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附答案).doc,共(4)页,70.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403af1167fe5ec878da258c2612c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
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D.作v-t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2.本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
隔为0.08s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
其中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x1、x2、x3、x4、x5、x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位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A.x3+x4TB.x3+x42TCx2+x3+x4+x54TD.x1+x6
2T4.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v-t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确定了v-t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B.作v-t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C.作出的v-t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
,图线曲折也可以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5.如图所示,两条纸带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由纸带可知()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下计数
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2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6.为了研究小车的运动,某同学用小车拖着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了一系列的点,测得:小车前0.1s前进了5cm,
0.3s末到0.35s末前进0.92cm,前进总长度10cm,共用了0.4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10cm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0.25m/sB.小车在前0.35s的平均速度是0.17m/sC.小车在0.1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0.5m/sD.无法知道小车在0.3s末的瞬时
速度7.如图所示,纸带上A、B、C、D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系列连续的点,点B、C、D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4cm、10cm、18cm,则()A.纸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纸带可能运动得越来越快C.纸带可能运动得越来越慢D.以上说法都不对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铝板做实验9.在“探
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逐个测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D.两相邻计数点
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s10.(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滑轮的高度,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水平线上3B.坐标轴的单位长度越小越好C.开始打点前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完点后要先断开电
源后取纸带D.槽码的质量越大越好二、非选择题11.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给你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电池组、纸带、复写纸、停表、天平(带砝码)、小车、钩码、细绳、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其中不
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需要增添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A.把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的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次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
小车,让小车运动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计数,每隔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
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计数点1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计数点2的速度v2=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14.
下图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打点频率为50Hz,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AB、DE之间的距离分别是2.40cm和0.84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
大小是______________m/s2,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6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4值相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答案)1、C2
、A3、BC4、BD5、BD6、AD7、BC8、ACD9、C10、AC11、电池组停表天平(带砝码)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12、DBFAEGC13、0.10.3750.5251.5解析T=5×0.02s=0.1sv1=x22T=0.0750.2m/s=0.375m
/sv2=x3-x12T=0.135-0.030.2m/s=0.525m/sa=v2-v1T=0.525-0.3750.1m/s2=1.5m/s2.14、0.52偏小【解析】a=AB-DE3×5T2=2.40-0.843×0.12cm/s2=0.52m/s2,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
实际频率为60Hz,那么该同学计算加速度时的打点周期T的取值偏大,得到的测量值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