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通用,人教版(2019)第1~3章)01(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4.273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高考通用,人教版(2019)第1~3章)01(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通用,人教版(2019)第1~3章)01(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通用,人教版(2019)第1~3章)01(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高考通用,人教版(2019)第1~3章)01(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docx,共(10)页,4.27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059f4ae77e140d581763bff6d700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三章第二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6.难度系数: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图1示意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地形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地质作

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1中山脉的地质构造类型是()A.地堑B.背斜C.向斜D.地垒2.图1中盆地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C.板块挤压D.断层下陷3.花岗岩的形成对应图2中的地质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D3.A【解析】1.结合山脉的岩层形态

,岩层向下凸出,为向斜,C正确;背斜岩层向上凸出,B错误;地垒、地堑岩层发生断裂、位移,AD错误。故选C。2.结合盆地处的地质构造可知,盆地与台地的交界处存在断层,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盆地,D正确;流水侵蚀、冰川堆积、板块挤压不是形成该处盆地的原因,ABC错误。故选D。3.花岗岩是岩浆岩(侵入岩)

,结合图2可知,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丙为沉积岩,丁为侵入岩、戊为喷出岩,花岗岩的形成对应图2中的地质作用是①,岩浆侵入,A正确,②是重熔再生,③是变质作用,④是外力作用,BCD错误。故选A。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发育有独特的喇叭状河谷,向上游方向敞开。由于地壳运动

剧烈,周边山体常有石块崩塌进入喇叭状河谷。下图示意该地喇叭状河谷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喇叭状河谷越向上游越宽,主要是因为上游()A.岩层剥蚀速度慢B.流水下切能力强C.地表汇水面积大D.水体停留时间长5.在快速崩塌的背

景下,喇叭状河谷能维持形态主要是因为()A.风力侵蚀B.物理风化C.流水搬运D.重力搬运【答案】4.D5.C【解析】4.越向上游地区,地势越高,由于地壳运动剧烈,周边山体常有石块崩塌进入喇叭状河谷,阻挡水流,使水体停留时间长,含有碳酸盐的岩石被水溶蚀,河谷面积扩大,导致喇叭状河谷越向上游越

宽,D正确;上游地区,地势高,温差大,岩层剥蚀速度快,A错误;周边山体常有石块崩塌进入喇叭状河谷,阻挡水流,流水下切能力较弱,B错误;上游地表汇水面积小于下游,C错误,故选D。5.在快速崩塌的背景下,会形

成大量的堆积物,喇叭状河谷能维持形态主要是流水带走堆积物,使河谷内不至于充斥大量堆积物堵塞河道从而改变形态,C正确;风力侵蚀、物理风化都会增加堆积物,AB错误;重力搬运能带走堆积物,但是与流水搬运相比带走的较少,D错误,故选C。1958年7月黄

河下游发生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在1958年7月和1996年8月的两次洪水过程中,桃花峪附近的花园口河段主河槽出现“涨冲落淤”现象,且相同流量时1996年8月的水位更高。图显示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花园口水文站监

测的水文资料和河底高程变化。完成下面小题。6.据材料可知,1958年我国()A.冬季风较强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差C.夏季风较强D.长江中下游伏旱严重7.1958年7月,花园口河段()A.涨水期,水流快,下蚀为主B.回落期,水流快,淤积为主C.涨水期,水流慢,淤积为主D.回落期,水流慢,下蚀为主8

.在地壳稳定情况下,推断1958-1996年间花园口河段冲淤情况是()A.先冲后淤B.淤积为主C.先淤后冲D.冲刷为主【答案】6.C7.A8.B【解析】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黄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7月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从海洋吹来,当夏季风较强时,携带水汽更多,降水量较大,

河流流量增加,出现洪水灾害,C正确;7月降水与冬季风无关,A错误;由河底高程变化图可知,1958年7月黄河最低点高程均低于平均值,说明河流泥沙少,河床低,由此可见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流泥沙少,B错误;此次洪水出现在7-8月,不能根据材料得出长江中下游的伏旱时间提前或延后的信息,因

此伏旱不一定更严重,D错误;故选C。7.根据1958年7月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水文资料图,黄河水流量在7月13—7月21和7月27左右出现两次峰值,说明由于大量降雨,河水水量暴涨,黄河处于涨水期,水流快,根据材料“桃花峪附近的花园口河段主河槽出现‘涨冲落淤’现象”和河底高程变化图可知,在两次涨

水期黄河最低点高程都下降,且7月河底高程都低于平均值,说明这时期河流下蚀作用强,河底泥沙被流水冲刷带走,A正确;BCD错误;故选A。8.依据材料“相同流量时1996年8月的水位更高”,说明1996年河床底部淤积的泥沙多,使

得水位升高,因此1958-1996河段以淤积为主会使得河床泥沙更多,抬高水位,符合题意,B正确;先冲后淤和先淤后冲不一定使河床泥沙增多从而抬高水位,AC错误;冲刷为主会让河床泥沙更少,在流量相同时,水位更低,D

错误;故选B。彩虹是太阳光的折射现象,对流性天气是彩虹出现的重要条件。“彩虹之乡”新疆昭苏县三面环山,西边有一缺口。该地夏季多雨,彩虹多出现在夏季日落前1—2小时内。左图为2020—2023年昭苏彩虹观测次数月分布图,右图为某月昭苏出现彩虹时的天气形式图。完成下面小题。9.由图可知()A.

昭苏此时刮东北风B.D沿线为高压脊C.昭苏冬季无彩虹现象D.D处为气旋系统10.昭苏县的彩虹在6月、7月观测的次数多,主要是因为()A.6月、7月太阳高度大B.6月、7月地表植被好C.6月、7月当地昼长长D.6月、

7月对流雨多发11.图示天气形式有利于昭苏形成“彩虹”,可能是因为()A.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对流雨B.暖锋之前,加上地形抬升,易形成对流雨C.高压脊控制,加上地形抬升,易形成对流雨D.高压脊一侧,加上地形抬升,易形成对流雨【答案】9.D10.D11.A【解析】9.风向

标图的判读要领是风从风羽端吹向风矢端,而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所以此时的昭苏正刮西南风,A错误;该地气流为逆时针辐合,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D线为低压槽,B错误、D正确;彩虹多出现于夏季,并不说明冬季就不可见彩虹发生,C错误。故选D。10.由材料可知,彩虹多发的重要条件是对流性

天气现象,6、7月地表温度高,上升气流强,该地多对流雨,D正确;彩虹多发的主因是大气对流现象多发,与昼长、植被无关,BC错误;由材料“彩虹多出现在夏季日落前1—2小时内”可知,太阳高度大不利于彩虹形成,A错误。故选D。11.由图中天气系统可知,昭苏此时正盛行西南风,而题干说这个

风向有利于彩虹的形成,就说明西南风促成了对流性天气现象的产生,结论便是西南风受地形抬升,多对流雨,A正确;该锋面是冷锋,B错误;D线所在的是低压槽,而非高压脊,CD错误。故选A。阿留申群岛属于火山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植被以丛生的草甸、苔藓为主。阿留申群岛风速大、降水多、四季温差

小。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形成的气压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异常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12.阿留申群岛上草甸、苔藓丛生,几乎无树木分布,其原因最不可能是()A.熔岩广布,不利于树木生长B.西

风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C.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D.气温极低,树木无法正常生长13.阿留申群岛风大,主要是因为()A.白令海峡的狭管效应B.位于信风带C.海陆温差大D.全年位于低压中心14.当阿留申群岛周围洋面出现低压中心之后的一个月

内()A.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稀少B.成都在午后常出现暴雨天气C.印度半岛沿岸盛行东北风D.天山牧民在高海拔草场放牧【答案】12.D13.A14.C【解析】12.阿留申群岛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多火山活动,熔岩广布,不利于树木生长,A合理;西风强劲、岛屿面积小、海浪影响大都不利于树木生长,BC合理;该群

岛纬度较高,但受海洋调节作用强,气温并不很低,D不合理。本题选择不合理的,所以选D。13.据图可知,该群岛位于西风带、大洋中部,北部是白令海峡,狭管效应显著,A正确,B错误;该地区位于大洋中部,受海洋调节作用强,海陆温差不大,C错误;该地不是常年受

低压中心影响,D错误。所以选A。14.当阿留申群岛周围洋面出现低压中心时为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正值夏季,降水多,A错误;南充午后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B错误;北半球冬季时,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C正确;此季节,天山牧民应在低海拔草场放

牧,D错误。所以选C。我国北方某城市(41°48′N,123°25′E)的一名中学生利用节假日,对空旷地的一座高层建筑的日影进行了11次观测,并绘制成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中学生观测日影的节假日可能是()A.端午节B.劳动

节C.建党节D.国庆节16.该同学再次观测高楼日影,结果与图示相近的一天是()A.3月22日B.4月15日C.5月22日D.6月13日【答案】15.C16.D【解析】15.根据“我国北方某城市(41°48'N、123°25'E)的一名中

学生”及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日出的日影L1位于西南方向,日落的日影L11位于东南方向,则可知该地此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应是北半球的夏季;由图可知,从日影朝向正西到朝向正北,跨越90°,约为6小时,则该同学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为1.5小时,

由此得出该地的昼长约为15小时,则该日应为夏至日前后,七一建党节与其比较吻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该同学再次观测高楼日影,其结果与图示相近的一天,太阳应直射同一纬度,其日期关于夏至日6月22日对称;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本次观测应在建党节,即7月1日,所以另一个日期应是6月13日,

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毛里求斯岛位于非洲东部、印度洋西南部,距离马达加斯加岛约800千米,距离非洲大陆约2200千米。毛里求斯岛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地貌千姿百态,沿海是狭窄平原,

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脉和孤立的山峰,平均海拔600米,最高峰高826米。下图为毛里求斯岛地质地貌分布示意图。(1)从成因角度说出毛里求斯岛的岛屿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6分)(2)描述毛里求斯岛火山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分布特点的成因

。(6分)(3)分析毛里求斯岛上孤立山峰的形成原因。(6分)【答案】(1)类型:火山岛。理由:岛上广泛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玄武岩,玄武岩为火山喷出岩;岛上分布着众多火山。(6分)(2)特点: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于岛屿中部。成因:岛屿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岩浆

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火山带。(6分)(3)岩浆从岛上多个火山口溢流出来,将地表覆盖、填平,形成熔岩高原,高原受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影响,形成孤立山峰;大量岩浆喷发,堆积形成海拔较高的火山,形成孤立山峰。(6分)【

详解】(1)由图例可知,岛上岩石多为不同地质年代的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且由图可知,岛上多火山分布,由此可以判断出毛里求斯岛为火山岛。(2)由图可知,火山的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于岛屿中部。成因:岛屿

中部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生长边界;板块交界处,内力作用较强,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火山带。(3)应从内、外力两种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导致岩浆从岛上多个火山口溢流出来,岩浆将地表覆盖、

填平,岩浆冷却形成熔岩高原;流水侵蚀:高原海拔较高,使得地表径流流速快,下切侵蚀力强,受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影响,形成孤立山峰;岩浆活动:大量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堆积形成海拔较高的火山,海拔较高的火山锥形成孤立山峰。18.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材料二图1为某岛屿地理事物分布简图,图2为该岛现阶段甲、乙两地出露海平面的地层剖面示意图。研

究发现,该岛屿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其中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砂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1)从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简析该岛风向季节变化的原因。(6分)(2)说明珊瑚藻时期甲乙两地岩层

形成所受外力作用的异同。(8分)(3)在答题卡相应图中虚线框内,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乙地ABC三个时期的海平面位置及升降过程,并写出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6分)【答案】(1)位于北纬37°附近,亚欧大陆西侧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处于无风带(风力小);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偏西风。(6分)(2)同:岩层均为含珊瑚藻化石的石灰岩层,说明该时期以海水沉积作用为主;异: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

,说明甲地海浪侵蚀作用强于乙地。(8分)(3)绘图: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海平面先升后降影响因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6分)【详解】(1)材料信息,左图为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读图,该岛位于位于37

°N、25°W附近,应属于亚欧大陆西侧,根据已学知识和该岛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结合岛屿上山脉的走向和风频玫瑰图信息提示,该岛冬季盛行偏西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主,夏季无盛行风向(无风

或少风)。(2)珊瑚藻时期甲乙两地均形成了含有珊瑚藻化石的石灰岩,石灰岩为沉积岩,说明该时期以海水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了含有珊瑚藻化石的沉积岩;材料信息“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即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

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和“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提示,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差(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反映甲地珊瑚藻生长时期海浪作用相对较强,说明侵蚀作用较强。(3)结合材料“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

间带”,海平面升高使得珊瑚藻失去生活环境,在含有珊瑚藻化石的石灰岩上层形成砂岩,说明海平面先升高,现阶段甲乙两地的岩浆岩、石灰岩、砂岩裸露,说明海平面再下降,绘图如下。海平面的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气候转暖湿海平面升高,转冷干海平面下降,地壳

运动使得岩层相对抬升,也影响该区域的海平面变化。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阿克拉——非洲西部加纳共和国首都,位于加纳共和国的东南部,濒临几内亚湾,是加纳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最大港口城市。阿克拉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显著,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全

年有明显的风向变化。如图示意加纳共和国及周边地区。(1)阿克拉全年风向有所不同,指出阿克拉1月和7月的盛行风向并分别说明其形成过程。(8分)(2)指出阿克拉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原因。(6分)【答案】(1)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西南风。形成过程:1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阿克拉受东北信

风控制;7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形成西南季风。(8分)(2)气温年较差小。原因:阿克拉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终年高温;地处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

。(6分)【详解】(1)读图可知,阿克拉位于几内亚湾北部,处于北半球较低纬度。1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阿克拉受东北信风控制,盛行西北风;7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形成西南季风,因此阿克拉7月盛行西南风。(2)阿克拉位于

6°N附近,纬度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都较多,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海洋比热较大,增温和降温速度较慢,阿克拉位于几内亚湾北部,地处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小。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