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课件(新高考新教材) 专题1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pptx,共(101)页,8.79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a8c75d216c3eb0ef45d286bcd1405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十二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网络构建专题总览2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3专项模块素养培优1网络构建专题总览2高频考点能力突破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考点一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典例剖析•悟考法角度一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1·浙江6月卷)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
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1.图示时段我国石油()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D.生产量大幅减少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
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C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思维流程第1题:增加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第2题:较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
三角度二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2023·浙江1月卷)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据此完成3~4题。3.“小田变大田”土
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B.劳动力成本上升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D.耕地分布不平衡B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4.该项土地整治可以()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B.提高农业生产多
样化水平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C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思维流程第3题:第4题:劳动力机械化非粮化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角度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5.(2021·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荷兰北部的马肯湖
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米,风浪较小(图1)。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
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图2)。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1)从图2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2)从抵御风
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思维流程第(1)题:西南风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第(2)题:疏松植物粗糙考点一考
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第(3)题:沉积蓄积生长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答案(1)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地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3
)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
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归纳提升•学技法1.区域能源问题的分析角度区域能源问题表现能源数量:短缺能源利用: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结构:对某一能源尤其是对煤炭的消费量过大会带来
环境问题,如引起大气污染、酸雨等,而以生物能消费为主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角度区域能源问题原因能源分布:能源贫乏,如日本能源短缺能源结构:某种能源分布广,如中国煤炭丰富而石油紧缺能源利用:如我国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能源利用率低后果
能源短缺会抑制经济发展,使经济缺乏活力;能源利用不合理会带来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应对措施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强与能源输出国的合作;建立能源(石油)储备体系
节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2.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1)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提高能源开采率;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鼓励
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节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3)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
国能源的正常供给。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3.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面临的挑战①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③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④对国际石油市场高度依赖;⑤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石油运
输距离长;⑥石油战略储备不足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应对措施①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以煤炭为主,以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提高石油利用率,节约使用;加强石油的勘探开发;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
用。②积极拓展石油的国际市场,保证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石油运输(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的多元化。③建立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降低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规避油价波动的严重影响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4.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及途径(1)生产环节保障措施途径保障粮食数量确保耕地数量①严格
控制人口增长;②坚守18亿亩(1亩=1/15公顷)耕地红线;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提高耕地质量①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③加强低产坡耕地的改造;④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
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①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保障措施途径保障粮食数量提高粮食单产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②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③大力
施用农家有机肥,合理增施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⑤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⑥发展农业机械化其他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粮食质量提高耕地质量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②减少工业、生活污染土壤,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③增施有机肥,加强生物防治病虫害保障耕地生态安全①推广绿色安全
标准化种植技术;②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③发展智慧农业;④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安全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2)流通环节进行粮食跨区调剂,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3)进出口环节加
强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4)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并且具有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考点一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及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海域上空海域上空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海面及水体海上通道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
源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张的局面,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海岛海岛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海洋空间资源及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海面及水体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
源紧张的局面海底空间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海底光缆具有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保障通信安全海底矿产资源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6.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严峻形势内容围填海规模过大沿海地区在受土地制约的情况下,围
海、填海规模逐渐扩大。大规模围海、填海导致自然岸线大幅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断逼近红线;工程建设导致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栖息环境因掩埋而丧失或被破坏,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严重威胁;围海、填海工程实施后,减弱海湾水体交换能力,降低海水水质海洋开发不平衡不
同海洋开发方式之间冲突和资源退化问题愈演愈烈,近岸和近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负荷过高,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在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薄弱的地区,部分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严峻形势内容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海洋产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
值较低,结构低质化、布局趋同化问题突出,造成海洋资源浪费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近岸部分海域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部分特殊生态环境难以
维系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辨析提升结论要语判断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已经以石油为主我国能源供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途径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和海底延伸×√√×√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典图解读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信息获取信息解读实践应
用能源消费结构中______比重一直最大,水能、天然气比重有所增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新能源比重,能源利用趋于合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引发环境问题;能源消费总量上升,会引发供需不平衡,导致资源安全问题能源消费增速始终0,先升后降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增速是先上升后下降
煤炭增加大于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对点训练•明方法命题角度1“西伯利亚力量”与能源安全(2023·北京东城二模)能源合作是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2022年12月21日“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正式投入运营,从俄罗斯的科维克金气田
和恰扬金气田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据此完成1~2题。1.“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营时()A.科维克金气田夜晚长白昼短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恰扬金气田正午太阳高度大D.我国迎来小寒节气A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
三2.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①可缓解俄罗斯的生态环境问题②利于使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③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④可拓宽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D解析第1题,12月21日在冬至日附近,此时科维克金气田夜晚长白昼短,A正确;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1月初,B错误;恰扬
金气田正午太阳高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C错误;我国迎来冬至节气,D错误。第2题,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不能缓解俄罗斯的生态环境问题,①错误;利于使用清洁能源,可调整能源结构,②正确;俄罗斯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不是中国,③错误;可拓宽进口渠道,保障中国能源安全,④正确。故选D。考
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命题角度2耕地非粮化(2023·山东日照二模)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以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山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重庆市2011
年、2020年耕地非粮化程度分布。据此完成3~5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3.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高的自然基础是()①以山地、丘陵为主②水、热、土组合多样③地质灾害频发④红壤分布广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
产为主,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力不足,不宜种粮B.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C.地形崎岖,不宜机械化生产D.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短缺AB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5.该市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的合理措施有()①推
进耕地规模经营②调控蔬菜、瓜果价格③严格耕地用途管制④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位于亚热带,加之地形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大,水、热、土组合多样
,适合非粮食作物的生产,所以耕地非粮化率高,①②正确。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红壤分布广泛等属于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不利于非粮食作物的生产,③④错误。第4题,与粮食生产相比,单位土地面积上生产蔬菜、瓜果等产生的
效益更高,且当地城市市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大,导致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B正确。蔬菜、瓜果的生产对土壤肥力要求也较高,A错误。地形因素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高度非粮化
的地区多分布在重庆市经济发达的区域附近,并非劳动力不足,D错误。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第5题,推进耕地规模经营可提高耕作业的规模优势,防止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非粮食作物;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可减少耕地的无序占用;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可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①③④正确。蔬菜、瓜果价
格受市场影响而波动变化,借助政府调控价格以防止耕地非粮化扩大并不合理,②错误。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命题角度3智慧渔业与海洋空间资源安全(2023·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考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鲜消费大国,20
22年海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24千克,并从滩涂池塘养殖发展到深远海养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下图),船长249.9米,排水量达到13万吨,共有15个养
殖舱,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换水,边走边养,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据此完成6~7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6.我国建设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主要是因为()A.海产品市场需求大B.深远海养殖政策支持强
C.造船业技术水平高D.沿海的滩涂总面积较小7.与传统滩涂池塘养殖相比,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可以()①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②减少投入的总生产成本③维护我国的国土安全④提供接近野生的水产品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AD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鲜消费大国,人均海鲜消费量大,海产品市场需求大,近海滩涂池塘养殖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我国要发展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A正确;深远
海养殖政策支持强、造船业技术水平高是我国建设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我国沿海的滩涂总面积较大,D错误。第7题,与传统滩涂池塘养殖相比,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较为灵活,可以边走边养,提前预测,躲避台风等自然
灾害,①正确;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投入的总成本更多,②错误;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国土安全无关,③错误;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换水,边走边养,可以提供接近野生的水产品,④正确。综上分析,D正确。考点一考点一
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考点二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典例剖析•悟考法角度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安全(2021·全国甲卷)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
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下图)。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思维流程多数量肥力答案牛吃掉易燃的枯草和落叶,有效避免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
坏;有利于青草萌发和生长;牛粪直接归还自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归纳提升•学技法1.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项目内容生态退化的原因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生态退化的表现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考点一考点
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项目内容生态退化的危害导致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逐步下降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
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威胁国家生态安全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项目内容措施实施生态修复自然恢复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
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的能力。如我国实施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等人工修复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
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其中生物措施是通过恢复植被实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如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通过一系列建设工程来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如修建梯田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项目
内容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保护自然本底;贮备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特性、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开展生态旅游、公众环保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2.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1)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2)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3)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4)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
点三辨析提升结论要语判断生态退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与自然环境无关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不能进行旅游活动生态修复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典图解读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已知: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信息获取信息解读实践应用人
工湿地主要利用微生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受微生物、植物生长的变化影响湿地中种植植物可修复水生生态环境,提高湿地的生态作用,增加生物多样性图中人工湿地中均种植植物的多少,影响湿地的污染能力植物季节植物净化考点一考
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对点训练•明方法命题角度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2023·浙江杭州二模)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因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等原因,西双版纳连续几年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下图示意西双版纳位置。据此完
成1~2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A.保护落叶阔叶林B.更好地种植橡胶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D.保护国家耕地资源2.推测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时
间是()A.12月、1月B.3月、4月C.6月、7月D.9月、10月CB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解析第1题,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热带季雨林为主,因此当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不是为了保护落叶阔叶林,排除A;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因此不是为了更好地种植橡胶,也不是为了保护国家耕地资源,排
除B、D;我国西双版纳具有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设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C符合题意。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邻近的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季(
11月至次年5月)后期当地烧荒,为雨季耕作积蓄肥料,因此B符合题意。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考点三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典例剖析•悟考法角度一污染物跨国转移与国家安全1.(2022·山东日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
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
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卓有成效的一条河流。(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2)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为什么固定是荷兰人?
(3)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思维流程第(1)题:大多自净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第(2)题:汇聚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第(3)题:国际合
作绿化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答案(1)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线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自净能力差。(2)荷兰地处莱茵河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3)加强全流域各国的合作,制订长期计划,共
同治理莱茵河;控制河流污染源,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疏通河道;加强绿化。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角度二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2023·海南卷)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
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2~3题。2.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A.欧洲西部B.南太平洋C.南美洲中部D.中亚地区3.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
施中合理的是()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BC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思维流程第2题:第3题:低上升碳排放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归纳提升•学技法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形
式探规律风、洋流与污染物转移:①风会把大气污染物带到其他地区,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方向与风向相反。②洋流会把海洋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海洋污染物的扩散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2.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1)自然因素发生的污染
物跨国转移随空气和水自然流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邻近或不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受害,从而使污染物的污染范围扩大。风、河流、洋流等(2)人为因素导致的污染物跨国转移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3.跨国污染的应对措施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4.全
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影响表现生存空间的丧失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受其他国家波及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5.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辨析提升结论要语判断从源头上消除造
成跨国环境污染的环境安全隐患属于治本措施在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合作中,各国应承担相同的责任突发环境事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不受人为干扰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大洋中的一些小岛国面临被海水淹没的风险√×√√√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
考点三典图解读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千米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已知: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信息获取信息解读实践应用在距
离相同的情况下,快型模式碳排放,慢型模式碳排放快递速度越,碳排放越多应根据缓急程度,选择适当的快递类型,可寄慢件的不寄快件,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的浪费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随距离,二者碳排放差距增大,快型远大于慢型距离越远,快递速度对的影响
越明显高低快增加碳排放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对点训练•明方法命题角度1垃圾进口与污染物跨境转移(2023·辽宁丹东一模)我国从2017年年底起,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来源的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
纸和废纺织原料等。西方国家面临处理大量国内垃圾的难题,同时正积极地寻找垃圾进口替代国。据此完成1~2题。1.2017年后,废塑料进口量大增的亚洲国家最可能是()A.日本B.墨西哥C.马来西亚D.哈萨克斯坦C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2.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我国相关工业的影响是()A
.工业原料急剧短缺B.改善我国生态环境C.延缓工业发展进程D.上游产业产出增加D解析第1题,日本是发达国家,A错误;墨西哥不是亚洲国家,B错误;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都满足条件,但是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家,无法通过海运进口大量废塑料,C正确,D错误。第2题,固体废弃
物不是主要工业原料,A错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不是对工业的影响,B错误;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工业发展进程没有明显作用,反而会使得上游产业产出增加,弥补相关材料缺口,C错误,D正确。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命题角度2服务业碳强度与全球气候变化(2023·山东聊城二模)核密度曲线(KDE
)是统计学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工具,它通常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曲线“峰”越高,表示对应数据分布越“密集”;右尾拉长、宽度越大,表示区域数据差异程度增加。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是对中国2005年、2012年、2019年服务业碳强度分析后绘制的核密度
曲线图。据此完成3~4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3.据图可知在样本期内服务业碳强度()①整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②整体水平先下降后上升③空间差距逐渐缩小④空间差距逐渐扩大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4.影响服务业碳
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人口密度B.技术水平C.区域面积D.产业结构CC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2005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在0.6左右,2012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在0.9左右,2019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在0.7左右,因此样本期内服务业碳强度整体水平先上
升后下降,①正确,②错误;从2005年到2019年曲线右尾宽度越来越大,代表空间差距逐渐扩大,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第4题,人口密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服务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影响。人口密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促使碳排放总量增加,集聚效应则使得人均碳排放
量降低。技术水平提升是降低能源损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用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初期,服务业盲目扩张导致碳排放强度较大,而随着发展方式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正向影响减弱,因此A、B、D均是影响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区域面积与服务业
碳排放强度无关,C符合题意。3专项模块素养培优微专题22土地流转专题突破1.概念土地流转即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在不改变家
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让一部分农民安心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2.原因(1)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本地第二、第三产业或外地转移,农村土地撂荒,危及粮食安全。(2)土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农业生产附加值
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3)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4)因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等非农建设项目用地需要,镇、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模式表现土地互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
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土地出租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土地入股在坚持承包户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股份公司,
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公司股份,并可按股分红宅基住房农民放弃农村宅基地,宅基地被置换为城市发展用地,农民在城里获得住房。农民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城市社保股份合作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共同组建合作社3.模式4.影响(1)避免耕地抛荒,提高耕地利用率。(2
)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缓解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机械化水平、商品率、农业生产的价值(种植大户增多)。(3)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4)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
优演练(2023·辽宁葫芦岛一模)在江西安义县,一些地区的中低产农田正在加紧建设中,昔日“小碎田”“斗笠田”正在变成连片的“大田”。经过改造,这里的碎块田已经平整为大片的梯田,当地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据此完成1
~2题。1.安义县进行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B.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土地流转费用上涨D.土地利用方式改变2.通过“小田”变“大田”的方式有利于()①土地利用有效化②缓解耕地非粮化③种植结构复杂化
④田间管理专业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A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安义县整治的是中低产农田,由于经济原因,农业廉价劳动力数量下降,用人成本上升,面积小、产量低的土地容易造成成本过高、收益变低的情况,A正确
。第2题,将“小田”变成“大田”,方便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后的管理方式更加统一、专业;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缓解优质耕地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的情况,有效利用土地;种植结构复杂化不是有利影响,③错误,①②④正确,
D正确。(2023·广东揭阳二模)我国D镇地处两河交汇平原,是当地的“粮囤子”“菜篮子”。但近年来,标准化农田无人耕种或耕作质量不佳等现象突出,粮食产量提不上去、单产收益不高。2022年7月,该镇成立合作社,以L村为试点,实行了托管“
一块地”方式,通过“减垄增田”“归并置换”,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由合作社实施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小田”变“大田”,表面上是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效果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据此完成3~4题。3.土地“托管”前,该镇粮食产量提不上
去的主要原因为()A.耕地碎片化严重B.农村人口外流C.土壤肥力低下D.气象灾害频发4.L村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在一定程度上()A.扩大了耕种面积B.杜绝了耕地撂荒C.调整了农业结构D.节约了灌溉水源BA解析第3题,从材料中可
以看出,D镇近年来,标准化农田无人耕种或耕作质量不佳等现象突出,从而可以看出土地资源不是限制粮食产量的因素,气象灾害也没有具体说明,而当今农村人口外流是一个普遍现象,致使农村大量耕地资源荒废,无人耕种,故选B。第4题,将“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可以减少垄沟、生产路、闲置地等无效面积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耕种面积,故选A。微专题23清洁能源开发专题突破1.清洁能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降水较少、光照充足的地区:西北
地区、青藏地区风能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风速稳定的地方少,风力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往往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力发电风力较大的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水能发电成本较低,无大气污染可能对库区及周围地区的环境带
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潮汐能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小利用潮汐进行发电沿海地区生物质能可再生直接燃烧会造成资源浪费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我国广大地区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区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发电
、取暖、建地热温室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如青藏地区2.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及意义(1)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②与市场(发达
地区)的距离。③太阳能、风能的开发,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质能的开发,需要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④科学技术水平。(2)清洁能源开发的意义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培优演练(2023·福建龙
岩三模)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下图)开辟了大规模直接利用海水制氢的全新路径。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解决了海上风电不易存储的难题。据此完成1~3题。1.与近海相比,远海采用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A.建设成本低B.设备腐蚀慢C.储电效率高D.风能总量大D2.与
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采用该开发方式()A.耗费淡水多B.投资成本低C.能源供应稳定D.生态风险大3.大力发展“海水制氢”对国家安全的主要意义体现在()A.提高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B.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紧张状况C.挖掘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潜力D.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CA解析第1题,远海离陆地更远,管线长,海水更深,建设成本更高,A错误;远海海水对设备的腐蚀可能更快,B错误;储电效率只与设备和工艺技术相关,与离陆远近无关,C错误;远海面积广阔,风能资源更丰富,风能总量大,D正确
。第2题,据图所示,与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该开发方式直接利用海水制氢,不耗费淡水,A错误;因工艺技术更加复杂,生产线变长,故投资成本更高,B错误;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能源供应稳定,C正确;该开发方式是利用氢能,氢能是清洁能源,故两种开发
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不大,D错误。第3题,海洋风能是海洋能源资源的一种,“海水制氢”是对海洋风电的一种高效存储形式,从而提高了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A正确。4.(2023·山东临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23年2月,我国首个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海阳—乳山)在山东海阳核电园区正式
开工建设。核电供暖是从核电机组抽取已经发过部分电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用户家中。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未来,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甚至省会经济圈的济南等城市都有望共享绿色热源(图1)。核能综合利用让山东海阳市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脱
颖而出。图2示意海阳核能综合利用愿景。图1图2(1)与燃煤供暖相比,分析核能供暖的优势。(2)评价图1所示区域发展跨区域核能供暖的地理条件。(3)简述海阳市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的意义。答案(1)取暖成本低;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减少
碳排放,利于“碳中和”;减少煤炭消耗,降低铁路运输和煤炭储备压力;缓解能源紧张。(2)有利条件:城市较集中,区域协同发展基础好,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政策支持。不利条件:沿途为低山丘陵,起伏较大,管道建设难度大;远距离输热过程中能量损耗大
。(3)核能综合利用可增加产出,降低成本;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发展(如余热利用、氢能);与海上风电、光伏发电互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水淡化),缓解水资源紧张;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实现区域社会、经济、
生态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可从取暖成本、大气污染、碳排放、能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评价性问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有利条件:根据材料和图可知,图示区域城市分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较好,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由材料
可知,供热是通过市政供热管网输送,可知其有政策的支持。不利条件: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山东半岛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管道建设的难度较大,建设成本较高;由图可知,核电厂距离青岛、济南等部分城市较远,管线长,输热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大。第(3)题,海阳市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的意义可以从社会经济和生
态环境两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方面: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核能综合利用有利于增加产出,有效降低能源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新型产业的出现,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由图可知,当地核能产业和制氢、光伏、海水淡化等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氢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发展,与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实现互补,保障
我国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方面: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核能对大气的污染小,核能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利用核能,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淡化,缓解水资源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