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12 工业-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纠错笔记(原卷版).doc,共(29)页,18.68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fb0b02a32cc7948d8f5312b55a34b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易错点1不会进行工业区位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电子
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失分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判读等值线图,或是不理解工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导致判断错误。【参考答案】A【详解详析】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
该方向交通设施和空气质量较好,适宜布局对环境要求较高、产品对交通运输依赖较高的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故选A。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1.自然条件方面: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要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2.社会经济方面:是否尽可能靠近劳动力、市场和交通枢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3.环境方面:不同工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如电子厂、
感光器材厂,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2)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如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布局要考虑风向,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
中A处。②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是西风,最大风频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③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
市风的下沉气流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3)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4)地形要求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盆地与谷地中,以免废
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5)与城市的距离要求污染程度区位选择要求举例规模小、无污染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区严重污染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风、水、宝、地”(1
)“风”: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2)“水”:有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运输量大的工业可利用水运条件。(3)“宝”:原料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附近;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电站附近;技术指
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地区。(4)“地”: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逆风有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下图示意某机场及其附近地区飞机起飞时噪声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1—2题。1.机场附近盛行风最可能为A.西北风、东南风B.东北风、西南风C.东风、
西风D.南风、北风2.图中E、F两地分别适宜布局A.科技园区、乳畜业B.草地、高级住宅区C.高级住宅区、乳畜业D.科技园区、草地【答案】1.B2.D【解析】1.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噪声等值线呈东北—西南
方向延伸,说明飞机跑道呈东北—西南方向;因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故该地盛行风为东北风和西南风。2.图中E地噪声小,靠近机场,适宜布局科技园区;F地噪声较大,布局草地有利于改善环境,且不遮挡视线。易错点2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错
误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1.上图为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其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①B.②C.③D.④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
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失分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不会判读工业区位模式图,尤其不会判读三角坐标图,导致无从下手;二是不理解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致判断错误。【参考答案】1.D2.B【详解详析
】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主要是民工的流入数量减少,导致部分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受影响,特别是制衣、电子装配等类型的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根据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第一步,每条边代表的含义及坐标的方向;第二
步,根据规律进行读图。过区域中的该点做平行于坐标轴的平行线,则平行线与相邻的坐标有两个交点,取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的相邻坐标点为数值点,此平行线与相邻该坐标轴相交的那个点所反映出的数据即为该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数据。如果三个坐标轴的最小值均不为0,则
可把每条坐标轴上的最小值所在点看作原点。从图中可以得出④工业劳动力的投入成本最高,可以判断其受劳动力因素的影响最大,而在劳动力缺少的前提下,很可能造成“用工荒”,企业开工不足,影响生产。故选D。2.“用工荒”是因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而不是劳动力回流到第一产业,A与
题意不符;“用工荒”问题的产生后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能够刺激东部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优化,B正确;“用工荒”问题使劳动力在东部地区数量减少,促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C与题意不符;“用
工荒”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D与题意不符。故选B。常见工业区位图的判读方法1.柱状图①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②实例分析:如上图中甲为技术指向型、乙为原料指向型、丙为劳动力指向型、丁为市场
指向型工业。2.直角坐标图①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②实例分析:如上左图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
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上右图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3.多维坐标图①判断方法: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②实例分析:上左图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
为70%,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上右图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
大,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4.折线图下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
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
曲线③表示交通。5.分布模式图依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广东在我国南方,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都可以用来做工业原
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6.工业发展模式图这种图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
是市场指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7.玫瑰图①判断方法:玫瑰图中距中心点最远的因素即为该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②实例分析:甲工业的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工业的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工
业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丁工业的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8.等值线模式图①判断方法:将主要影响因素以等值线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②实例分析:如上图,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
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分别计算出五地从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比较则可得
出最合适的建厂地为丙地。9.表格待选地点运输成本(单位:元/吨)原料燃料成品甲3.685.428.80乙3.163.8514.00丙3.164.2711.60丁3.684.654.80①判断方法:依据表格数据进行区位分析,往往要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②实例分析:从降低运输成本角度看,该企业区位
应该选择在成本最低的丁地。10.其他图形有关这方面的变形图较多。但不变的是要依据不同图形判读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或依据降低成本进行工业布局的原则进行分析。如下图中,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O、P、Q、R四点
中的P点,才可以降低原料M1的运费(其运费比例最大)。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对甘肃酒泉的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体现了吸引各企业在酒泉建厂的主要因素。据此完成1—3题。1.这些企业选择在酒泉建厂,考虑最多的是A.产品成本B.交通条件C.市场D.个人情感2.酒泉的某一自然因
素对企业选址影响也较大,但图中未列出,该因素最可能是A.矿产资源B.科技水平C.淡水资源D.气温变化3.调查企业中,一家大型企业欲在外地建一分厂,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劳动力B.交通C.市场D.气候
【答案】1.A2.C2.C【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多数企业在酒泉建厂,主要考虑的是原料和政策因素,这些与成本关系比较密切。2.酒泉位于西北内陆,缺乏淡水资源,淡水资源条件对企业选址影响也较大。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酒泉地广人稀,当地消费市场较狭小,故企业欲在外地建分厂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市场因素。易错点3不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阅读材料,回答下题。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见下图)。汽
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失分剖析】本题比较简单,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理解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是工业集聚,因此无法调用工业集聚的相关知识分析该题。【参考答案】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
效应。【详解详析】相关产业的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汽车产业的集聚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1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工业联系既可能导致工业集聚,也可能导致工业分散。工业集聚的结果是形成了工业地域,工业分散则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
和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产生的核心是降低成本,争取最大利润。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比较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原因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优点加强企业
间的交流和协作;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小缺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直接目的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
区位,利于环境保护最终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个角度分析工业分散(1)两大目的:①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②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区位选择规律: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
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目的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用地成本低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选择在发达地区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3)分散规律: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
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和完善了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
读图完成1—2题。1.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D
.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2.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D.处于N
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答案】1.A2.A【解析】1.从图中很容易看出,随着横坐标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大,集聚力、离心力都减小,所以说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故选A。2.M区域离心力大于集聚力,产业向区域外扩散;N区
域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产业向区域内集聚。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离心力大于集聚力,所以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故选A。易错点4不会分析新老工业区的发展(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
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指出2
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失分剖析】本题以山西焦化工业的改革为背景,考查与小焦化厂相比,大型焦化园区在生产和运输过程的环境保护优势。本题出
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从图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不强,没有看到小焦化厂靠近煤矿布局、依靠公路运输原料和产品,导致不会根据图中小焦化厂的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二是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后(大型焦化园区利用公路运输煤矿,利用铁路运输产品),不能灵活调用所学知识,导致不会对比
分析小焦化厂与大型焦化园区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参考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
府有积极性。(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
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
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详解详析】(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可以从煤矿资源分布广,该类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靠近煤炭产地可降低运输成本,市场需求量大,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分析。
(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冶炼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排放废气物多等方面分析。(3)分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等方面回答。(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可以从采用
清洁技术和设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方面考虑;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点睛】解答此类题需要抓住关键词,尤其是要关注限制性条件,如第(3)题,问的是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
,而不少考生因没有看清限制词“运输过程”,而错答;再如第(4)题,设问中明显问的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而不少考生回答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漏掉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从而失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1.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整治2.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对东北工业基地的借鉴鲁尔工业区东北工业基地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
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消除污染,美化
环境二、新工业区的发展1.新工业区“新”的理解2.新工业主要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3.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比较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相同点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
工业区的区位优势;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不同点崛起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稳定的军事订货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特点分布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
识和技能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高新工业)选择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高新技术,要注意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更新产品,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科研经费(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企业集聚
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团结合作,形成规模效益4.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工业区意大利新工业区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相同点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不同
点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同种产品之间的生产联系不密切,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发展条件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交通运输便利;小城镇用水、用地方便
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以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食品谷,是指在大学和研究中心为核心的一个地区,集聚有大量国际顶级的跨国食品公司、科研院所,食品制造商和科研机构一起工作,创新食品概念、
开发新的食品,形成引领国际食品新潮流的产业集群地区。厄勒食品谷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如图所示),区内拥有哥本哈根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和众多的食品科研机构,集聚了80多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和1000多家食品制造企业,成为世
界最大的食品产业集群。(1)与传统钢铁产业比较,说明食品谷产业集聚的显著特点。(2)分析厄勒食品谷吸引国际跨国公司集聚的主要优势条件。(3)阐述食品谷兴起给我国传统产业发展带来的有益启示。【答案】(1)传统钢铁产业所需原材料多,生产环节多、流
程复杂,产品成品、半成品种类丰富,产业链长,而食品产业需要原料种类较少,产品相对简单,产业链较短;钢铁产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上下游相关企业相对集中在同一地区,而食品谷以科研院校食品研究机构
为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吸引与此相关食品企业集中在其周围。(2)以食品研究为中心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雄厚;位于波罗的海航运要冲,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发达,利于产品销往世界;接近经济发达的西欧,市场广大;欧盟产业集聚等政策。(3)启示:科技创新驱动、产研结合、产业升级转型、产业集群
发展。【解析】(1)传统钢铁产业所需原材料多,生产环节多、流程复杂,产品成品、半成品种类丰富,产业链长,容易发展成工业地域或工业城市。钢铁产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上下游相关企业相对集中在同一地区。食品产业需要原料种类较少,产品相对简单,产业链较短。食品谷以科研院校食品研究机
构为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吸引与此相关食品企业集中在其周围。(2)食品跨国公司集聚条件主要从技术、地理位置、市场、交通、政策分析。(3)食品谷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领世界食品潮流和发展。通过产研结合,使传统食品产业升级、转型,并走
向集聚。对我国的启示是科技创新驱动、产研结合、产业升级转型、产业集群发展。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技术、劳动力、交通等。2.选址一般原则(经济效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
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典例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接近市场啤酒
、家具制造业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电解铝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特别提示】(1)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是不同的。(2)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2)环境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污染类型布局原则大气污染布局在居民
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3)其他因素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5.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是人类文明
的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2)不利影响①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②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1.工业布局与水源工业
生产会产生废水,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水质,故这类工业应远离水源地或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2.家具制造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由于木材比家具好运,运输费用低,一般来说家具制造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但布局在我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的家具制造业(尤其是组合式家具)靠近
原料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3.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首钢搬迁为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并考虑水源等因素,首钢由北京迁往河北曹妃甸。二、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2.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特别提示】分散工业之间仍然
存在着工业联系,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无论是工业集聚,还是工业分散,其最终目的都是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发展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1.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生产联系同时生产各种汽车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并不存在生产链关系,但它们的产品都是汽车组装厂的零部件,因
此,这些工厂及组装厂之间也存在生产联系。2.工业集聚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由工序联系、空间联系导致工业集聚,既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又能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节省投资,降低生产成本。3.运费与工业分散由于电子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运费在产品价格中占比例小,而组
装的劳动力费用高,为降低生产成本,电子产业在全球范围寻求最佳区位,致使工业发生分散。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传统工业区(1)主要特点: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德国鲁尔区区位优势生产结构衰落原因整治措施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以传统工业为主,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用地紧张、环境污染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治理环境污染,优化美化环境2.新工业区(1)特点: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力发展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以“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3)美国硅谷:位于美国西部城市
旧金山附近,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布局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3题。1.除政策优惠外,影响该家具企业在东莞建厂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B.劳动力C.动力D.原料2.与东莞相比,该家具企业在浙江嘉善建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A.劳动力素质高B.国内市
场更为广阔C.品牌优势明显D.交通便捷程度更高3.该家具企业采用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能①缩短作业时间②提升产品品质③节约占地空间④延长保存时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区位、交通、要素成本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着上海制造业的空间演化。
下图示意2004年至2008年上海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密度分布状况,它能反映上海市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空间格局演化。据此完成4-6题。4.距市中心lOkm范围内,高新技
术制造业的就业密度急剧降低。搬迁企业考虑的主要成本因素是A.土地价格B.员工工资C.交通运输D.社会服务5.未来,能够留在距市中心lOkm范围内的制造业必须要依托A.排污达标B.产量增大C.能耗降低D.技术创新6.2004年至2008年,在
距市中心35km附近形成高新技术制造业就业密度次高值区,且较稳定。推断这一地带A.是工业规划区,政策优惠B.有海陆空运输,交通便捷C.为风景园林区,空气洁净D.民居密度大,劳动力充足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
,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2010年,仅有70多名
师傅会此手艺,现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据此完成7-9题。7.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扶持B.原料替换C.市场需求扩大D.生产工艺改进8.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
的根本原因是A.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B.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C.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D.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9.下列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规划的是A.杭州B.景德镇C.成都D.北京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完成10-11题。10.该企业把家具加工厂选
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A.原料充足B.加工水平高C.劳动力廉价D.市场需求大11.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仓库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与生产地距离B.信息网络C.环境舒适度D.交通通达度我国有强大完善的工业体系
。口罩生产需要在无尘车间内完成。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量企业通过自研或采购自动化生产线,增产、特产投入口罩生产。我国口罩日产能(并非实际产量)从2月初的2000万只迅速上升到目前超2亿只的规模。下图为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结构及生产流程。据此完成12-14题。12.
下列因素中,对我国口罩产能迅速提升影响最小的是A.市场B.政策C.原料D.工业基础13.下列企业中,最能迅速转产生产口罩的是A.石油化工企业B.汽车制造企业C.普通服装生产企业D.军用精密仪器制造企业14.关于口罩产能的急剧扩充,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大规模增加就业B.带动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C.促进上游企业生产调整D.推高原料,设备成本贵州铝厂是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之一,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区铝土矿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为配合贵阳市建设全国
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加快推进贵州铝厂“退城进园”,2017年贵州铝厂向清镇“退城进园”的项目已建成投产,在发展铝深加工、延长铝产业链、加快推进贵州铝工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下图示意贵州铝厂在两
个区域的转移。据此完成15-17题。15.贵州铝厂成为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之一,影响该厂选址白云区的主要因素是A.廉价的劳动力B.丰富的原料C.广阔的市场D.优惠的政策16.2017年贵州铝厂搬迁至贵阳清镇
工业园区,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扩大生产规模B.产业升级的需求C.改善城区环境质量的要求D.清镇工业园环境优美17.贵州铝厂从白云区搬至清镇工业园区,下游各终端铝加工企业也纷纷随迁,贵州铝厂与下游各终端铝加工企
业之间存在的联系主要是A.投入—产出B.生产协作C.科技与信息D.商业贸易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
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右图为该企业相关企业和部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18.下列城市中,玉米精炼油工厂建在A.通辽B.鄂尔多斯C.铁岭D.广州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精炼油厂布局在广东、浙江等省份是因为接近市场B.玉米油加工企业数量和规模有限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小C.玉米油市场份额少是由于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造成售价高D.未来,我国玉米油生产企业应首先加大科技投入近年来
,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20-22题。20.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A
.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1.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地震D.防坍塌22.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保证产品品质B.增强保密程度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物联网通过传感设备将物品与网络连在一起,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物联网产业集聚区。近几年,5G网络的建设,加速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下图示意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分布(部分省区数据暂缺)。(1)描述我国已经形成的物联网产业集聚区。(2)指
出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并分析其区位优势。(3)简析物联网产业在上述地区集聚的意义。(4)分析5G网络建设对物联网产业的影响。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某国局部图材料二泰中罗勇工业国是某国与中
国合作开发的面向中国投资者的现代工业区,主要吸引汽配、机械、家电等中国企业入国设厂。目前,已有100多家国有、民营企业落户该工业园。(1)简述图示区域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2)指出曼谷附近河谷的横断面特征及形成原因。(3)说出图示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
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析中国企业选择人驻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主要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