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3.399 M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共(24)页,3.39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ecb0aeed92971db5ecb73462756f6a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龙岩一中2025届高一第二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自1980年以来,我国法定结婚年龄一直没有变化,但近30年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屡创新高。下表示意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时间/年1990200020102

020平均初婚年龄/岁22.8724.2124.8928.671.近年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有()①平均寿命延长②受教育年限增加③男女比例失衡④婚育观念转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2.我国平均初婚年龄逐渐增大会导致()A.人口老龄化加剧B.产业结构失调C.环境承载力下降D.

育龄妇女减少【答案】1.D2.A【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居民受教育年限延长,会使初婚年龄推后,④正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妇女的婚育观念发生变化,晚婚不婚现象增多,使初婚年龄后延,②正确;平均寿命延长和男女比例失衡对现阶段初婚年龄变化没有影

响,①③错误。故选D。【2题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平均初婚年龄增大,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造成人口老龄化加剧,A正确;产业结构失调、环境承载力下降与初婚年龄增大无关,BC错误;根据材料反映,自1980年以来,我国法定结婚年龄一直没有变化,但近30年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屡创新高,

由22.87岁—28.67岁,最大平均年龄也属于育龄妇女,未能得出育龄妇女减少,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化地区差别大。受生活成本和工作负担等因素影响,在一线城市接纳众多外来人口的同时,也涌现出“逃离北上广深”的现象。如图示意2020年“逃离

北上广深”的人口工作地点的选择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口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可能主要考虑()①产业发展水平②对外交通条件③与家乡之间的距离④与一线城市的距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

.厦门虽然环境优美,但吸引的“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口较少,主要是因为厦门()A.地理位置偏僻B.自然灾害较多C.经济规模较小D.基础设施落后【答案】3.A4.C【解析】【分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口选择的

城市多为二、三线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能够在此找到合适的工作,①正确;我国交通事业已经有了飞跃,大部分地区对外交通条件都比较优越,②不是主要因素;很多人口出于探亲方便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在离家乡较近的省会城市而不是一线城市工作,③正

确;虽然排名前几位的迁入城市均离一线城市较近,如东莞、苏州、佛山,但这不是该类人口流入这些地区的主要原因,流入这些地区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当地产业发展水平较高,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4题详解】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较好;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人口迁移影响较小;厦

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城市基础设施不可能落后;厦门城市规模小,相对经济体量有限。C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家庭、文化教育、城市公共服务都多种因素,“逃离北上广深”是高房价、入户门槛、教育学位、生活成本等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和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下图为我国2000-2017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5.有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

儿抚养比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正相关B.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负相关C.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正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负相关D.老年抚养

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负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正相关6.有关我国2000-2017年的人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B.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在2010年最少C.我国少儿抚养比在2012年后呈

显著上升趋势D.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从图中所给的信息可以看出,老年抚养比总趋势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比重总趋势上升,两者呈正相关,而少儿抚养比总趋势下降,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呈负相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从图中信息可知,老年抚养比总体是先升后降再升,在2010年老年抚养比最低,A错误;2010年老年抚养比最低,但我国总人口还在增加,所以2010不一定老年人口总数是最少,B错误;但我国老年人口总数还是呈上升趋势,D正确;少儿抚养比在2010年后上升

趋势,但2012年后上升趋缓,不是呈显著上升趋势,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之一,我国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总数=老年人口比重×人

口基数。左图示意“环境负担”公式,右图示意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最能反映我国1957-2000年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D.农业技术无发展8.从“环境

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调整农业生产结构B.开发湿地、滩涂,扩大耕地面积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土地压力【答案】7.C8.C【解析】【7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最能反映

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人口和耕地的相对关系即人均耕地在减少,而不是某一要素耕地或者总人口数的变化,故排除AB,C正确;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D错误。故选C。【8题详解】由“环境负担”

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创造财富的技术,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C正确;根据公式,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跟减轻负担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开发湿地、滩涂,若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不

得当,会破坏生态环境,反而加重负担,B错误;提高粮食进口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技术水平,并不能改变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D错误。故选C。【点睛】与环境负担相似的概念为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在一定社会福利和经济技术

水平条件下,区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其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竭,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下左图所示)。下右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村落引水点处河流流向与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A.由北向南排放工业废水B.由北向南提供洗涤用水C.由南向北提供饮食用水D.由南向北灌溉农田菜园10.该村落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其主要目的是()A.保温隔热B

.防震减灾C.防雪防雹D.防潮防蛀1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A.东南丘陵B.长江三角洲C.河西走廊D.长白山山区【答案】9.B10.D11.A【解析】【9题详解】从材料中可知,该引水渠自河流引水经聚落通往农田,可能会有很多人误选灌溉农田菜园,但结合文字材料中“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

再结合图像信息中聚落周围有井水、河流从农田边缘经过可知,如果是灌溉农田菜园,应直接从河流向农田引水更便利,因此水渠的目的不是为了灌溉农田,故D项错误;聚落北侧有水井,且位于林地边缘,距聚落不远,河流水与地下

水相比,地下水水质更好一些,且水渠从房前屋后经过,多多少少会受到人类的影响,因此水渠的目的不是为了提供饮食用水,故C项错误;从左侧图中并未看到村落有工业分布,故推测修建引水渠并不是为了排放工业废水,A项错误;聚落各家门房对着引水渠,便于提供各种洗涤用水,比如洗菜、淘米等水(当然

也可以是洗衣,古代没有现代的化学洗涤剂之类),用完后这些水可以顺着水渠流入农田,故B项正确。【10题详解】注意设问中砖石是放置在外墙基部,如果砖石是用来保温隔热的,应大量使用,而不会仅在外墙基部,另外保温隔热还应该要求墙体厚,而设问只是对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来进行提问,没有墙体

厚的信息,故A项错误;大量使用砖石对防震减灾效果较差,相比较而言木质材料更加有利于防震救灾,故B项错误;雪和冰雹对建筑物的影响是从上至下的,比如冰雹应该先砸在房顶上或顶部墙上,而后才会影响外墙基部,故C项错误;一般外墙的基部与地面相连,受地面其他物质或地表径流、降水喷溅影响较大,故防

潮防蛀最有可能,故D项正确。【11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有山、多林地。长江三角洲为平原,作为建筑材料的石块不多,林地也少,河西走廊林地很少,故B、C项错误;长白山区多石也有林地,但长白山在清朝时被封禁,那里不允

许建设聚落,明朝时东北那里没有开发,而材料中说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那时少数民族区还没有农田耕地,(建筑基部的砖石是用于防潮防蛀、长白山大部分时间有积雪覆盖,房屋前不应修水渠,会长期冻结,引水大部分时间不能使用,)故D项

错误;东南丘陵有山地、林地众多,水源充足,在地势有一定起伏的地方引水可供聚落村民使用,降水时间长,气候潮湿,符合前面推测,故该村落最有可能位于东南丘陵,A项正确。故选A。【点睛】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聚落分布、道路选址

有影响。2.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供人类开发利用。3.自然界出现的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全球变暖对人类生产活动有重大的影响。乡村“产居一体”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乡

村的工业生产与居住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相互混合。下图示意浙江某山村“产居一体”单元模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2.影响该山村“产居一体”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B.运输C.集聚D.市场13.该山村单元模式发生变化,主要是为了()A.吸引

外来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B.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生产效率C.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的规模D.改善乡村生态,提升人居品质【答案】12.A13.D【解析】【12题详解】材料表明,乡村的工业生产与居住活动在空间

分布上相互混合,是因为受资源条件的限制。浙江山村平地少,工业生产难以单独进行规模化布局。“产居一体”共享空间,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A正确。BCD不属于资源条件。故选A。【13题详解】与2010年相比,2020年工业生产从违规扩建的庭院转移到原生活空间内,违规扩建的区域变为绿化用地。不是吸引

外来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产业规模也没有明显变化,A、C错误。生产效率取决于技术和机械化水平,B错误。整个山村的生态布局有了明显的改善,D正确。故选D。【点睛】“产居一体”的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产居一体”共享空间,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共享基础服务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

;“产居一体”产业链完整,空间上集聚,有利于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行成本。生态环境效益: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4.该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15.下图中,能较准确地表示该

功能区主干道走向的是()A.B.C.D.【答案】14.A15.C【解析】【14题详解】读左图,该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符合商业区的特点,最有可能是中心商务区,A对。住宅区应是夜晚流入量大,B错。行政区人口数量少,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异

小,C、D错。【15题详解】该功能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主干道的人口流量大。将右图中人口流量大的三个点连线,可以得到主干道的走向,与图C相符,C对。A、B、D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11月27日在国博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

胡焕庸线”提出问题,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胡焕庸线”怎么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区不包括()A.赣B.鲁C.豫D.苏17.胡焕庸线是1935年提出的,该线所揭示的人口

分布规律长期存在的原因正确的是()A.该线东南侧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适合农业发展B.该线东南侧省区均属于东部和中部经济带,经济发展速度快C.该线西侧为内流区域,水源不足D.该线西北侧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18.以下破解胡焕庸线的措施,合理的是()①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

设②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③注意保护并恢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④政策限制西部地区人口流通到东部⑤西部地区加大科技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⑥西部大规模建设商品粮棉基地,从而吸引人口回流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16.A17.D18.

A【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省区人口密度的计算。读图,根据图中的人口密度,结合省区轮廓和分布位置判断,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赣,即江西省,故A项正确;鲁、豫、苏人口密度大,故B、C、D项错误。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分布可判断,

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A项错误;该线东南侧省区包括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带,中部、西部经济带发展速度慢,B项错误;该线西侧有三江源等地区,是外流区域,水源充足,C项错误;该线西北侧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D项正确。故选D。【18题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解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措施。破解“胡焕庸线”的措施,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会使得东部人口向西北地区转移,打破“胡焕庸线”,①正确;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即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所以人口也会变化,②正确;注意保护并恢

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会使人口流通到东部,减少西部地区环境压力,③正确、④错误;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宜发展高技术产业,⑤错误;西部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商品粮棉基地,⑥错误。结合选项,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

阶段示意图”。19.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I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A.a阶段B.b阶段C.c阶段D.无法确定20.下列属于图中阶段I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C.市区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1.城市化过程发

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B.大城市中心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较完善D.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答案】19.B20.C21.D【解析】【19题详解】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是市区人口迁入郊

区,促进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主要是在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即b阶段,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阶段Ⅰ为郊区城市化,为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导致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C正确;城市化初期

阶段,水平低,发展较慢,不符合阶段Ⅰ,A错误;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B错误;城市化后期阶段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阶段Ⅱ为市区人口向周边乡村和城镇移动,为逆城市化阶段,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

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较完善,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是郊区城市化阶段的表现,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郊区城市化,人

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出现在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逆城市化,人口由市区迁往乡村和小城镇,出现在城市化后期阶段。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收入经历了由快速增长转向增速回落的阶段。近年来,农民增收难问题不断被提及,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的难度增大。

1995—2015年为中国由重城轻乡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发展战略转型期,由工业化后期向知识经济转型发展阶段。下图示意1995—2015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2009年后,制约我国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农业政策B.农民受教育水平C.城市市场规模D.地方性农业补贴23.与西部相比,东部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进入拐点时间较晚,原因是()A.多精耕细作,复种指数较高B.城市化水平高,农业投入低C.环境污染严重,产品

品质差D.就业机会多,非农收入较高【答案】22.B23.D【解析】【2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2009年后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增长拐点后逐年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农民由于受教育水

平较低,导致其只能从事简单手工劳动,制约了收入增长,B符合题意;国家农业政策不断向好、地方性农业补贴也逐年增加,城市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排除ACD;故选B。【2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农民增收渠道多,收入稳定增长,人均纯

收入增速越稳定,与西部相比,东部省份农民就业机会多,非农收入较高,随着城市发展,其收入增长也越稳定,人均纯收入增速进入拐点时间较晚,D符合题意;土地多精耕细作,复种指数较高,但是仍旧是单一农业生产部门,农民增速会随着

城市化发展变慢,排除A;城市化水平高,当地农业发展规模逐年压缩,农业投入低,农民收入增速会下降,排除B;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品质差,农产品没有竞争力,农民增速减慢,排除C;故选D。【点睛】城市化的积极意义:(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

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

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其垂直空间形态主要体现在院坝、建筑和林木(林冠)三个层次。下图示意林盘垂直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林盘垂直空间的特点是内低外高,外部高大的乔木()①争取更多的阳光②为建筑挡风遮阳③实践了民间“藏”的生活哲学④防

治水土流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林盘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有()①加强保护,禁止开发利用②发展创意文化产业③适当发展乡村旅游业④发展绿色生态农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24.A25.B【解析】【24题详解】林盘外部高大的乔木可以争夺更多的阳光,实

现更好的光合作用,利于自身生长,①正确;由于该林盘位于成都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高大的乔木可以为内部的居民挡风遮阳,②正确;外部高大的乔木可以帮助内部的居民不被外人发现,实践了民间“藏”的生活哲学,③正确;川西

林盘位于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作用相对较弱,故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④错误;结合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林盘属于农村居住的环境形态,有居民活动和耕地行为,不能禁止开发利用,①错误;该地区可以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丰富林盘的文化内涵,②正确;适当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林盘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提高该地的经济收入,利于林盘的可持续发展,③正确;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林盘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④正确。结合选择,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可持续发

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

米),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6.图中甲地的海拔可能为()A.765米B.775米C.845米D.885米27.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图中四点最适合建窑洞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8.河流A处有一条小船,可以看到小船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26.C27.A28.B【解析】【分析】【26题详解】由本题材料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米,阴影部分为河流,图中山峰的海

拔高度为881米,说明距离山峰最近的等高线为880米,从山峰到河流之间等高线依次递减,在最接近河流的等高线为810米,河流两侧等高线高度一致,河流到甲地等高线依次增加,由此推算可知,甲地位于840-850米等高线之间,所以甲地海拔可能为845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题详

解】图中乙地位于黄土高原上,四周没有山体阻挡且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易受寒冷西北风影响,丙地位于阴坡,光照条件差,丁地位于山谷地区,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BCD错误;甲地位于黄土高原阳坡,光照条件好,北部有山体阻挡寒冷西北风,适宜建窑洞,A正

确;故选A。【28题详解】四地中乙地海拔较高,且视线范围内无山体阻挡,因此可以看见A船,B正确,甲丙丁视线范围均有山脊阻挡,ACD错误;故选B。【点睛】等高线地图判读:1.根据海拔数值及起伏变化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密集、弯曲,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高原:四周等高线较密集,而中部等高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

较高,等高线数值在500米以上(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2.根据走向与弯曲方向判读地形部位向海拔高处弯曲表示为山谷(“凸高为低”),向海拔低处弯曲表示为山脊(“凸低为高”)。3.根据疏密判读坡度陡缓(“疏

缓密陡”)4.局部闭合线的判读【相邻但不相等的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等值线,则线内数值“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城市景观格局对下垫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通过遥感得到的我国某平原地区省会城市夏季、冬季下垫

面平均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示意图。研究证明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比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和住宅区产生的热岛更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该城市位于()A.江汉平原B.华北平原C.松嫩平原D.珠江三角洲30.距市中心16k

m附近的城市功能区应是()A.住宅区B.仓储区C.商业区D.工业区【答案】29.A30.D【解析】【分析】【2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大致介于6.5~7.5℃之间,应位于亚热带,

最可能是江汉平原,A正确。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BC错。珠江三角洲所处纬度要比武汉低,且位于南岭以南,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冬季平均气温应更高,大致在12℃以上,D错误。故选A。【30题详解】据图可知,距市中心16km附近,离市中心

较远,冬季、夏季气温都较高,说明热岛效应较强,工业区排放的热量和废气较多,所以该区域应该是工业区,D正确;住宅区、仓储区热岛效应不会如此明显,AB错误;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附近,此处离市中心较远,不应是商业区,C错误。故选D。【点睛】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

因。一般认为热岛成因有三: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热量传导较快;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三是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鸟类迁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这是一个全球现

象,2019年12月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从1995年至2018年间收集的数百万份雷达影像数据后发现,鸟类春季迁徙的时间提前了,在春季鸟类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迁徙到繁殖地,然而在秋季,它们迁徙的时间反而更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对于候鸟迁徙数据的获

取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32.候鸟的这种迁徙变化能反映出气候是()A.变冷B.变暖C.变湿D.变干【答案】31.A32.B【解析】【31题详解】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地理影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查询。“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材料“通过从1995年至2018年间收集的数百万份雷达影像数据后发现”可知候鸟迁徙数据主要为影像数据,符合遥感的工作机制,A正确,B、C、D错误。故选A。【32题详解】一般情

况下,候鸟在春天,气温回升后,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秋季气温变冷后,由繁殖地往南迁徙到渡冬地来安全越冬,故主要影响候鸟迁徙的因素是温度,C、D错误。材料“鸟类春季迁徙的时间提前了,在春季鸟类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迁徙到繁殖地,然而在秋季,它们迁徙的时间反而更慢”说明气候变暖了,春

天气温回升更早,秋天气温下降更晚。A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候鸟,是一种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

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下图示意某年8月长江口的表层盐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图中影响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长江径流B.海面降水C.盛行风向D.夏季气温34.甲处海域等盐度线明显向东北

弯曲,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轮廓B.洋流C.地转偏向力D.径流35.某货轮从乙海域沿西北方向进入丙海域,货轮吃水深度()A.变深B.先变深后变浅C.变浅D.先变浅后变深【答案】33.A34.B35.A【解析】【33题详解】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

、淡水注入等。长江入海口处汇入大量淡水径流,距海口较近处海水盐度降低,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A对;图示等盐度线凸出海域降水和夏季气温差别不大,不会造成盐度差异,BD错;盛行风向不能直接影响海水盐度,C错。故选A。【34题详解】海陆轮廓和此处海域盐度关系不大,没有对盐度产生影响的轮廓结

构,A错;甲东南侧海域受来自于南方的暖流(台湾暖流)影响,海水向偏北方向运动,长江入海口附近盐度较低海水被推动向东北方向流动,流经区域盐度降低,导致甲处等盐度线向东北方向弯曲,B正确;入海径流向东入海,受地转偏向力应向南偏,导致偏南侧海水盐度降低,不符合题意,C错;径流入海使入

海口处等盐度线沿径流入海方向呈现舌状分布,图示甲处明显更偏向北,与题意不符,D错。故选B。【35题详解】由图可见,沿西北方向从乙到丙,海水盐度逐渐降低,乙丙之间纬度接近,海水温度相差不大,故引起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盐度,盐度降低,密度降低,轮船吃水线变深,A对,BCD错。故选A。【点睛

】吃水深度,简称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间接反应了船舶在行驶过程中海水性质的变化。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

苗粪(绿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说明,与“北土”相比,“南土”()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37.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貌

C.岩石D.水文【答案】36.C37.A【解析】【36题详解】根据材料和题意,江南泥土,较为潮湿,孔隙较小;江北沙土,较为干燥,孔隙较大。江南泥土由于含水量高,空气含量较少,孔隙较小,其透气透水性差,持水性较好;江北沙土则完全相反,沙土透气透水

性较好,但由于空隙较大,持水性差。由此可知“南土”透水性差、持水性好,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7题详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耕地类型是旱地,土壤含水量较低,表现为沙土;南方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土壤含水

量较高,因此有“江南泥土,江北沙土”之说。故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A正确;地貌、岩石、水文的差异不是造成土壤差异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点睛】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1、母质:影响土壤矿物组成、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2、气候:影响矿物合成分解、影响动植

物生命活动;3、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残体是土壤腐殖质的重要成分,生物如蚯蚓等活动对成土速度有影响;4、地形:对母质、水热条件、土壤发育的影响,山地南北坡土壤组成有差异;5、时间:影响成土速度和发育程度;6、人类活动:人类通过耕种活动使土壤熟化,缩短成土时间,向土壤中施用化

肥农药,改变土壤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下图示意2021年10月12日0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台风“圆规”朝偏西方向移动,并于13日15:40在海南登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8.若F和f分别表示水平气压梯

度力和摩擦力,则()A.F甲>F乙,f甲>f乙B.F甲>F乙,f甲<f乙C.F甲<F乙,f甲<f乙D.F甲<F乙,f甲>f乙39.从12日08时到13日08时,丙地的风向()A.由偏北风变为西北风B.由偏南风变为西南风C.由偏北风变为东北风D

.由偏南风变为东南风40.各地在台风“圆规”登陆前后所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中,合理的是()A.江苏沿海防御风暴潮B.福建沿海种植红树林C.浙江山区防范内涝问题D.广东山区发布暴雨预警【答案】38.A39.C40.D【解析】38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图中显示甲处等压线比乙处密集,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甲>乙,也就是F甲大于F乙,故排除CD;摩擦力的大小,与所经过的物质有关,乙位于海洋表面摩擦力小,而甲所在风向要穿过东南丘陵地带,地势有所起伏,阻力较大,所以

甲f>f乙,故正确,B错误,A正确;故选A。【39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可知,12日08时图中显示丙地气压梯度力由西北向东南,受地转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为偏北风,故BD排除;材料讲到台风"圆规"朝偏西方向移动,并于13日15:4

0在海南登陆。按时间推移,13日8时,台风大致位于丙地正南方,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向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的影响,偏转为东北风,A错误,C正确。故选C。【40题详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台风圆规登陆前后,可能出现风暴潮,但是风暴潮出现在台风附近,台

风在海南登陆,故江苏盐城沿海不必预防风暴潮,故A错误;种植红树林预防台风的侵袭,需要更早的种植,植被扎根才有用,临时种植无太大作用,故B错误;台风登陆可能导致海南附近区域内降水量增大,但浙江距台风远且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排水系统较好,不会出现内涝现象,故C错误;材料显示台风在海南登陆,登陆前

后,距离海南较近的广东省会出现暴雨天气,因此应当发布雨预警,D正确。故选D。【点睛】同一幅等压线地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则水平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所以风力就越大。台风的危害:1、台风带来的大风天气

是台风的主要危害之一,特别是台风近中心大风威力巨大。接下来的一段文字将给我们一个形象的概念了解大风的危害,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连根拔起树,高空坠物、危房倒塌等等都是台风天容易出现的事故。2、台风影响时多数时候伴有县雨,甚

至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暴雨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发生严重险情。暴雨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3、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堤防,涵闸、码头。护岸等设施,能造成海堤决口、海水倒灌,

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近人员,造成人员伤亡。4、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推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产的巨大损失。二、综合题,共40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同学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

根据实验步骤和示意图(图1)完成下题。实验用品:烧瓶、石棉网、带有橡皮塞的弯玻璃导管、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1)以小组单位让学生动手实验,实验步骤:①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

____;如图连接好装置。②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____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③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2)请在图2实验过程示意图中画出水的运动方向。(3)需要

注意的是:①该实验没有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字母)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D.蒸发②如若想模拟出该环节,则只需____。(4)2022年长江流域持续干旱,洞庭湖水面面积较往年同期缩小显著。试从水循环角度,简要分析洞庭湖水面萎缩的原因

。【答案】(1)①.①水②.②水蒸气(2)(3)①.①C②.②在托盘上打孔(4)从水汽输送角度看,海洋输送的水汽减少;从降水角度看,陆地降水减少;从蒸发角度看,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从径流输送角度看,汇流到洞庭湖的径流量(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

减少。【解析】【分析】本题以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于是模拟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所以往烧瓶中加入

的是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烧瓶中的水受热,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导管中。【小问2详解】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烧瓶中的水受热,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导管中,当水蒸气释放出来遇到放有冰块的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示意图如图所示:

为【小问3详解】该实验用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烧瓶中的水受热,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导管中,是模拟蒸发和水汽输送,水蒸汽释放出来遇到放有冰块的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模拟的是降水环节,水只进入托盘,没有模拟下渗环节,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如若想模拟出下渗环节,在托盘上打孔

就可以。【小问4详解】洞庭湖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洞庭湖水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补给量减少了。从水汽输送角度看,海洋输送的水汽减少,到达陆地上空的水汽量减少,导致降水减少;2022年长江流域持续干旱主要是

夏季,从蒸发角度看,气温偏高,蒸发旺盛;由于降水减少,汇流到洞庭湖的径流量(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减少。最终使得洞庭湖水面面积较往年同期缩小显著。42.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阿拉斯加人口多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的自然原因。(2)阿拉斯加区域资源环境

承载力比新加坡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阿拉斯加纬度较高,北部地区终年寒冷,中南部与北部相比,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温度相对较高;阿拉斯加北部终年寒冷,河流冰封,夏季冰雪融化,中南部多融水补给,水源充足;

阿拉斯加州中南部为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与新加坡相比,阿拉斯加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解析】【分析】本题以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为资料,涉及了人口分布和环境承载力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

图中信息可知,阿拉斯加纬度较高,北部地区终年寒冷,属于寒带气候,不适合人口居住,只有中南部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温度相对较高;阿拉斯加北部终年寒冷,河流冰封,取水不便,中南部地区夏季河流解冻,再加上中南部地区冰雪的在夏季融化,冰雪融水汇入河流,为人们的

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水源充足;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阿拉斯加州中南部为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人类生产生活。【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阿拉斯加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新加坡纬度低,热量丰富,与新加坡相比,阿拉斯加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新加坡地理

位置优越,经济发展程度高,而阿拉斯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因此阿拉斯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比新加坡小。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

、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总体持欢迎态度。材料二、叙利亚原来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现在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2011年战争以来,

失业率在逐步增高。下左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下右图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1)据材料分析,目前德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2)叙利亚难民主要避难的国家是____,简析该国与欧洲国家相比该国吸引难民的优势____。(3)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

德国带来的影响。【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2)①.土耳其②.与欧洲国家相比,土耳其吸引难民的优势是距离近,路费少,迁移路途上困难少;陆上临国,走陆路迁移,易于到达。(3)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缓解劳动力

不足压力,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利影响: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压力。大量人口迁入,会加重社会负担。【解析】【分析】本题以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人口问题、影响人口迁移因素和人口迁入影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德国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老年人占比较多,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小问2详解】结合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可知,土耳其是目前叙利亚难民最主要的避难地

;结合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可知,土耳其相比于欧洲国家距离叙利亚较近,因此难民在迁移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少,迁移途中困难较少,便于人口流动;结合图片可知,土耳其和叙利亚是陆上邻国,难民走陆路迁移,更加有利

于人口迁移。【小问3详解】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德国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大量难民涌入,有利于增加德国的劳动力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大量涌入,会造成较

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矛盾,难民涌入,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