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课件36张

PPT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6 页
  • 大小 417.036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课件36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课件36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课件36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课件36张.pptx,共(36)页,417.03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0a81c0919825aacf4d7b688b011f3a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论述文信息筛选题•(一)论述文信息筛选题设题方法•论述文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转述,转述中经过“删”“添”“调”“改”“漏”“凑”等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

确的一项”。(1)删(删减)删除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或缩小,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2)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3)调(调换)调换

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4)改(改变)改变说法,似是而非,干扰判断。(5)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6)凑

(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三重比对•第一重比对比对词语•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方法来设置错误选项,所以我们抓住选项和原文中的这些

词语的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错误项。比对词语比对关注点思考趋向范围词程度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所有、全部、都、全、一些、极少、部分、相关、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以偏概全时间词结果词比对

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了、已经、将要、完成、结果等。混淆时态指代词关联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等;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连词,如:或、和、及、除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是非词比对选项和原

文中的一些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无、无非、拒绝等。混淆是非第二重比对比对关系•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关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看选项中的句间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关系类型比对关注点思考趋向因果关系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的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假设关系注意假设的前提及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不合逻辑无中

生有条件关系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等。递进关系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不是……而是……,虽然……但是……,等等。第

三重比对比对依据和结论比对依据和结论,看选项内容是否符合文本表达的内容、看选项中的推断是否成立。论述类文本是议论文,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命题者会在分析文意或内容推断方面设题。比对关注点思考趋向比对选项和原文中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的位

置张冠李戴因果关系混乱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是否有依据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因果关系混乱2.常见的八种命题陷阱(1)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

。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三、辨识命题陷阱•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B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

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由原文“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

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的一面,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的一面,因而选项B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2.常见的八种

命题陷阱(2)张冠李戴张冠李戴,是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或者将与甲事物有关的信息说成是与乙事物有关的信息。•2.

[2017·天津卷第7题A项]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

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

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根据原文表述可知,“时间”才是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而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只是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的“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

参照物”。选项A将“时间是参数”与“指时杆、日晷、漏壶是参照物”这两者混同了,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2.常见的八种命题陷阱(3)夸大其词夸大其词,是指命题者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在选项表述时故意用语夸大,或

加深程度,或夸大作用,等等。•3.[2019·天津卷第5题D项]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

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错误,“必须”一词过于绝对化,原文说的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

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且并非“必须拥有”,而是有了“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可以让人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而D选项表述绝对,犯了夸大其词的错误。2.常见的八种命题陷阱(4)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

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4.[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

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原文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选项中的“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犯了无中生有

的错误。(5)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是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选项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者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5.[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B项]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文中只是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只是客观陈述,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选项曲解了文意。(6)混淆

时态混淆时态就是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把已发生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又称作混淆已然和未然。•6.[2013·全国大纲卷第5题B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

正常运作”。•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

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根据原文“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

威胁”等语句可知,“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并非既成事实,在当下只是一种趋势,一种可能,但该项却将未然说成已然。另外,原文引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这些会“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另一种则是克罗宁博格的观点,他认为“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故选项后半句表述也不符合原文意思。(7)混淆关系关系混淆是指选项表述的语意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当、混淆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①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加因果,二

是因果颠倒。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倒。②混淆肯定与否定,是指选项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③条件关系是句子的一种特殊关系,有充分、必要、充要三种条件关系。选

项不符合原文表意的特定关系,就是错误的。•7.[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题D项]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

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有“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而不是选项所说

的“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选项原因不对。•8.[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第2题D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

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

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原文的观点是“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康熙王朝》属于文艺作品,虽然原文列举了《康熙王朝》中一个与史实不符的事例,但不能否认“能从

中发掘史料”的观点。选项中“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直接将原文肯定的意思说成否定的,混淆了肯定与否定。•9.[2014·安徽卷第3题D项]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

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根据原文中“方可”一词可知,“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的必要条件,而选项将“方可”改为“就能

”,前者成了后者的充分条件,选项的条件关系不当。(8)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10.[2019·全国新课标卷Ⅲ第1题C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

风格。•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

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原文说的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选项说“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

风格”。“应当避免西式改编”有误,且“艺术特性”和“原有风格”内涵不同,选项偷换概念。•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是北宋的三位大文豪。其中欧阳修入仕最早,他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了解了刚来到京城的王安石的

才华,就极力向朝廷举荐,王安石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欧阳修功不可没;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是考官欧阳修亲自录取他为进士第二名。而苏轼与王安石原本也是过从甚密的好朋友。可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欧阳修被王安石斥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环朝廷”的“坏人”,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王安石贬出朝廷。然而在历史上,欧阳修以不造余力举荐人才著称;而“无官一身轻”的苏轼,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甚至美食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王安石虽然因改革而险入争议之中,但却以勇于改革而闻名于世。•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上述三人,你

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情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本材料属于故事类材料之历史故事作

文,在材料设置,任务驱动等方面,乃2020年全国一卷“齐桓公、管仲、鲍叔”历史故事材料作文之延续。•材料概述了欧阳修、苏轼与王安石三人交往的经过,重点讲述了欧阳修、苏轼与王安石交恶的原因。而这种交恶并非因为私人恩怨,而

是由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又是国富民强。所以,根据“然而”引出的文字可知,材料对这三人是均持肯定态度的。•审题时,要注意写作任务驱动中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这三人对我们的

“启示意义”在于:欧阳修唯才是举,不遗余力,善于赏识、选拔人才;苏轼虽屡遭贬谪,但乐观豁达(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及时转弯,收获非凡的人生;王安石一心改革,勇挑重担,虽遭争议,但依然初心不改,执着坚定。同时还要注意写作

任务驱动中的“上述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意思是从三者中任选一个(不能面面俱到),可以从材料中对某一个人的特征的概括方面引入;也可从三者或二者的比较之中引入,从而突出“感触最深”。•欧阳修角度:•1.识人之举

,名垂千秋•2.百年大计,人才为本•3.甘为红烛,争当人梯•苏轼角度:•1.关闭仕途之窗,叩开文艺之门•2.峰回路转,别有洞天•3.笑看人生百态,纯朴充盈是真•4.月有盈缺,卒莫消长•王安石角度:•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2.锐意改革,除旧布新•3.担改革之责,拒他人之非•4.以爱国之心,铸中华之魂笑看人生百态纯朴充盈是真李一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是北宋的三位大文豪,关系颇深。欧阳修入仕最早,慧眼识珠,重用人才;王安石勇于改革,铁面无私;苏轼心怀大志,笑看坎坷,最后回归生活,寻找生活

的纯朴与充盈。其中苏轼让我感触最深,他以他的身世经历告诉我成长的姿态:笑看人生百态,纯朴充盈是真。心怀理想,寻求伯乐,以奋斗之姿书写才华之章,做有为之人。李白曰:“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我们处于青春

时期,就有桀骜的锐气,心怀远大理想并付出实践。苏轼就是这样。他怀有鸿鹄之志,腹有诗书,在科举考试上大放异彩,书写才华,成为人中龙凤。“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是欧阳修对他才华的赞赏。这也使他更加坚定信心,寻求入仕,以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志。他在处于人

生奋斗最佳时期,踔(chuō)厉奋发,笃行不怠,渴望出仕,以奋斗之姿实现远大理想。大道独行,坚守信念,以豁达之姿面对人生坎坷,做行道之人。苏轼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在世,岂能一帆风顺,必定会经历风风雨雨。而苏轼在经历风雨时毅然选择坚守信念,豁达面对,保持乐观心态。在好友王安石改革变

法之时,苏轼坚持主张节俭用度,寻求稳健,却遭贬黜。面对人生坎坷,他大道独行,至终坚守信念,坦然面对并保持一颗轻松豁达的心,最后选择回归生活,过上“无官一身轻”却纯朴充盈的日子,他也在经历磨难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人生经历的乐观豁达之态,笑看人生百态,明

白了纯朴充盈是真。笑看人生,纯朴充盈,以从容之姿面对人生点滴,做幸福之人。周国平先生说:“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具备这两种品质,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苏轼最后选择了做纯真之人,幸福之人。他回归了简单的生活,游

山玩水,与友畅饮。面对巍峨高山,他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秀丽河水,他感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生活中的草长莺飞,杂花生树,都被他简单中的魅力所捕捉到。他也在诗词歌赋,书

法绘画甚至美食方面都颇有建树,寻求纯朴充盈的生活。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抛别官场束缚,在人生道路上寻找纯朴平淡,笑看人生,从容自在,幸福充盈。苏轼活成了我心目中的一轮明月。他以青春之奋斗,受挫时之豁达,笑看人生百态

,发现纯朴充盈是真,我也会以他为榜样在人生道路上乐观面对,愈挫愈坚,渐行渐远。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