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1.057 MB
  • 2024-09-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一零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一零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一零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一零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3)页,1.05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ffc553f9dae9d22dee730704b8800f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101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化学试题1.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土壤中氮元素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N2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B.无机物与有机物中的

氮元素可相互转化C.硝化细菌将+4NH转化为3NO−可能需要O2参与D.在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作用下氮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将N2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A正确;B.由图知,无机

物与有机物中的氮元素可相互转化,B正确;C.按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硝化细菌将+4NH转化为3NO−可能需要O2参与,C正确;D.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硝酸根转变为氮气,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D

不正确;答案选D。2.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改善大气质量、进行水处理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益于缓解温室效应B.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C.可用熟石灰处理钢铁厂、电镀厂产生的酸性废水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污染【答案】B【解析】【分

析】【详解】A.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益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B.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于净水,但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错误;C.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以通过

酸碱中和反应处理钢铁厂、电镀厂产生的酸性废水,C正确;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以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O、NO等转化为CO2、N2等无毒气体,减少尾气污染,D正确;故答案为:B。3.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

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使用TiO2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

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ΔH=+30kJ/mol【答案】B【解析】【详解】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吸收能量,故A

错误;B.根据图示,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C.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D.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键能=焓变,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

CO(g)+O2(g)ΔH=1598×2-1072×2-496=+556kJ/mol,故D错误。4.硒(34Se)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溴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Se>Br>ClB.氢化物的稳定性:硒化氢<水<氟化氢C.SeO2和NaOH溶液

反应生成Na2SeO4和水D.SeO2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同周期从右到左,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Se>Br>Cl;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同周期从右到

左,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氢化物的稳定性:硒化氢<水<氟化氢;C.SeO2为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eO3和水;D.Se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SeO2中Se为+4价,为Se元素的中间价态,故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

生还原反应;答案选C。【点睛】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相应化合价的盐和水。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CH2=CH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AB.1molN2与3molH2混合充分反应,生成6NA个N—H键C.16gO2和16

gO3所含的电子数均为8NAD.标准状况下,22.4LNH3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答案】B【解析】【详解】A.1molCH2=CH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A,故A正确;B.1molN2与3molH2混合充分反应

生成NH3,1molNH3含有3NA个N—H键,但是氮气和氨气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氨气小于2mol,故生成N—H键小于6NA个,故B错误;C.16gO2的物质的量为m16gn===0.5molM32g/mol,一个氧原子有8个电子,则O2所含的电子数0.5m

ol82NA=8NA,16gO3的物质的量为m16g1n===molM48g/mol3,则O3所含的电子数1mol383NA=8NA,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NH3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7+13)NA=10NA,故D正确;答案选:B。6.液态N2O4是火

箭推进系统的有效氧化剂.实验室制备少量N2O4的流程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③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反应②利用了NH3的还原性C.反应④的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D.反应①可由如图所示装置实现【答案】D【解析】【详解】A.已知这五种化合物NH4Cl、NH3、NO、N

O2、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3、+2、+4、+4,所以反应①④中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②③中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故A正确;B.反应②中N元素从-3价升高为+2价,NH3表现出还原性,

故B正确;C.由于2NO2N2O4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使NO2转化为N2O4,故C正确;D.反应①是固体加热生成易溶于水的NH3,应为固+固加热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图示装置中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都不合适,

故D不正确;答案选D。7.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转化关系的是()XYZ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转化关系A.NONO2HNO3①常温遇氧气B.Na2O2NaOHNaCl③加入H2O2C.Cl2NaClOHClO②通入CO2D.

Al2O3NaAlO2Al(OH)3④加NaOH溶液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A正确;B.氯化钠不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

氧化钠,故B错误;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C正确;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偏铝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个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D正确;答案选B。8.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

总反应:C6H6O+O2BMO⎯⎯⎯→光6CO2+3H2OB.该过程中BMO表现较强氧化性C.讲解产物中的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答案】D【解析】【详解】A.该过程用

光催化降解苯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C6H6O+7O2BMO→光6CO2+3H2O,故A不正确;B.该过程中BMO是催化剂,BMO与O2在光作用下,BMO被氧化成BMO+,故B不正确;C.降解苯酚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中都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不正确;

D.①中1molO2-要得到3mol电子,而②中1molBMO+变为1molBMO只要得到1mol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相等,所以①、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D正确;答案选D。9.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A.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CO32-+H2OHCO3-+OH-B.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2SO2+CO32-+H2O==CO2+2HSO3-C.②中溶液显黄绿色的原因:Cl2+H2O==HCl+HClOD.②中溶液

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2+Cl2+2H2O==H2SO4+2HCl【答案】C【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故A正确;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SO2+CO32﹣+H2O═CO2+2HSO3﹣,NaHSO3溶液显酸性,所以溶液红色褪去,故B正确;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部分以氯气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所以氯水显

浅黄绿色是因为溶解了氯气,故C错误;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生成HCl和硫酸,即发生SO2+Cl2+2H2O═H2SO4+2HCl,氯气被消耗,所以溶液的黄绿色褪去,故D正确。10.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不能用

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卤化银沉淀的转化B.配制3FeCl溶液C.溶解淀粉在不同条件下水解D.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密闭环境下的反应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

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无关,据此进行判断。【详解】A、NaCl足量,硝酸银电离的银离子完全反应,AgCl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加入少量KI溶液后生成黄色沉淀,该沉淀为AgI,说明实现了沉淀的转化,能够用勒夏

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B、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稀盐酸可抑制铁离子水解,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塞上瓶塞时压强较大,不会有气泡生

成,打开瓶塞后压强减小,生成气泡,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某温度下,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II代表HCl的稀释过程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b点到d点,溶液中-+33c(CHCOO)c(H)c(CHCOOH)保持不变D.该温度下,b点Kw的数值比e点大【答案】C【解析】【详解】A.盐酸是强酸,稀释相同倍数,盐酸pH变化大于醋酸,曲线II代表CH3COOH的稀释过程,故A错误;B.b点pH

小于c点,说明b点氢离子浓度大于c,b点对水电离抑制作用大于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故B错误;C.Ka=-+33c(CHCOO)c(H)c(CHCOOH),从b点到d点,温度不变,所以溶液中-+33c(CHCOO)c(H)c(CHC

OOH)保持不变,故C正确;D.温度不变,则Kw不变,该温度下,b点Kw的数值等于e点,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pH相同的一元酸中,稀释相同倍数,酸性越弱pH值变化越大,”是解本题的关键,弱酸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常数

不变。12.在3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C(s)2CO(g)ΔH>0,分别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温度/Kn(CO2)n(C)n(C

O)n(CO)I9770.280.5600.4II9770.560.560xIII1250000.56yA.977K,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2B.达到平衡时,向容器I中增加C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达到平衡时,

容器Ⅰ中CO2的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CO的转化率大于28.6%【答案】C【解析】【分析】977K时,容器I:()()()2(mol/L)0.140(mol/L)0.10.COgCs2(mol/L)0.040

.COg22开始转化平衡+【详解】A.977K,根据容器I中的反应数据,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0.20.2=0.041,故A错误;B.C是固体,达到平衡时,向容器I中增加C的量,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容器Ⅱ与容器Ⅰ相比,相当于加压,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CO2的转化

率比容器Ⅱ中的大,故C正确;D.若容器Ⅲ的温度是977K,则容器Ⅲ与容器I是等效平衡,平衡时CO的浓度是0.2mol/L,CO的转化率是0.28-0.2100%=28.6%0.28,升高温度,正向移动,CO浓度增大,容器Ⅲ中的CO的转化率小于

28.6%,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平衡常数的计算、等效平衡原理,明确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都相同。13.短周期中8种元素a-h,其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

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a、d、f组成的化合物能溶于强碱溶液B.a可分别与b或c组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C.e的阳离子与g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g>b【答案】C【解析】【分析】由

图中原子序数和化合价,各元素依次为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f为Al、g为S、h为Cl。【详解】A.a、d、f组成的化合物Al(OH)3具有两性,能溶于强碱溶液,故A正确;B.CH4、N

H3是10电子的分子,H可分别与C或N组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故B正确;C.Na+与S2-的电子层结构不相同,前者具有Ne的电子层结构,后者具有Ar的电子层结构,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

O4>H2SO4>H2CO3,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关键是根据化合价、原子半径推断元素,注意抓住短周期元素,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理解元素周期律、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易错点C,Na

+有2个电子层,K、L层分别排有2、8个电子,S2-有3个电子层,K、L、M层分别排有2、8、8个电子。14.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①②③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

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①中灼热碎玻璃起加热作用,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红棕

色NO2,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为氧元素,因此,还有O2生成,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A项正确;B.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所以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产生的,B项正确;C.③

中浓硝酸挥发才能与红热木炭接触,产生的NO2是还原产物,C项正确;D.红热的木炭还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了CO2,D项错误;故选D。15.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

砷中毒,水体中溶解的砷主要以As(Ⅲ)亚砷酸盐和As(Ⅴ)砷酸盐形式存在.(1)33As与P位为同一主族,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a.酸性:H2SO4>H3PO4>H3AsO4b.原子半径:S>P>Asc.非金属性:S>P>Asd.还原性:AsH3>PH3>H2S(3)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

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同时生成24SO﹣,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除水体中的砷,可先将As(Ⅲ)转化为As(Ⅴ),选用NaClO

可实现该转化.研究NaClO投加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已知:投料前水样pH=5.81,0.1mol/L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阴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As(Ⅴ)达到去除As的目的.已知:一定条件下,As(Ⅴ)的存在形式如下表所示:pH<22~77~1111~14存在形式H3AsO423HAsO﹣24HAsO﹣24HAsO﹣、34AsO﹣pH=6时,NaClO氧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第4周期;VA族(3).acd(4).4FeS2+15O2+14H2O=4Fe(OH)3+82-4SO+16H+(5).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NaClO溶液为碱性,

当加入量大时,溶液碱性增强,NaClO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降低,次氯酸不易生成,所以As(Ⅲ)氧化率降低(6).HClO+H3AsO3=42-HAsO+Cl-+2H+【解析】【分析】(1)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有3个电子层,由里到外各层电子

数为2、8、5;根据砷的原子结构回答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3)FeS2水溶液中被O2氧化生成硫酸、氢氧化铁;(4)图象中曲线变化和溶液浓度越大盐水解程度越小分析;(5)pH=6时,NaClO溶液中生成HClO,图中分

析可知pH=6时As(Ⅴ)的存在形式为H2AsO4-。【详解】(1)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有3个电子层,由里到外各层电子数为2、8、5,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与磷处于同一主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4周期;VA族;(2)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

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酸性:H2SO4>H3PO4>H3AsO4,故a正确;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As>P>S,故b错

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S>P>As,故c正确;d.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S>P>As,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

,还原性:AsH3>PH3>H2S,故d正确;故答案为:acd;(3)FeS2被O2氧化生成硫酸、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5O2+14H2O=4Fe(OH)3+82-4SO+16H+;(4)投

料前水样pH=5.81,0.1mol/L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NaClO溶液为碱性,当加入量大时,溶液碱性增强,NaClO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降低,次

氯酸不易生成,所以As(Ⅲ)氧化率降低,故答案为: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NaClO溶液为碱性,当加入量大时,溶液碱性增强,NaClO溶液浓度增大,水解程度降低,次氯酸不易生成,所以As(Ⅲ)氧化率降低;(5)pH=6时,NaClO溶液中生成HClO,pH=6时,NaClO

氧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是:HClO+H3AsO3=42-HAsO+Cl-+2H+。16.硫化氢气体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1)工业采用高温分解H2S制取氢气,2H2S(g)2H2(g)+S2

(g),在膜反应器中分离出H2。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此反应。H2S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实验过程中测得H2S的转化率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H2S的转化率。①反应2H2S(g)2H2(g)+S2

(g)的ΔH_________(填“>”“<”或“=”)0。②985℃时,反应经过5s达到平衡状态,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2)=___________。③随着H2S分解温度的升高,曲线b

向曲线a逐渐靠近,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下图所示。①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②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

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3)工业上常采用上图电解装置电解K4[Fe(CN)6]和KHCO3混合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通入H2S加以处理。利用生成的铁

的化合物K3[Fe(CN)6]将气态废弃物中的H2S转化为可利用的S,自身转化为K4[Fe(CN)6]。①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②当有16gS析出时,阴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③通入H2S时发生如下反应,

补全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0.04mol/(L·s)(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4).Cu、Cl、H(5).增加氧气的通入量或增加起始时c(Fe3+)(6).

Fe(CN)6]4--e-=[Fe(CN)6]3-(7).11.2L(8).2[Fe(CN)6]3-+2CO32-+H2S=2[Fe(CN)6]4-+2HCO3-+S↓【解析】【详解】(1)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则平衡正移,所以正方向

为吸热方向,即△H>0,H2S的物质的量为1mol,体积2L,起始浓度为0.5mol⋅L−1若985℃时,反应经5s达到平衡,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参加反应的硫化氢为0.5mol⋅L−1×40%=0.2mol⋅L−1,v=△c/△t=0.04mol⋅L−1⋅s−1;随着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所以曲线b向曲线a逼近;故答案为:>;0.04mol/(L·s);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2)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来Fe的化学价由+3变为+2,S的化合价由-2变0价,化合价没有变的元素

由Cu、Cl和H三种元素;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氧气的通入量或增加起始时c(Fe3+)。故答案为Cu、Cl、H;增加氧气的通入量或增加起始时c(Fe3

+)。(3)①电解时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先将[Fe(CN)6]4-转化为Fe(CN)6]3-,化合价升高,所以反应为:Fe(CN)6]4--e-=[Fe(CN)6]3-;②根据2Fe(CN)63-+2CO32-+H2S=2Fe(CN)64-+2HCO3-+S和阴极反应式为

2HCO3-+2e-═H2↑+2CO32-,得到关系式为:H2↑~2CO32-~S,所以析出16gS的时候,生成标况下的氢气体积是11.2L;③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及元素守可知方程式为2[Fe(CN)6]3-+2CO32-+H2S=2[Fe(CN)6]4-+2HCO3-+S↓。17.KMnO4在实验

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其工业制备的部分工艺如下:Ⅰ.将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生成暗绿色熔融态物质。Ⅱ.冷却,将固体研细,用稀KOH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Ⅲ.向暗绿色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紫红色,

同时生成黑色固体。Ⅳ.过滤,将紫红色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KMnO4固体。资料:K2MnO4为暗绿色固体,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近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M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1)Ⅰ中,粉碎软锰矿的目的是_____。(2)Ⅰ中,生成K2MnO4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3)Ⅱ中,浸取时用稀K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4)Ⅲ中,CO2和K2MnO4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5)将K2MnO4溶液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也可制得KMnO4.装置如图:①b极是_____极(填“阳”或“阴”),D是__________

__。②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生成KMnO4的原理:___________。③传统无膜法电解时,锰元素利用率偏低,与之相比,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锰元素的利用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6)用滴定法测定某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步骤如下:已知:Na2C2O4+H2SO4

═H2C2O4+Na2SO4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摩尔质量:Na2C2O4134g/molKMnO4158g/molⅰ.称取ag产品,配成50mL溶液。ⅱ.称取bgNa2C2O4,置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加入过量的硫酸。ⅲ

.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到75℃~80℃,恒温,用ⅰ中所配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mL(杂质不参与反应)。产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2MnO2+4KOH+O22K2MnO4+2H2O(3).保持溶液呈

强碱性,防止K2MnO4发生歧化反应(4).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5).阴(6).较浓的KOH溶液(7).a极:MnO42--e-=MnO4-,部分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阳极区生

成KMnO4(8).用阳离子交换膜可防止MnO4﹣、MnO42﹣在阴极被还原(9).1580b67aV【解析】【分析】(1)粉碎软锰矿,可增大固体表面积;(2)由题意可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

气充分焙烧,可生成K2MnO4;(3)用稀KOH溶液浸取,可使溶液呈强碱性,防止K2MnO4变质;(4)Ⅲ中,CO2和K2MnO4在溶液中反应,溶液变为紫红色,同时生成黑色固体,说明生成KMnO4和MnO2;(5)电解K2MnO4制取KMnO4,阴极上水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阳极上锰酸根离子失电子反应氧化反应生成高锰酸根离子;(6)称取bgNa2C2O4,置于锥形瓶中,可知n(Na2C2O4)=134bmol,用ⅰ中所配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mL,由方程式5H2

C2O4+2MnO4-+6H+=2Mn2++10CO2↑+8H2O可知VmL溶液中n(KMnO4),进而计算纯度。【详解】(1)粉碎软锰矿,可增大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2)由题意可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可生成K2M

nO4,反应的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由题意可知用稀KOH溶液浸取,可使溶液呈强碱性,防止K2MnO4发生歧化反应而变质;(4)Ⅲ中,CO2和K2MnO4在溶液中反应,溶液变为紫红色,同时生成黑色固体,说明生成KMnO4和MnO2,反应的方

程式为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5)①由图可知b极生成氢气,应发生还原反应,为电解池阴极,阴极可得到较浓的KOH溶液;②a为阳极,阳极上锰酸根离子失电子反应氧化反应生成高锰酸根离子,发生M

nO42--e-=MnO4-,同时部分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阳极区生成KMnO4;③用阳离子交换膜可防止MnO4-、MnO42-在阴极被还原,提高锰元素的利用率;(6)称取bgNa2C2O4,

置于锥形瓶中,可知n(Na2C2O4)=134bmol,用ⅰ中所配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mL,由方程式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可知VmL溶液中n(KMnO4)=134bmol×25,则50mL溶液中

n(KMnO4)=134bmol×2505V,质量m=134bmol×2505V×158g/mol=158067bVg,则产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为158067baV。【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把

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电解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18.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冶炼锌的国家。在现代工业中,锌更是在电池制造、合金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已知:锌的熔点为419.6℃,沸点907℃。I.图是古代以炉甘石(ZnCO3)为原料炼锌的示意图。(1)泥罐内的

主要反应为:i.ZnCO3(s)=ZnO(s)+CO2(g)H1ii.CO2(g)+C(s)=2CO(g)H2……总反应:ZnCO3(s)+2C(s)=Zn(g)+3CO(g)H3利用H1和H2计算时H3,还需要利用_________

反应的H。(2)泥罐中,金属锌的状态变化是_____;d口出去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Ⅱ.现代冶炼锌主要采取湿法工艺。以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还含铁等元素)、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铁等元素)为原料联合生产锌和高

纯度二氧化锰的一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3)浸出:加入FeSO4能促进ZnS的溶解,提高锌的浸出率,同时生成硫单质。Fe2+的作用类似催化剂,“催化”过程可表示为:ⅰ:MnO2+2Fe2++4H+=Mn2++2Fe3++2H2Oⅱ:……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②下

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MnO2,溶液变红。b.________。(4)除铁:已知①进入除铁工艺的溶液的pH约为3;②控制溶液pH为2.5~3.5,使铁主要以FeOOH沉淀的形式除去。结合离子方

程式说明,通入空气需同时补充适量ZnO的理由是_________。(5)电解: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6)电解后的溶液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答案】(1).ZnO(s)+C(s)=Zn(g)+CO(g)(2).气态变为液态(3).CO

和Zn蒸气(4).ZnS+2Fe3+=Zn2++2Fe2++S(5).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ZnS,振荡,红色褪去(6).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4Fe2++O2+8H2O=4FeOOH+8H+使溶液的pH下降,加入的Zn

O与H+发生反应ZnO+2H+=H2O+Zn2+,可控制溶液pH(7).Mn2+-2e-+2H2O=MnO2+4H+(8).硫酸【解析】【分析】I.古代以炉甘石(ZnCO3)为原料炼锌的各步反应:i.ZnCO3(s)=ZnO(s)+CO2(g)、CO2(g)+C(s)=

2CO(g)、ZnO(s)+C(s)=Zn(g)+CO(g),总反应:ZnCO3(s)+2C(s)=Zn(g)+3CO(g),反应区温度达到1100~1300℃,Zn变为蒸气与杂质分离,在“兜室”冷凝为液体流出(冷凝区温度高于Zn的熔点),为防止Zn被氧化而用“泥封”隔绝空气,出口

“锌火”是未反应完的CO和Zn蒸气从“兜室”逸出燃烧。Ⅱ.现代冶炼锌流程图中的各步反应:浸出:ⅰ:MnO2+2Fe2++4H+=Mn2++2Fe3++2H2O,ii.ZnS+2Fe3+=Zn2++2Fe2++S,总把反应:MnO2+ZnS+4H+Mn2++S+Zn2++

2H2O;除铁:4Fe2++O2+8H2O=4FeOOH+8H+使溶液的pH下降,加入的ZnO与H+发生反应ZnO+2H+=H2O+Zn2+,可控制溶液pH;电解: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是Mn2+-2e-

+2H2O=MnO2+4H+,生成的硫酸和MnO2循环使用。阴极:Zn2++2e-=Zn。【详解】I.(1)泥罐内的主要反应为:i.ZnCO3(s)=ZnO(s)+CO2(g)H1ii.CO2(g)+C(s)=2CO(g)H2……总反应:ZnCO3(s)+2C

(s)=Zn(g)+3CO(g)H3根据盖斯定律:总反应-i-ii得ZnO(s)+C(s)=Zn(g)+CO(g),H=H3-H1-H2,利用H1和H2计算时H3,还需要利用ZnO(s)+C(s)=Zn

(g)+CO(g)反应的H。故答案为:ZnO(s)+C(s)=Zn(g)+CO(g);(2)锌的熔点为419.6℃,沸点907℃,泥罐中,温度由1100~1300℃变成500~700℃,金属锌的状态变化是气态变为液态;出口处主要是末反应CO和Zn蒸气在

出口处燃烧,形成“锌火”,d口出去的物质主要是CO和Zn蒸气。故答案为:气态变为液态;CO和Zn蒸气;Ⅱ.(3)①Fe2+的作用类似催化剂,ⅱ中应将Fe3+还原成Fe2+,ZnS的溶解的离子方程式:ZnS+2Fe3+=Zn2+

+2Fe2++S。故答案为:ZnS+2Fe3+=Zn2++2Fe2++S;②证实上述“催化”过程的实验方案:a.检验Fe2+被氧化成Fe3+: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MnO2,溶液变红。b.检验Fe3+被还原成Fe2+: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

入ZnS,振荡,红色褪去。故答案为:取a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ZnS,振荡,红色褪去;(4)除铁:通入空气需同时补充适量ZnO的理由是: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4Fe2++O2+8H2O=4FeOOH+8H

+使溶液的pH下降,加入的ZnO与H+发生反应ZnO+2H+=H2O+Zn2+,可控制溶液pH。故答案为: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4Fe2++O2+8H2O=4FeOOH+8H+使溶液的pH下降,加入的ZnO与H

+发生反应ZnO+2H+=H2O+Zn2+,可控制溶液pH;(5)电解: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将Mn2+氧化成MnO2,阳极的电极反应是Mn2+-2e-+2H2O=MnO2+4H+。故答案为:Mn2+-2e-+2H2O=MnO2

+4H+;(6)电解后的溶液中生成硫酸,可循环利用。故答案为:硫酸。【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的综合应用,明确制备流程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物质性质与分离、提纯方法的关系,试题涉及的化学反应较多,分析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

难点:古代以炉甘石(ZnCO3)为原料炼锌、现代冶炼锌流程图中的各步反应(详见分析),对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要求较高。19.某小组研究SCN-分别与Cu2+和Fe3+的反应。实验中:c(KSCN)=0.1mol/L;c[Fe2(SO4)3]=0.02

5mol/L;c(CuSO4)=0.05mol/L。Ⅰ.KSCN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如下。资料:ⅰ.Cu2+可与SCN-反应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ⅱ.(SCN)2称为“拟卤素”,在水溶液中呈黄色;(S

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可与水、碱等发生反应。(1)a中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a→b中试管内溶液pH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3)b→c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__。Ⅱ.同学们根据

相同条件下氧化性:Fe3+>Cu2+,预测Fe3+与SCN-也可发生类似a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如下实验。(4)向Fe2(SO4)3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______,表明发生了反应:Fe3++3SCN-Fe(SCN)3。(5)基于(

4)继续实验:用Fe2(SO4)3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6)查阅资料并讨论后得出:溶液中离子在反应时所表现的氧化性强

弱与相应还原产物的价态和状态有关。由此分析a中反应发生的原因:生成CuSCN沉淀使Cu2+的氧化性增强,并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补充的实验是______。(7)取(4)中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沉淀量逐渐增多。该实验结果与(

5)中实验结果不一致,解释原因:______。(8)为进一步证实(7)中的解释,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其操作及现象是___。【答案】(1).Cu2++2H2OCu(OH)2+2H+(2).生成(SCN)2与水反应

所得HSCN为强酸,使溶液pH减小(3).NaOH与(SCN)2反应,使溶液中c(SCN-)增大,与Cu2+继续反应生成少量CuSCN(4).溶液变为红色(5).在无Fe3++3SCN-Fe(SCN)3干扰时,证明Fe3+能否将SCN

-氧化(6).用CuSO4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7).滴入K3[Fe(CN)6]溶液时,与Fe2+生成沉淀,使Fe3+的氧化性增强(8).在(5)的原电池中,向盛有Fe2(SO4)3溶液的容器中滴入少量K3[Fe(CN)6]溶液,指针发生明

显偏转,且该侧电极为正极【解析】【分析】Cu2+可与SCN-反应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SCN)2溶液,其水溶液呈黄色;(SCN)2与NaOH发生反应,(SCN)2+2NaO

H=NaSCN+NaSCNO+H2O。【详解】I、(1)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Cu2++2H2OCu(OH)2+2H+;(2)根据题给资料,a到b试管中pH减小的可能原因是:卤素单质能和水反应生成两种酸(氟气除外),所以SCN-生成的(SCN)2也能和

水反应生成两种酸,所得HSCN为强酸,使溶液pH减小;(3)根据题给资料,b到c产生沉淀的原因是:(SCN)2与NaOH发生反应,(SCN)2+2NaOH=NaSCN+NaSCNO+H2O,使溶液中c(SCN)-增大,与Cu2+继续反应

生成少量CuSCN。II、(4)向Fe2(SO4)3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表明发生了反应:Fe3++3SCN-Fe(SCN)3。(5)基于(4)继续实验:用Fe2(SO4)3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电压表指针几

乎不偏转。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在无Fe3++3SCN-Fe(SCN)3干扰时,证明Fe3+能否将SCN-氧化;(6)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分析的原因,设计的实验要排除CuSCN的干扰,所以补充的实验:用CuSO4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

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7)取(4)中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沉淀量逐渐增多。根据(6)中查阅的资料可知,该实验结果与(5)中实验结果不一致是因为:滴入K3[Fe(CN)6

]溶液时,与Fe2+生成沉淀,使Fe3+的氧化性增强;(8)为了证实(7)中的解释,采用对比实验,在(5)的原电池中,向盛有Fe2(SO4)3溶液的容器中滴入少量K3[Fe(CN)6]溶液,指针发生明显偏转,且该侧电极为正极。【点睛】(S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可仿Cl2与水、碱等反应解

答。设计实验方案必须排除干扰,设计对比实验。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