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1.149 MB
  • 2024-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docx,共(10)页,1.14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cc1bf3aff2bf94ceb7cef524a763b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十一学校2025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i-28S-32Mn-55Fe-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核污染水中含有9038Sr、13755Cs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粒子,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3755Cs含有的中子数为82B.借助元素周期表比较可知Cs的金属性比Sr强C.可用沉淀法或离子交换法去除核污染水中的90238Sr+D.9038Sr衰变为

90Y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2sp杂化轨道示意图:B.激发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C.2N的p-pσ键的形成:D.电子式表示2MgCl形成过程:3.下列物质长期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A.黄色过氧化钠粉末长期储存变白

B.棕色氯化铁固体长期储存变黄C.无色苯酚固体长期储存变红D.浓硝酸长期储存变黄4.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g2SiO中Si-O键数为A0.2NB.标准状况下,2.24L4P中含有共价键数为A0.6NC.182DO、2TO的混合物1.1g,含有电子数为A0.5ND.1m

ol2N与4mol2H充分反应,生成的3NH分子数为A2N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将少量2SO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224ClOSOHOClSO2H−−+−++=++B.向323[Ag(NH)]NO溶液中通入2HS:222AgHSAgS2H++

+=+C.3Cr(OH)(s)中加入NaOH溶液和22HO制24NaCrO:2322422Cr(OH)3HO4OH2CrO8HO−−++=+D.43NHHSO溶液中加入足量2Ba(OH)溶液:2332HSOBaOHBaSOHO−+−++=+6.现有X、Y两种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

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46[XY][XY]+−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C.含氧酸的酸性:XY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5种7.氘代氨(3ND)可用于反应及研究。下列两

种方法均可得到3ND:①32MgN与2DO的水解反应;②3NH与2DO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NH和3ND可以用质谱法区分,也可以用氯水进行区分B.3ND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强,但3NH存在分子间氢键,3NH熔沸点更高C.方法②中只发生反应

32322NH3DO2ND3HO+=+D.方法①得到的产品纯度比方法②高8.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碘和氯化钠B.混合浓硫酸和乙醇C.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微粒D.证明混合溶液中有2Fe+A.AB.BC.CD.D9.已知322422422C

u(IO)24KI12HSO2CuI13I12KSO12H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生成13mol2I,转移22mol电子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C.3IO−与24SO−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型D.若改用上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则X为3K

IO或4CuSO电流表指针可能均不偏转10.科学家提出一种大气中3HSO−在2HO和2NO作用下转变为4HSO−的机理(图1),其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23NOSO−的结构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涉及OH−键的断裂与生成B.

②③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由图2可知,该过程的决速步是①D.总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1.研究催化剂对3222NHN3H催化剂+反应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时,容器体积为2L,3n(N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

min催化剂33n(NH)/(10mol)−020406080催化剂Ⅰ2.402.001.601.200.80催化剂Ⅱ2.401.600.800.400.40A.使用催化剂Ⅰ,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5-1-12v(N)=1.0010molLminB.使用催化剂Ⅱ,达

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时的116倍C.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Ⅱ反应更快,是因为其使该反应的活化能更高D.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Ⅱ可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更大12.硼酸(33HBO,3324HBOHOHB(O

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2252MgBOHO、2SiO及少量23FeO、23AlO)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饱和424(NH)SO溶

液pH为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1的目的是除去硼镁矿粉中的2SiO、23FeO、23AlO杂质B.“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促进硼酸的析出C.沉镁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223232MgCO2OHMg(OH)MgCO+−−++=D.为减少杂质引入,使用24HSO调节pH至3.5,使用氨水调节pH至6.513.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置于2L恒容真空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分解平衡:()()()2432NHCOONHs2NHgCOg+ƒ。不同温度下

的平衡数据如下表:温度/℃15202530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s43607392平衡时气体总浓度/(3110molL−−)2.43.44.8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

移动,H0B.在15℃下,当2CO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在25℃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压缩至1L,再次平衡时()133cNH=0m2o1lL3.−−D.在20℃和30℃分别反应,则不同温度下60

s内平均反应速率()()0230222v=vCOCO℃℃14.为探究Cu和浓3HNO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完成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装置序号气体溶液现象①2N0.01molCu和20mL10mol/L

3HNO反应后溶液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逸出②2NO20mL0.5mol/L32CuNO()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若继续加浓硫酸至c(H)+为8mol/L,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溶液变回蓝色③与②中等量2NO20mL_______3HNO溶液溶液始终无色.已知:ⅰ:2NO溶于水部分发生

歧化反应:22232NOHOHNOHNO++。ⅱ:2NO−能与2Cu+络合:2Cu+(蓝色)22244NOCu(NO)−−+(绿色)。ⅲ:2HNO是弱酸,加热或遇强酸发生分解:2323HNOHNO2NOHO=++。A.与②中实验进行比较,③中3HNO溶液浓度应为0.5mol/LB.对比

②和③可知,②中溶液呈绿色是因为形成了绿色的224Cu(NO)−C.若将2NO通入8mol/L3HNO溶液时应该得到无色溶液D.①中Cu和浓3HNO反应后溶液呈绿色可能是因为形成了绿色的224Cu(NO)−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小题,共58分。15.锰氧

化物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1)①M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属于_______区,2M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②比较2Mn+与3Fe+的半径大小并说明理由_______。③同

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比Mn多,中子数与5525Mn相同的元素是_______(填核素符号)。(2)某种锰氧化物的四方晶胞及其在xy平面的投影如下图所示。①距离2O−最近的阳离子有_______个,该锰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②该锰氧化物晶体的

晶胞体积为3Vn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3g/cm。(3)4[BMIM]BF+−(见下图)是锰氧化物晶型转变的诱导剂。常温常压下,4[BMIM]BF+−处于_______态(填“固”、“液”或“气”)。[BMI

M]+中含氮的咪唑环为平面结构,则N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3BF与F−形成4BF−过程中,结合化学键的变化说明发生构型转化的原因是_______。为16.黏土钒矿中,钒以3+价、4+价、5+价的化合

物存在,还包括2SiO、23FeO和铝硅酸盐(232AlOSiO)等。采用以下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25VO、23FeO和硫酸铝铵。已知:ⅰ.有机酸性萃取剂HR的萃取原理为:nnM(aq)nHR(org)MR(org)nH(aq)++++;org表示有机溶液。ⅱ.酸性溶液中,

HR对4+价钒萃取能力强,而对5+价钒的萃取能力较弱。ⅲ.HR能萃取3Fe+而不能萃取2Fe+。(1)从黏土钒矿到浸出液的流程中,加快浸出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3)浸出液中钒以4+价、5+价的形式存在,简述加入铁粉的原因:____

___。(4)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有机层中加入20%24HSO溶液的作用:_______。(5)3KClO和2VO+反应生成2VO+和Cl−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6)测定25VO产品的纯度。称取25VO产品ag,先加入硫酸将25VO转化为2VO+,加入

指示剂后,用cmol/L4242(NH)Fe(SO)溶液滴定将2VO+转化为2VO+至终点,消耗4242(NH)Fe(SO)溶液的体积为VmL。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25VO产品中25V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25V

O的摩尔质量为Mg/mol)。(7)从无机层获得3Fe(OH)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17.甲醇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常利用4CH、2CO等进行制备。回答下列问题:Ⅰ.利用合成气2CO、2H制备甲醇(1)以2CO、2

H为原料合成3CHOH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ⅰ.2232CO(g)3H(g)CHOH(g)HO(g)++1H0;反应ⅱ.222CO(g)H(g)CO(g)HO(g)++2H0。①在不同压强下、按照22n(CO:n(H))1:3=

进行投料,在容器中发生上述2个反应,平衡时,CO和的3CHOH在含碳产物(即3CHOH和CO)中物质的量分数及2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判断图中压强1p、2p、3p由大到小为_______。②温度不变时,分析加压过程中CO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

分数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_______。③某恒温恒容体系,按12c(CO)1molL−=、12c(H)3molL−=进行实验,平衡时3CH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点M,此时2CO转化率为20%,则该条件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

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Ⅱ.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是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2)反应ⅲ.4232CH(g)HO(g)CHOH(g)H(g)++13H116kJmol−=+;反应ⅳ.2222H(g)O(g)2HO(g)+=14H484kJmol−=−。写出甲烷被氧气

氧化制备甲醇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3)为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反应ⅲ进行连续生产时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步骤控制体系温度和通入气体(各阶段气体流速相同)。已知大多数气体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He不会在催化剂表面吸附。①通入4CH发生反应前,要向反应器中通入2O从而活

化催化剂,活化催化剂后持续通入He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②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通入4CH后将体系温度维持200℃的原因_______(不考虑催化剂活性变化)。18.硫的部分自然界循环过程如下左图所示。2HS、23HCO在不同pH下的各组分分布见下右图。(

1)下列有关该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a.自然界只存在化合态的硫b.除硫之外只有氢、氧元素参与该循环c.降水①和吸收②③过程中硫元素均被氧化d.为减少煤燃烧时2SO排放,可加入生石灰将其转化为

3CaSO除去(2)随降水过程2SO重新进入土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水体内含硫化物不仅会腐蚀金属管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油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水,常用以下方法处理。①沉淀法:常用沉淀剂包括2Cu+,2Fe+等。但沉淀

颗粒较小往往难于沉降,一般同时加入混凝剂243Al(SO)等提高2S−去除率,结合化学用语说明原因_______。②气提法:向废水中通入热空气或者燃烧废气(含大量2CO),吹出的2HS再用碱液吸收、氧化回收S。一般认为用燃烧废气处理,更有利于回收利用S,

原因是_______。③催化氧化法: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2S−氧化除去。用氧气直接氧化速度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pH89=时加入4MnSO,生成有催化作用的2Mn(OH)。控制pH8.5=,此时氧化产物主要为223SO−,催化机理:ⅰ.22232Mn(OH)O2HMnO+=,ⅱ.___

____。19.研究小组探究高铜酸钠(2NaCuO)的制备和性质。资料:高铜酸钠为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实验Ⅰ.向2mL1mol/LNaClO溶液中滴加1mL1mol/L2CuCl溶液,迅速产生蓝绿色沉淀,振荡后得到棕黑色的浊液a,

将其等分成2份。(1)蓝绿色沉淀中含有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ClO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探究棕黑色沉淀的组成。实验Ⅱ.将一份浊液a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24HSO,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2

)①另取少量固体b进行实验,证实了2NaCuO中钠元素的存在,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②进一步检验,棕黑色固体是2NaCuO。2NaCuO与稀24HS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探究实验条件对2NaCuO制备的影响。实验Ⅲ.向另一份浊液

a中继续滴加1.5mL1mol/L2CuCl溶液,沉淀由棕黑色变为蓝绿色,溶液的pH约为5,有产生。(3)①对2Cl的来源,甲同学认为是2NaCuO和Cl−反应生成了2Cl,乙同学认为该说法不严谨,提出了生成2Cl的其他原因:_______。②探究“继续滴加2CuCl溶液,2NaCuO能氧化

Cl−”的原因。ⅰ.提出假设1:cCl−()增大,Cl−的还原性增强。实验证明假设成立。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2NaCuO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ⅱ.提出假设2:_______,经证实该假设也成立。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Ⅳ

.向1mL1mo/LNaClO溶液中滴加0.5mL1mol/L4CuSO溶液,迅速生成蓝色沉淀,振荡后得到棕黑色浊液。浊液放置过程中,沉淀表面缓慢产生气泡并出现蓝色固体,该气体不能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4)①经检验,确定浊液放置过程中产生的蓝色固体中不含

有24SO−,实验操作为:将浊液过滤,____。②2NaCuO放置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5)根据上述实验,制备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2NaCuO,应选用的试剂是NaClO溶液、_____和______

_。的的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