37的光滑斜面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O点,上端可自由伸长到A点。在A点放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向下缓慢压缩弹簧到B点(图中未画出),该过程中力F随压缩距离x的变化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
/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的质量m;(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在B点撤去力F,物体被弹回到A点时的速度。【答案】(1)2kg(2)2.56J(3)0.8m/s【解析】【详解】(1)由题图乙可知:
mgsin37=12N解得m=2kg(2)题图乙中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所做的功:WF=11120.06201660.64J22−+−=()从A点B点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可得:sin372.56JPFEWmgx=+=(3)撤去力F,设物体返回至A点时速度大
小为v0,从A出发两次返回A处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W=2012mv解得:v0=0.8m/s19.如图所示,BCD是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直径BD竖直轨道半径为R,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不带电的滑块b静止
在B点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滑块a置于水平轨道上,电荷量为32mgqE=,滑块a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滑块a从水平轨道上距离B点12R的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与
滑块b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电量不变,碰后两滑块粘在一起运动,a、b滑块均视为质点.求:(1)滑块a、b碰撞后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圆形轨道上最大速度的大小,以及在最大速度位置处滑块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3
)滑块第一次落地点到B点的距离.【答案】(1)滑块a、b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6gR和6gR(2)滑块在圆形轨道上最大速度的大小为132gR,以及在最大速度位置处滑块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为312mg.(3)滑块第一次落地点到B点的距离为(322-2)R.【解析】【详解】(1)a从
A到B的过程用动能定理得2131121222mgERmgRmvE−=,解得126vgR=对a与b碰撞用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解得26vgR=(2)当滑块重力与电场力合力方向和圆轨道径向一致时,滑块速度最大.如图,则有3arctanarctan3724Eqm
g===,对滑块从碰后到最大速度的过程用动能定理有()2232311sin3721cos3722222mgERmgRmvmvE−−=−,解得滑块最大速度3132vgR=,滑块在P点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322cos37NmvmgFR−=,解得滑块受到轨道支持力N312mgF=,由牛顿第三
定律.此时滑块对轨道作用力N312mgF=(3)a、b整体从B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24211222222mgRmvmv−=−,解得42vgR=,在D点.对滑块受力分析得:2122NmvFmgR+=,解得N2Fmg=,所以滑块
能通过D点接着水平飞出,在竖直方向;2122Rgt=,解得4Rtg=水平方问受电场力加速度不变则241322222Eqsvtt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