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压轴题剖析(原子物理部分)》专题32 近代物理(解析版).doc,共(17)页,745.55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0158938a679f976f24044d503ba8cc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32近代物理一、选择题(1-9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0-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条件)1.如图所示,有一束单色光入射到极限频率为0v的金属板K上,具有最大初动能的某出射电子,沿垂直于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的方向,从左侧极板上的小孔入射到两极
板间的匀强电场后,到达右侧极板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量为Q,极板间距为d,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量的绝对值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关于电容器右侧极板的带电情况和入射光的频率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带正电,0QevCh+B.带正电,0QevChd+C.带负电,0QevCh+D.带负电,0QevChd+【答案】C【解析】电子在电容器里面减速运动,所以受到向左的电场力的作用,所以场强方向向右,电容器右侧极板的带负电.一束单色光入射到极限频率为
0v的金属板K上,射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khvWE−=0hvW=电子在电容器中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k0eUE−=−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QUC=根据以上各式,解得:0QevvCh=+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2.如图甲所示
是研究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电路。当用强度一定的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表的2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改用红光照射光电管,一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B.若改用蓝光照射光电管,图像与横轴交点在
黄光照射时的右侧C.若用频率更高的光照射光电管,则光电管中金属的逸出功变大D.若照射的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将越大【答案】D【解析】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km0EhW=−知,红光的频率小于黄光的频率,红光照射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但不是一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故
A错误;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km0EhW=−知,蓝光的频率大于黄光的频率,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所以反向遏止电压增大,图像与横轴交点在黄光照射时的左侧,故B错误;C.光电管中金属的逸出功的大小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与入射光
的频率无关,故C错误;D.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增加,饱和光电流将越大,故D正确。故选D。3.“通过观测的结果,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灯丝K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K与栅极G间的电场使电子加速,GA间加有0.5V电压的反向电场使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能到达A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
,发现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如图2所示.科学家猜测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汞原子的碰撞有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仅依据本实验结果构建的微观图景合理的是3A.汞原子的能量是连续变化的B.存在
同一个电子使多个汞原子发生跃迁的可能C.相对于G极,在K极附近时电子更容易使汞原子跃迁D.电流上升,是因为单位时间内使汞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减少【答案】B【解析】A.从图可知,电流、电压是起伏变化的,即汞原子吸收电子能量是跃迁的,不是连续的,故选项A错误;B.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
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这说明4.9eV的能量可能对应汞原子低能级之间的一次跃迁,当电子的动能较大时,存在同一个电子使多个汞原子发生跃迁的可能,故选项B正确;C.汞原子发生跃迁吸收的能量来自于与电子碰撞时电子的动能,电子的动能越大,越容易使汞原子获
得足够的能量发生跃迁;KG间加的电压使电子加速,因此相对于G极,在K极附近时电子动能较小,不容易使汞原子发生跃迁,故选项C错误;D.电流上升,是因为电子通过KG电场加速,与汞原子碰撞后,剩余动能较多,以至
于在GA间运动时,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其间的反向电场力做功,到达A处的电子数较多,故选项D错误.4.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4.5
4eV的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能辐射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辐射的光子有四种不能使钨发生光电效应4C.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D.钨能吸收从n=4向n=2能级跃迁的光子而发生光电效应【答案】C【解析】AB、一群处于4n=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子
种类数目为246C=种,对应的能量为14112.7eVEEE=−=,2422.55eVEEE=−=,3430.66eVEEE=−=,43112.09eVEEE=−=,5321.89eVEEE=−=,62110.2eVE
EE=−=,其中有3种大于4.54eV,则有3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A、B错误;C、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则轨道半径减小,由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22kemvrr=,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故选项C正确;D、用4n=能级跃迁到2n=能级辐射出光的能量为2.55eV
,而金属逸出功为4.54eV,所以当光照射此金属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故选项D错误.5.2019年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被正式披露,引起世界轰动.黑洞是一类特殊的天体,质量极大,引力极强,在它附近(黑洞视界)范围
内,连光也不能逃逸,并伴随很多新奇的物理现象.传统上认为,黑洞“有进无出”,任何东西都不能从黑洞视界里逃逸出来.但霍金、贝肯斯坦等人经过理论分析,认为黑洞也在向外发出热辐射,此即著名的“霍金辐射”,因此可以定义一个“黑洞温度
”T:38hcTkGM=常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G为万有引力常量,M为黑洞质量,k是一个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常量,叫做“玻尔兹曼常量”.以下几个选项,不能用来表示“玻尔兹曼常量”单位的是:A.kgmKs
B.22kgmKsC.J·K-1D.WsK【答案】A【解析】由38hcTkGM=可得38hckGMT=,则k的单位是:332222Jsm/skgmJWs===Nm/kgkgKsKKK,则不能用来
表示“玻尔兹曼常量”单位的是A,故选A.6.“通过观测的结果,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灯丝K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
K与栅极G间的电场使电子加速,GA间加有0.5V电压的反向电场使5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能到达A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发现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如图2所示.科学家猜测
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汞原子的碰撞有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汞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级之差可能是4.9eVB.KG间电压低于4.9V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是因为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克服反向电压到达A极C.KG间电压在5~10
V之间时,出现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的一段图线,是因为单位时间使汞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增加D.即使KG间电压高于4.9V,电子也存在始终不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这说明电子经过加速后获得的动能正好达到汞
原子跃迁的最低能量,也就是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吸收的能量,所以A正确;当KG间的电压低于4.9V时,电子在KG间被加速而获得的能量低于4.9eV.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不能使汞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同时电子不会因为碰撞而损失能量,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克服GA
间的反向电压抵达A极,因此电流随着KG间电压的升高也越来越大,所以B正确;当KG间电压在5~10V之间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是因为电子在KG空间与汞原子碰撞而转移掉4.9eV的能量后,还留有足够的能量,又能克服反向电压从G极到达A极,电流又上升了,所以C错误;因为原子不
是实心体,所以当电子进入汞原子内部时,即使KG间电压高于4.9V,电子也存在着始终不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故D正确.7.瑞典皇家科学院2018年10月2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
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阿什金发明的光镊工具能够“夹”住微小如原子、病毒以及活细胞等物体.穆鲁和斯特里克兰发明了“啁啾(zhōujiū)脉冲放大”技术.“啁啾”出自唐诗“到大啁啾解游飏,各自东西
南北飞”,形容鸟的鸣叫.“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其原理为:将一段短脉冲在时域上展宽,然后放大,再进行压缩.此项技术已经成为高强度激光6的标准,应用于众多领域.则下列关于激光的说法合理的是A.某激光器产生超短脉冲时长为2.0×10-13s,能量为1.0J,则此激光超短脉冲
的功率为5.0×1013WB.短脉冲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测得在该时间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激光测速选取的时间间隔越长,测得物体移动的瞬时速度越准确C.
“啁啾”来源于鸟鸣,意即频率变化,“啁啾脉冲”技术中的短脉冲激光瞬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利用光学镊子捕获活体细菌时,红外激光光镊比绿色激光光镊更容易杀死活体细菌【答案】C【解析】A项:由公式12131.05102.010WPWWt−
===,故A错误;B项:时间间隔越短,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激光测速选取的时间间隔越短,测得物体移动的瞬时速度越准确,故B错误;C项:“啁啾”来源于鸟鸣,即鸟叫的频率变化,所以“啁啾脉冲”技术中的短脉冲激光瞬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D项:
由于红外线的能量比绿色光的能理更低,红外激光光镊比绿色激光光镊更难杀死活体细菌,故D错误.故选C.8.LED,英文lightemittingdiode的简称,又称发光二极管.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里面拥有多余的带正电荷的空穴,另一端是N型
半导体,里面拥有多余的电子.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自由电子在通过二极管时会陷入P型层中的空穴,这一过程中电子会从传导带向低轨道跃迁,因而电子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能量.晶片材料的传导带与低轨道之间的能级差,决
定光子的频率,当二极管由某些特定材料制成时,就能发出可见光光子.LED因其独特的构造,多数光子不会被半导体材料自身吸收,因而能向外释放大量的光子.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炽灯是通过加热
灯丝发光的,LED灯也需要通过加热才能发光,它们工作时都会散发大量的热B.传导带与低轨道之间的能级差越大,电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波长越长C.普通硅二极管工作时不能产生可见光,而只会发出红外线,是由于该材料的传导带与低轨道之间的能级差太小D.LED灯与普通灯泡一样,没有正负
极【答案】C【解析】A、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用起来比白炽灯省电.其原因在于荧光灯和白炽灯的发光方7式不同,荧光灯的发光原理就有所不同,故A错误;B、传导带与低轨道之间的能级差越大,电子跃迁时辐射出
光子的频率越高,电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波长越短,故B错误;C、普通硅二极管工作时不能产生可见光,而只会发出红外线,是由于该材料的传导带与低轨道之间的能级差太小,电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频率太低,故C正确;D、单个LED灯是分正负极的,反向不能发光,LED节能灯就不分正负,直接用
在交流电上,故D错误;故选C.9.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147N,产生了质子H.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
大小之比为1∶20,已知质子质量为m.()A.该核反应方程4141612781HeNOH+→+B.质子的速度v为0.20cC.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是0.20mcD.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方向与末动量方向相反【答案】B【解析】
A、新原子核的质量数:234126m=+−=,核电荷数:112112z=+−=,反应方程:程4141712781HeNOH+→+,A错误;B、粒子、新核的质量分别为417mm、,质子的速度为v,由题意可知,新核的速度为20v,由于是对心正碰,选取粒子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由
动量守恒得:017420mvmvmv=+,解得:0.20vc=,B正确;C、两质子质量相等且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质子交换速度.对某一质子,选其末动量方向为正方向,则2pmv=,1pmv=−,又21ppp=−,故解出0.40pmc=,方向与末动量方向一致
,CD错误.10.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A
为阳极,K为阴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显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8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
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4.5eVB.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不为零C.若用光子能量为12eV的光照射阴极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
大D.若用光子能量为9.5eV的光照射阴极K,同时把滑片P向左移动少许,电流计的读数一定不为零【答案】AC【解析】A、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0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阴极材料的逸出功0km10.5eV6.0eV
4.5eVWhE=−=−=;故A正确.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所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仍为零;故B错误.C、若用光子能量为12eV的光照射阴极K,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故C正确.D、若用光子能量
为9.5eV的光照射阴极K,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减小,把滑片P向左移动少许,电流计的读数可能仍然为零;故D错误.故选AC.11.利用光电效应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动作迅速灵敏,因此利用光电效
应制作的光电器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光电管就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光电器件.把光电管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A.照射的单色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将越大B.若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
光电管,则光电管中金属的逸出功越大C.若把滑片C向左滑动,电流表G的示数一定增大D.若把电源正负极反接,电流表G的示数可能为零【答案】AD【解析】发生光电效应时,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饱和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A正确;金属的逸出功于入射光的频率(波长)无关,由金属本身
决定,B错误;若把滑片C向左滑动,当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后,电流不在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C错误;若把电源正负极反接,则电压为遏制电压,当遏制电压与电子电量的乘积大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时,光电子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为0,D正确.12.如图所示,是氢原子四个能级的示意图.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
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真空中光子a的波长大于光子b的波长B.光子a可使氢原子从n=2跃迁
到n=3的能级C.光子b可使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D.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答案】AC【解析】由公式及νa<νb可知λa>λb,选项A正确;光子a的能量不等于n=2跃迁到n=3的能级差,光子a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选项B
错误;光子b的能量E=1.89MeV,n=3能级的氢10原子电离所需能量最少为E0=1.51MeV<E,故光子b可使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选项C正确;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选项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1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一条普遍规律.(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金属表面的电子逸出具有最大动能,一般不易测量,经常借助于转化的思
想,通过测量遏止电压间接得出.已知入射光的频率,金属材料的截止频率0,光电子的电荷量e,普朗克常量h.根据光电效应方程,请写出遏止电压U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式;(2)如图所示,平滑轨道A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表面光滑,在C点与高度为0H粗糙的水平轨道CD相切,滑块M从高度为H的
斜坡上A处静止滑下,与B处的滑块N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后滑块N滑上右侧水平轨道,此过程中滑块N一直未脱离右侧轨道,沿CD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已知MN、的质量均为m,滑块N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a.滑块N到达C点的动能kE;b.若增大H的值,
但仍保持滑块N一直不脱离轨道,则滑块N在CD段滑行的距离x也随之变化.请推导x与H的关系式,并作出xH−图像且指出横截距物理量的意义;c.对比两实例,光电效应中的逸出功对应于该过程的哪个表达式?【答案】(1)0hhUee=−(2)a.0()kCEmgHH=−b.01Hx
H=−;图见解析;H0c.mgH0【解析】(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0kmEhh=−又kmEUe=,解得0hhUee=−11(2)a.滑块M由A点到B点,由机械能守恒:2012mgHmv=MN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关系可知:01
2mvmvmv=+222012111222mvmvmv=+解得v1=0,v2=v0滑块N从B到C由机械能守恒:20001()2kCEmvmgHmgHH=−=−b.滑块N从C点向右滑动x后停止,则由动能定理:kCEmgx=即0()=mg
HHmgx−,即01HxH=−,则作出x-H图像的横截距表示H0,图像如图:c.对比两实例,光电效应中的逸出功对应于该过程的mgH014.一个氘核(21H)和一个氚核(31H)聚变时产生一个中子(10n)和一个α粒子
(42eH).已知氘核的质量为Dm,氚核的质量为Tm,中子的质量为nm,α粒子的质量为αm,光速为c,元电荷电量为e.(1)写出核反应方程,并求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变时释放的核能E.(2)反应放出的粒子在与匀强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为R,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求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等效电流I的大小.(3)1909年卢瑟福及盖革等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或只发生很小的偏转,但有些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个别就像被弹回来了一样.
卢瑟福认为“枣糕模型”中的电子不足以把α粒子反弹回来,在经过深思熟虑和仔细的计算后,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以一个α粒子以速度v与原来静止的电子发生弹性正碰为例,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电子不能把α粒子反弹回来(已知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30
0倍).【答案】(1)22DTn()Emcmmmmc==+−−(2)2α2πeBIm=(3)α粒子所受电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12的,不能被反弹【解析】(1)核反应方程:23141102H+Hn+He→反应释
放的核能:()22DTnEmcmmmmc==+−−(2)设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由2α2vevBmR=,2πRTv=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απmTeB=由电流定义式2eIT=,得环形电流大小:2α2πeBIm=(3)设电
子的质量为em,碰撞后α粒子的速度为αv,电子的速度为ve.由动量守恒:αeemvmvmv=+由能量守恒:222αee111222mvmvmv=+得eαemmvvmm−=+因1eemmmm−+所以αvv,即α粒子所受
电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不能被反弹.15.两个氘核(21H)聚变时产生一个氦核(23He,氦的同位素)和一个中子,已知氘核的质量为M,氦核(23He)的质量为m,中子的质量为0m.以上质量均指静质量,不考虑相对论效应.(1)请写出核反应方程并求两
个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E;(2)为了测量产生的氦核(23He)的速度,让氦核垂直地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测得氦核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已知氦核的电荷量为q,氦核的重力忽略
不计,求氦核的速度v及氦核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3)要启动这样一个核聚变反应,必须使氘核(21H)具有足够大的动能,以克服库仑斥力而进入核力作用范围之内.选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已知当两个氘核相距为r时,它们之间的电势能2peEkr=(k为静13电力常量).要使两个氘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
的距离接近到0r,氘核的重力忽略不计.那么,两个氘核从无穷远处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相向运动发生聚变,氘核的初速度0v至少为多大?【答案】(1)212(2)EMmmc=−−(2)12πmTqB=(3)200kevMr=【解析】(1)22311120nHH
He+→+核反应释放的核能212(2)EMmmc=−−(2)由21vqvBmR=,得1qBRvm=由2RTv=,得12πmTqB=(3)由能量守恒220012002eMvkr+=+得200kevMr=16.
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等等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在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同样适用.卢瑟福发现质子之后,他猜测: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一种不带电的粒子.(1)为寻找这种不带电的粒子,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一系列元素进行实验.当他用粒子
()42He轰击铍原子核()94Be时发现了一种未知射线,并经过实验确定这就是中子,从而证实了卢瑟福的猜测.请你完成此核反应方程491240______HeBen+→+.(2)为了测定中子的质量nm,查德威克用初速度相同的中子分别与静止的氢核与静止
的氮核发生弹性正碰.实验中他测得碰撞后氮核的速率与氢核的速率关系是17NHvv=.已知氮核质量与氢核质量的关系是14NHmm=,将中子与氢核、氮核的碰撞视为完全弹性碰撞.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中子质量nm与氢核质量Hm的比值.(3)以铀235为裂变燃料的“慢
中子”核反应堆中,裂变时放出的中子有的速度很大,不易被铀235俘获,需要使其减速.在讨论如何使中子减速的问题时,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让快中子与静止的粒子发生碰撞,14他选择了三种粒子:铅核、氢核、电子.以弹性正碰为例,仅从力学角度分析,哪一种粒子使
中子减速效果最好,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126C(2)76nHmm=(3)仅从力学角度分析,氢核减速效果最好,理由见解析【解析】(1)根据核反应过程中核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知核反应方程式为491212460HeBeCn+→+;(2)设中子与氢核、
氮核碰撞前后速率为0v,中子与氢核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时,取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0nnnHHmvmvmv=+;2220111222nnnHHmvmvmv=+,解得碰后氢核的速率02nHnHmvvmm=+,同理可得:中子与
氮核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氮核的速率02nNnNmvvmm=+;因此有nNHNnHmmvvmm+=+,解得76nHmm=;(3)仅从力学角度分析,氢核减速效果最好,因为中子与质量为m的粒子发生弹性正碰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知,碰撞后中子的速率0nnnmmvvmm−=+;①由于
铅核质量比中子质量大很多,碰撞后中子几乎被原速率弹回;②由于电子质量比中子质量小很多,碰撞后中子将基本不会减速;③由于中子质量与氢核质量相差不多,碰撞后中子的速率将会减小很多.17.真空中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可以用作光电转换装置,如图所示,光照前两板都不带电,以光照射A板,则板中的电子可能吸收光的能
量而逸出.电子逸出时其速度是向各个方向的,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垂直于A板向B板运动,且电子离开A板时的动能在0到Ekm之间概率均匀,即动能在任意Ek到Ek+∆Ek之间的电子数都相等.已知单位时间内从A板逸出的电子数为N0,忽略电子的重
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光照条件不变,a和b为接线柱.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动能为Ekm,元电荷为e.15(1)图示装置可看作直流电源,试判断该电源的正负极并求其电动势E.(2)当ab间接有用电器时,AB板间电压为某一小于电动势的值Uab,此时初速度较小的
电子将不能到达B板,求此时能够到达B板的电子数N与N0的比值,以及此时电路中电流强度I与短路电流I0的比值.(3)在对外供电时,并不是所有的电源其路端电压与电源电动势之间都满足U=E-Ir,其中r为一与外电路无关的量
,但可以证明在上述简化模型中这一关系成立.试证明之,并求出相应的r.【答案】(1)A板为正极B板为负极,/KmEEe=(2)0/()/KmabKmNNEeUE=−,00//()/KmabKmIINNEeUE==−(3)0=ErI【解析】(1)电子从A板发出在B板积聚,A板为正
极板,B板为负极板;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两端开路是的路端电压,此时动能最大的电子也不能到达B板,即有Ee=Ekm可得E=Ekm/e,方向经电源内部B指向A;(2)当AB板间接有用电器电压Uab时,设能到
达B板的电子最小动能为Ek1,即有1abkeUE=,又因为电子离开A板时具有各种动能的概率均匀,设单位时间内到达B板的电子数为N,既有10kmkabkmabkmkmEEEUEeUNNEEE−−−===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Ne短路时所有电子均能到达B板,此时电路中电流为短路电流I0=N0e所以此时电路中电流强度I与短路电流I0的比值:00kmabkmEeUININE−==(3)由(2)可见:当电源处于工作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与电源两端的电压U之间满足一般关系为0IEUIE−==即0
EUEII=−,其中0EI与外电路无关,即所求0=ErI,把电动势E和短路电流I0的表16达式带入,解得:2000/=kmkmEeEErINeNe==其中0kmEhW=−可见r只与光照条件、材料和其它物理常量有关,与外电路无关.18.根据光的粒子性,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具有动量和能量.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h.(1)请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光子说证明光子动量的表达式为P=h,并由此表达式可以说明光具有什么特性?(2)实验表明
:光子与速度不太大的电子碰撞发生散射时,光的波长会变长或者不变,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散射,该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电子具有足够大的初速度,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
实.关于上述逆康普顿散射,请定性分析散射光的波长将如何变化?(3)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质量称为引力质量,它表示物体产生引力场或变引力作用的本领,一般用天平称得的物体质量就是物体的引力质量.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
它是物体惯性的量度,用惯性秤可以确定物体的惯性质量.频率为的一个光子具有惯性质量,此质量由相对论知识可以推得可由光子的能量确定,请通过本题陈述和所给已知量确定光子的惯性质量m的表达式.(4)接第三问,假定光子也有引力质量,量值等于惯性质量.据相对论等近代物理知识可知:从一颗星球表面发射出的
光子,逃离星球引力场时,该光子的引力质量会随着光子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光子的能量将不断地减少.a.试分析该光子的波长将如何变化?b.若给定万有引力常量G,星球半径R,光子的初始频率,光子从这颗星球(假定该星球为质量分布均匀
的圆球体)表面到达无穷远处的频移(频率变化量值)为,假定<<,星球和光子系统的引力势能表达式为:GMmr−(选定光子和星球相距无穷远处为零势能处),此表达式中的r为光子到星球中心的距离,试求该星球的质量M.【答案】(
1)波粒二象性;(2)散射光的波长将会变小;(3)2hc;(4)a.波长将会变大;b.2RcG−;【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光子说可以得到光子能量E=2hchmc==;17光子动量P=mc=h,光子动量表达式:P=h/λ,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因为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
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光子的能量增大,因为光子的能量E=hch=,故散射光的波长将会变小.(3)根据本题陈述和所给已知量确定光子的惯性质量m的表达式为2hmc=(4)a.因为光子能量减小,根据E=hch=可知,该光子的波长将会变大.b.根据能量守恒
定律可知:光子能量的损失量等于星球与光子系统的引力势能的增加量.假定光子到达无穷远处的频率为,,引力质量为m,,光子的初始引力质量为m,则有:----GMmGMmhhr=,(),可得:-GMmhhr=,.<<意味
着光子能量的相对变化量很小,故从第三问可知:2mhmc=,继而可做如下推演:22-1hGMGMchhhrrc==−,()()21GMrc=−,;则有:222--1GMGMGMrcrcrc
=−→=−→=−,,对于从半径为R的星球表面发射的光子,便有2GMRc=−由此可求得该星球的质量2Rc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